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嬰兒米粉加工設備,具體是一種益生菌快速生長培養箱。
背景技術:
益生菌是一類對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是定植于人體腸道、生殖系統內,能產生確切健康功效從而改善宿主微生態平衡、發揮有益作用的活性有益微生物的總稱;人體、動物體內有益的細菌或真菌主要有:酪酸梭菌、乳酸菌、雙歧桿菌、嗜酸乳桿菌、放線菌、酵母菌等; 目前世界上研究的功能最強大的產品主要是以上各類微生物組成的復合活性益生菌,其廣泛應用于生物工程、工農業、食品安全以及生命健康領域。
在嬰兒米粉中加入益生菌通過促進腸道屏障功能、調節免疫功能發揮有益功效,有效預防寶寶便秘,防治腹瀉,防治過敏,同時還能促進身高和體重的增長。
現有的益生菌培養箱為了保證菌種的快速生長常常需要對菌種和培養液進行攪拌,常規的葉片攪拌方式不僅難以保證攪拌均勻并且還可能對菌種造成損壞。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益生菌快速生長培養箱,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益生菌快速生長培養箱,包括培養箱體和控制箱,所述培養箱體和控制箱并列設置,在培養箱體頂部設有翻轉蓋,所述翻轉蓋通過合頁轉動安裝在培養箱體上,在翻轉蓋底面上設有溫度檢測器,在培養箱體內部設有培養腔,所述培養腔為頂部開口的圓柱形結構,在培養腔底部設有若干上固定管,在培養箱體內底面上設有若干下固定管,所述下固定管的數量與上固定管的數量相同并一一對應位于上固定管下方,在對稱設置的上固定管和下固定管之間插裝有硬質彈簧,所述硬質彈簧上端固定在培養腔底面上,硬質彈簧下端固定在培養箱體內底面上,在培養腔內中部設有與培養腔內壁滑動連接的內磁環,在培養腔內壁上設有與內磁環相匹配的環形軌道;所述控制箱內底部固定有電機,所述電機的輸出軸上端安裝有主動齒輪,在培養箱體外壁上滑動連接有外磁環,在培養箱體外壁上設有與外磁環相匹配的環形軌道,所述外磁環外側呈齒輪狀并與主動齒輪相嚙合,外磁環與內磁環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在控制箱內、電機上方設有供液箱,所述供液箱的輸出端連接有噴淋管,所述噴淋管為環形管,噴淋管固定在培養箱體內壁上、培養腔上方,在噴淋管內側設有多個傾斜的霧化噴頭。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翻轉蓋上設有與溫度檢測器電連接的顯示器。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培養箱體的高度與控制箱的高度相同。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霧化噴頭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為60°。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裝置通過在培養腔內設置內磁環,在培養箱體外壁上設置由電機驅動轉動外磁環,在進行培養時通過外磁環帶動內磁環轉動對培養腔內的菌種和培養液進行攪拌,進而使菌種和培養液混合均勻,并通過在培養腔底面設置硬質彈簧使攪拌過程中培養腔在硬質彈簧作用下發生輕微震動,進一步提高混合效果,從而保證了益生菌的快速生長,避免了常規攪拌葉攪拌方式對益生菌菌種的破壞的情況發生。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培養箱體,11-培養腔,12-外磁環,13-內磁環,14-噴淋管,15-上固定管,16-下固定環,17-硬質彈簧,2-控制箱,21-電機,22-主動齒輪,23-供液箱,3-翻轉蓋,31-溫度檢測器,32-合頁。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益生菌快速生長培養箱,包括培養箱體1和控制箱2,所述培養箱體1和控制箱2并列設置,在培養箱體1頂部設有翻轉蓋3,所述翻轉蓋3通過合頁32轉動安裝在培養箱體1上,在翻轉蓋3底面上設有溫度檢測器31,在翻轉蓋3上設有與溫度檢測器31電連接的顯示器用于顯示溫度檢測器31檢測到的培養箱體1內的溫度,所述培養箱體1的高度與控制箱2的高度相同,在培養箱體1內部設有培養腔11,所述培養腔11為頂部開口的圓柱形結構,在培養腔11底部設有若干上固定管15,在培養箱體1內底面上設有若干下固定管16,所述下固定管16的數量與上固定管15的數量相同并一一對應位于上固定管15下方,在對稱設置的上固定管15和下固定管16之間插裝有硬質彈簧17,所述硬質彈簧17上端固定在培養腔11底面上,硬質彈簧17下端固定在培養箱體1內底面上,在培養腔11內中部設有與培養腔11內壁滑動連接的內磁環13,在培養腔11內壁上設有與內磁環13相匹配的環形軌道;所述控制箱2內底部固定有電機21,所述電機21的輸出軸上端安裝有主動齒輪22,在培養箱體1外壁上滑動連接有外磁環12,在培養箱體1外壁上設有與外磁環12相匹配的環形軌道,所述外磁環12外側呈齒輪狀并與主動齒輪22相嚙合,外磁環12與內磁環13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在控制箱2內、電機21上方設有供液箱23,所述供液箱23的輸出端連接有噴淋管14,所述噴淋管14為環形管,噴淋管14固定在培養箱體1內壁上、培養腔11上方,在噴淋管14內側設有多個傾斜的霧化噴頭,所述霧化噴頭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為60°;
進行益生菌的培養時,將菌種和培養液放置在培養腔11內進行混合培養,翻轉蓋3將培養箱體1內密封保證培養環境免受外界干擾,通過溫度檢測器31檢測培養箱體1內溫度,當溫度過高或過低時,通過向供液箱23內加入適宜溫度的培養液并通過噴淋管14向培養箱體1內噴出霧化培養液來改變溫度,繼而使益生菌生長環境溫度適宜,加快生長,并且在培養過程中可啟動電機21,通過主動齒輪22帶動外磁環12轉動,進而使得內磁環13在磁力作用下同步進行轉動,對培養腔11內的菌種和培養液進行攪拌,進而使菌種和培養液混合均勻,提高生長速度,在攪拌過程中培養腔11在硬質彈簧17作用下發生輕微震動,進一步提高混合效果,從而進一步保證了益生菌的快速生長。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裝置通過在培養腔11內設置內磁環13,在培養箱體1外壁上設置由電機21驅動轉動外磁環12,在進行培養時通過外磁環12帶動內磁環13轉動對培養腔11內的菌種和培養液進行攪拌,進而使菌種和培養液混合均勻,并通過在培養腔11底面設置硬質彈簧17使攪拌過程中培養腔11在硬質彈簧17作用下發生輕微震動,進一步提高混合效果,從而保證了益生菌的快速生長,避免了常規攪拌葉攪拌方式對益生菌菌種的破壞的情況發生。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