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氣味玻纖增強苯乙烯-馬來酸酐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低氣味玻纖增強苯乙烯-馬來酸酐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該復合材料由以下按總重量百分比計的各組分組成,46.0~79.5%苯乙烯-馬來酸酐共聚物、0.4~2.0%熱穩定劑、0.1~2.0%加工助劑和20~50%短切玻璃纖維;其中苯乙烯-馬來酸酐共聚物為馬來酸酐含量為5~25mol%的苯乙烯-馬來酸酐無規共聚物;短切玻璃纖維為苯乙烯-馬來酸酐共聚物專用無堿短切玻璃纖維。該復合材料具有高剛性、低翹曲、高耐熱、高尺寸穩定性、耐老化性優異以及低氣味,滿足汽車天窗框架的使用要求,經檢測其拉伸強度≥90MPa,拉伸模量≥5500MPa,缺口沖擊強度≥7kJ/m2,熱變形溫度(1.80MPa)≥130℃,熱氧老化(120℃,500hr)后拉伸強度保持率≥95%,氣味等級(80℃,2hr)≤3.0級。
【專利說明】低氣味玻纖增強苯乙烯-馬來酸酐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低氣味玻纖增強復合材料,尤其涉及一種低氣味玻纖增強苯乙烯-馬來酸酐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適用于汽車天窗用材料,屬于高分子復合材料及其加工成型領域。
【背景技術】
[0002]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玻纖增強苯乙烯-馬來酸酐共聚物(SMA)復合材料由于其優異的剛性、低翹曲、耐熱性、尺寸穩定性、低翹曲、高流動性和耐老化性在汽車內飾功能件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目前汽車天窗框架主要采用短玻纖增強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以及長玻纖增強聚丙烯,其中短玻纖增強PBT翹曲變形大,而長波纖增強聚丙烯氣味太大,已經難以滿足汽車天窗的發展對材料的進一步升級換代的要求。
【發明內容】
[0003]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低氣味玻纖增強苯乙烯-馬來酸酐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該復合材料克服了短玻纖增強PBT翹曲變形大、長玻纖增強聚丙烯氣味大的缺陷,成功的制備了一種用于汽車天窗專用低氣味玻纖增強苯乙烯-馬來酸酐復合物。
[0004]本發明為了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5]一種低氣味玻纖增強苯乙烯-馬來酸酐復合材料,由以下按總重量百分比計的各組分組成:
[0006]
【權利要求】
1.一種低氣味玻纖增強苯乙烯-馬來酸酐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按總重量百分比計的各組分組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低氣味玻纖增強苯乙烯-馬來酸酐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熱穩定劑為酚類、丙烯酰基官能團與硫代酯的復合物類、亞磷酸酯類、半受阻酚類、胺類和杯芳烴中的至少一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低氣味玻纖增強苯乙烯-馬來酸酐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助劑為低分子酯類、金屬皂類、硬脂酸復合酯類和酰胺類中的至少一種。
4.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低氣味玻纖增強苯乙烯-馬來酸酐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將46.0-79.5wt.%苯乙烯-馬來酸酐共聚物、0.1-2.0wt.%熱穩定劑、0.1-2.0wt.%加工助劑在長徑比為40:1的雙螺桿擠出機中熔融混合分散,并將2(T50wt.%短切玻璃纖維通過失重式計量秤從側喂料加入雙螺桿擠出機,擠出機各段溫度設置在230-265°C,擠出造粒。
【文檔編號】C08J5/04GK103819861SQ201210462038
【公開日】2014年5月28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1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16日
【發明者】孫剛, 周英輝, 李國明, 程文超, 李欣, 李志平, 陳延安, 丁超, 羅忠富 申請人:江蘇金發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