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由飽和烴制備氯化化合物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由飽和烴制備氯化化合物的方法。更具體地說,本發 明涉及制備氯化化合物的方法,其中,在氧氣和氯化氫下進行將要用于使 飽和烴氯化的催化劑的氧化步驟,以及通過使用上述催化劑進行將飽和烴 轉化為氯化化合物的氯化步驟。本發明的優點在于可提高飽和烴的轉化 率;不必考慮爆炸危險;可以減少未反應的氯化氫和反應器的腐蝕;由于 燃燒反應不產生CO或C02,所以不必為從排氣中分離COx提供單獨的設 備;可不產生副產品;以及可顯著提高催化劑的耐用性。
背景技術:
由于石油價格持續上漲,價格低廉且儲備豐富的天然氣的應用研究反 過來越發重要。已主要報導了關于使用氧對天然氣中含有的甲烷的熱解反 應和使用催化劑的偶聯反應的許多研究。特別是,作為能夠使用氯化化合 物從而利用甲烷的方法,例如,美國專利No. 4199533、 No. 4804797、 No. 4714796、 No. 4983783等中公開了一種在高溫下使甲烷和氯熱解的方法。 另一方面,WO84/03277、美國專利No. 4769504和No. 5087786中公開了一 種由甲烷的氧氯化作用制備氯甲垸(CH3C1)的方法。在上述現有技術中,氯 甲垸(CH3C1)是在具有銅和鐵的金屬鹽作為基礎組分的載體催化劑上通過使 甲烷、氧氣和氯化氫在單一步驟中反應制備的。上面的方法中,關于向作 為基礎催化劑組分的銅鹽中添加第二種金屬造成的影響和壓力等的研究也 被報導為催化劑的用于氯甲烷(CH3C1)的催化劑的穩定性和催化劑的選擇性的改進方法C/ i CTze附.5bc., 107(1985), 7097;柳/. Cato/" 46(1989), 251; Ctoi Sc/" 49(1994), 4627)。
如上所述由甲垸通過單步氧氯化反應制備氯化化合物的常規方法示意 性示于圖1中。在上述方法中,將甲烷、氯化氫和氧氣的混合氣體通入其
中容納有用于反應的固體催化劑(負載在氧化鋁(A1203)上的氯化銅(CUC12)
催化劑)的反應器中,并且進行如下反應式(l)表示的反應。 [反應式1]
<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formula>
然而,由于如下的各種問題,單步氧氯化反應很難商業化
1) 在空氣用作氧氣來源的情況下,由于反應完成后大量的氮氣連同產品 和另一副產品一起排放,其缺點是為了處理氮氣、產品和副產品,后工序 的規模增加。
2) 由于飽和烴和氧氣在高溫下共存,所以具有爆炸危險。因此,為了安 全進行上述反應,氧氣與飽和烴的混合比必須在爆炸危險范圍以外。為此, 可以使用分開供應空氣的方法以使氧氣保持在低濃度,或者可以使用供應 大量飽和烴氣體的方法。然而,分開供應空氣的方法導致生產率下降,而 過量的飽和烴可導致轉化率較低。而且,由于反應后應進行分離步驟和再 供給步驟,工序變得復雜且操作成本可增加。
3) 反應產生的水和作為反應物的氯化氫相互接觸,導致反應器腐蝕。因
此,反應器的使用期限縮短。4) 由于供應的是飽和烴、氧氣和氯化氫的混合氣體,所以氧氣和甲垸間
的燃燒反應產生了 CO或C02。此燃燒反應消耗在供應的氣體中的氧氣,因 此會抑制作為主要反應的飽和烴的氧氯化反應,且產生的CO和C02導致
氯化化合物的選擇性降低。
5) 在300 40(TC的高溫下進行飽和烴的氯化作用。如果催化劑長期暴露 于高溫條件下,銅離子可能因氯化銅的升華而損失。因此,該催化劑的耐 用性可能會下降。 .
如上所述,同時提供飽和烴、氧氣和氯化氫的混合氣體且通過單步氧 氯化反應制備氯化化合物的傳統方法具有氧氣利用率、爆炸危險、反應器 腐蝕、產生CO或C02以及催化劑耐用性惡化的問題,因此上述方法未能 商業應用。因此,需要開發一種沒有上述問題且可商業應用的由飽和烴制 備氯化化合物的方法。
發明內容
技術問題
本發明意圖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 種由飽和烴制備氯化化合物的方法,該方法可以提高飽和烴的轉化率,不 必考慮爆炸危險,可以減少未反應的氯化氫以防止反應器腐蝕,因未產生 燃燒反應導致的CO或C02而不需要從排氣中分離COx的單獨裝置,不產
生副產品并能顯著提高催化劑的耐用性。
技術方案
根據本發明,由飽和烴制備氯化化合物的方法包括在氧氣和氯化氫下
使催化劑氧化的步驟;和在該氧化的催化劑下使飽和烴氯化的步驟。在本發明的制備氯化化合物的方法的一個實施方式中,由甲垸制備氯 化化合物。在這種情況下,例如,如反應式(2)所示,催化劑的氧化反應和 甲垸的氯化反應分別進行,其中使用銅的氯化物作為催化劑
氧化2Q/C7(催化齊IJ) + 2i/C7 +丄(92——>20/672(催化劑)+ //20
氯化C774 + 2Ci/C72(催化劑)——>Of3C7 + //C7 + 2CwC/(催化劑)
換句話說,與同時提供甲烷、氧氣和氯化氫的混合氣體并在催化劑下 反應的傳統的單步氧氯化反應不同,在使用甲垸作為飽和烴的本發明的實 施方式中,在氧氣和用于使甲烷氯化的氯化氫下進行的催化劑氧化步驟和 使用該氧化的催化劑的例如將甲垸轉化為氯化甲烷的氯化步驟分別進行, 從而得到甲垸中1~4個氫被氯取代的一種或多種氯化甲垸,即氯甲烷 (CH3C1)、 二氯甲垸(CH2Cl2)、氯仿(CHCl3)和四氯化碳(CCU)。分別進行氧化 步驟和氯化步驟的可預期的優點如下
a) 由于飽和烴的氯化步驟是在催化劑的氧化充分進行以后實施的,所以 飽和烴的轉化率可提高。因此,副產品的產生可相對減少。
b) 由于氧氣和飽和烴彼此分開并在不同步驟中與催化劑分別反應,所以 不必考慮爆炸危險。
c) 由于不必考慮爆炸危險,所以氧化反應中可根據化學計量比提供氧氣 和氯化氫。因此,可以減少未反應的氯化氫,且可以避免因氯化氫和水反 應引起的反應器的腐蝕。d) 由于在使飽和烴氯化時不存在氧氣,所以燃燒反應中不產生CO或 C02。因此,氯化化合物的選擇性可增加,且可不需要從排氣中分離COx 的單獨的設備。
e) 由于劇烈放熱反應的催化劑氧化反應和飽和烴的氯化反應獨立進行, 與單步氧氯化反應相比,氯化反應可在相對較低的溫度下進行,因此可以 防止由高溫引起的催化劑中的銅離子的損失。因此,催化劑的耐用性可提 高。
根據圖2示意性顯示的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上述兩個步驟在單一 反應器中交替進行。另一方面,根據圖3示意性顯示的本發明的另一實施 方式,上述兩個步驟在分離的反應器中獨立進行,且催化劑通過設置在這 些分離的反應器之間的催化劑輸送管道而連續循環。
在本發明的制備氯化化合物的方法中,催化劑的氧化反應和飽和烴的 氯化反應可在固定床反應器或流化床反應器中進行。特別的,如圖3所示, 在兩個步驟(反應)在分離的反應器中獨立進行且催化劑輸送管道設置在分 離的反應器之間以使催化劑連續循環的情況下,優選采用流化床反應器。
在本發明的制備氯化化合物的方法中,使用飽和烴作為原材料,且優 選地,可使用碳數為1~6的脂肪族飽和烴,如甲烷、乙烷和丙烷等。更優 選地,可使用甲垸或乙烷,且最優選地,可使用甲垸。如果使用兩種或更 多種飽和烴,則顯然可使用其混合物。
當甲烷用作原材料時,最終可以得到氯甲烷(CH3C1)、 二氯甲烷 (CH2C12)、氯仿(CHCl3)和四氯化碳(CCU)中的一種或多種。同時,如果乙烷 用作原材料,可得到乙烷中的一個或多個氫原子被氯原子取代的飽和或不 飽和的氯化C2化合物。例如,可以得到作為主要產物的氯乙烷(C2H5C1)、二氯乙烷(C2H4Cl2, EDC)、氯乙烯(C2H3C1, VCM)或其混合物。而且,可以 得到作為副產物的乙烯、三氯乙垸、四氯乙烷、偏二氯乙烯、二氯乙烯、 三氯乙烯或其混合物。特別是,在根據本發明處理天然氣時,EDC或VCM 可由相對廉價的天然氣中的乙烷制備。因此,與傳統的石腦油裂解過程相 比,可以大大減少生產成本。
在本發明的制備氯化化合物的方法中,催化劑的氧化反應優選在 200 30(TC的溫度下進行,且更優選在230 2卯'C的溫度下。如果反應溫度 小于200'C,則催化劑的氧化反應不能順利進行。而且,如果反應溫度大于 300°C,則催化劑中的銅離子可損失,而使催化劑的活性惡化以及耐用性降 低。
飽和烴的氯化反應的反應溫度需要高于催化劑的氧化反應中的反應溫 度。在傳統的單步氧氯化反應中,應該保持高于催化劑的氧化反應所需溫 度的溫度,并且這種單步氧氯化反具有因放熱氧化反應引起的催化劑損失 的問題。然而,在本發明中,催化劑的氧化反應和飽和烴的氯化反應是獨 立進行的,所以氧化反應可在相對較低溫度下進行。此外,由于在較高溫 度下進行的氯化反應中的熱值不大,與傳統技術相比,由高溫引起的催化 劑損失非常小。
此外,在催化劑的氧化反應中,不必特別限制壓力條件。例如,根據 反應設備等,合適的壓力條件可以選自1 20個大氣壓的范圍。
此外,催化劑的氧化反應優選在反應產物的空速(重時空速,WHSV)在 10 10,000L/kg(cat)/hr范圍內、且更優選在100~1000L/kg(cat)/hr范圍內進行。 如果上述空速小于10L/kg(cat)/hr,則不想要的副產品的產生會增加,而上
9述空速超過10,000L/kg(cat)/hr時,未反應的材料可大量增加而降低了工藝 效率。
在用于催化劑的氧化反應中的作為反應物的氧氣和氯化氫氣體的混合 物中,即使基于反應式的氧和氯化氫的化學計量摩爾比為1:4,頗為大量的 氧氣可用于阻止氯化氫維持在未反應的狀態。而且,作為反應物的氧氣和 氯化氫氣體可以用氮氣稀釋后提供,且稀釋比例可根據操作條件適當確定。 空氣可用作氧氣的來源。
在本發明的制備氯化化合物的方法中,飽和經的氯化反應優選在200 。C 60(TC的溫度下進行,更優選在300 40(TC。如果反應溫度小于200°C , 則飽和烴的氯化反應不會順利進行,而如果反應溫度超過400'C,則催化劑 的耐用性因銅的氯化物的升華造成的銅離子損失而惡化。
此外,在飽和烴的氯化反應中,可以提供未稀釋的飽和烴(反應物)。反 之,飽和烴也可用氮氣稀釋后供應。當用氮氣稀釋飽和烴時,稀釋比例可 基于操作條件適當確定。
在本發明的制備氯化化合物的方法中,含有作為催化活性組分的銅的 氯化物(copper chloride compound)的固體催化劑在氧化反應中被氧化。優選 地,含有作為催化活性組分的氯化亞銅(I:CuCl)的固體催化劑被氧化。此外, 在本發明中,可以使用通過向基于銅的氯化物的催化劑中添加額外的在周 期表中1A或2A族中的K、 Mg和Ca的氯鹽而得到的催化劑。此外,通過 向基于銅的氯化物的催化劑中添加額外的如Zn、 La等的過渡金屬的氯鹽而 得到的催化劑可用于增加反應活性中心。
本發明的制備氯化化合物的方法中所用的固體催化劑,優選為其中催 化活性組分(如銅的氯化物)負載在載體上的固體催化劑。此時,用作載體的物質優選選自沸石、氧化鋁、二氧化鈦和二氧化硅中的一種或多種。可以 使用具有單一組份的載體,還可以使用將如沸石、二氧化鈦等組分負載在 氧化鋁和二氧化硅等上而后煅燒上述組分所得到的載體。此外,如果催化 活性組分由多組分組成,則這些活性組分可同時或相繼負載在預先制備的 載體上。
在本發明的制備氯化化合物的方法的一個實施方式中,首先制備包括
作為催化活性組分的氯化銅(II:CuCl2)的固體催化劑,然后通過使用所述固 體催化劑進行飽和烴的氯化反應,且進行氯化反應中所用的催化劑(CuCl2)
的氧化反應。最后,重復氯化-氧化過程。
圖1為說明根據現有技術通過單步氧氯化反應由甲烷制備氯化化合物 的方法的示意圖。
圖2為說明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通過在一個單一反應器中交替 進行氧化反應和氯化反應由甲垸制備氯化化合物的方法的示意圖。
圖3為說明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方式通過在能夠循環催化劑的分離 的反應器中同時進行氧化反應和氯化反應由甲垸制備氯化化合物的方法的 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將更加詳述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下面提供的實施例僅是用來舉 例解釋說明本發明,因此,本發明的實質和范圍顯然不限于以下實施例。
實施例l
ii將20g負載在氧化鋁載體上的氯化銅(II:CuCl2)催化劑(相對于氧化鋁, Cu的含量為10重量n/。)放入垂直管形INCOLLOY反應器(長60厘米;內
徑l英寸),然后在固定床上進行氧化-氯化反應如下
首先,在將反應器的溫度提高到40(TC后,通過在40(TC下以 600L/kg(cat)/hr的空速持續20分鐘提供甲烷和氮氣的混合氣體來進行甲垸 的氯化反應。在此,氯化反應中使用的混合氣體通過用氮氣稀釋甲垸而得 到并且摩爾比為l:4(甲烷:氮氣)。
然后,將反應器內的溫度降至25(TC以進行催化劑的氧化反應,且反應 器內剩余的氯化反應物和產物由空速為600L/kg(cat)/hr的流動氮氣移除。然 后,在氯化反應所用的催化劑下通過在250。C下以600L/kg(cat)/hr的空速持 續20分鐘提供氯化氫(HC1)、氧氣(02)和氮氣(N2)的混合氣體來進行催化劑 的氧化反應。在此,氧化反應中使用的HC1、 02和N2混合氣體通過用氮氣 稀釋氯化氫和氧氣而得到并且摩爾比為l:0.5:3.5(HCl:O2:N2)。
隨后,將反應器內的溫度升高至400'C以進行甲垸的氯化反應,且以 600L/kg(cat)/hr的空速提供氮氣以移除反應器內殘留的氧氣和氯化氫。然 后,通過在40(TC以600L/kg(cat)/hr的空速持續20分鐘提供甲烷和氮氣的 混合氣體來進行甲烷的氯化反應。在此,氯化反應中使用的甲烷和氮氣的 混合氣體通過用氮氣稀釋甲烷而得到并且摩爾比為l:4(甲垸:氮氣)。此后, 上述交替的氧化-氯化反應反復10次。
分析甲垸的氯化反應生成的反應產物的結果為,氯甲烷(CH3C1)的選擇 性為55%, 二氯甲烷(CH2Cl2)的選擇性為38M,且COx的選擇性為0%。甲 烷的轉化率為40%。
實施例2將80g負載在氧化鋁載體上的氯化銅(II:CuCl2)(相對于氧化鋁,Cu的 含量為10重量%)催化劑(與實施例1所用的催化劑相同)放入垂直管形
INCOLLOY反應器(長1米;內徑1英寸),然后在流化床上進行氧化-氯化反應。在此,除了向反應器提供的材料空速為200L/kg(cat)/hr以夕卜,氧 化-氯化反應以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式和條件進行。
分析甲烷的氯化反應生成的反應產物的結果為,氯甲垸(CH3C1)的選擇 性為58%, 二氯甲烷(CH2Cl2)的選擇性為36。/。,且COx的選擇性為0。/。。甲 烷的轉化率為32%。
實施例3
將80g負載在氧化鋁載體上的氯化銅(II:CiiCl2)(相對于氧化鋁,Cu的 含量為10重量%)催化劑(與實施例1所用的催化劑相同)放入垂直管形
INCOLLOY反應器(長1米;內徑1英寸),然后在流化床上進行氧化-氯化反應如下
首先,在將將反應器的溫度提高到35(TC后,通過在35(TC下以 500L/kg(cat)/hr的空速持續20分鐘提供乙烷和氮氣的混合氣體來進行乙烷 的氯化反應。在此,氯化反應中使用的混合氣體通過用氮氣稀釋乙垸而得 到并且摩爾比為l:ll(乙垸:氮氣)。
然后,將反應器內的溫度降至250'C以進行催化劑的氧化反應,且反應 器內剩余的氯化反應物和產物由空速為200L/kg(cat)/hr的流動氮氣移除。然 后,在氯化反應所用的催化劑下通過在25(TC下以200L/kg(cat)/hr的空速持 續20分鐘提供氯化氫(HC1)、氧氣(02)和氮氣(N2)的混合氣體而進行催化劑 的氧化反應。在此,氧化反應中使用的HC1、 02和N2混合氣體通過用氮氣 稀釋氯化氫和氧氣而得到并且摩爾比為l:0.5:3.5(HCl:O2:N2)。隨后,將反應器內的溫度升高至350。C以進行乙垸的氯化反應,且以 200L/kg(cat)/hr的空速提供氮氣以移除反應器內殘留的氧氣和氯化氫。然 后,通過在35(TC下以500L/kg(cat)/hr的空速持續20分鐘提供乙烷和氮氣 的混合氣體來進行乙烷的氯化反應。在此,氯化反應中使用的乙烷和氮氣 的混合氣體通過用氮氣稀釋乙烷而得到并且摩爾比為l:ll(乙烷:氮氣)。此 后,上述交替的氧化-氯化反應反復10次。
分析乙烷的氯化反應生成的反應產物的結果為,氯乙烷(C2H5C1)的選擇
性為44%, 二氯乙烷(C2H4Cl2, EDC)的選擇性為32%,氯乙烯(C2H3C1, VCM) 的選擇性為2%,乙烯的選擇性為0%,且COx的選擇性為0%。乙烷的轉 化率為62%。
對比實施例1
將80g負載在氧化鋁載體上的氯化銅(II:CuCl2)(相對于氧化鋁,Cu的 含量為10重量%)催化劑(與實施例1所用的催化劑相同)放入垂直管形
INCOLLOY反應器(長l米;內徑1英寸),然后在流化床上進行甲垸的
單步氧氯化反應如下。
在上述催化劑下通過在40(TC的溫度下以200L/kg(cat)/hr的空速持續 220分鐘提供混合氣體來進行甲烷的氧氯化反應。在此,混合氣體通過用氮 氣(N2)稀釋作為反應物的甲烷(CH4)、氯化氫(HC1)和氧氣(02)而得到并且摩 爾比為l:l:0.5:2.5(CH4:HCl:O2:N2)。
分析氧氯化反應生成的反應產物的結果為,氯甲烷(CH3C1)的選擇性為 75%, 二氯甲烷(CH2Cl2)的選擇性為18%,且COx的選擇性為6。/0。甲烷的 轉化率只有7%。
對比實施例2
14將80g負載在氧化鋁載體上的氯化銅(II:CuCl2)(相對氧化鋁,Cu的含 量為10重量%)催化劑(與實施例1所用的催化劑相同)放入垂直管形
INCOLLOY反應器(長l米;內徑1英寸),然后在流化床上進行乙垸的
單步氧氯化反應如下。
在上述催化劑下通過在35(TC溫度下以500L/kg(cat)/hr的空速持續220
分鐘提供混合氣體來進行乙烷的氧氯化反應。在此,混合氣體通過用氮氣(N2) 稀釋作為反應物的乙垸(C2H6)、氯化氫(HC1)和氧氣(02)而得到并且摩爾比為
1:1:0.5:9.5(C2H6:HC1:02:N2)。
分析乙烷的氧氯化反應生成的反應產物的結果為,氯乙烷(C2HsCl)的選 擇性為36%, 二氯乙垸(C2H4Cl2, EDC)的選擇性為42%,氯乙烯((:2113(:1, VCM)的選擇性為0。/。,乙烯的選擇性為4%,且COx為5。/。。乙垸的轉化率 只有34%。
實施例4
將氯化銅(II; CuCl2)負載在氧化鋁載體上以使CU的含量相對于氧化鋁
約為6重量%來制備50g催化劑。在催化劑用于反應之前通過ICP(電感耦 合等離子體光譜儀)對部分催化劑測量得到催化劑中Al和Cu的量。其結果 為,相對于氧化鋁(八1203), 01在催化劑中的量為6.1重量%。
通過使用上述制備的20g催化劑根據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法進行甲垸 的氯化反應,且將實施例1進行的交替氧化-氯化反應重復16次(總的氯化 反應時間為340分鐘)。
分析甲垸的氯化反應生成的反應產物的結果為,氯甲烷(CH3C1)的選擇 性為62%, 二氯甲烷(CH2Cl2)的選擇性為34n/。,且COx的選擇性為0M。甲 烷的轉化率為38%。通過ICP(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光譜儀)對共進行了 340分鐘的氯化反應所 使用的催化劑分析以測量催化劑中Al和Cu的量。其結果為,相對于氧化 鋁(八1203), Cu在催化劑中的量為5.9重量M。與催化劑用于反應前的Cu的 量6.1重量%相比,Cu的量幾乎未減少。從以上結果可知,即使氯化反應 進行了 340分鐘,催化劑中的Cu也幾乎未損失。
對比實施例3
甲烷的單步氧氯化反應通過使用20g與實施例4所用相同的催化劑在 固定床上進行如下
在上述催化劑下通過在40(TC溫度下以600L/kg(cat)/hr的空速持續340
分鐘提供混合氣體來進行甲垸的氧氯化反應。在此,混合氣體通過用氮氣(N2)
稀釋作為反應物的甲烷(CH4)、氯化氫(HC1)和氧氣(02)而得到并且摩爾比為 1:1:0.5:2.5(CH4:HC1:02:N2)。
分析氧氯化反應生成的反應產物的結果為,氯甲烷(CH3C1)的選擇性為 74%, 二氯甲垸(CH2Cl2)的選擇性為18%,且COx的選擇性為7。/。。甲烷的 轉化率只有6%。
通過ICP(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光譜儀)對共進行了 340分鐘的氧氯化反應 所使用的催化劑分析以測量催化劑中Al和Cu的量。其結果為,相對于氧 化鋁(八1203), Cu在催化劑中的量僅為1重量%。
工業實用性
如上所述,在由如甲烷的飽和烴制備氯化化合物的過程中,本發明具
有如下優點能夠解決傳統的氧氯化反應引起的如爆炸危險、反應器腐蝕 等問題;以及能提高飽和烴的轉化率;由于未產生因飽和烴的燃燒反應引起的CO或C02,所以不需要從排氣中分離COx的分離裝置;并且不產生 副產品且催化劑的耐用性顯著提高。
權利要求
1、一種由飽和烴制備氯化化合物的方法,該方法包括步驟i)在氧氣和氯化氫下使催化劑氧化;以及ii)在該氧化的催化劑下使飽和烴氯化。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氧化步驟和所述氯化步驟在單一反應器中交替進行。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氧化步驟和所述氯化步驟在分離的反應器中獨立進行。
4、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氧化步驟和所述氯化步驟在固定或流化床反應器中交替進行。
5、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氧化步驟和所述氯化步驟在流化床反應器中獨立進行。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飽和烴是甲浣、乙垸或其混合物。
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飽和烴是甲垸。
8、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催化劑的氧化反應在200 30(TC的溫度下進行,且所述飽和烴的氯化反應在200 600。C的溫度下進行。
9、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催化劑的氧化反應在230 2卯'C的溫度下進行,且所述飽和烴的氯化反應在300 400。C的溫度下進行。
10、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氧化反應中的氧化的催 化劑包含作為催化活性組分的銅的氯化物。
11、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催化劑通過在載體上負 載催化活性組分得到。
12、 根據權利要求ll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載體選自沸石、氧化鋁、 二氧化鈦和二氧化硅中的一種或多種。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由飽和烴制備氯化化合物的方法。更具體地說,本發明涉及制備氯化化合物的方法,其通過交替進行在氧氣和氯化氫下的催化劑的氧化反應和使用催化劑將飽和烴轉化為氯化化合物的氯化反應。本發明的優點在于可提高飽和烴的轉化率;不必考慮爆炸危險;可以減少未反應的氯化氫和反應器的腐蝕;由于燃燒反應中不產生CO或CO<sub>2</sub>,所以無需從排氣中分離CO<sub>x</sub>的單獨的設備;可不產生副產品;以及可顯著提高催化劑的耐用性。
文檔編號C07C17/25GK101663258SQ200780052860
公開日2010年3月3日 申請日期2007年9月3日 優先權日2007年9月3日
發明者南基文, 盧慶燮, 吳相丞, 曹東鉉, 李錦炯, 李順烈, 李龍湖, 程在植, 蔡昊廷, 裴鐘昱, 金仁燮, 金圣原, 金睿訓 申請人:Lg化學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