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丙烯酸系收縮纖維及其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染色后顯色性良好、且即使在染色后也具有高收縮率的丙烯酸系高收縮纖維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迄今為止,丙烯酸系纖維具有獸毛狀手感,由于該特點,它被廣泛用于玩具、衣料等立毛(standing hair)商品。特別是,為了保持立毛感、天然狀的外觀,大多數情況是,在外觀上用收縮纖維構成茸毛部分、用非收縮纖維構成外層粗毛部分。
對于絨毛織物來說,由于要求外觀特性,所以收縮纖維也要求具有各種色相,但是,因為收縮纖維由于在染色工序中受到的熱歷史而產生收縮,因此現實的情況是,僅存在限于在紡絲工序中被著色的色相的纖維。
迄今為止,由30~58重量%的丙烯腈、70~42重量%的偏二氯乙烯和氯乙烯以及0~10重量%的1種以上的烯鍵式不飽和單體構成的共聚物得到了具有高收縮性的丙烯腈系合成纖維(專利文獻1),但根據本發明人的了解,上述收縮纖維在70℃以上的溫度下的染色中會發生收縮,在絨毛加工時的絨毛背面施加粘接劑并干燥的拉幅工序的熱作用下沒有大幅收縮。另外,在低于70℃的染色中,收縮得到抑制,雖然拉幅工序中的熱可以導致收縮,但是不能得到充分的染色性。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申請特開昭60-110911號公報發明內容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問題,得到一種即使在染色后也具有高收縮率、且顯色性良好的丙烯酸系收縮纖維。
本發明涉及下述內容一種丙烯酸系收縮纖維,其通過包含一種聚合物組合物的紡絲原液制造,該聚合物組合物是通過將50~99重量份的聚合物(A)和1~50重量份的聚合物(B)混合而得到的,且所述聚合物(A)和所述聚合物(B)的總量為100重量份,其中所述聚合物(A)包含40~80重量%的丙烯腈、20~60重量%的含鹵素的單體和0~5重量%的含磺酸的單體;所述聚合物(B)包含5~70重量%的丙烯腈、20~94重量%的丙烯酸酯和1~40重量%的含有甲代烯丙基磺酸鈉的含磺酸的單體(權利要求1);根據權利要求1的丙烯酸系收縮纖維,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B)的甲代烯丙基磺酸或其金屬鹽類或胺鹽類等為甲代烯丙基磺酸鈉(權利要求2);根據權利要求1的丙烯酸系收縮纖維,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B)中包含0.01~10重量%的甲代烯丙基磺酸鈉(權利要求3);根據權利要求1的丙烯酸系收縮纖維,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B)中包含0.1~3重量%的甲代烯丙基磺酸鈉(權利要求4);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的丙烯酸系收縮纖維,其特征在于,70℃以上的相對飽和值為0.8以上(權利要求5);根據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的丙烯酸系收縮纖維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將所述聚合物(A)和聚合物(B)溶解于丙酮中而得到的紡絲原液進行紡絲(權利要求6);根據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的丙烯酸系收縮纖維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將所述聚合物(A)和聚合物(B)溶解于水和丙酮的混合溶液中而得到的紡絲原液進行紡絲(權利要求7)。
根據權利要求1的發明,能夠得到可以染色、且顯色性良好的丙烯酸系收縮纖維。
在本發明的丙烯酸系收縮纖維中,優選使用將聚合物(A)和聚合物(B)溶解于丙酮中而得到的紡絲原液進行紡絲。
本發明的丙烯酸系收縮纖維在染色時的收縮小、即使在染色后也具有高收縮率,并可以用于衣料、玩具(布制填充玩具等)以及室內裝飾用等新商品計劃。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在本發明申請時尚未公開的日本專利申請特願2003-435851號所涉及的發明中,為了提高低溫染色性,通過將由一種聚合物組合物構成的紡絲原液進行紡絲,得到能夠染色的收縮纖維,其中所述聚合物組合物通過將50~99重量份的聚合物(X)和1~50重量份的聚合物(Y)混合而得到,其中所述聚合物(X)和所述聚合物(Y)是不相容的;所述聚合物(X)由40~80重量%以上的丙烯腈和20~60重量%的含鹵素的單體以及0~5重量%的含磺酸的單體形成;所述聚合物(Y)由5~70重量%的具有高染色性的丙烯腈以及1~40重量%的其他可共聚的單體形成。
日本專利申請特願2003-435851號所述的發明的特征在于,該收縮纖維通過使低溫下的染色性提高而抑制染色收縮率,可以得到染色后收縮20%以上的收縮纖維;而在本發明中發現,通過在將聚合物(Y)進行聚合時使甲代烯丙基磺酸鈉共聚,則除了日本專利申請特願2003-435851號發明的特征之外,通過調節聚合物(X)和聚合物(Y)的不相容的程度,可以得到即使在染色后也具有高收縮率、且顯色性良好的丙烯酸系纖維。
在本發明的聚合物(A)中,優選使用40~80重量%的丙烯腈,當丙烯腈的含量小于40重量%時,所得到的纖維的耐熱性降低。另外,如果丙烯腈的含量超過80重量%,則耐熱性升高,不能得到充分的染色性、收縮率。
在本發明的聚合物(A)中,含鹵素的單體優選使用以氯乙烯、偏二氯乙烯、溴乙烯、偏二溴乙烯等為代表的鹵代乙烯和偏二鹵乙烯類,它們可以單獨使用或者將2種以上混合使用。為了使纖維在不產生毛茸不平(roughness)的情況下手感變得良好,優選在聚合物(A)中包含20重量%以上的所述含鹵素的單體,為了降低疏水性以得到充分的染色性,優選包含60重量%以下的所述含鹵素的單體,因此,優選為20~60重量%。
在本發明的聚合物(A)中,含磺酸的單體優選為烯丙基磺酸、甲代烯丙基磺酸、苯乙烯磺酸、異戊二烯磺酸、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或者它們的金屬鹽類或者胺鹽類等,它們可以單獨使用或者將2種以上混合使用。在本發明的聚合物(A)中,為了防止由于在纖維中產生孔隙或粘著而導致強度降低,含磺酸的單體的含量優選為5重量%以下。
在本發明的聚合物(B)中,為了保持纖維的耐熱性,丙烯腈的含量優選為5重量%以上,為了抑制在纖維中產生孔隙,優選為70重量%以下,因此優選為5~70重量%。
在本發明的聚合物(B)中,丙烯酸酯優選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等,這些單體可以單獨使用或者將2種以上混合使用。
在本發明的聚合物(B)中,為了得到充分的染色性,丙烯酸酯優選為20重量%以上,而為了防止在纖維中產生孔隙或粘著,優選為94重量%以下,故優選為20~94重量%。
在本發明的聚合物(B)中,含磺酸的單體優選為烯丙基磺酸、甲代烯丙基磺酸、苯乙烯磺酸、異戊二烯磺酸、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或者它們的金屬鹽類以及胺鹽類等,它們可以單獨使用或者將2種以上混合使用。另外,在這些含磺酸的單體中,在本發明的聚合物(B)中,“甲代烯丙基磺酸或其金屬鹽類或胺鹽類”為必要成分,可以與其他的含磺酸的單體組合使用。作為本發明的必要成分的“甲代烯丙基磺酸或其金屬鹽類或胺鹽類”優選為“甲代烯丙基磺酸或其金屬鹽類”,更優選為“甲代烯丙基磺酸的金屬鹽類”,特別優選為“甲代烯丙基磺酸鈉”。
在本發明的聚合物(B)中,為了不降低染色性,含磺酸的單體的含量優選為1重量%以上,為了防止在纖維中產生孔隙或粘著而導致強度降低,優選為40重量%以下,因此優選為1~40重量%。
由于本發明的聚合物(A)和聚合物(B)是不相容的,所以可以認為構成了以在纖維中存在比例高的聚合物(A)為海、以存在比例低的聚合物(B)為島的海島結構。因此,由于聚合物(B)在纖維中并非連續存在的,因而具有耐熱性低的性質,但是不會對收縮性能產生大的影響,而且由于包含作為染料鍵合的部位的磺酸基和軟化點低的丙烯酸酯,因此能夠只對纖維提供高的染色性。
即,本發明的丙烯酸系收縮纖維具有下述兩個特性即使在80℃以下的溫度下進行染色也不會顯著收縮的特性;以及能夠在80℃以下的溫度下將現有的僅能夠在超過80℃的溫度下染色成深色的丙烯酸系纖維染色成深色的特性。由于具有這兩個特性,因此能夠對現有技術中不能染色的丙烯酸系收縮纖維進行染色。
本發明中所謂的不相容狀態能夠在由聚合物(A)和聚合物(B)混合而成的紡絲原液中觀察到。聚合物(A)和聚合物(B)即使在紡絲原液中也形成以聚合物(A)為海、以聚合物(B)為島的海島結構,且聚合物(B)相分離成顆粒狀。另外,可以通過以該顆粒狀存在的聚合物(B)的粒徑的大小來判定不相容的程度。
本發明人們經過深入的研究,結果發現,不相容程度即聚合物(A)和聚合物(B)混合而成的紡絲原液中的聚合物(B)的粒徑與顯色性之間存在關系。
該關系如下所示紡絲原液中的聚合物(B)的粒徑增大,則顯色性變差,如果紡絲原液中的聚合物(B)的粒徑變小,則顯色性變好。
由聚合物(B)的粒徑大的紡絲原液紡絲得到的纖維容易在紡絲的凝固工序中產生孔隙,由于該孔隙的原因,導致有顯色性變差的傾向。反之,由聚合物(B)的粒徑小的紡絲原液紡絲得到的纖維不易在紡絲的凝固工序中產生孔隙,因此容易得到致密的纖維,容易得到顯色性良好的纖維。
但是,如果紡絲原液中的聚合物(B)的粒徑過小,則纖維變得過于致密,染料難以浸入纖維內部,因此染色吸盡率有降低的傾向。
另外,本發明人們經過深入的研究,結果發現,紡絲原液中的聚合物(B)的粒徑可以通過甲代烯丙基磺酸鈉的共聚合量來調節。
如果甲代烯丙基磺酸鈉的共聚合量增加,則紡絲原液中的聚合物(B)的粒徑有變小的傾向;如果甲代烯丙基磺酸鈉的共聚合量減少,則紡絲原液中的聚合物(B)的粒徑有增大的傾向。
具體來說,在本發明的聚合物(B)中,甲代烯丙基磺酸鈉的含量優選為0.01~10重量%,特別優選為0.1~3重量%。從纖維染色性的觀點來看,如果甲代烯丙基磺酸鈉的含量為0.01~10重量%,則不易在纖維中產生孔隙,另外,由于纖維變得致密,因此能夠得到染色吸盡率和顯色性良好的丙烯酸系收縮纖維。另外,如果甲代烯丙基磺酸鈉的含量為0.1~3重量%,則更不易在纖維中產生孔隙,纖維變得更致密,所以能夠得到染色吸盡率以及顯色性更良好的丙烯酸系纖維。另外,從纖維收縮性的觀點考慮,如果甲代烯丙基磺酸鈉的含量為0.1~3重量%,則不易在纖維中產生孔隙,顯色性變得良好,同時能夠保持優選的分散尺寸,所以能夠得到良好的丙烯酸系纖維。
本發明的聚合物(A)和聚合物(B)可以使用已知的作為聚合引發劑的化合物,例如過氧化物系化合物、偶氮系化合物、或者各種氧化還原系化合物,通過乳液聚合、懸浮聚合、溶液聚合等通常的乙烯基聚合方法得到。
關于本發明的聚合物(A)和聚合物(B)的混合比例,當相對于100重量份的聚合物(A)和聚合物(B),聚合物(B)少于1重量份時,不能得到充分的染色性,而如果超過50重量份,則會在纖維中產生孔隙或粘著,強度、染色性降低,故不優選。
本發明的丙烯酸系收縮纖維的制造方法是,通過在二甲基甲酰胺(DMF)和丙酮中的常規方法的濕式紡絲法或干式紡絲法從噴嘴紡出,并進行拉伸、干燥。另外,可以根據需要進一步進行拉伸、熱處理,并可以對所得到的纖維在70~140℃下拉伸1.3~4.0倍,得到收縮纖維。其中,本發明的丙烯酸系收縮纖維優選通過將聚合物(A)和聚合物(B)溶解于丙酮中而制成紡絲原液。更優選通過將聚合物(A)和聚合物(B)溶解于水和丙酮的混合溶液中而制成紡絲原液。聚合物(B)的親水性高,從更容易溶解、更不易產生孔隙、以及染色性、收縮性的觀點出發,優選添加了水的丙酮/水體系。
在溶解于水與丙酮的混合溶液中時的水的含量優選為,相對于紡絲原液為0.01~50重量%;更優選為,相對于紡絲原液為0.1~10重量%。
在該紡絲原液中,只要不影響紡絲,也可以使用諸如二氧化鈦或者著色用顏料之類的無機和/或有機顏料、具有防銹、著色紡絲、耐候性等效果的穩定劑等。
另外,本發明中所述的顯色性是指,對纖維進行染色時,顯色達到多深程度的指標,由于在纖維中孔隙少且染色后較深地顯色,因此顯色性變得良好,但是當纖維中存在大量孔隙時,由于在染色后顯帶白色的顏色,因此顯色性不佳。評價是通過如下方法進行的。
使用0.5%omf的Maxilon Red GRL(Ciba Speciality Chemicals公司制造)染料和0.5g/L的Ultra MT#100(Mitejima化學株式會社制造)染色助劑,在70℃下對纖維進行60分鐘的染色,從視覺和感覺的方面考慮,對顯色性程度進行3個級別的感官評價,評價基準如下。
作為顯色性良好的基準樣品,使用經過下列方法染色的纖維使用0.5%omf的Maxilon Red GRL(Ciba Speciality Chemicals公司制造)染料和0.5g/L的Ultra MT#100(Mitejima化學株式會社制造)染色助劑在100℃下對“Kanecaron(注冊商標)”SE 3.3dtex 38mm(鐘淵化學株式會社制造)進行60分鐘的染色。
○與基準樣品同等的顯色性△顯色性比基準樣品稍差(顯稍微帶白色的顏色)×顯色性比基準樣品差(顯帶白色的顏色)本發明中所謂的染色后的收縮率是染色后的纖維在拉幅工序中發生多大程度的收縮的指標,并通過如下方式求得。使用均勻加熱烘箱在130℃下對染色后的長度為Ldo的纖維進行5分鐘的處理,然后測定纖維的長度Ld,并通過下式求得。
染色后的收縮率(%)=((Ldo-Ld)/Ldo)×100
本發明的丙烯酸系收縮纖維在絨毛加工的拉幅工序中收縮。由于拉幅工序為在130℃左右干熱下進行,因此染色后的收縮率是在130℃干熱下測定的。
如果本發明的丙烯酸系收縮纖維的染色后的收縮率小于20%,在加工絨毛織物時,與非收縮原棉的高度差變小,因此高度差不明顯,不能得到天然狀、或具有美觀性的外觀特性的絨毛織物。
本發明中所述的相對飽和值是纖維的染色能力的指標,在規定溫度下使用過飽和量的孔雀綠(Malachite green)對纖維進行染色60分鐘,求得飽和染著量,由飽和染著量求得相對飽和值。飽和染著量、相對飽和值是由下式求得的。
飽和染著量=((Ao-A)/Ao)×2.5)A染色后的染浴的吸光度(618nm)Ao染色前的染浴的吸光度(618nm)相對飽和度=飽和染著量×400/463丙烯酸系纖維例如在以“Kanecaron(注冊商標)”SE 3.3tex 38mm(鐘淵化學株式會社制造)吸盡0.5%omf左右的Maxilon Red GRL(CibaSpecialty Chemicals公司制造)染料的情況下的顯色為淡色、吸盡1%omf左右的染料的情況下的顯色為中深色、吸盡2%omf左右的染料的情況下的顯色為中深色時,本發明的丙烯酸系纖維能夠以相對飽和值為0.8以上染色成深色,由此能夠染色至市場上能夠使用的任何顏色。因此,相對飽和度優選為0.8以上。
下面,在對實施例進行說明之前,對待測纖維的性能評價方法進行詳細的描述。
(1)長毛絨的試制對收縮性纖維和非收縮性纖維進行混合和調濕之后,使用KadamaTech Co.Ltd制造的開棉機、Howa Machinery Ltd.Nagoya制造的梳棉機制成綿條。接著,使用Mayer公司制造的長絨編織機進行毛條喂入式編織,使用巖倉精機公司制造的抽褶機對絨毛部分進行剪切使得絨毛長度變得一致,然后在絨毛的背表面附著丙烯酸酯系粘接劑,使用HiranoTecseed公司制造的拉幅機在130℃下使粘接劑干燥5分鐘,同時使收縮性纖維發生收縮。然后,通過使用巖倉精機公司制造的拋光機、抽褶機進行拋光處理和抽褶,由此整理成長毛絨。
(2)長毛絨的外觀評價針對(1)所制成的高度差絨毛織物,從視覺和感覺的觀點出發,對長絨部分和短絨部分的高度差明顯的外觀特性的程度,進行分3個級別的感官評價,評價基準如下。
◎在高度差絨毛織物中,具有長絨部分和短絨部分的高度差非常明顯的外觀特性。
○在高度差絨毛織物中,具有長絨部分和短絨部分的高度差明顯的外觀特性。
△在高度差絨毛織物中,具有長絨部分和短絨部分的高度差不太明顯的外觀特性。
×在高度差絨毛織物中,具有幾乎觀察不到長絨部分和短絨部分的高度差的外觀特性。
通常來說,如果長絨部分和短絨部分的高度差為3mm以上,則具有高度差明顯的外觀特性;如果為4mm以上,則具有高度差非常明顯的外觀特性;另外,如果低于3mm,則高度差不明顯;如果為2mm以下,則幾乎觀察不到高度差。
下面對實施例進行說明,如果沒有特別的說明,實施例中的份是指重量份或者重量%。
實施例(制造例1)在內容積為20L的耐壓聚合反應裝置中加入12000g離子交換水、54g月桂基硫酸鈉、25.8g亞硫酸、13.2g亞硫酸氫鈉、0.06g硫酸鐵、294g丙烯腈(以下記為AN)、和3150g氯乙烯(以下記為VC),并進行氮氣置換。將聚合機內溫度調整到50℃,加入2.1g過硫酸銨作為引發劑,從而開始聚合。在聚合過程中,在追加2526g AN、30g苯乙烯磺酸鈉(以下記為3S)、13.8g過硫酸銨的同時,聚合5小時10分鐘。然后回收未反應的VC,將膠乳從聚合機中取出,并進行鹽析、熱處理、過濾、水洗、脫水、干燥,從而得到聚合物1。
接著,在內容積為5L的耐壓聚合反應裝置中加入1400g丙酮、930g水、150g AN、540g丙烯酸甲酯(以下記為MA)、300g 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鈉(以下記為SAM)、10g甲代烯丙基磺酸鈉(以下記為MX),并進行氮氣置換,將聚合機內溫度調整到55℃,加入5g 2,2’-偶氮雙(2,4-二甲基戊腈)作為引發劑,從而開始聚合。在聚合過程中,在追加10g 2,2’-偶氮雙(2,4-二甲基戊腈)的同時聚合16小時,然后升溫至70℃并進行聚合6小時,得到聚合物濃度為30重量%的聚合物2的溶液。在加入丙酮進行溶解而得到的聚合物1為30重量%的聚合物1的溶液中混合聚合物2的溶液以使得聚合物的重量比為聚合物1∶聚合物2=96∶4的比例,以該混合物為紡絲原液。將所得到的紡絲原液通過0.08mmΦ、8500孔的噴絲頭,并噴出到25℃、30重量%的丙酮水溶液中,進而在25℃下、20重量%的丙酮水溶液中拉伸2.0倍,然后在60℃下水洗。接著,在130℃下干燥,進而在105℃下拉伸1.8倍,從而得到4.4dtex的拉伸絲。
接著,對所得到的收縮纖維施加卷曲并剪切成32mm,然后使用0.5%omf的Maxilon Red GRL(Ciba Specialty Chemmals公司制造)染料和0.5g/L的Ultra MT#1 00(Mitejima化學株式會社制造)染色助劑在70℃下進行60分鐘的染色。將70重量%的經過染色的纖維與30重量%的作為非收縮原棉的“Kanecaron(注冊商標)”RCL 12.2dtex 44mm(鐘淵化學株式會社制造)進行混合,制成長毛絨。然后,在毛條喂入式編織后的抽褶(shirring)中,剪切成絨毛長度為15mm,在拋光整理后剪切成絨毛長度為18mm,得到長毛絨。
(制造例2)在內容積為5L的耐壓聚合反應裝置中加入1400g丙酮、930g水、150g AN、545g MA、300g SAM、5g MX,通過與制造例1的聚合物2相同的方法進行聚合,得到聚合物3的溶液。在加入丙酮進行溶解而得到的由制造例1制得的聚合物1為30重量%的聚合物1的溶液中,混合聚合物3的溶液以使得聚合物的重量比為聚合物1∶聚合物3=96∶4的比例,以該混合物為紡絲原液。按照與制造例1相同的方法對所得到的紡絲原液進行紡絲而得到拉伸絲。使用與制造例1相同的方法將所得到的拉伸絲制成長毛絨。
(制造例3)在內容積為5L的耐壓聚合反應裝置中加入1400g丙酮、930g水、300g AN、390g MA、300g SAM、10g MX,按照與制造例1的聚合物2的相同方法進行聚合,得到聚合物4的溶液。在加入丙酮進行溶解而得到的由制造例1制得的聚合物1為30重量%的聚合物1的溶液中,混合聚合物4的溶液以使得聚合物的重量比為聚合物1∶聚合物4=96∶4的比例,以該混合物為紡絲原液。按照與制造例1相同的方法對所得到的紡絲原液進行紡絲而得到拉伸絲。使用與制造例1相同的方法將所得到的拉伸絲制成長毛絨。
(制造例4)在內容積為5L的耐壓聚合反應裝置中加入1870g丙酮、470g水、150gAN、690g MA、150g SAM、10g MX,通過與制造例1的聚合物2的相同方法進行聚合,得到聚合物5的溶液。在加入丙酮進行溶解而得到的由制造例1制得的聚合物1為30重量%的聚合物1的溶液中,混合聚合物5的溶液以使得聚合物的重量比為聚合物1∶聚合物5=90∶10的比例,以該混合物為紡絲原液。通過與制造例1相同的方法對所得到的紡絲原液進行紡絲而得到拉伸絲。使用與制造例1相同的方法將所得到的拉伸絲制成長毛絨。
(制造例5)在內容積為5L的耐壓聚合反應裝置中加入1400g丙酮、930g水、150g AN、510g MA、300g SAM、40g MX,按照與制造例1的聚合物2的相同方法進行聚合,得到聚合物6的溶液。在加入丙酮進行溶解而得到的由制造例1制得的聚合物1為30重量%的聚合物1的溶液中混合聚合物6的溶液以使得聚合物的重量比為聚合物1∶聚合物7=96∶4的比例,以該混合物為紡絲原液。按照與制造例1相同的方法對所得到的紡絲原液進行紡絲而得到拉伸絲。使用與制造例1相同的方法將所得到的拉伸絲制成長毛絨。
(制造例6)在內容積為5L的耐壓聚合反應裝置中加入1400g丙酮、930g水、150g AN、550g MA、300g SAM,按照與制造例1的聚合物2的相同方法進行聚合,得到聚合物7的溶液。在加入丙酮進行溶解而得到的由制造例1制得的聚合物1為30重量%的聚合物1的溶液中,混合聚合物7的溶液以使得聚合物的重量比為聚合物1∶聚合物6=96∶4的比例,以該混合物為紡絲原液。按照與制造例1相同的方法對所得到的紡絲原液進行紡絲而得到拉伸絲。使用與制造例1相同的方法將所得到的拉伸絲制成長毛絨。
制造例1~5所得到的纖維的制造方法如表1所示。
表1
(實施例1~4)制造例1~4所得到的收縮纖維的顯色性、相對飽和值、染色后的收縮率、絨毛外觀評價如表2所示。
表2
將包含0.1~3重量%的甲代烯丙基磺酸鈉的聚合物2~5進行混合并紡絲而得到的收縮纖維的顯色性良好,相對飽和值達到0.8以上,并能夠染色成從淡色至深色的任何顏色。進而,染色后收縮率顯示出20%以上的值,能夠得到具有長絨部分與短絨部分的高度差明顯的外觀特性的長毛絨。
(實施例5)
制造例5所得到的收縮纖維的顯色性、相對飽和值、染色后的收縮率、絨毛外觀評價如表2所示。將包含3%以上的甲代烯丙基磺酸鈉的聚合物6進行混合并紡絲而得到的收縮纖維的染色后收縮率為20重量%以上,能夠得到具有長絨部分與短絨部分的高度差明顯的外觀特性的長毛絨。然而,雖然顯色性良好,但是相對飽和值為0.8以下,不能染色成深色。
(比較例1)制造例6所得到的收縮纖維的顯色性、相對飽和值、染色后的收縮率、絨毛外觀評價如表2所示。將不含甲代烯丙基磺酸鈉的聚合物7進行混合并紡絲而得到的收縮纖維的染色后收縮率顯示出20%以上的值,能夠得到具有長絨部分與短絨部分的高度差明顯的外觀特性的長毛絨。然而,雖然相對飽和值為0.8以上而能夠吸盡染色,但是顯色性不佳,顯帶白色的顏色。
本發明的丙烯酸系收縮纖維在染色時的收縮小,即使染色后也具有高收縮率,其結果是,可以用于衣料、玩具(布制填充玩具等)以及室內裝飾用等廣范圍的新商品計劃。
權利要求
1.一種丙烯酸系收縮纖維,其通過包含一種聚合物組合物的紡絲原液制造,該聚合物組合物是通過將50~99重量份的聚合物(A)和1~50重量份的聚合物(B)混合而得到的,且所述聚合物(A)和所述聚合物(B)的總量為100重量份,其中所述聚合物(A)包含40~80重量%的丙烯腈、20~60重量%的含鹵素的單體和0~5重量%的含磺酸的單體;所述聚合物(B)包含5~70重量%的丙烯腈、20~94重量%的丙烯酸酯和1~40重量%的含有甲代烯丙基磺酸或其金屬鹽類或胺鹽類等的含磺酸的單體。
2.根據權利要求1的丙烯酸系收縮纖維,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B)的甲代烯丙基磺酸或其金屬鹽類或胺鹽類等為甲代烯丙基磺酸鈉。
3.根據權利要求1的丙烯酸系收縮纖維,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B)中包含0.01~10重量%的甲代烯丙基磺酸鈉。
4.根據權利要求1的丙烯酸系收縮纖維,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B)中包含0.1~3重量%的甲代烯丙基磺酸鈉。
5.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的丙烯酸系收縮纖維,其特征在于,70℃以上的相對飽和值為0.8以上。
6.根據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的丙烯酸系收縮纖維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將所述聚合物(A)和聚合物(B)溶解于丙酮中而得到的紡絲原液進行紡絲。
7.根據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的丙烯酸系收縮纖維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將所述聚合物(A)和聚合物(B)溶解于水和丙酮的混合溶液中而得到的紡絲原液進行紡絲。
全文摘要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即使在染色后也具有高收縮率、且顯色性良好的丙烯酸系纖維,其特征在于通過將混合了使甲代烯丙基磺酸共聚而成的聚合物的紡絲原液進行紡絲,得到在染色后的顯色性良好、且即使在染色后也具有高收縮率的丙烯酸系纖維。即,本發明涉及由包含一種聚合物組合物的紡絲原液制造的丙烯酸系收縮纖維,該聚合物組合物由將包含丙烯腈、含鹵素和含磺酸的單體的聚合物(A)和包含丙烯腈、丙烯酸酯、甲代烯丙基磺酸鈉以及其他含磺酸的單體的聚合物(B)混合而得到。
文檔編號C08F220/44GK1985031SQ200580023979
公開日2007年6月20日 申請日期2005年7月8日 優先權日2004年7月16日
發明者西田宗平, 川村光平, 戎敏明 申請人:鐘淵化學工業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