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5型多晶爐鑄造大重量硅錠石墨支撐柱改進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多晶鑄錠生產技術領域,進一步是多晶鑄錠爐,尤其是多晶鑄錠爐內熱交換器與頂部加熱器距離的改進。
【背景技術】
[0002]在多晶鑄錠生產技術領域中,熱交換器本身及熱交換器與隔熱板之間的距離是長晶工藝中熱對流的重要組成部分,熱交換器與頂部加熱器的距離不僅決定著單爐投料量的整體高度;而且還影響著爐內熱場梯度,從而影響著生長溫度曲線的平整性,影響著長晶的進程。
[0003]現有技術的缺點是熱交換器與隔熱板空間富裕,但熱交換器與頂部加熱器的距離嚴重制約著裝料高度,造成單爐投料量無重大突破,成本高居不下。現有的熱交換器與隔熱板之間的距離是285mm,在現有技術條件下,每爐裝料高度在30mm左右,單爐投料量在450KG左右。如何在爐體結構尺寸不改變的情況下,提升單爐投料量需要進行研究。因為,調整熱交換器與隔熱板的距離,需要在研究生長溫度曲線的平整性進行,在確保生長溫度曲線的平整性的前提下進行,而這存在一定的難度。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G5型多晶爐石墨支撐柱改進裝置,它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在保障熱交換器與隔熱板之間的距離符合爐內工藝熱對流要求的空間的同時,增加熱交換器與頂部加熱器的距離,大大增加了裝料高度,從而使單塊硅錠重量增加,達到節能降耗、提高產能的目的。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方案實現的:
[0006]G5型多晶爐鑄造大重量硅錠石墨支撐柱改進裝置,包括頂部加熱器、四周加熱器、石墨支撐柱、隔熱板、熱交換器、底部氧化鋯管、底部測溫熱電偶、底部氧化鋁管,以上部件置于上爐體及下爐體內;石墨支撐柱以隔熱板為界,分為上部與下部;下部分承載著隔熱板,上部分的頂部支撐著熱交換器,其特征在于:縮短石墨支撐柱上部的長度,使熱交換器與隔熱板之間的距離調整為220-225mm。
[0007]進一步:
[0008]所述熱交換器與隔熱板之間的距離為225mm。
[0009]所述石墨支撐柱總長675mm,下直徑63.5mm,長278mm,上直徑50.8mm,長397mm。
[0010]所述的石墨支撐柱、底部測溫熱電偶、底部氧化鋁管、底部氧化鋯管長度相應減短60mm ο
[0011]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避免了熱交換器與加熱器之間距離不足導致的投料量無法大量增加,通過調整熱交換器與隔熱板的距離,增大熱交換器與頂部加熱器的距離,使裝料高度增加,從而使單塊硅錠重量增加,達到節能降耗、提高產能的效果。實驗結果表明降低石墨支撐柱,增大熱交換器與頂部加熱器的距離,每爐裝料高度增加至90mm左右,在配料種類類同的情況下單爐投爐量可達600KG以上,每爐增加150KG,單塊可節約500-800元,整個車間產能提升20%。
[0012]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方面方案,并使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不意圖。
[0014]圖中:I為上爐體,2為頂部加熱器,3為四周加熱器,4為石墨支撐柱,5為隔熱板,6為熱交換器,7為底部氧化鋯管,8為底部測溫熱電偶,9為底部氧化鋁管,10為下爐體。
【具體實施方式】
[0015]實施例:
[0016]如圖1所示,G5型多晶爐鑄造大重量硅錠石墨支撐柱改進裝置,包括頂部加熱器2,四周加熱器3、石墨支撐柱4、隔熱板5、熱交換器6、底部氧化鋯管7、底部測溫熱電偶8、底部氧化鋁管9,置于上爐體I及下爐體10內;其中,石墨支撐柱4是熱交換器的主要支撐部分,石墨支撐柱4為上下直徑不一的圓柱體結構,以隔熱板5為界,分為上部與下部;下部分承載著隔熱板5,上部分(頂部)支撐著熱交換器6,上部與下部的距離決定著熱交換器6與隔熱板5的距離;本實用新型是保持現有的上爐體I及下爐體10的結構與尺寸不變的前提下,通過縮短石墨支撐柱4上部的長度(同時縮短底部測溫熱電偶、氧化鋁管、氧化鋯管長度),從而使熱交換器6與隔熱板5之間的距離減少60mm,這樣,使熱交換器6與頂部加熱器2的距離增加,從而增加裝料高度,使單爐產能提升,達到節能降耗、提升產能的效果。
[0017]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G5型多晶爐鑄造大重量硅錠石墨支撐柱改進裝置,包括頂部加熱器、四周加熱器、石墨支撐柱、隔熱板、熱交換器、底部氧化鋯管、底部測溫熱電偶、底部氧化鋁管,以上部件置于上爐體及下爐體內;石墨支撐柱以隔熱板為界,分為上部與下部;下部分承載著隔熱板,上部分的頂部支撐著熱交換器,其特征在于:縮短石墨支撐柱上部的長度,使熱交換器與隔熱板之間的距離調整為220-225mm。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G5型多晶爐鑄造大重量硅錠石墨支撐柱改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熱交換器與隔熱板之間的距離為225_。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G5型多晶爐鑄造大重量硅錠石墨支撐柱改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支撐柱總長675mm,下直徑63.5mm,長278mm,上直徑50.8mm,長397m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G5型多晶爐鑄造大重量硅錠石墨支撐柱改進裝置,涉及多晶鑄錠爐,包括頂部加熱器、四周加熱器、石墨支撐柱、隔熱板、熱交換器、底部氧化鋯管、底部測溫熱電偶、底部氧化鋁管,以上部件置于上爐體及下爐體內;石墨支撐柱以隔熱板為界,分為上部與下部;下部分承載著隔熱板,上部分的頂部支撐著熱交換器,其特征在于:縮短石墨支撐柱上部的長度,使熱交換器與隔熱板之間的距離調整為220-225mm。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調整熱交換器與隔熱板的距離,增大熱交換器與頂部加熱器的距離,使裝料高度增加,從而使單塊硅錠重量增加,達到節能降耗、提高產能的效果。
【IPC分類】C30B29/06, C30B28/06
【公開號】CN205223409
【申請號】CN201521057232
【發明人】張永坦, 劉郭軍, 劉富強, 方圓, 趙會前, 鄭陽勛, 劉瑞柱, 劉長輝, 陳廣峰, 張騰
【申請人】河南盛達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5月11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