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硝化棉驅酸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硝化棉生產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硝化棉驅酸工藝。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外硝化棉生產廠家對酸性硝化棉進行驅酸普遍采用離心洗滌的方式,驅酸機是驅酸工藝中必不可少的設備。驅酸機即為離心機,由于其使用在硝化棉生產過程的驅酸工序,故本領域都將其稱為驅酸機。現有技術中硝化棉驅酸工藝通常如下如圖I所示,酸性棉(即酸性硝化棉,為硝化工序得到的硝化棉和酸的混合物)加入到驅酸機篩框的前半段,先進行固液分離,液體進入酸槽;固體受推料裝置的推力,逐漸移動到篩框的后半段、與加入的驅酸液進行置換洗滌,洗滌后的液體同樣進入酸槽,完成驅酸的過程。硝化棉經驅酸后進入洗滌槽,與加入的水或稀酸液進行充分混合后,由輸棉泵送入到煮洗工序。所 述酸性硝化棉是指硝化工序制備得到的硝化棉以及所包含的酸液,酸性硝化棉中硝化棉約3%左右,酸液97%左右,酸液中硫酸濃度50%左右、硝酸濃度20%左右。酸性硝化棉經驅酸機驅酸后,殘酸量(即驅酸后硝化棉中所含酸的質量與硝化棉總質量之比)一般在20 %左右,這20 %的殘酸會擴散在后續產生的液體中,形成濃度比較高的廢酸液,使得需要大量的石灰中和處理,增加廢水處理費用,產生大量固體廢棄物。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提高廢酸回收率、降低生產成本的硝化棉驅酸工藝。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硝化棉驅酸工藝,包括如下步驟a、將硝化工序得到的硝化棉和酸的混合物連續送入驅酸機進行固液分離和洗滌,液體進入酸槽;b、經固液分離和洗滌的硝化棉連續進入I號洗滌槽,后續返回的洗滌液連續進入I號洗滌槽,同時連續加入水或稀酸液,攪拌混合;C、經步驟b攪拌混合后的硝化棉和液體連續由輸棉泵送入到緩沖槽,緩沖槽的部分液體連續返回到步驟a所述的驅酸機對硝化棉進行洗滌;緩沖槽內的硝化棉和其余液體送入離心洗滌機進行洗滌,洗滌時噴水或稀酸液,洗滌后得到的洗滌水連續進入步驟b所述的I號洗滌槽;d、經離心洗滌機洗滌后的硝化棉進入到2號洗滌槽,與加入的水或稀酸液混合后由輸棉泵送入到煮洗工序。其中,上述方法步驟C中,緩沖槽內的硝化棉和其余液體送入離心洗滌機進行洗滌時噴霧化的水或稀酸液。其中,上述方法步驟a中,酸性硝化棉連續進入驅酸機的量為按硝化棉干重計每分鐘9 11千克。進一步的,上述方法步驟b中連續加入水或稀酸液的量為450 550升/小時;步驟C中緩沖槽內的液體連續返回到驅酸機的液體的量為600 800升/小時;步驟C中離心洗滌機進行洗滌時噴水或稀酸液的量150 250升/小時。其中,上述方法中,所述稀酸液中酸的濃度小于20g / L0進一步的,所述稀酸液中酸的濃度小于5g / L0所述稀酸液中含硫酸和硝酸。本發明方法具體可以按照以下方式實施硝化棉驅酸工藝,包括如下步驟a、將硝化工序得到的硝化棉和酸的混合物連續送入驅酸機進行固液分離和洗滌,液體進入酸槽;酸性硝化棉連續進入驅酸機的量為按硝化棉干重計每分鐘9 11千克;b、經固液分離和洗滌的硝化棉連續進入I號洗滌槽,后續返回的洗滌液連續進入I號洗滌槽,同時連續按450 550升/小時的量加入水或稀酸液,攪拌混合; C、經步驟b攪拌混合后的硝化棉和液體連續由輸棉泵送入到緩沖槽,緩沖槽的液體連續按600 800升/小時的量返回到步驟a所述的驅酸機對硝化棉進行洗滌;緩沖槽內的硝化棉和其余液體送入離心洗滌機進行洗滌,洗滌時按150 250升/小時的量噴霧化的水或稀酸液,洗滌后得到的洗滌水連續進入步驟b所述的I號洗滌槽;d、經離心洗滌機洗滌后的硝化棉進入到2號洗滌槽,與加入的水或稀酸液混合后由輸棉泵送入到煮洗工序;其中,所述稀酸液中酸的濃度小于5g / L0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相對于現有技術增加了洗滌槽以及用離心洗滌機對硝化棉進行洗滌的過程,并且從緩沖槽回收酸液作為驅酸機的驅酸液對硝化棉進行洗滌,提高了酸槽中回收酸的濃度,從而提高了硝酸和硫酸的回收量,也就降低了硝化棉生產過程中硝酸和硫酸的絕對消耗,降低了廢水的酸度,也就降低了對廢水的處理成本和對環境的污染,提高了生產硝化棉的經濟效益。本發明所述的稀酸液可以來源于硝化棉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酸,從而進一步減少對廢酸的處理成本和對環境的污染。
圖I為現有驅酸工藝流程框圖;圖2為本發明驅酸工藝流程框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硝化棉驅酸工藝,包括如下步驟a、將硝化工序得到的硝化棉和酸的混合物連續送入驅酸機進行固液分離和洗滌,液體進入酸槽;b、經固液分離和洗滌的硝化棉連續進入I號洗滌槽,后續返回的洗滌液連續進入I號洗滌槽,同時連續加入水或稀酸液,攪拌混合;C、經步驟b攪拌混合后的硝化棉和液體連續由輸棉泵送入到緩沖槽,緩沖槽的部分液體連續返回到步驟a所述的驅酸機對硝化棉進行洗滌;緩沖槽內的硝化棉和其余液體送入離心洗滌機進行洗滌,洗滌時噴水或稀酸液,洗滌后得到的洗滌水連續進入步驟b所述的I號洗滌槽;
d、經離心洗滌機洗滌后的硝化棉進入到2號洗滌槽,與加入的水或稀酸液混合后由輸棉泵送入到煮洗工序。如圖2所示,本發明相對于現有技術增加了洗滌槽以及用離心洗滌機對硝化棉進行洗滌的過程,首先向離心洗滌機噴入水或稀酸液對硝化棉進行洗滌,洗滌后的洗滌液進入I號洗滌槽;由于向離心洗滌機噴入的水或稀酸液不足以滿足輸棉泵對輸送硝化棉的要求,因此需要向I號洗滌槽中再加入水或者稀酸液對硝化棉進行洗滌,洗滌后由輸棉泵輸送至緩沖槽,緩沖槽內的液體再部分送入到驅酸機作為驅酸液。因此,本發明的洗滌過程不同于常規的三級逆流洗滌,本發明根本根據設備的實際情況,水或者稀酸液的加入點為兩處,主要從I號洗滌槽加入,離心洗滌機的加入可以進一步對硝化棉進行洗滌,但又不會超過離心洗滌機的負荷,生產平穩。本發明可以充分回收酸性硝化棉中所含的硫酸和硝酸,提高硝酸和硫酸的回收率,降低成本。優選的,上述方法步驟c中,緩沖槽內的硝化棉和其余液體送入離心洗滌機進行洗滌時噴霧化的水或稀酸液。本發明加入洗滌用的水或者稀酸液的加入點為兩個,一個是在I號洗滌槽,另一個是在離心洗滌機,并且離心洗滌機的加入方式采用噴霧化的水或者 稀酸液,一是為了減輕離心洗滌機的工作強度,使其穩定的運行,二是可以提高離心洗滌機的洗滌效果,使得本發明驅酸工藝更加合理。其中,上述方法步驟a中,酸性硝化棉連續進入驅酸機的量為按硝化棉干重計每分鐘9 11千克。優選的,為了使本發明工藝在生產中更加穩定,使工藝更加合理,進一步提高洗滌效果,上述方法步驟b中連續加入水或稀酸液的量為450 550升/小時;步驟c中緩沖槽內的液體連續返回到驅酸機的液體的量為600 800升/小時;步驟c中離心洗滌機進行洗滌時噴水或稀酸液的量150 250升/小時。優選的,為了保證洗滌效果,上述方法中,所述稀酸液中酸的濃度小于20g / L0進一步,稀酸液中酸的濃度小于5g / L0下面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的說明,但并不因此將本發明的保護范圍限制在實施例之中。實施例一a、首先將酸性硝化棉連續送入驅酸機進行硝化棉和廢酸分離和洗滌,酸性硝化棉中含硝化棉3%,酸液97%,酸液中硫酸濃度50%、硝酸濃度20%,按硝化棉干重計,控制每分鐘送入驅酸機的硝化棉的量10千克,洗滌采用緩沖槽返回的酸液,分離和洗滌后的液體進入酸槽,酸槽內回收的酸液硫酸濃度8%、硝酸濃度5%。b、經硝化棉和廢酸分離和洗滌的硝化棉連續進入I號洗滌槽,按硝化棉干重計,控制每分鐘送入I號洗滌槽的硝化棉為10千克,后續返回的洗滌液連續進入I號洗滌槽,同時連續加入稀酸液500升/小時,稀酸液濃度為10-15g / L,攪拌混合;C、經步驟b攪拌混合后的硝化棉和液體由輸棉泵送入到緩沖槽,緩沖槽的部分液體按700升/小時返回到步驟a所述的驅酸機對硝化棉進行洗滌;緩沖槽內的硝化棉和其余液體送入離心洗滌機進行洗滌,洗滌時按200升/小時噴霧化的稀酸液,霧化的稀酸液濃度小于5g / L,洗滌后得到的洗滌水連續進入步驟b所述的I號洗滌槽;d、經離心洗滌機洗滌后的硝化棉殘酸量小于5%,進入到2號洗滌槽,與加入的稀酸液混合后由輸棉泵送入到煮洗工序。 本發明的洗滌過程可以充分回收酸性硝化棉中所含的硫酸和硝酸,提高硝酸和硫酸的回收率,最終將洗滌后的硝化棉殘酸量控制在小于5%的范圍內,降低了對廢水的處理 成本和對環境的污染。本發明洗滌用的水或者稀酸液的加入點為兩個,一個是在I號洗滌槽,另一個是在離心洗滌機,并且離心洗滌機的加入方式采用噴霧化的水或者稀酸液,一是為了減輕離心洗滌機的工作強度,二是可以提高離心洗滌機的洗滌效果,使其穩定的運行,在結合本發明對水或稀酸液加入量的控制,使得本發明驅酸工藝更加合理。
權利要求
1.硝化棉驅酸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a、將硝化工序得到的硝化棉和酸的混合物連續送入驅酸機進行固液分離和洗滌,液體進入酸槽; b、經固液分離和洗滌的硝化棉連續進入I號洗滌槽,后續返回的洗滌液連續進入I號洗滌槽,同時連續加入水或稀酸液,攪拌混合; C、經步驟b攪拌混合后的硝化棉和液體連續由輸棉泵送入到緩沖槽,緩沖槽的部分液體連續返回到步驟a所述的驅酸機對硝化棉進行洗滌;緩沖槽內的硝化棉和其余液體送入離心洗滌機進行洗滌,洗滌時噴水或稀酸液,洗滌后得到的洗滌水連續進入步驟b所述的I號洗漆槽; d、經離心洗滌機洗滌后的硝化棉進入到2號洗滌槽,與加入的水或稀酸液混合后由輸棉泵送入到煮洗工序。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硝化棉驅酸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c中,緩沖槽內的硝化棉和其余液體送入離心洗滌機進行洗滌時噴霧化的水或稀酸液。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硝化棉驅酸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a中,酸性硝化棉連續進入驅酸機的量為按硝化棉干重計每分鐘9 11千克。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硝化棉驅酸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b中連續加入水或稀酸液的量為450 550升/小時;步驟c中緩沖槽內的液體連續返回到驅酸機的液體的量為600 800升/小時;步驟c中尚心洗漆機進行洗漆時噴水或稀酸液的量150 250升/小時。
5.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硝化棉驅酸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酸液中酸的濃度小于20g / L0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硝化棉驅酸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酸液中酸的濃度小于5g / L0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可提高廢酸回收率、降低生產成本的硝化棉驅酸工藝,屬于硝化棉生產技術領域。該工藝包括如下步驟a、將酸性硝化棉連續送入驅酸機進行固液分離和洗滌;b、硝化棉連續進入1號洗滌槽,后續返回的洗滌液連續進入1號洗滌槽,同時連續加入水或稀酸液,攪拌混合;c、硝化棉和液體連續由輸棉泵送入到緩沖槽,緩沖槽的部分液體連續返回到驅酸機對硝化棉進行洗滌;緩沖槽內的硝化棉和其余液體送入離心洗滌機進行洗滌,洗滌時噴水或稀酸液,洗滌后得到的洗滌水連續進入1號洗滌槽;d、硝化棉進入到2號洗滌槽,由輸棉泵送入到煮洗工序。本發明提高了硝酸和硫酸的回收量,降低了廢水的酸度,降低了硝化棉生產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
文檔編號C08B5/02GK102807623SQ201210295139
公開日2012年12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17日
發明者王維智, 郭朝鋼, 張仁旭, 陽洪, 朱華, 趙利斌, 藺志強 申請人:四川北方硝化棉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