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基于生物合成樹脂的復合板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復合板的應用日益廣泛,復合板多以木材為原料,但目前森林資源短缺,木材供需矛盾突出,木質復合板不符合現代環保的理念,且成本較高。此外,復合板的加工和使用過程中都需要不同性能的膠粘劑。現在常用的膠粘劑多為人工合成膠粘劑,例如脲醛樹脂、酚醛樹脂等,這類膠粘劑在使用過程中會釋放甲醛等有害物質,危害環境和人體健康,因此這類合成膠粘劑的使用逐漸受到限制。因此,亟需一種能夠替代木質復合板、并符合現代綠色環保理念的新型板材。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了一種基于生物合成樹脂的復合板及其制備方法,得到的復合板結構韌性強,耐水耐高溫,耐腐蝕,無毒無污染,可自然降解,能夠替代傳統的木質復合板、并符合現代綠色環保理念。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之一是:
一種基于生物合成樹脂的復合板的制備方法,包括:
1)按以下質量份數計稱取各組分:膨化麥稈粉末18~22份,膨化稻殼粉末18~22份,生物合成樹脂35~45份,脲9~11份,二丁基苯磺酸鈉2.2~2.8份,間苯二酚2.2~2.8份,磷酸2.2~2.8份,高嶺土9~11份,水18~22份;
其中,所述生物合成樹脂通過以下方法制備得到:
a)按以下質量份數計,稱取玉米蛋白粉8~12份,水90~110份,檸檬酸0.6~0.7份,氫氧化鈉0.04~0.06份,碳酸鈉0.22~0.28份,糖醇0.015~0.025份,月桂酸0.04~0.06份, 丙二酸0.015~0.025份,納米二氧化硅4~6份;
b)120~180rpm攪拌下,向溫度為24~26℃的所述水中加入所述檸檬酸和氫氧化鈉,配制得到ph值為8.8~9.2的緩沖液;
c)在120~180rpm攪拌下將所述玉米蛋白粉加入至步驟b)得到的緩沖液中,再加入所述月桂酸,攪拌反應25~35min;
d)向步驟c)得到的反應液中逐滴滴入所述丙二酸,并在12~18min內滴加完畢,然后升溫至58~62℃,恒溫聚合反應55~65min;
e)向步驟d)得到的反應液中加入碳酸鈉并調節ph值至6.8~7.7,繼續保溫反應8~12min后,開始降溫并加入所述糖醇;降溫至29~31℃時加入所述納米二氧化硅;繼續降溫至24~26℃,即得所述之生物合成樹脂;
2)180~220rpm攪拌下,向溫度為23~27℃的所述水中加入所述二丁基苯磺酸鈉,間苯二酚和磷酸,攪拌8~12min;
3)將所述生物合成樹脂和脲加入至步驟2)得到的混合液中,繼續攪拌8~12min;
4)將所述膨化麥稈粉末,膨化稻殼粉末和高嶺土加入至步驟3)得到的混合液中,繼續攪拌15~25min,得到漿料;
5)將步驟4)得到的漿料置于100~120℃、450~550噸壓力下,加壓成型20~30min,即得所述復合板,密度為880~920kg/m3,含水量不高于8%;防火等級b1級以上,吸水膨脹率不高于2‰。
一實施例中:所述步驟1)中,按以下質量份數計稱取各組分:膨化麥稈粉末20份,膨化稻殼粉末20份,生物合成樹脂40份,脲10份,二丁基苯磺酸鈉2.5份,間苯二酚2.5份,磷酸2.5份,高嶺土10份,水20份。
一實施例中:所述步驟1)中,按以下質量份數計稱取各組分:膨化麥稈粉末19份,膨化稻殼粉末21份,生物合成樹脂42份,脲9.5份,二丁基苯磺酸鈉2.3份,間苯二酚2.7份,磷 酸2.4份,高嶺土11份,水19份。
一實施例中:所述步驟1)中,按以下質量份數計稱取各組分:膨化麥稈粉末21份,膨化稻殼粉末19份,生物合成樹脂36份,脲10.8份,二丁基苯磺酸鈉2.6份,間苯二酚2.4份,磷酸2.7份,高嶺土9.5份,水21份。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之二是:
一種根據上述的制備方法所制備的基于生物合成樹脂的復合板。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之三是:
一種生物合成樹脂的制備方法,包括:
a)按以下質量份數計,稱取玉米蛋白粉8~12份,水90~110份,檸檬酸0.6~0.7份,氫氧化鈉0.04~0.06份,碳酸鈉0.22~0.28份,糖醇0.015~0.025份,月桂酸0.04~0.06份,丙二酸0.015~0.025份,納米二氧化硅4~6份;
b)120~180rpm攪拌下,向溫度為24~26℃的所述水中加入所述檸檬酸和氫氧化鈉,配制得到ph值為8.8~9.2的緩沖液;
c)在120~180rpm攪拌下將所述玉米蛋白粉加入至步驟b)得到的緩沖液中,再加入所述月桂酸,攪拌反應25~35min;
d)向步驟c)得到的反應液中逐滴滴入所述丙二酸,并在12~18min內滴加完畢,然后升溫至58~62℃,恒溫聚合反應55~65min;
e)向步驟d)得到的反應液中加入碳酸鈉并調節ph值至6.8~7.7,繼續保溫反應8~12min后,開始降溫并加入所述糖醇;降溫至29~31℃時加入所述納米二氧化硅;繼續降溫至24~26℃,即得所述之生物合成樹脂。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之四是:
一種生物合成樹脂,所述生物合成樹脂的原料按質量份數計,包括:玉米蛋白粉8~12份,水90~110份,檸檬酸0.6~0.7份,氫氧化鈉0.04~0.06份,碳酸鈉0.22~0.28份,糖醇0.015~ 0.025份,月桂酸0.04~0.06份,丙二酸0.015~0.025份,納米二氧化硅4~6份。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之五是:
上述生物合成樹脂作為膠粘劑或涂料的用途。
本發明所述之膨化麥稈粉末,膨化稻殼粉末,脲,二丁基苯磺酸鈉,間苯二酚,磷酸,高嶺土,玉米蛋白粉,檸檬酸,氫氧化鈉,碳酸鈉,糖醇,月桂酸,丙二酸,納米二氧化硅均為市面上可購買到的產品。
本技術方案與背景技術相比,它具有如下優點:
本發明的基于生物合成樹脂的復合板,采用新型的生物合成樹脂,通過其中的月桂酸增加濕潤性和穩定性,糠醇保證膠水抗老化和龜裂,納米二氧化硅提高產品抗老化、抗紫外線和抗光化性能,不但避免了傳統膠粘劑的游離甲醛氣體污染,同時強度和韌性較強,再采用膨化麥稈、膨化稻殼和高嶺土為主要成分,膨化麥稈和稻殼中的纖維素經過處理后,具有大量的活性官能團,與生物合成樹脂,脲,二丁基苯磺酸鈉,間苯二酚,磷酸等成分混合反應后形成漿料,直接加壓成型即可得到一種新型的天然復合板材,產品結構韌性強,耐水耐高溫,耐腐蝕,所用主要原料均為天然材質,無毒無污染,可自然降解,可用于家具、建材等多種領域,是一種能夠替代木質復合板、并符合現代綠色環保理念的新型板材。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具體說明本發明的內容:
實施例1
1)按以下配方稱取各組分:膨化麥稈粉末20kg,膨化稻殼粉末20kg,生物合成樹脂40kg,脲10kg,二丁基苯磺酸鈉2.5kg,間苯二酚2.5kg,磷酸2.5kg,高嶺土10kg,水20kg;其中,所述生物合成樹脂的制備方法為:
a)按以下配方稱取玉米蛋白粉10kg,水100kg,檸檬酸0.65kg,氫氧化鈉0.05kg,碳酸鈉0.25kg,糖醇0.02kg,月桂酸0.05kg,丙二酸0.02kg,納米二氧化硅5kg;
b)將溫度為25℃的所述水放入攪拌器,150rpm攪拌下,向水中加入所述檸檬酸和氫氧化鈉,配制得到ph值為9.0的緩沖液;
c)在150rpm攪拌下將所述玉米蛋白粉加入至步驟b)得到的緩沖液中,再加入所述月桂酸,攪拌反應30min;
d)向步驟c)得到的反應液中逐滴滴入所述丙二酸,并在15min內滴加完畢,然后升溫至60℃,恒溫聚合反應60min;
e)向步驟d)得到的反應液中加入碳酸鈉并調節ph值至7.0~7.5,繼續保溫反應10min后,開始降溫并加入所述糖醇;降溫至30℃時加入所述納米二氧化硅;繼續降溫至25℃,即得生物合成樹脂,其固體含量55~60%,黏度(涂-4杯)100~120s,ph值7.0~7.5,貯存期≥60天,無毒無污染,結合強度和韌性佳;
2)將溫度為25℃的所述水中放入攪拌器,200rpm攪拌下,向水中加入所述二丁基苯磺酸鈉,間苯二酚和磷酸,攪拌10min;
3)將所述生物合成樹脂和脲加入至步驟2)得到的混合液中,繼續攪拌10min;
4)將所述膨化麥稈粉末,膨化稻殼粉末和高嶺土加入至步驟3)得到的混合液中,繼續攪拌20min,得到漿料;
5)將步驟4)得到的漿料置于100~120℃、450~550噸壓力下,加壓成型20~30min,即得所述復合板,密度為900kg/m3,含水量7.2%;防火等級b1級以上,吸水膨脹率1.5‰。
實施例2
1)按以下配方稱取各組分:膨化麥稈粉末19kg,膨化稻殼粉末21kg,生物合成樹脂42kg,脲9.5kg,二丁基苯磺酸鈉2.3kg,間苯二酚2.7kg,磷酸2.4kg,高嶺土11kg,水19kg;其中,所述生物合成樹脂的制備方法中,玉米蛋白粉為9kg,水為95kg,檸檬酸為0.68kg,氫氧化鈉為0.055kg,碳酸鈉為0.23kg,糖醇為0.017kg,月桂酸為0.046kg,丙二酸為0.016kg,納米二氧化硅為4.5kg,其余同實施例1;
2)將溫度為25℃的所述水中放入攪拌器,200rpm攪拌下,向水中加入所述二丁基苯磺酸鈉,間苯二酚和磷酸,攪拌10min;
3)將所述生物合成樹脂和脲加入至步驟2)得到的混合液中,繼續攪拌10min;
4)將所述膨化麥稈粉末,膨化稻殼粉末和高嶺土加入至步驟3)得到的混合液中,繼續攪拌20min,得到漿料;
5)將步驟4)得到的漿料置于100~120℃、450~550噸壓力下,加壓成型20~30min,即得所述復合板,密度為897kg/m3,含水量7.8%;防火等級b1級以上,吸水膨脹率1.9‰。
實施例3
1)按以下配方稱取各組分:膨化麥稈粉末21kg,膨化稻殼粉末19kg,生物合成樹脂36kg,脲10.8kg,二丁基苯磺酸鈉2.6kg,間苯二酚2.4kg,磷酸2.7kg,高嶺土9.5kg,水21kg;其中,所述生物合成樹脂的制備方法中,玉米蛋白粉為11kg,水為105kg,檸檬酸為0.63kg,氫氧化鈉為0.045kg,碳酸鈉為0.26kg,糖醇為0.023kg,月桂酸為0.053kg,丙二酸為0.023kg,納米二氧化硅為5.5kg,其余同實施例1;
2)將溫度為25℃的所述水中放入攪拌器,200rpm攪拌下,向水中加入所述二丁基苯磺酸鈉,間苯二酚和磷酸,攪拌10min;
3)將所述生物合成樹脂和脲加入至步驟2)得到的混合液中,繼續攪拌10min;
4)將所述膨化麥稈粉末,膨化稻殼粉末和高嶺土加入至步驟3)得到的混合液中,繼續攪拌20min,得到漿料;
5)將步驟4)得到的漿料置于100~120℃、450~550噸壓力下,加壓成型20~30min,即得所述復合板,密度為907kg/m3,含水量7.6%;防火等級b1級以上,吸水膨脹率1.4‰。
本領域技術人員可知,當本發明的技術參數在如下范圍內變化時,可以預期得到與上述實施例相同或相近的技術效果:
一種基于生物合成樹脂的復合板的制備方法,包括:
1)按以下質量份數計稱取各組分:膨化麥稈粉末18~22份,膨化稻殼粉末18~22份,生物合成樹脂35~45份,脲9~11份,二丁基苯磺酸鈉2.2~2.8份,間苯二酚2.2~2.8份,磷酸2.2~2.8份,高嶺土9~11份,水18~22份;
其中,所述生物合成樹脂通過以下方法制備得到:
a)按以下質量份數計,稱取玉米蛋白粉8~12份,水90~110份,檸檬酸0.6~0.7份,氫氧化鈉0.04~0.06份,碳酸鈉0.22~0.28份,糖醇0.015~0.025份,月桂酸0.04~0.06份,丙二酸0.015~0.025份,納米二氧化硅4~6份;
b)120~180rpm攪拌下,向溫度為24~26℃的所述水中加入所述檸檬酸和氫氧化鈉,配制得到ph值為8.8~9.2的緩沖液;
c)在120~180rpm攪拌下將所述玉米蛋白粉加入至步驟b)得到的緩沖液中,再加入所述月桂酸,攪拌反應25~35min;
d)向步驟c)得到的反應液中逐滴滴入所述丙二酸,滴加完畢后,升溫至58~62℃,恒溫聚合反應55~65min;
e)向步驟d)得到的反應液中加入碳酸鈉,繼續保溫反應8~12min后,開始降溫并加入所述糖醇;降溫至29~31℃時加入所述納米二氧化硅;繼續降溫至24~26℃,即得所述之生物合成樹脂;
2)180~220rpm攪拌下,向溫度為23~27℃的所述水中加入所述二丁基苯磺酸鈉,間苯二酚和磷酸,攪拌8~12min;
3)將所述生物合成樹脂和脲加入至步驟2)得到的混合液中,繼續攪拌8~12min;
4)將所述膨化麥稈粉末,膨化稻殼粉末和高嶺土加入至步驟3)得到的混合液中,繼續攪拌15~25min,得到漿料;
5)將步驟4)得到的漿料置于100~120℃、450~550噸壓力下,加壓成型20~30min,即得所述復合板,密度為880~920kg/m3,含水量不高于8%;防火等級b1級以上,吸水膨脹 率不高于2‰。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發明實施的范圍,即依本發明專利范圍及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發明涵蓋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