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固化劑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不飽和聚酯絕緣漆的固化劑及其制備工藝。
背景技術:
傳統的不飽和聚酯H級滴漆的固化劑,客戶使用過程中它的使用期比較短,常溫條件下基本可以滿足客戶的使用要求;在南方或夏天氣溫高的情況下,甲乙組分配好,當天就會出現凝膠、堵管等缺陷。
傳統的引發劑成分為過氧化苯甲酸叔丁酯。在確保干燥時間、凝膠時間、粘結力及電性能等都與老的固化劑同等的條件下,含有該引發劑的傳統固化劑,它的儲存期較短,儲存期是3-5天/40℃,其適用范圍較窄且無法滿足不同區域的使用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儲存期較長的用于不飽和聚酯絕緣漆的固化劑。
本發明的另外一個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工藝簡單且能夠大幅延長儲存期的固化劑的制備工藝。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下列技術方案:本用于不飽和聚酯絕緣漆的固化劑包括下述組份:甲組份和乙組份且所述的甲組份與乙組份的配比為100:1-2;
所述的甲組份包括下述重量份數的組份:間苯二甲酸16-20%,順丁烯二酸酐18-22%,新戊二醇28-32%,苯乙烯23-27%,交聯劑3-7%和促進劑1-3%;
所述的乙組份為引發劑,其乙組份包括下述重量份數的組份:過氧化乙酸特戊酯10-15%,過氧化馬來酸叔丁酯15-20%,過氧化苯甲酸特戊酯30-40%,叔丁基過氧化異丙苯10-15%和二叔丁基過氧化物5-10%。
在上述的用于不飽和聚酯絕緣漆的固化劑中,所述的甲組份包括下述重量份數的組份:間苯二甲酸18%,順丁烯二酸酐20%,新戊二醇30%,苯乙烯25%,交聯劑5%和促進劑2%。
在上述的用于不飽和聚酯絕緣漆的固化劑中,所述的乙組份包括下述重量份數的組份:過氧化乙酸特戊酯12.5%,過氧化馬來酸叔丁酯17.5%,過氧化苯甲酸特戊酯35%,叔丁基過氧化異丙苯12.5%和二叔丁基過氧化物7.5%。
在上述的用于不飽和聚酯絕緣漆的固化劑中,所述的甲組份和乙組份交聯固化。
本固化劑的制備工藝,固化劑用于延長不飽和聚酯絕緣漆的使用期,本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A、備料:
制備甲組份,所述的甲組份包括下述組份:間苯二甲酸,順丁烯二酸酐,新戊二醇,苯乙烯,交聯劑和促進劑;
制備乙組份,乙組份為引發劑,所述的乙組份包括下述組份:過氧化乙酸特戊酯,過氧化馬來酸叔丁酯,過氧化苯甲酸特戊酯,叔丁基過氧化異丙苯和二叔丁基過氧化物;
B、交聯固化:將A步驟中的甲組份和乙組份按照100:1-2的比例進行交聯固化,即制得固化劑成品。
在上述的固化劑的制備工藝中,在上述的A步驟中,所述的甲組份通過合成工藝制得且該合成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a1、向混合反應裝置內通入氮氣;
a2、依次向混合反應裝置內投入間苯二甲酸、順丁烯二酸酐和新戊二醇,投料完畢后進行加熱且加熱溫度控制在160-175℃,開始酯化反應;
a3、逐漸升高加熱溫度,最后加熱溫度保持在200-210℃之間,然后進行保溫反應,直至酸值達標;
a4、酸值達標進行降溫,當溫度降低至130℃以下后,再向混合反應裝置內依次加入交聯劑、苯乙烯和促進劑,混合均勻后進行檢驗,檢驗合格進行灌裝。
混合反應裝置包括攪拌器。
在上述的固化劑的制備工藝中,在上述的A步驟中,所述的乙組份通過合成工藝制得且該合成工藝包括如下步驟:在不高于30℃環境溫度下,依次按比例向干凈的反應釜中投入過氧化乙酸特戊酯,過氧化馬來酸叔丁酯,過氧化苯甲酸特戊酯,叔丁基過氧化異丙苯和二叔丁基過氧化物,攪拌均勻后進行檢驗,檢驗合格后出料包裝備用。
在上述的固化劑的制備工藝中,在上述的A步驟中,所述的甲組份包括下述重量份數的組份:間苯二甲酸16-20%,順丁烯二酸酐18-22%,新戊二醇28-32%,苯乙烯23-27%,交聯劑3-7%和促進劑1-3%。
在上述的固化劑的制備工藝中,在上述的A步驟中,所述的乙組份包括下述重量份數的組份:過氧化乙酸特戊酯10-15%,過氧化馬來酸叔丁酯15-20%,過氧化苯甲酸特戊酯30-40%,叔丁基過氧化異丙苯10-15%和二叔丁基過氧化物5-10%。
在上述的固化劑的制備工藝中,在上述的B步驟中,所述的固化劑成品在45℃以下時存儲時間為傳統固化劑存儲時間的2-5倍。
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用于不飽和聚酯絕緣漆的固化劑及其制備工藝的優點在于:
1、成分設置更合理,在確保干燥時間、凝膠時間、粘結力及電性能等都與老的固化劑同等的條件下,它的能延長不飽和聚酯絕緣漆的使用期。
2、工藝簡單且能夠大幅延長了固化劑的儲存期。
3、擴大了固化劑的適用范圍。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發明的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發明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實施例一
本用于不飽和聚酯絕緣漆的固化劑包括下述組份:甲組份和乙組份且所述的甲組份與乙組份的配比為100:1-2;在一定溫度下進行交聯固化,從而形成一層堅硬漆膜,延長電機的使用壽命。
所述的甲組份包括下述重量份數的組份:間苯二甲酸16-20%,順丁烯二酸酐18-22%,新戊二醇28-32%,苯乙烯23-27%,交聯劑3-7%和促進劑1-3%;
所述的乙組份為引發劑,其乙組份包括下述重量份數的組份:過氧化乙酸特戊酯10-15%,過氧化馬來酸叔丁酯15-20%,過氧化苯甲酸特戊酯30-40%,叔丁基過氧化異丙苯10-15%和二叔丁基過氧化物5-10%。選用乙組份的這5種過氧化物組合成新的固化劑,降低低溫(45℃以下)下的固化活性,延長絕緣漆的壽命,高溫(120-130℃)條件下的活性不變,即絕緣漆在規定時間內能完全固化。
所述的甲組份和乙組份交聯固化。
在確保干燥時間、凝膠時間、粘結力及電性能等都與老的固化劑同等的條件下,它的儲存期要長,新的固化劑儲存期是25天/40℃。
間苯二甲酸:調節不飽和雙鍵的密度;
順丁烯二酸酐:合成不飽和聚酯和不飽和雙鍵的數量;
新戊二醇:控制不飽和聚酯主鏈結構的性質;
苯乙烯:調節不飽和聚酯的粘度;
交聯劑:使不飽和聚酯分子交聯成網狀結構;
促進劑:與引發劑并用,促進反應速率。
引發劑:在一定溫度條件下引發不飽和聚酯交聯固化。
作為本實施例的最優化方案,
本實施例所述的甲組份包括下述重量份數的組份:間苯二甲酸18%,順丁烯二酸酐20%,新戊二醇30%,苯乙烯25%,交聯劑5%和促進劑2%。
所述的乙組份包括下述重量份數的組份:過氧化乙酸特戊酯12.5%,過氧化馬來酸叔丁酯17.5%,過氧化苯甲酸特戊酯35%,叔丁基過氧化異丙苯12.5%和二叔丁基過氧化物7.5%。
本固化劑的制備工藝,固化劑用于延長不飽和聚酯絕緣漆的使用期,本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A、備料:
制備甲組份,所述的甲組份包括下述組份:間苯二甲酸,順丁烯二酸酐,新戊二醇,苯乙烯,交聯劑和促進劑;
制備乙組份,乙組份為引發劑,所述的乙組份包括下述組份:過氧化乙酸特戊酯,過氧化馬來酸叔丁酯,過氧化苯甲酸特戊酯,叔丁基過氧化異丙苯和二叔丁基過氧化物;
B、交聯固化:將A步驟中的甲組份和乙組份按照100:1-2的比例進行交聯固化,即制得固化劑成品。
在上述的A步驟中,所述的甲組份通過合成工藝制得且該合成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a1、向混合反應裝置內通入氮氣;
a2、依次向混合反應裝置內投入間苯二甲酸、順丁烯二酸酐和新戊二醇,投料完畢后進行加熱且加熱溫度控制在160-175℃,開始酯化反應;
a3、逐漸升高加熱溫度,最后加熱溫度保持在200-210℃之間,然后進行保溫反應,直至酸值達標;
a4、酸值達標進行降溫,當溫度降低至130℃以下后,再向混合反應裝置內依次加入交聯劑、苯乙烯和促進劑,混合均勻后進行檢驗,檢驗合格進行灌裝。
在上述的A步驟中,所述的乙組份通過合成工藝制得且該合成工藝包括如下步驟:在不高于30℃環境溫度下,依次按比例向干凈的反應釜中投入過氧化乙酸特戊酯,過氧化馬來酸叔丁酯,過氧化苯甲酸特戊酯,叔丁基過氧化異丙苯和二叔丁基過氧化物,攪拌均勻后進行檢驗,檢驗合格后出料包裝備用。
在上述的A步驟中,所述的甲組份包括下述重量份數的組份:間苯二甲酸16-20%,順丁烯二酸酐18-22%,新戊二醇28-32%,苯乙烯23-27%,交聯劑3-7%和促進劑1-3%。
在上述的A步驟中,所述的乙組份包括下述重量份數的組份:過氧化乙酸特戊酯10-15%,過氧化馬來酸叔丁酯15-20%,過氧化苯甲酸特戊酯30-40%,叔丁基過氧化異丙苯10-15%和二叔丁基過氧化物5-10%。
在上述的B步驟中,所述的固化劑成品在45℃以下時存儲時間為傳統固化劑存儲時間的2-5倍。
兩種固化劑各項指標比較
兩種絕緣漆各項指標比較
實施例二
本實施例同實施例一的結構及原理基本相同,固在此不作贅述,而不一樣的地方在于:
所述的甲組份包括下述重量份數的組份:間苯二甲酸16%,順丁烯二酸酐18%,新戊二醇28%,苯乙烯23%,交聯劑3%和促進劑1%;
所述的乙組份為引發劑,其乙組份包括下述重量份數的組份:過氧化乙酸特戊酯10%,過氧化馬來酸叔丁酯15%,過氧化苯甲酸特戊酯30%,叔丁基過氧化異丙苯10%和二叔丁基過氧化物5%。
實施例三
本實施例同實施例一的結構及原理基本相同,固在此不作贅述,而不一樣的地方在于:
所述的甲組份包括下述重量份數的組份:間苯二甲酸20%,順丁烯二酸酐22%,新戊二醇32%,苯乙烯27%,交聯劑7%和促進劑3%;
所述的乙組份為引發劑,其乙組份包括下述重量份數的組份:過氧化乙酸特戊酯15%,過氧化馬來酸叔丁酯20%,過氧化苯甲酸特戊酯40%,叔丁基過氧化異丙苯15%和二叔丁基過氧化物10%。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精神作舉例說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發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