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電子產品塑膠材料領域。更具體地說,本發明涉及一種應用于顯示器殼體的塑膠材料及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塑膠材料制得的外殼廣泛應用于電子產品中,例如手機無繩電話、遙控器等家用消費類電子產品的殼體均采用塑膠注塑成型后加表面噴油絲印雷雕或者電鍍的工藝制成。其具有工藝簡單的優點。目前,如何進一步優化塑膠材料成為開發設計的重點,需要解決市場上塑膠材料抗老化性能差,時間久了容易變脆出現裂紋的問題,以及塑膠材料與外殼上的其他復合材料結合力小的問題。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解決至少上述問題,并提供至少后面將說明的優點。本發明還有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應用于顯示器殼體的塑膠材料及加工方法,可釋放負離子,解決塑殼氣味重的問題,同時具有優良的耐磨性、抗氧化性。為了實現根據本發明的這些目的和其它優點,提供了一種應用于顯示器殼體的塑膠材料,以重量份數計,其采用的原料包括:聚苯乙烯100~12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共聚物55~60份,ABS塑料35~40份,C15~20脂肪伯胺35~38份,生物質材料20~23份,竹炭顆粒22~25份,海泡石粉16~18份,硼酸鋅10~12份;硅藻精土18~20份,乙烯基雙硬脂酰胺18~20份,十二烷基硫酸鈉10~13份,甘油10~12份,潤滑脂10~12份,增塑劑9~11份,端氨基聚醚8~10份,氯化磷腈8~10份,白炭黑8~10份,姜油樹脂8~10份,顏料6~8份;其中,所述增塑劑包括質量比1:1:2:1:2的鄰苯二甲酸二辛酯,鄰苯二甲酸酯,乙酰檸檬酸三丁酯、烷基磺酸苯酯以及檸檬酸三丁脂。優選的是,所述增塑劑由以下制備方法制得:按質量比1:1:2:1:2取鄰苯二甲酸二辛酯,鄰苯二甲酸酯,乙酰檸檬酸三丁酯、烷基磺酸苯酯以及檸檬酸三丁脂混合,置于超聲裝置中,首先保持超聲頻率為26KHz,超聲時間15min,然后保持超聲頻率為35KHz,超聲時間10min,兩者交替進行,循環3次,并且超聲過程中保持轉速700r/min的攪拌。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應用于顯示器殼體的塑膠材料的加工方法,用重量份計,包括以下步驟:將C15~20脂肪伯胺35~38份以及甘油10~12份加入到反應釜中,在溫度為60℃的條件下攪拌反應45min,升溫至140℃;加入聚苯乙烯100~12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共聚物55~60份,乙烯基雙硬脂酰胺18~20份,潤滑脂10~12份,增塑劑9~11份,端氨基聚醚8~10份、氯化磷腈8~10份以及姜油樹脂8~10份,攪拌反應120min,升溫至230℃;加入ABS塑料35~40份,十二烷基硫酸鈉10~13份,攪拌反應30min;再加入生物質材料20~23份,竹炭顆粒22~25份,海泡石粉16~18份,硼酸鋅10~12份,硅藻精土18~20份,白炭黑8~10份以及顏料6~8份,冷卻,加入注塑機中注塑成型。優選的是,所述生物質材料包括質量比1:2:1:1的苧麻纖維,劍麻纖維,柚子皮以及檸檬皮。優選的是,所述生物質材料在使用前,需進行以下處理:將生物質材料風干,研磨成粉,并置于體積分數為95%的酒精中浸泡30min,再置于質量分數2%的乙二醇水溶液中浸泡10min,再減壓干燥,得改性處理后的生物質材料。優選的是,所述竹炭顆粒的粒徑為2~4nm。優選的是,在注塑成型的材料表面鍍一層厚度為0.8mm的薄膜,該薄膜的原料由質量比1:1:2的納米銀、遠紅外陶瓷粉以及電氣石粉制成。優選的是,所述增塑劑包括質量比1:1:2:1:2的鄰苯二甲酸二辛酯,鄰苯二甲酸酯,乙酰檸檬酸三丁酯、烷基磺酸苯酯以及檸檬酸三丁脂。本發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1、本發明提供的塑殼材料中添加有生物質材料,其具有制備本身的香氣,有效解決了目前塑膠材料膠氣味嚴重的問題。2、改善了塑膠產品的耐磨性、抗氧化性、使塑膠具有更好的防水性能3、塑膠材料注塑成型后,在其表面鍍膜,其附著于塑件表面能有效抗菌,同時能有效釋放負離子,加入遠紅外陶瓷粉改善了鍍膜中僅加入電氣石粉時,負離子釋放效果差的問題,加入一定配比的遠紅外陶瓷粉,能與電氣石粉產生協同作用,顯著提高其釋放效果,至少達到600個/cm2。4、本發明的原材料中通過添加十二烷基硫酸鈉,有效提高了分子間的相容性以及材料的爽滑度。5、本發明的塑膠材料制成的外殼進行室內的抗UV檢測,經檢測其使用壽命可達到20年以上。本發明的其它優點、目標和特征將部分通過下面的說明體現,部分還將通過對本發明的研究和實踐而為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所理解。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以令本領域技術人員參照說明書文字能夠據以實施。實施例1一種應用于顯示器殼體的塑膠材料,以重量份數計,其采用的原料包括:聚苯乙烯10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共聚物55份,ABS塑料35份,C15脂肪伯胺35份,生物質材料20份,竹炭顆粒22份,海泡石粉16份,硼酸鋅10份;硅藻精土18份,乙烯基雙硬脂酰胺18份,十二烷基硫酸鈉10份,甘油10份,潤滑脂10份,增塑劑9份,端氨基聚醚8份,氯化磷腈8份,白炭黑8份,姜油樹脂8份,顏料6份;其中,所述增塑劑包括質量比1:1:2:1:2的鄰苯二甲酸二辛酯,鄰苯二甲酸酯,乙酰檸檬酸三丁酯、烷基磺酸苯酯以及檸檬酸三丁脂。實施例2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應用于顯示器殼體的塑膠材料的加工方法,用重量份計,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將C20脂肪伯胺38份以及甘油12份加入到反應釜中,在溫度為60℃的條件下攪拌反應45min,升溫至140℃;步驟二、加入聚苯乙烯12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共聚物60份,乙烯基雙硬脂酰胺20份,潤滑脂12份,增塑劑11份,端氨基聚醚10份、氯化磷腈10份以及姜油樹脂10份,攪拌反應120min,升溫至230℃。所述增塑劑包括質量比1:1:2:1:2的鄰苯二甲酸二辛酯,鄰苯二甲酸酯,乙酰檸檬酸三丁酯、烷基磺酸苯酯以及檸檬酸三丁脂。步驟三、加入ABS塑料40份,十二烷基硫酸鈉13份,攪拌反應30min;步驟四、加入生物質材料23份(包括質量比1:2:1:1的苧麻纖維,劍麻纖維,柚子皮以及檸檬皮),竹炭顆粒25份(粒徑為4nm),海泡石粉18份,硼酸鋅12份,硅藻精土20份,白炭黑10份以及顏料8份,冷卻,加入注塑機中注塑成型。其中,生物質材料在使用前,需進行以下處理:將生物質材料風干,研磨成粉,并置于體積分數為95%的酒精中浸泡30min,再置于質量分數2%的乙二醇水溶液中浸泡10min,再減壓干燥,得改性處理后的生物質材料。步驟五、在注塑成型的材料表面鍍一層厚度為0.8mm的薄膜,該薄膜的原料由質量比1:1:2的納米銀、遠紅外陶瓷粉以及電氣石粉制成。實施例3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應用于顯示器殼體的塑膠材料的加工方法,用重量份計,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將C18脂肪伯胺36份以及甘油11份加入到反應釜中,在溫度為60℃的條件下攪拌反應45min,升溫至140℃。步驟二、加入聚苯乙烯111份,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共聚物58份,乙烯基雙硬脂酰胺19份,潤滑脂11份,增塑劑10份,端氨基聚醚9份、氯化磷腈9份以及姜油樹脂9份,攪拌反應120min,升溫至230℃。所述增塑劑由以下制備方法制得:按質量比1:1:2:1:2取鄰苯二甲酸二辛酯,鄰苯二甲酸酯,乙酰檸檬酸三丁酯、烷基磺酸苯酯以及檸檬酸三丁脂混合,置于超聲裝置中,首先保持超聲頻率為26KHz,超聲時間15min,然后保持超聲頻率為35KHz,超聲時間10min,兩者交替進行,循環3次,并且超聲過程中保持轉速700r/min的攪拌。步驟三、加入ABS塑料37份,十二烷基硫酸鈉12份,攪拌反應30min。步驟四、加入生物質材料22份(包括質量比1:2:1:1的苧麻纖維,劍麻纖維,柚子皮以及檸檬皮),竹炭顆粒23份(粒徑為2nm),海泡石粉17份,硼酸鋅11份,硅藻精土19份,白炭黑9份以及顏料7份,冷卻,加入注塑機中注塑成型。其中,所述生物質材料在使用前,需進行以下處理:將生物質材料風干,研磨成粉,并置于體積分數為95%的酒精中浸泡30min,再置于質量分數2%的乙二醇水溶液中浸泡10min,再減壓干燥,得改性處理后的生物質材料。步驟五、在注塑成型的材料表面鍍一層厚度為0.8mm的薄膜,該薄膜的原料由質量比1:1:2的納米銀、遠紅外陶瓷粉以及電氣石粉制成。將實施例1-3以及市面上購買的塑殼材料按照ASTM工業標準進行測試,測試結構見表1。表1測試項目實施例1實施例2實施例3對照組(市售)阻燃效果1.6mm(UL94測試標準)V-0V-0V-0V-1彎曲模量MPa(ASTM工業標準)6893688070026200負離子釋放量個/m26446576760拉伸強度MPa(ASTM工業標準)12312712686伸長率%(ASTM工業標準)2.62.62.81.9成型收縮率%(ASTM工業標準)0.800.710.771.4密度g/cm2(ASTM工業標準)1.441.421.421.8盡管本發明的實施方案已公開如上,但其并不僅僅限于說明書和實施方式中所列運用,它完全可以被適用于各種適合本發明的領域,對于熟悉本領域的人員而言,可容易地實現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離權利要求及等同范圍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發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細節和這里示出與描述的實施例。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