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藍寶石生長用坩堝支撐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藍寶石生長用坩禍支撐裝置。
【背景技術】
[0002]藍寶石晶體作為一種重要的技術晶體,已被廣泛地應用于科學技術、國防與民用工業、電子技術的許多領域。比如透紅外窗口材料,微電子領域的襯底基片,激光基質、光學元件及其它用途等。
[0003]在藍寶石單晶生長過程中,最重要的是溫場的構建,其中坩禍支撐裝置為其中重要的一環。如坩禍固定裝置不穩,有晃動的情況,坩禍位置會在藍寶石生長過程中會出現偏移,導致短路、加熱體斷裂、溫場不均等情況。目前迫切需要一種解決坩禍固定裝置不穩的情況。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能有效固定坩禍,有效防止坩禍晃動偏移的藍寶石生長用坩禍支撐裝置。
[0005]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
[0006]—種藍寶石生長用坩禍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座,在所述底座內設有用于安裝鎢柱的凹槽,在所述底座設有與所述凹槽連通的定位口,在所述定位口內設有能將鎢柱平穩固定在凹槽內的插銷件,在所述底座外壁上設有多個能使底座平穩的定位凸塊。
[0007]如上所述的一種藍寶石生長用坩禍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銷件為三棱柱插銷。
[0008]如上所述的一種藍寶石生長用坩禍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凸塊為四個長方體凸塊,四個長方體凸塊分別均布在底座外壁上。
[0009]如上所述的一種藍寶石生長用坩禍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為圓柱形,所述的凹槽為圓柱形。
[0010]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相對于現有技術其有益效果是:
[0011]本實用新型主要靠鎢柱底座邊緣四個長方體使底座更平穩,靠三棱柱插銷使鎢柱不會晃動,可以很好的解決坩禍晃動及偏移的問題。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圖;
[0013]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圖;
[0014]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底座的不意圖;
[0015]圖4為本實用新型底座的剖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結合【附圖說明】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0017]如圖1至4所示的一種藍寶石生長用坩禍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座1,在所述底座I內設有用于安裝鎢柱2的凹槽3,在所述底座I設有與所述凹槽3連通的定位口 4,在所述定位口 4內設有能將鎢柱2平穩固定在凹槽3內的插銷件5,在所述底座I外壁上設有多個能使底座I平穩的定位凸塊6。
[0018]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的插銷件5為三棱柱插銷。本實用新型中插銷件5的形狀還可以為其它形狀,比如圓柱插銷、長方體插銷等。
[0019]本實用新型主要靠鎢柱底座邊緣四個長方體使底座平穩,靠三棱柱插銷使鎢柱不會晃動,可以很好的解決坩禍晃動及偏移的問題。
[0020]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的定位凸塊6為四個長方體凸塊,四個長方體凸塊分別均布在底座I外壁上。
[0021]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的底座I為圓柱形,所述的凹槽3為圓柱形。
[0022]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主權項】
1.一種藍寶石生長用坩禍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座(I),在所述底座(I)內設有用于安裝鎢柱(2)的凹槽(3),在所述底座(I)設有與所述凹槽(3)連通的定位口(4),在所述定位口(4)內設有能將鎢柱(2)平穩固定在凹槽(3)內的插銷件(5),在所述底座(I)外壁上設有多個能使底座(I)平穩的定位凸塊(6)。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藍寶石生長用坩禍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銷件(5)為三棱柱插銷。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藍寶石生長用坩禍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凸塊(6)為四個長方體凸塊,四個長方體凸塊分別均布在底座⑴外壁上。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藍寶石生長用坩禍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I)為圓柱形,所述的凹槽(3)為圓柱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藍寶石生長用坩堝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座,在所述底座內設有用于安裝鎢柱的凹槽,在所述底座設有與所述凹槽連通的定位口,在所述定位口內設有能將鎢柱平穩固定在凹槽內的插銷件,在所述底座外壁上設有多個能使底座平穩的定位凸塊。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能有效固定坩堝,有效防止坩堝晃動偏移的藍寶石生長用坩堝支撐裝置。
【IPC分類】C30B29/20, C30B35/00
【公開號】CN204918850
【申請號】CN201520518587
【發明人】譚伯楊, 翟劍龐, 黃鏡蓁
【申請人】中山兆龍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2月30日
【申請日】2015年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