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聚殼糖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水產品蝦、蟹殼等,具體是涉及一種聚殼糖及其制備方法,屬化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沿海地區每年捕撈蟹類水產品數量巨大,水產品企業提取蟹肉后,大量蟹殼只簡單曬干粉碎供飼料行業作為飼料鈣源的添加物。如何提高蟹殼綜合經濟效益和利用水平,國內外科技界已進行不少的研究探討,以蟹殼為原料制造的殼聚糖已在保健食品、醫藥、化工、生物工程等領域得到一定應用,開發前景十分看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聚殼糖及其制備方法,該方法利用螃蟹殼經挑選后裝入脫鈣罐,把配制好的4%鹽酸溶液泵入脫鈣罐內,進行脫鈣,再通過脫蛋白質(脂肪)工序,制備殼聚糖工序,得殼聚糖成品。本發明是以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聚殼糖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是該方法包括甲殼質、殼聚糖的制備,具體按如下步驟(1)甲殼質加工蟹殼裝入配制好4%鹽酸溶液的脫鈣罐內,反應10小時后,當罐內反應液PH達到6. 5左右時,再泵入新配制的新酸反應8小時后,排至廢酸槽,經脫水后備用;(2)脫蛋白質工序在脫乙酸化罐內進行,把步驟(1)的甲殼質裝入罐內,用堿泵把已配制好的10%堿液泵入罐內至物料浸沒處,從夾套加熱器加入蒸汽升溫煮沸,煮沸 1. 5小時后停止加熱,當廢液排干后,用泵加入洗滌水進行浸泡洗滌,當溶液中PH達到7. 5 時,排出洗滌水作為10%堿液配制用水,卸下甲殼質,用離心機脫水;(3)制備殼聚糖工序甲殼質裝入罐內壓實壓平后,把配制好的50%堿液泵入罐內至浸沒物料處,通汽加熱保溫,溫度70-80°C,經過8小時后,放下罐內的余堿至中間堿液槽,再泵入新配制的新濃堿液繼續保溫反應12小時后脫乙酰化結束,進入堿泵強制循環洗滌,洗滌到PH7. 5時,卸下殼聚糖,用離心機脫水后烘干或曬干,即得殼聚糖成品。本發明的優點是該方法利用螃蟹殼經挑選后裝入脫鈣罐,把配制好的4%鹽酸溶液泵入脫鈣罐內,進行脫鈣,再通過脫蛋白質(脂肪)工序、制備殼聚糖工序,即得殼聚糖成品。該方法很好的解決了螃蟹殼的再利用,提高了水產部門及漁民的經濟效益,也有利于環境的保護。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實施例、一種聚殼糖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是該方法包括甲殼質、殼聚糖的制備,具體按如下步驟(1)甲殼質加工蟹殼裝入配制好4%鹽酸溶液的脫鈣罐內,反應10小時后,當罐內反應液PH達到6. 5左右時,再泵入新配制的新酸反應8小時后,排至廢酸槽,經脫水后備用;(2)脫蛋白質工序在脫乙酸化罐內進行,把步驟⑴的甲殼質裝入罐內,用堿泵把已配制好的10%堿液泵入罐內至物料浸沒處,從夾套加熱器加入蒸汽升溫煮沸,煮沸 1. 5小時后停止加熱,當廢液排干后,用泵加入洗滌水進行浸泡洗滌,當溶液中PH達到7. 5 時,排出洗滌水作為10%堿液配制用水,卸下甲殼質,用離心機脫水;(3)制備殼聚糖工序甲殼質裝入罐內壓實壓平后,把配制好的50%堿液泵入罐內至浸沒物料處,通汽加熱保溫,溫度70-80°C,經過8小時后,放下罐內的余堿至中間堿液槽,再泵入新配制的新濃堿液繼續保溫反應12小時后脫乙酰化結束,進入堿泵強制循環洗滌,洗滌到PH7. 5時,卸下殼聚糖,用離心機脫水后烘干或曬干,即得殼聚糖成品。
權利要求
1. 一種聚殼糖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是該方法包括甲殼質、殼聚糖的制備,具體按如下步驟(1)甲殼質加工蟹殼裝入配制好4%鹽酸溶液的脫鈣罐內,反應10小時后,當罐內反應液PH達到6. 5左右時,再泵入新配制的新酸反應8小時后,排至廢酸槽,經脫水后備用;(2)脫蛋白質工序在脫乙酸化罐內進行,把步驟(1)的甲殼質裝入罐內,用堿泵把已配制好的10%堿液泵入罐內至物料浸沒處,從夾套加熱器加入蒸汽升溫煮沸,煮沸1. 5小時后停止加熱,當廢液排干后,用泵加入洗滌水進行浸泡洗滌,當溶液中PH達到7. 5時,排出洗滌水作為10%堿液配制用水,卸下甲殼質,用離心機脫水;(3)制備殼聚糖工序甲殼質裝入罐內壓實壓平后,把配制好的50%堿液泵入罐內至浸沒物料處,通汽加熱保溫,溫度70-80°C,經過8小時后,放下罐內的余堿至中間堿液槽, 再泵入新配制的新濃堿液繼續保溫反應12小時后脫乙酰化結束,進入堿泵強制循環洗滌, 洗滌到PH7. 5時,卸下殼聚糖,用離心機脫水后烘干或曬干,即得殼聚糖成品。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水產品蝦、蟹殼等,具體是涉及一種聚殼糖及其制備方法,屬化工技術領域。該方法利用螃蟹殼經挑選后裝入脫鈣罐,把配制好的4%鹽酸溶液泵入脫鈣罐內,進行脫鈣,再通過脫蛋白質(脂肪)工序,制備殼聚糖工序,得殼聚糖成品。該方法很好的解決了螃蟹殼的再利用,提高了水產部門及漁民的經濟效益,也有利于環境的保護。
文檔編號C08B37/08GK102477108SQ20101057180
公開日2012年5月30日 申請日期2010年11月25日 優先權日2010年11月25日
發明者張曉雷 申請人:張曉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