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效生態有機肥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生態農業栽培與生態肥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高效生態有機肥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隨著我國農業現代話的進步和發展,農業的發展形式正向科學話、集約化和市場化的現代農業轉變,農作物的高效生態有機肥的質量好壞對幼苗生長發育有很大的關系,為了培養壯苗、促進農作物生長發育、開花結果,要求高效生態有機肥具備肥沃、疏松、呈微酸性或中性,保水排水性能良好,不帶病菌、蟲卵等條件,要使高效生態有機肥具備上述優良性狀,必須經過科學配制、堆慪發酵、等過程,目前最常用的高效生態有機肥主要是蛭石、珍珠巖、巖棉等無機基質,再加上泥炭(又稱草炭)等有機基質混合制備而得,這些高效生態有機肥培育和種植的農作物生長快、產量尚,但營養成分低,根系不發達,病蟲多,肥效時間持續短。
【發明內容】
:
[0003]本實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營養成分高、易于加工的高效生態有機肥及其制備方法,本實發明的目的為解決上述問題,是通過以下的技術措施來實現的,
[0004]一種高效生態有機肥,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生態有機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成:草炭土 20-48份、雞糞18-40份、腐熟馬糞14-32份、稻殼30-50份、濾泥10-20份、食用菌渣6-15份、氮肥0.4-1.2份、磷肥0.2-0.8份、鉀肥0.2-0.8份、硼肥0.3-0.6份、粘結劑4-10份和保水劑0.1-0.5份。
[0005]優選地,所述高效生態有機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成:草炭土 40份、雞糞32份、腐熟馬糞24份、稻殼42份、濾泥15份、食用菌渣12份、氮肥0.8份、磷肥0.5份、鉀肥0.5份、硼肥0.5份、粘結劑6份和保水劑0.2份。
[0006]一種高效生態有機肥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0007](I)按重量份稱取高效生態有機肥:草炭土 20-48份、雞糞18-40份、腐熟馬糞14-32份、稻殼30-50份、濾泥10-20份、食用菌渣6-15份、氮肥0.4-1.2份、磷肥0.2-0.8份、鉀肥0.2-0.8份、硼肥0.3-0.6份、粘結劑4-10份和保水劑0.1-0.5份;
[0008](2)堆積發酵:草炭土、雞糞、腐熟馬糞、稻殼、濾泥和食用菌渣進行粉碎、攪拌均勻,然后堆積成垛進行堆積發酵60-90天,得到堆積發酵混合物,堆積發酵期間至少要進行翻拋兩次;
[0009](3)混合料攪拌:將堆積發酵得到的混合物進行烘干脫水,然后加入氮肥、磷肥、鉀肥、粘結劑和保水劑進行混合攪拌均勻,然后進行密封后熟發酵15-20天;
[0010](4)造粒和包裝:將密封發酵后的混合物再次進行烘干、脫水、造粒、包裝,得到所需高效生態有機肥。[0011 ] 優選地,所述造粒時高效生態有機肥的直徑為l-3mm,包裝時每包高效生態有機肥的重量為0.4-0.5kg。
[0012]優選地,所述步驟(4)對密封發酵好的混合發酵物進行烘干時,使混合發酵物的含水量為26-30%,則停止脫水。
[0013]優選地,所述步驟(3)對堆積發酵得到的混合物進行烘干脫水,使混合發酵物的含水量為36-42%,則停止烘干脫水。
[0014]綜上所述,本發明的技術效果主要體現在:本發明提出的辣椒高效生態有機肥增加了粘結劑和保水劑,還能吸收肥料、農藥、并緩慢釋放,增加肥效,營養均很,配比合理,具有保水、無毒、抗病、促進根系發育的作用,通透性好,持水能力強,抗伏倒能力強,具有較強的緩沖性能和養分儲存能力,使用本發明的高效生態有機肥省水、省肥、省力,克服了長期使用化肥引起土壤退化的問題提供高化肥的利用率和顆粒的綜合性能;可以廣泛應用于苗木、果樹、花丼、蔬菜、農作物等栽培。
【具體實施方式】
:
[0015]下面將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0016]實施例1
[0017]一種高效生態有機肥的制備方法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18](I)按重量份稱取高效生態有機肥:草炭土 20份、雞糞18份、腐熟馬糞14份、稻殼30份、濾泥10份、食用菌渣6份、氮肥0.4份、磷肥0.2份、鉀肥0.2份、粘結劑4份和保水劑0.2份;
[0019](2)堆積發酵:草炭土、雞糞、腐熟馬糞、稻殼、濾泥和食用菌渣進行粉碎、攪拌均勻,然后堆積成垛進行堆積發酵60天,得到堆積發酵混合物,堆積發酵期間至少要進行翻拋兩次;
[0020](3)混合料攪拌:將堆積發酵得到的混合物進行烘干脫水;將堆積發酵得到的混合物進行烘干脫水時,其含水量為36%,則停止烘干脫水,然后加入氮肥、磷肥、鉀肥、粘結劑和保水劑進行混合攪拌均勻,然后進行密封后熟發酵15天;
[0021](4)造粒和包裝:將密封發酵后的混合物再次進行烘干、脫水、造粒、包裝,得到所需高效生態有機肥;密封發酵好的混合發酵物進行烘干時,使混合發酵物的含水量為26%,則停止脫水;所述造粒時高效生態有機肥的直徑為1mm,包裝時每包高效生態有機肥的重量為0.4-0.5kg。
[0022]經試驗測定,本實施例的高效生態有機肥的容重、持水孔隙度變大,總孔隙度和通氣孔隙度變小,容重為0.25-0.28g/cm3,通氣孔隙度為18-25%,持水孔隙度為38-42%,電導率為1.80ms/cmp,pH值在5.6-6.2之間,有機質含量65%,含氮(N):8.8%,含磷(以P2O5含量計算)6.2%,含鉀(以K2O計算)4.2% ;本發明的高效生態有機肥肥效顯著,性能好,發芽率高、蟲病害少,幼苗株高、肥效時間長,采用本實施例的高效生態有機肥對200株水稻進行育苗和栽培,其抗倒性好,傾斜植株占14.3%,直立植株達89.7%。
[0023]實施例2
[0024]一種高效生態有機肥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25](I)按重量份稱取高效生態有機肥:草炭土 48份、雞糞40份、腐熟馬糞32份、稻殼50份、濾泥20份、食用菌渣15份、氮肥1.2份、磷肥0.8份、鉀肥0.8份、粘結劑10份和保水劑0.7份;
[0026](2)堆積發酵:草炭土、雞糞、腐熟馬糞、稻殼、濾泥和食用菌渣進行粉碎、攪拌均勻,然后堆積成垛進行堆積發酵90天,得到堆積發酵混合物,堆積發酵期間至少要進行翻拋兩次;
[0027](3)混合料攪拌:將堆積發酵得到的混合物進行烘干脫水;將堆積發酵得到的混合物進行烘干脫水時,其含水量為42%,則停止烘干脫水,然后加入氮肥、磷肥、鉀肥、粘結劑和保水劑進行混合攪拌均勻,然后進行密封后熟發酵20天;
[0028](4)造粒和包裝:將密封發酵后的混合物再次進行烘干、脫水、造粒、包裝,得到所需高效生態有機肥;密封發酵好的混合發酵物進行烘干時,使混合發酵物的含水量為30%,則停止脫水;所述造粒時高效生態有機肥的直徑為3mm,包裝時每包高效生態有機肥的重量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