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橡膠復合材料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汽車用耐油密封圈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密封圈是一種常見的防止氣體、液體泄漏或者外物侵入等作用的元件,密封圈材料的選擇對其密封性能和使用壽命都有重大影響。材料的性能直接影響密封圈的使用性能。密封圈可以應用到多個領域,譬如汽車零部件上。為了增強密封性,汽車空調的軟管端頭往往會套接有密封圈,由于汽車空調內部有較多的油污,因此密封圈容易被腐蝕,同時,空調內部的軟管往往會輸送溫度較高的氣體或液體,密封圈受熱后容易揮發出異味和有害氣體,這些氣體會隨管道通往駕駛室內,對人體產生較大的危害。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耐腐蝕、耐高溫和耐油的汽車用密封圈及其制備方法。
為了實現本發明的目的,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汽車用耐油密封圈,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
優選地,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
優選地,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
優選地,硅灰石粉過300目標準篩。
進一步地,一種汽車用耐油密封圈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分別稱取相應重量份的各原料;
(2)將天然橡膠和硅橡膠加入到密煉機內,加熱至95-105℃,混煉8-12min,然后升溫至120-135℃,加入余下剩余的原料,混煉30-50min;
(3)將步驟(2)制備的混煉膠料通過開煉機進行開煉成型;
(4)將步驟(3)成型后的膠料置于硫化設備的成型模具中,硫化溫度為220-240℃,硫化時間為5min;然后進行脫模;
(5)將步驟(4)硫化后的產品進行修邊,制備出符合要求的耐油密封圈。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以天然橡膠、硅橡膠為橡膠原料,通過添加竹炭纖維,增強密封圈的吸附性,吸附異味和有害氣體;添加氫氧化鎂、硅灰石粉和硼酸鋅為填料,提高了密封圈的耐酸堿腐蝕性、耐油性和耐磨性;硅灰石粉特殊的針狀結構,提高了密封圈的力學性能,如拉伸強度;添加的炭黑通過與其它填料協同作用,進一步提高了密封圈的耐磨性和強度;本發明的密封圈耐油性和耐磨性強,具有耐高溫性能,高溫下不軟化,使用壽命長。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發明的實施例作詳細說明,本實施例在以本發明技術方案為前提下進行實施,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和具體的操作過程,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不限于下述的實施例。
實施例1
一種汽車用耐油密封圈,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天然橡膠70份、硅橡膠35份、竹炭纖維25份、氧化鋅12份、硼酸鋅7份、硅灰石粉12份、氫氧化鎂15份、炭黑20份、二氧化硅18份、促進劑5份、防老劑3份、硫化劑2份、石蠟油5份;其中,硅灰石粉過300目標準篩。
一種汽車用耐油密封圈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分別稱取相應重量份的各原料;
(2)將天然橡膠和硅橡膠加入到密煉機內,加熱至95℃,混煉12min,然后升溫至120℃,加入余下剩余的原料,混煉50min;
(3)將步驟(2)制備的混煉膠料通過開煉機進行開煉成型;
(4)將步驟(3)成型后的膠料置于硫化設備的成型模具中,硫化溫度為220℃,硫化時間為5min;然后進行脫模;
(5)將步驟(4)硫化后的產品進行修邊,制備出符合要求的耐油密封圈。
實施例2
一種汽車用耐油密封圈,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天然橡膠85份、硅橡膠40份、竹炭纖維32份、氧化鋅18份、硼酸鋅13份、硅灰石粉16份、氫氧化鎂19份、炭黑27份、二氧化硅23份、促進劑10份、防老劑6份、硫化劑5份、石蠟油8份;其中,硅灰石粉過300目標準篩。
一種汽車用耐油密封圈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分別稱取相應重量份的各原料;
(2)將天然橡膠和硅橡膠加入到密煉機內,加熱至105℃,混煉8min,然后升溫至135℃,加入余下剩余的原料,混煉30min;
(3)將步驟(2)制備的混煉膠料通過開煉機進行開煉成型;
(4)將步驟(3)成型后的膠料置于硫化設備的成型模具中,硫化溫度為240℃,硫化時間為5min;然后進行脫模;
(5)將步驟(4)硫化后的產品進行修邊,制備出符合要求的耐油密封圈。
實施例3
一種汽車用耐油密封圈,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天然橡膠75份、硅橡膠37份、竹炭纖維28份、氧化鋅15份、硼酸鋅9份、硅灰石粉14份、氫氧化鎂17份、炭黑23份、二氧化硅20份、促進劑7份、防老劑5份、硫化劑4份、石蠟油6份;其中,硅灰石粉過300目標準篩。
一種汽車用耐油密封圈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分別稱取相應重量份的各原料;
(2)將天然橡膠和硅橡膠加入到密煉機內,加熱至100℃,混煉10min,然后升溫至130℃,加入余下剩余的原料,混煉40min;
(3)將步驟(2)制備的混煉膠料通過開煉機進行開煉成型;
(4)將步驟(3)成型后的膠料置于硫化設備的成型模具中,硫化溫度為230℃,硫化時間為5min;然后進行脫模;
(5)將步驟(4)硫化后的產品進行修邊,制備出符合要求的耐油密封圈。
實施例4
一種汽車用耐油密封圈,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天然橡膠80份、硅橡膠38份、竹炭纖維30份、氧化鋅16份、硼酸鋅12份、硅灰石粉14份、氫氧化鎂17份、炭黑25份、二氧化硅20份、促進劑8份、防老劑5份、硫化劑4份、石蠟油6份;其中,硅灰石粉過300目標準篩。
一種汽車用耐油密封圈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分別稱取相應重量份的各原料;
(2)將天然橡膠和硅橡膠加入到密煉機內,加熱至105℃,混煉10min,然后升溫至125℃,加入余下剩余的原料,混煉45min;
(3)將步驟(2)制備的混煉膠料通過開煉機進行開煉成型;
(4)將步驟(3)成型后的膠料置于硫化設備的成型模具中,硫化溫度為235℃,硫化時間為5min;然后進行脫模;
(5)將步驟(4)硫化后的產品進行修邊,制備出符合要求的耐油密封圈。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