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纖維復合氣凝膠氈的生產工藝及生產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222856閱讀:1779來源:國知局
一種纖維復合氣凝膠氈的生產工藝及生產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纖維復合氣凝膠氈的生產工藝及生產裝置,尤其是指一種凝膠復合、老化、干燥均在同一釜內完成的、無溶劑揮發泄漏的安全高效生產過程。



背景技術:

氣凝膠是一種輕質、多孔、非晶態的固體材料,顆粒尺寸介于1‐100nm之間,是典型的納米材料,其孔隙率可達80%‐99.8%。由于氣凝膠具有特異的多孔納米網絡結構,使其具有非常優異的性能,其密度最低達1kg/m3,比表面積達1000m2/g以上,熱導率極低,室溫熱導率可以達到0.012w/m·k。氣凝膠的這些性能使得其可以廣泛應用于能源、電子、環保、醫藥、航天、建筑以及科學研究等領域,

sio2氣凝膠是一類受到廣泛關注的隔熱材料,是由高度交聯的無機凝膠經特殊干燥過程制備的多孔材料,孔徑在幾納米至幾十納米之間,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積。這種特殊的結構使sio2氣凝膠材料具有極低的熱導率,能夠有效抑制熱傳導和熱對流,被認為是隔熱性能最好的固體材料。

通常的制備流程主要包含1.硅源水解2.溶膠疏水化3.溶膠‐凝膠過程(復合其他材料)4.凝膠老化5.凝膠中溶劑置換6.凝膠表面修飾(疏水化處理)7.干燥過程(超臨界或常壓干燥)8.氣凝膠表面修飾(疏水化處理)。

以上過程的某些步驟在不同的工藝中可以不是必須的步驟。也有一些制備工藝需要增加更多的中間步驟。

典型的有機硅硅源制備工藝采用正硅酸乙酯或正硅酸甲酯(及相應的聚合物)為硅源,以乙醇或乙醇和水的混合液為溶劑,加入酸進行水解,加入堿使水解液加速凝膠,經老化增強,并以有機溶劑多次置換凝膠內的液體,然后通過三甲基氯硅烷或六甲基二硅氮烷、六甲基二硅氧烷等活性硅烷試劑對凝膠進行表面疏水化處理,然后經超臨界或常壓干燥得到疏水化的二氧化硅氣凝膠。此類方法所用原料通常較昂貴,且具有毒性,工藝復雜、有機溶劑用量大、安全性較低,制約了該工藝的規模化生產和應用。如專利cn101671030b,cn101264891b、us5830387、us6005012、us5306555、cn100384726c、cn100400153c。

典型的無機硅源制備二氧化硅氣凝膠工藝采用水玻璃為硅源,在離子交換樹脂的幫助下,得到酸性硅溶膠,加入堿使硅溶膠縮聚成凝膠,然后使用水洗滌凝膠去除電解質,或者在形成凝膠后通過多次水洗,去除電解質;然后用有機溶劑對水凝膠進行多次置換,使凝膠內的水含量降低到一定值,并通過三甲基氯硅烷、六甲基二硅氮烷、六甲基二硅氧烷等活性硅烷試劑對凝膠進行表面疏水化處理,然后經超臨界或常壓干燥得到疏水化的二氧化硅氣凝膠。如專利wo96/22942(cn1181053a)、wo97/17288(cn1087271c)、wo97/48642(cn1105679c)、wo98/23367(cn1101725c)、ep‐a‐0658513、cn1636871b、cn1241953b、cn101844771a。此類方法操作繁瑣、生產周期長,且制備工藝中會產生大量含鹽廢水,往往需要大量的有機溶劑如乙醇、丙酮等的置換過程。

基于二氧化硅氣凝膠的脆性,顆粒、塊體或者粉末的使用范圍受到很大限制,因而研究者傾向于將氣凝膠與柔性纖維材料復合,比如玻璃纖維、硅酸鋁纖維、聚酯纖維、碳纖維,改善氣凝膠的機械性能,擴大其使用范圍。目前的復合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模具浸漬法:纖維平鋪于模具中,倒入溶膠,復合成凝膠體,如專利cn1306993c、us5973015、us7078359、jph0834678(a),此方法一般適合于實驗室制作或極小批量的生產。

2.整體浸漬:將整卷纖維材料放于合適的容器內,往里倒入溶膠,溶膠滲入纖維材料間的孔隙,一定時間后凝膠完成。為避免層與層之間的粘連,通常在復合前先將纖維材料與一種不透液體的柔性夾層一起卷成一卷,纖維材料的層與層之間被柔性夾層隔開;在凝膠完成后,通常要取出整卷材料進行再次分卷,分離出上述的柔性夾層,并將纖維復合凝膠與另一種可透流體的柔性夾層再次卷成一卷,這種可透流體的夾層間隔開纖維復合凝膠的層與層,目的是使凝膠老化的液體可以方便的流出,并且在后續干燥處理中,在半徑方向上強化干燥介質與凝膠內溶劑的置換,在高度方向上,干燥介質可以順利的流經整卷材料內部,兩者均能縮短整個干燥時間,該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滿足生產需求,專利us6989123,us7399439,us7780890均對該方法進行了論述。不足之處有兩點:一是需要較多的容器以同時滿足生產中凝膠復合、老化的需求,二是復合完成后進行的重新分卷、收卷過程較為繁瑣,并且為了節省生產時間,往往會采用有機硅源制備前驅體,最常用的比如正硅酸乙酯、正硅酸甲酯,這種硅源在水解時需要用到有機溶劑,水解時也會生成乙醇、甲醇等易揮發的溶劑,這種硅源制備的凝膠,本身就含有大量的易揮發有機溶劑,在分卷、收卷的過程中,溶劑的滴落、揮發是難以避免的,這些因素對生產人員、設備和環境構成了一定危險。

3.連續噴淋方式:纖維材料攤開在設備上,在履帶的帶動下往一個方向運動,于此同時,噴入定量的溶膠,滲入纖維材料,與纖維材料一起運動,凝膠后,在設備的另一頭收卷起來。這種方式對噴淋控制、設備制造要求較高,可基本滿足生產需求,但也存在方法2中相同的問題,即溶劑的滴落、揮發,收卷的時間的延長,溶劑揮發易引起凝膠收縮開裂。收卷完成后,吊裝過程也會伴隨溶劑滴落、揮發的現象,對生產人員、設備和環境構成了一定危險或危害。專利us6989123,us7399439,us7780890對該方法進行了詳細論述。

上述較適合規模化生產的過程,均不可避免的需要如下物料轉運環節:整卷纖維材料‐‐凝膠復合‐‐老化‐‐分卷/收卷‐‐吊裝‐‐修飾改性‐‐吊裝‐‐干燥一系列操作過程,其中在凝膠復合‐‐分卷/收卷‐‐吊裝均會存在難以控制的溶劑揮發和滴落的問題,造成一定的安全隱患。

基于以上復合方式在生產應用上的復雜性及相關的安全性問題,本發明開發了一種有機揮發物和滴落物可控的復合凝膠過程,免去了繁雜不安全的分卷/收卷、吊裝過程,并與后續干燥過程相結合,可以安全、高效的完成氣凝膠纖維復合氈的生產過程。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第一方面目的是提供一種纖維復合氣凝膠氈的生產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干燥釜,干燥釜包括釜體和釜蓋,干燥釜內為一腔體,用于容納基材,腔體內設置有一托板,托板用于放置基材,所述的托板,將干燥釜分隔成上下兩個空間,托板上設有開閉孔裝置,托板上的開閉孔裝置可以在壓力的作用實現開啟和閉合,在干燥釜的上部兩側分別設置有進氣口和出氣口,在干燥釜的一側設置有進液口,在干燥釜的底部設置有進出氣口。

進一步地:所述開閉孔裝置包括若干均勻設置于托板上的小孔,以及與小孔相適配的密封件,當小孔的下部壓力大于上部壓力時,則密封件使小孔處于關閉狀態,當上部壓力大于下部壓力時,密封件打開,小孔呈開啟狀態。

本發明第二方面目的是提供一種纖維復合氣凝膠氈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將纖維氈與柔性夾層材料卷成一卷,形成層層相互間隔的狀態,在一個密閉系統內實現凝膠過程、老化過程、干燥過程,得到纖維復合氣凝膠氈。

本發明的生產工藝,提供了一種氣凝膠纖維復合氈的安全高效生產方式,其特點在于復合過程、老化過程、干燥過程全部在一個罐體內完成,不需經過復合、收卷、吊裝、老化、吊裝、修飾改性、吊裝、干燥一系列復雜過程,集約化程度高,可以顯著提高生產效率,有利于實現氣凝膠纖維氈的大規模自動化生產,降低氣凝膠纖維氈的生產成本,且可以有效減少生產過程中的有機物揮發與滴落,提高生產過程的安全性。

進一步的設置在于:

一種纖維復合氣凝膠氈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將纖維氈與一種柔性夾層材料一起卷成一卷,形成夾層材料與纖維氈材料層與層之間相互間隔的狀態;

(2).將上述卷好的材料裝入干燥釜內,豎置于帶有開閉孔裝置的托板上,密封釜;

(3).從釜底充入一定壓力的氣體,使托板上的小孔處于關閉狀態;

(4).從進液口加入已催化的溶膠液體,充分浸沒纖維材料;

(5).溶膠凝膠后,打開底閥,放出氣體,使托板下方的空間回到正常壓力;靜置老化一定時間后,從上部進氣口充入干燥介質,托板上的小孔被上部的氣壓沖開,小孔呈開啟狀態;隨著氣體壓力的升高,柔性夾層逐漸被壓縮,干燥介質從纖維復合氣凝膠氈與夾層材料之間的通道至上而下流動,同時攜帶出凝膠內的溶劑,從釜底排出,實現干燥過程;

(6)干燥完成后,移出整卷材料,分離開纖維復合氣凝膠氈與柔性夾層材料。

上述工藝中:

步驟(1)所述纖維氈選自:玻璃纖維、陶瓷纖維、玄武巖纖維、碳纖維、高硅氧纖維、莫來石纖維、石英纖維、pet纖維、聚丙烯腈纖維、pp纖維中的一種或多種。

所述柔性夾層材料指的是一種表面不透液體的、內部多孔的彈性材料,柔性夾層材料在寬度方向上尺寸大于或等于纖維氈的寬度,長度方向上也大于或等于纖維氈的長度。

所述柔性夾層材料指的是一種在1‐15mpa壓力下,厚度可壓縮10‐90%,其材質選自聚氨酯、聚硅氧烷(硅膠),氟聚合物、聚氯乙烯、聚丙烯酸酯、聚甲醛、聚烯烴、聚苯乙烯、聚丙烯腈、聚酰胺、聚醚醚酮、聚醚砜樹脂、聚酯樹脂、聚醚酰亞胺中的一種或多種,可重復使用。

所述的干燥釜,內設有托板,托板將干燥釜分隔成上下兩個空間,托板上面布有開閉孔裝置;所述的開閉孔裝置,當上部壓力大于下部壓力時,密封件打開,小孔呈開啟狀態;在常壓下可以是常閉狀態的,也可以是開啟的;當下部壓力大于上部壓力時是關閉狀態的,小孔之間的間距應小于凝膠材料厚度與夾層厚度之和,確保足夠的流體通道實現干燥過程。

所述的開閉孔裝置,當上部壓力比下部壓力高0.02mpa以上時,小孔打開,呈開啟狀態。

步驟(4)所述的溶膠液體選自無機化合物溶膠、有機化合物溶膠、或無機有機化合物混合溶膠。

所述的無機化合物為: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鋁、氧化鋯、二氧化鈦、氧化鐵、氧化鎂、氧化鋅、氧化銅、氧化礬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的有機化合物為:酚醛樹脂、脲醛樹脂、三聚氰胺甲醛樹脂、聚丙烯酸酯、聚烯烴、聚苯乙烯、聚丙烯腈、聚氨酯、聚酰亞胺、聚硅氧烷、環氧樹脂中的一種或多種。

優選地,所述已催化的溶膠液體為二氧化硅溶膠,其制備過程如下:先將一種或多種有機硅原料與溶劑混合,加入水解催化劑,混合均勻后常溫或加熱水解一段時間,得到水解液,然后添加凝膠催化劑,調節ph值,即得到凝膠的前驅體溶膠液體,所述溶膠液體的凝膠時間應大于或等于足夠使整卷纖維全部浸透的時間,以避免浸膠中途溶膠凝結影響復合效果。

步驟(5)所述老化時間為5min‐12h。

步驟(5)中所述用于使小孔打開的氣體壓力為0.02mpa‐18mpa,氣體選自空氣、氮氣、二氧化碳、氬氣、氖氣、氦氣中的一種或多種。

步驟(5)所述干燥介質為二氧化碳、氮氣的其中一種,或兩者的混合物。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發明采用的氣凝膠纖維氈生產方式最大限度的減少了有機物料搬運操作,復合凝膠、老化、干燥過程均在密閉釜內完成,不僅減少了人工操作,還避免了環境中有機溶劑的滴落及揮發,確保了生產過程的安全、環保、可控;

2、本發明采用的氣凝膠纖維氈生產方式集約化程度高,固體物料來回搬運少,凝膠后保持相對靜止狀態,不易受到外力破壞,有益于保持產品的質量穩定性,也有利于實現大規模自動化生產;并且生產過程短,浪費少,降低了氣凝膠纖維氈的生產成本。

3、本發明采用的生產方式可適用于各種不同種類氣凝膠的生產,也可應用于需要安全實現溶膠‐凝膠過程的其他產品生產。

附圖說明:

圖1為纖維氈與柔性夾層疊置、卷繞狀態圖;

圖2為干燥釜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托板的一種工作狀態圖;

圖4為托板的另一種工作狀態圖;

圖5為溶膠凝膠的工作狀態圖;

圖6為溶膠凝膠老化的工作狀態圖;

圖7為溶膠凝膠被壓縮的工作狀態圖。

圖中標號:1為釜蓋;2為釜體;3為出氣口;4為基材;5為托板;6為底部進出氣口;7為進液口;8為進氣口;9為小孔,10為纖維氈;11為密封件;12為流體通道,20為柔性夾層材料;30為干燥釜;40為纖維復合氣凝膠氈。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但這些實施例不得用于解釋對發明保護范圍的限制。

基本實施例:

結合圖2‐圖4所示,本發明的一種纖維復合氣凝膠氈的生產裝置,包括一干燥釜30,干燥釜30包括釜體2和釜蓋1組成,干燥釜30內為一腔體,用于容納基材4,腔體內設置有一托板5,托板5用于放置基材4,所述的托板5,將干燥釜30分隔成上下兩個空間,托板5上設有開閉孔裝置,開閉孔裝置包括若干均勻設置于托板5上的小孔9,以及與小孔9相適配的密封件11,托板5上的開閉孔裝置可以在壓力的作用實現開啟和閉合,當小孔9的下部壓力大于上部壓力時,則密封件11使小孔處于關閉狀態(圖3),以避免上方的溶膠液體在凝膠前流到托板5的下方;在凝膠形成后,通過對托板5的上部空間加壓,當上部壓力大于下部壓力時,密封件11打開,小孔9呈開啟狀態(圖4);小孔9的數量設置無特別限定,應盡量設置足夠多,并在托板5上分布均勻,以利于在萃取干燥時流體均勻通過每層材料之間。

在干燥釜30的上部兩側分別設置有進氣口8和出氣口3,在干燥釜30的一側設置有進液口7,在干燥釜30的底部設置有進出氣口6。

結合圖1‐圖7所示,本發明的一種纖維復合氣凝膠氈的生產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先將纖維氈10與柔性夾層材料20一起疊置后卷成一卷,形成柔性夾層材料20與纖維氈10層與層之間相互間隔的狀態(如圖1),卷好的纖維氈和柔性夾層材料即基材4,其柔性夾層材料20在寬度方向上尺寸大于或等于纖維氈10的寬度,長度方向上也大于或等于纖維氈10的長度;

纖維氈10選自:玻璃纖維、陶瓷纖維、玄武巖纖維、pet纖維、聚丙烯腈纖維中的一種或多種;

上述柔性夾層材料指的是一種表面不透液體的、內部多孔的彈性材料,工藝過程中液體不會浸入其內部,在1~15mpa壓力下厚度可壓縮10~90%,柔性夾層材料選自:聚氨酯、聚硅氧烷(硅膠),氟聚合物、聚氯乙烯、聚丙烯酸酯、聚酰胺中的一種或多種,

(2)、將步驟(1)卷好的基材4吊入干燥釜30(圖2)內,密封干燥釜30,從釜底充入一定壓力的氣體,使托板5上的小孔9處于關閉狀態(圖3),然后從進液口7加入定量的已催化的溶膠液體,進液口7可以設置于基材底部a以上的任何位置,優選在基材底部位置,溶膠液體的加入量應在基材4充分吸收液體后,液位達到基材4的頂部位置(b);

所述的溶膠液體選自:無機化合物溶膠、有機化合物溶膠、或無機有機化合物混合溶膠;

所述的無機化合物選自: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鋁、氧化鋯、二氧化鈦、氧化鐵、氧化鎂、氧化鋅、氧化銅、氧化礬中的一種或多種;

所述的有機化合物選自:酚醛樹脂、脲醛樹脂、三聚氰胺甲醛樹脂、聚丙烯酸酯、聚烯烴、聚苯乙烯、聚丙烯腈、聚氨酯、聚酰亞胺、聚硅氧烷、環氧樹脂中的一種或多種;

以二氧化硅氣凝膠所用的有機硅源為例,優選的有機硅烷原料為正硅酸乙酯、正硅酸甲酯、聚硅酸乙酯、聚硅酸甲酯、甲基三乙氧基硅烷、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一甲基二乙氧基一氫硅烷、聚甲基三乙氧基硅烷、聚甲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乙氧基硅油;

已催化的溶膠液體,以二氧化硅氣凝膠為例,其制備過程如下:先將上述的一種或多種有機硅原料與溶劑(如乙醇、水)混合,并且加入一定量的水解催化劑(如硝酸),混合均勻后常溫或加熱水解一段時間,得到水解液,然后添加凝膠催化劑(如氫氧化鈉),調節ph到合適的值,得到凝膠的前驅體溶膠液體,本發明中已催化的溶膠液體,凝膠時間應大于或等于足夠使整卷纖維全部浸透的時間,以避免浸膠中途溶膠凝結影響復合效果。

所述的氣體壓力0.02mpa‐18mpa,氣體可以是空氣、氮氣、二氧化碳、氬氣、氖氣、氦氣中的一種或多種;

(3)、在加入溶膠液體前,也可用惰性氣體對釜內進行置換,降低氧氣含量;溶膠與纖維氈復合時,托板5的上部空間可輔以抽氣、加速溶膠滲透,減少氣泡殘留;

(4)、溶膠凝膠后形成纖維復合氣凝膠氈40(圖5),打開閥底進出氣口6,放出氣體,使托板5下方的空間回到正常壓力,在靜置/老化一段時間后,凝膠略有收縮,柔性夾層材料20與纖維復合氣凝膠氈40之間出現細微空隙,形成流體通道12(圖6);

(5)、從干燥釜30的頂部進氣口(8)充入干燥介質(流體二氧化碳,氮氣),托板5上的小孔9的密封件11被上部的氣壓沖開,小孔9呈開啟狀態;隨著氣體壓力的升高,柔性夾層材料20逐漸被壓縮,其與纖維復合氣凝膠氈40之間的空隙逐漸擴大,直至壓力升高到萃取干燥所需值,流體更容易至上而下通過(圖7),并與材料內的溶劑進行交換,帶走凝膠內的溶劑,進行萃取干燥過程。

通常的干燥方式選用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工藝,因其溫度、壓力條件比較容易實現;氮氣亞臨界干燥也是可選的方式,一般得到的干凝膠狀材料,收縮開裂情況比超臨界干燥要嚴重。干燥介質帶出的溶劑可通過冷凝裝置回收。

步驟2‐5均在干燥釜內實現,避免了頻繁吊裝操作及有機溶劑泄漏揮發,提高了生產效率及安全性。

(6)、干燥完成后,吊出整卷材料,分離開纖維復合氣凝膠氈40與柔性夾層材料20。分離出的柔性夾層材料20可重復使用。

根據以上基本實施例,調整不同工藝參數和條件,得以下實施例。

實施例1:

將玻璃纖維氈與聚酰胺材質的柔性夾層按圖2方式卷成一卷,吊入干燥釜內,密封干燥釜,干燥釜底部充氣加壓,使托板小孔呈密閉狀態。預先制備得到氧化鋁醇溶膠液體,與氫氧化鈉水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經干燥釜上部進液口,加入干燥釜內,直至充分浸透玻璃纖維氈后,關閉進液口。靜置30min后水解液凝膠,然后再靜置老化50min,打開釜底底閥,卸掉氣體降壓,并從上部進氣口通入二氧化碳氣體,托板小孔呈打開狀態,逐漸加壓至12mpa,并升溫至45℃,然后通過二氧化碳超臨界循環干燥過程,移除凝膠內的溶劑,最后經等溫降壓過程,降到常壓后,開蓋吊出整卷材料,分離開柔性夾層,得到成卷的氣凝膠纖維復合氈,經測試,常溫導熱系數為0.018w/m*k。整個工藝過程在密閉系統內玩車,沒有溶劑的揮發、泄漏。

實施例2:

將pet纖維氈與聚丙烯酸酯材質的柔性夾層按圖2方式卷成一卷,吊入干燥釜內,密封干燥釜,干燥釜底部充氣加壓,使托板小孔呈密閉狀態。將預先制備好的間苯二酚‐甲醛溶膠液體,經干燥釜上部進液口,加入干燥釜內,直至充分浸透pet纖維氈后,關閉進液口。靜置20min后水解液凝膠,然后再靜置老化2h。從上部進氣口通入二氧化碳及丙酮混合流體,逐漸加壓至10mpa,并升溫至50℃,然后通過二氧化碳超臨界循環干燥過程,移除凝膠內的溶劑,最后經等溫降壓過程,降到常壓后,開蓋吊出整卷材料,分離開柔性夾層,得到成卷的酚醛氣凝膠纖維復合氈,經測試,常溫導熱系數為0.0138w/m*k。該過程實現了酚醛氣凝膠的安全、無害生產。

實施例3:

將玻璃纖維氈與聚硅氧烷材質的柔性夾層按圖2方式卷成一卷,吊入干燥釜內,密封干燥釜,干燥釜底部充氣加壓,使托板小孔呈密閉狀態。以正硅酸乙酯和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按質量比4:6為混合硅源、乙醇為溶劑、硫酸水溶液為催化劑,預先配制好水解液,與碳酸鈉水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經干燥釜上部進液口,加入干燥釜內,直至充分浸透玻璃纖維氈后,關閉進液口。靜置15min后水解液凝膠,然后再靜置老化1h,從上部進氣口通入二氧化碳氣體,逐漸加壓至15mpa,并升溫至50℃,然后通過二氧化碳超臨界循環干燥過程,移除凝膠內的溶劑,最后經等溫降壓過程,降到常壓后,開蓋吊出整卷材料,分離開柔性夾層,得到成卷的氣凝膠纖維復合氈,經測試,常溫導熱系數為0.0145w/m*k。該過程實現了二氧化硅氣凝膠的安全、環保超臨界干燥生產過程。

實施例4:

將玻璃纖維‐陶瓷纖維復合氈與聚酰胺材質的柔性夾層按圖2方式卷成一卷,吊入干燥釜內,密封干燥釜,干燥釜底部充氣加壓,使托板小孔呈密閉狀態。以甲基三乙氧基硅烷為硅源、乙醇為溶劑、磷酸水溶液為催化劑,預先配制好水解液,與氫氧化鈉水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經干燥釜上部進液口,加入干燥釜內,直至充分浸透復合纖維氈后,關閉進液口。靜置30min后水解液凝膠,然后再靜置老化3h,打開釜底底閥,卸掉氣體降壓,并從上部進氣口通入氮氣,托板小孔呈打開狀態,逐漸加壓至0.1mpa,并升溫至100℃,然后通過氮氣循環干燥過程,移除凝膠內的溶劑,最后經降溫降壓過程,降到常壓后,開蓋吊出整卷材料,分離開柔性夾層,得到成卷的氣凝膠纖維復合氈,經測試,常溫導熱系數為0.0187w/m*k。該過程實現了在一個密閉系統中實現了氣凝膠常壓干燥制作過程,避免了溶劑揮發。

產品性能對照:

將本發明實施例1-4制備的氣凝膠纖維復合氈,與現有產品(分段生產操作的工藝)進行對比,如表1所示:

表1、本發明與現有產品性能對照。

結合表1所示,可以看出:本發明制備的產品,與現有產品相比,在導熱系數方面性能有明顯提高。

本發明實施例1-4制備的生產工藝,與現有常規分段生產操作工藝進行對比,如表2所示:

表2、本發明與現有工藝對照。

結合表2所示,可以看出:本發明的生產工藝,與現有生產工藝相比,最大限度的減少了有機物料搬運操作,還避免了環境中有機溶劑的滴落及揮發,確保了生產過程的安全、環保、可控;生產方式集約化程度高,有益于保持產品的質量穩定性,也有利于實現大規模自動化生產;并且生產過程短,浪費少,降低了氣凝膠纖維氈的生產成本。

當前第1頁1 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