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耐熱耐沖擊的復合塑膠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耐熱耐沖擊的復合塑膠及其制備方法,耐熱耐沖擊的復合塑膠由以下成分按照重量比組成:檸檬酸三丁酯為17~26份、碳化硅為12~17份、環氧脂肪酸甲酯為24~28份、二芳基乙烷為5~9份、對苯二甲酸為14~16份、聚氯乙烯為11~14份。本明的耐熱耐沖擊的復合塑膠的制備方法中步驟包括干燥、高溫下熔融、攪拌、冷卻等步驟,制備得到的復合塑膠具有優異的耐熱性能和耐沖擊的性能,可以用于高溫環境和沖擊環境下使用。
【專利說明】一種耐熱耐沖擊的復合塑膠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復合塑膠及其制備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耐熱耐沖擊的復合塑膠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塑膠多為各種樹脂成分、增塑劑等組成的混合物。塑膠的種類繁多,性能也大相徑庭。由于組成塑膠的成分的不同,因此塑膠的性能也會有較大的差異。塑膠可用于包裝材料、飲料瓶體材料、各種電器的表面涂層等。
[0003]通常情況下,塑膠的耐熱性能較差,當塑膠在較高的溫度下放置一段時間后,耐高溫性能較差的塑膠就會發生融化、形變等問題。當外界對塑膠的沖擊力較大時,塑膠的抗沖擊性能就比較重要,抗沖擊性能較差,會對塑膠的物理特性產生影響,進而影響著塑膠的大范圍使用和推廣。
【發明內容】
[0004]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常規的復合塑膠的耐熱性能和抗沖擊的性能都較差,由于其較差的耐熱性能和抗沖擊性能,影響了塑膠的推廣和應用的問題。
[0005]技術方案:一種耐熱耐沖擊的復合塑膠及其制備方法,其耐熱耐沖擊的復合塑膠由以下成分按照重量比組成:檸檬酸三丁酯為17~26份、碳化硅為12~17份、環氧脂肪酸甲酯為24~28份、二芳基乙烷為5~9份、對苯二甲酸為14~16份、聚氯乙烯為11~14份。
[0006]一種耐熱耐沖擊的復合塑膠的制備方法,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I)將碳化硅在80°C下干燥3~5h ; (2)打開反應釜,將反應釜溫度設定為150°C,向反應釜中加入檸檬酸三丁酯為17~26份、環氧脂肪酸甲酯為24~28份、二芳基乙烷為5~9份、對苯二甲酸為14~16份,高溫熔融,熔融后使用機械攪拌槳進行攪拌,攪拌至均勻;(3)再將反應釜溫度升高至180°C,再加入聚氯乙烯為11~14份,再次使用機械攪拌槳進行攪拌,攪拌至均勻;(4)最后加入干燥后的碳化硅為12~17份,均勻的撒入熔融的塑膠混合料中,攪拌均勻后將塑膠混合料冷卻至室溫,制備得到耐熱耐沖擊的復合塑膠。
[0007]其中,制備過程中加入的聚氯乙烯的分子量優選為8000。
[0008]制備過程中加入的檸檬酸三丁酯優選為26份。
[0009]制備過程中加入的聚氯乙烯優選為14份。
[0010]有益效果:本發明的制備方法制備得到的復合塑膠具有較高的耐熱性能和耐沖擊性能。測定了制備得到的復合塑膠的耐熱性能和耐沖擊性能。本發明的復合塑膠在溫度為250~350°C下放置15h后復合塑膠的外觀和形態未發生變化。耐沖擊性能測定方法為ASTMD256,本發明的復合塑膠的抗沖擊數值為324~336J/M,具有較高的抵抗外界沖擊的性能。【具體實施方式】
[0011]實施例1
[0012]一種耐熱耐沖擊的復合塑膠的制備方法,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I)將碳化硅在80°C下干燥3h ;⑵打開反應釜,將反應釜溫度設定為150°C,向反應釜中加入檸檬酸三丁酯為26kg、環氧脂肪酸甲酯為26kg、二芳基乙烷為5kg、對苯二甲酸為16kg,高溫熔融,熔融后使用機械攪拌槳進行攪拌,攪拌至均勻;(3)再將反應釜溫度升高至180°C,再加入聚氯乙烯為14kg,再次使用機械攪拌槳進行攪拌,攪拌至均勻;(4)最后加入干燥后的碳化硅為12kg,均勻的撒入熔融的塑膠混合料中,攪拌均勻后將塑膠混合料冷卻至室溫,制備得到耐熱耐沖擊的復合塑膠。
[0013]實施例2
[0014]一種耐熱耐沖擊的復合塑膠的制備方法,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I)將碳化硅在80°C下干燥3h ;⑵打開反應釜,將反應釜溫度設定為150°C,向反應釜中加入檸檬酸三丁酯為26kg、環氧脂肪酸甲酯為26kg、二芳基乙烷為5kg、對苯二甲酸為16kg,高溫熔融,熔融后使用機械攪拌槳進行攪拌,攪拌至均勻;(3)再將反應釜溫度升高至180°C,再加入聚氯乙烯為14kg,再次使用機械攪拌槳進行攪拌,攪拌至均勻;(4)最后加入干燥后的碳化硅為12kg,均勻的撒入熔融的塑膠混合料中,攪拌均勻后將塑膠混合料冷卻至室溫,制備得到耐熱耐沖擊的復合塑膠。
[0015]實施例3
[0016]一種耐熱耐沖擊的復合塑膠的制備方法,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I)將碳化硅在80°C下干燥3h ;⑵打開反應釜,將反應釜溫度設定為150°C,向反應釜中加入檸檬酸三丁酯為26kg、環氧脂肪酸甲酯為26kg、二芳基乙烷為5kg、對苯二甲酸為16kg,高溫熔融,熔融后使用機械攪拌槳進行攪拌,攪拌至均勻;(3)再將反應釜溫度升高至180°C,再加入聚氯乙烯為14kg,再次使用機械攪拌槳進行攪拌,攪拌至均勻;(4)最后加入干燥后的碳化硅為12kg,均勻的撒入熔融的塑膠混合料中,攪拌均勻后將塑膠混合料冷卻至室溫,制備得到耐熱耐沖擊的復合塑膠。
[0017]將實施例1、實施例2、實施例3的復合塑膠放置在250°C、30(rC、35(rC下15h,觀察復合塑膠的外觀和形態變化 。另取實施例1、實施例2、實施例3的復合塑膠測定了其耐沖擊的性能,測定方法為ASTMD256。具體結果如下。
[0018]
【權利要求】
1.一種耐熱耐沖擊的復合塑膠,其特征在于耐熱耐沖擊的復合塑膠由以下成分按照重量比組成:檸檬酸三丁酯為17~26份、碳化硅為12~17份、環氧脂肪酸甲酯為24~28份、二芳基乙燒為5~9份、對苯二甲酸為14~16份、聚氯乙烯為11~14份。
2.一種耐熱耐沖擊的復合塑膠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I)將碳化硅在80°C下干燥3~5h ; (2)打開反應釜,將反應釜溫度設定為150°C,向反應釜中加入檸檬酸三丁酯為17~26份、環氧脂肪酸甲酯為24~28份、二芳基乙烷為5~9份、對苯二甲酸為14~16份,高溫熔融,熔融后使用機械攪拌槳進行攪拌,攪拌至均勻;(3)再將反應釜溫度升高至180°C,再加入聚氯乙烯為11~14份,再次使用機械攪拌槳進行攪拌,攪拌至均勻;(4)最后加入干燥后的碳化硅為12~17份,均勻的撒入熔融的塑膠混合料中,攪拌均勻后將塑膠混合料冷卻至室溫,制備得到耐熱耐沖擊的復合塑膠。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耐熱耐沖擊的復合塑膠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備過程中加入的聚氯乙烯的分子量為8000。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耐熱耐沖擊的復合塑膠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備過程中加入的檸檬酸三丁酯為26份。
5.根據權利要求2所 述的一種耐熱耐沖擊的復合塑膠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備過程中加入的聚氯乙烯為14份。
【文檔編號】C08K5/092GK103951909SQ201410165672
【公開日】2014年7月30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23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23日
【發明者】戴曉宸 申請人:蘇州羽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