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2-萘胺-6-磺酰苯胺及制備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新的萘胺磺酰苯胺化合物及制備方法和用途,具體地說就是一種名稱為2-萘胺-6-磺酰苯胺的化合物,該化合物的制備方法及其用途。
發明創造內容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名稱為2-萘胺-6-磺酰苯胺的化合物,該化合物的制備方法與用途,該化合物可作為染料中間體,其合成方法簡便,無污染,產率高,產品質量好。
具體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名稱為2-萘胺-6-磺酰苯胺的化合物,其結構式為 該化合物的熔點218-220℃,可用作染料中間體。
一種制備2-萘胺-6-磺酰苯胺的方法它是將乙酰布龍酸與氯磺酸、氯化亞砜作用,經冰析、水洗而得乙酰布龍酸的磺酰氯化合物,與苯胺反應后,再經水解、中和而得到產物。制備該化合物的反應式為 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合成時按乙酰布龍酸∶氯磺酸∶氯化亞砜=1∶2.8-3.1∶0.8-1.0(重量比)的比例加料,在45-50℃下攪拌2h,然后冰析、水洗,將所得中間體在pH=11~12下與苯胺作用,然后在pH=14、95-98℃下水解2h,降溫至50℃,用鹽酸中和至中性,冷卻析出產品,過濾,水洗兩次即得合格產品。
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所述乙酰布龍酸是在堿性條件下,布龍酸與醋酐在85-90℃攪拌1.5h,直接烘干而得。
在乙酰化反應這一步,嚴格控制水的用量,反應完成后,負壓干燥,從而提高了產率,避免了廢水,氯磺化是關鍵,投料比按乙酰布龍酸∶氯磺酸∶氯化亞砜=1∶2.8-3.1∶0.8-1.0(重量比),可達本發明之目的。
采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在乙酰化反應這一步無棕黑色廢水,避免了環境污染,產率接近100%,并且能滿足后續反應的質量要求,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在氯磺化反應中,嚴格控制乙酰布龍酸∶氯磺酸∶氯化亞砜的比例,其產品質量達到出口要求。
本發明的化合物的熔點218-220℃,產品經HPLC分析,含量大于98%,總收率94%,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和出口前景。
在三口瓶中加入100mL水、NaOH7g、布龍酸30g、醋酐16g,85-90℃下攪拌1.5h,減壓干燥得乙酰布龍酸。
在另一個三口瓶中加入氯磺酸31g、干燥的乙酰布龍酸10.5g、氯化亞砜9g,45-50℃下攪拌2h,然后倒入120g冰加130g水的冰水中冰析,過濾,產品用冰水洗滌至pH=4-5。
將濕的上述產品裝入三口瓶中,加入水70mL,用50%NaOH調pH=12,加入7g新蒸的苯胺,20-25℃下反應2h,不斷加堿保持pH=12,然后加入50%NaOH 14g,95-98℃水解2h,降溫到50℃,用36%鹽酸調pH=7。冷卻析出產品,過濾,水洗兩次得合格產品,總產率94%,經PHLC分析含量>98%。
實施例2在250ml三口瓶中,加入水35ml,氫氧化鈉2.2g,攪拌溶解后加入布龍酸10g,醋酐5.5g,升溫到70℃溶解,80~90℃攪拌反應1小時,傾至蒸發器中,紅外燈下烘干至恒重,得乙酰布龍酸12.70g,產率98.6%。
在100ml三口瓶中加入氯磺酸28g(反應在通風柜中進行),攪拌下加入干燥的乙酰布龍酸10g,0.5小時后再加氯化亞砜8g,45℃±2下攪拌反應1.5小時,然后在攪拌下傾入120g冰和120g水中,析出嫩黃色產品,負壓過濾,冰水洗至pH=5~6。
將上述濕產品置于250ml三口瓶中,加入水60ml,攪拌成糊狀,滴加NaOH30%的溶液至pH=11~12時,滴加新蒸的苯胺6.5g,加完后在室溫下攪拌1.5小時,pH值會不斷下降,應適時補充NaOH,以保持pH=11~12,然后加入30%NaOH20g,93~100℃攪拌反應2小時,降溫到40℃,用18%的HCl調pH6~7,冷卻析出產品,減壓過濾,水洗兩次,總收率約94%。高壓液相色譜分析含量98%。
權利要求
1.一種名稱為2-萘胺-6-磺酰苯胺的化合物,其結構式為
2.權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2-萘胺-6-磺酰苯胺用作染料中間體。
3.一種制備權利要求1所述化合物2-萘胺-6-磺酰苯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干燥的乙酰布龍酸與氯磺酸、氯化亞砜按1∶2.8-3.1∶0.8-10的重量比投料,在45-50℃攪拌反應,然后冰析、水洗,所得乙酰布龍酸的磺酰氯化合物在pH=11~12下與苯胺反應,經水解、中和即得到產物。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名稱為2-萘胺-6-磺酰苯胺的化合物、該化合物的制備方法與及其用途。它是將布龍酸與醋酐作用制得乙酰布龍酸,然后將干燥的乙酰布龍酸與氯磺酸、氯化亞砜作用,經冰析、水洗而得乙酰布龍酸的磺酰氯化合物,與苯胺反應后,經水解、中和而得到產物。此化合物可作為染料中間體,其制備方法簡單,產率高,產品質量好,具有很好的出口前景。
文檔編號C07C303/00GK1349981SQ0113356
公開日2002年5月22日 申請日期2001年10月19日 優先權日2001年10月19日
發明者張治民, 劉秀英, 梁淑彩 申請人:武漢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