本發明涉及一種肥料制作工藝,尤其涉及一種餐廚有機廢棄物制成蔬菜專用肥的處理工藝。
背景技術:
我國餐廚垃圾處理一直飽受詬病,因未有效處理造成的事故時有發生,如地溝油、垃圾豬等。這些事故極易引發致命疾病,而且當前食品安全得到大量關注,還會加倍放大惡劣影響。所以,餐廚垃圾處理市場需求增長迅速。
我國餐飲業發達,是全球知名的飲食大國。而且隨著經濟增長,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在餐飲方面的消費與日俱增。餐飲行業高速發展,隨之而來的便是成山的餐廚垃圾。餐廚垃圾如果不得到及時處理,既會對環境造成很大壓力,也會使得有害物質流入生態系統。
餐廚垃圾帶來的危害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餐廚垃圾中的有害物質流出后,通過其他渠道、食物鏈回到人體,容易引發食品安全隱患。其次,餐廚垃圾易腐敗、發酵、發臭,可能會造成環境污染,如直接污染空氣、土壤、水體等。因此,如果不加以處理餐廚垃圾,只會讓環境污染雪上加霜。最后,影響城市形象。由于我國沒有一個完善的餐廚垃圾處理機制,亂扔亂棄、運輸車輛骯臟等,都嚴重影響到城市環境衛生與面貌。
目前,我國餐廚垃圾處理主要是通過填埋、焚燒,易造成對環境的二次污染。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是為了解決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種餐廚有機廢棄物制成蔬菜專用肥的處理工藝。
本發明的上述目的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餐廚有機廢棄物制成蔬菜專用肥的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原料的預處理:
包括分選、破碎、含水率和碳氮比調整;
①餐廚垃圾經運輸車輛先地磅稱重并記錄,建立臺賬;
②稱重后的物料由車輛運至餐廚預處理車間內的接收料斗;
③接收料斗中的固態物料被輸送至分選系統,其瀝水進入分選系統的集中收集處;此處進行有機物和無機物分選;
④餐廚垃圾固體物料進入分選系統后,垃圾中的固體有機物(食品、骨頭、木竹、紙張等)被破碎并排出(俗稱“打漿”);分選的易破碎的重物質(玻璃、瓷片等)的輕物質塑料等和不易破碎的金屬等無機物被輸送至尾端排出進行回收再利用;
⑤經過分選系統的打漿作用后,物料呈漿料狀,進行固液分離;分離出來的固體和液體分別進入固體攪拌桶和液體發酵桶,調整碳氮比,按照不小于30%的比例投入復合菌種,在ph值為5.5-8.5、發酵溫度為90-100℃、含水率50-60%的條件下,進行恒溫發酵,發酵溫度為55-60℃,促進微生物菌分裂增殖速度達到對數級,實現轉化蛋白的作用;進入生化處理設備中的餐廚垃圾首先需要加入青料(如干草料等)調節其含水率,降低含水率至30%,使微生物菌在此時生成芽孢體,進入休眠狀態,能夠很好的保存產物;
(2)原料發酵:周期一般需要10-15天;
第一階段:指好氧發酵中的中溫與高溫兩個階段的微生物代謝過程;它是指從發酵初期開始,經中溫、高溫然后達到溫度開始下降的整個過程,一般需3-4天;
第二階段:物料經過第一階段發酵,還有一部分易分解和大量難分解的有機物存在,需要繼續厭氧發酵使之腐熟;此時溫度持續下降,當溫度穩定在0-30℃左右時即達腐熟,一般需5-8天;
(3)后處理:包括去除雜質和進行必要的篩選處理,將生成的原料進入篩選,后采用統一規格的包裝打包,作為微生物肥料出售;生成的液體統一規格裝瓶打包進行出售。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的優點是:本發明對過期食品、餐廚等有機廢棄物進行微生物發酵處理,使有機物得到降解和轉化;不僅解決了有機物及時、徹底、無害化處理,減少人畜交叉感染和環境污染,同時通過資源循環系統工程,產出活性微生物菌群;這些菌群按照不同的配方和特殊的工藝,經過深加工制成高品質的微生物肥,應用在有機、綠色生態農業和畜禽、水產養殖業,實現資源循環再利用。整個處理過程零排放、零污染,即解決了固體廢棄物殘值填埋和油水對環境的二次污染,又解決了“厭氧消化”可能產生的危害。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工藝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詳述。
本發明的一種餐廚有機廢棄物制成蔬菜專用肥的處理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原料的預處理:
包括分選、破碎、含水率和碳氮比調整;
①餐廚垃圾經運輸車輛先地磅稱重并記錄,建立臺賬;
②稱重后的物料由車輛運至餐廚預處理車間內的接收料斗;
③接收料斗中的固態物料被輸送至分選系統,其瀝水進入分選系統的集中收集處;此處進行有機物和無機物分選;
④餐廚垃圾固體物料進入分選系統后,垃圾中的固體有機物(食品、骨頭、木竹、紙張等)被破碎并排出(俗稱“打漿”);分選的易破碎的重物質(玻璃、瓷片等)的輕物質塑料等和不易破碎的金屬等無機物被輸送至尾端排出進行回收再利用;
⑤經過分選系統的打漿作用后,物料呈漿料狀,進行固液分離;分離出來的固體和液體分別進入固體攪拌桶和液體發酵桶,調整碳氮比,按照不小于30%的比例投入復合菌種,在ph值為5.5-8.5、發酵溫度為90-100℃、含水率50-60%的條件下,進行恒溫發酵,發酵溫度為55-60℃,促進微生物菌分裂增殖速度達到對數級,實現轉化蛋白的作用;進入生化處理設備中的餐廚垃圾首先需要加入青料(如干草料等)調節其含水率,降低含水率至30%,使微生物菌在此時生成芽孢體,進入休眠狀態,能夠很好的保存產物;
(2)原料發酵:周期一般需要10-15天;
第一階段:指好氧發酵中的中溫與高溫兩個階段的微生物代謝過程;它是指從發酵初期開始,經中溫、高溫然后達到溫度開始下降的整個過程,一般需3-4天;
第二階段:物料經過第一階段發酵,還有一部分易分解和大量難分解的有機物存在,需要繼續厭氧發酵使之腐熟;此時溫度持續下降,當溫度穩定在0-30℃左右時即達腐熟,一般需5-8天;
(3)后處理:包括去除雜質和進行必要的篩選處理,將生成的原料進入篩選,后采用統一規格的包裝打包,作為微生物肥料出售;生成的液體統一規格裝瓶打包進行出售。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及實施例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