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培養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家用螺旋藻培養裝置。
背景技術:
螺旋藻屬于藍藻門,顫藻科的一種光能自養型生物,細胞內沒有真正的細胞核,又稱藍細菌。經研究表明,螺旋藻中蛋白質含量高,氨基酸組成十分合理,其中8種必須氨基酸的含量接近FAO推薦的標準,是迄今為止科學家發現的最優秀的營養最全面、最均衡的純天然蛋白質食品源。由于螺旋藻的細胞壁是由多糖組成,易于消化吸收,生物利用率達68%。但螺旋在的天然資源非常有限,所以國內一般采用開放式水泥大池室外及大棚、管道養殖方法。由于水源、溫度、光照、營養液受自然條件天氣、季節、地區影響年生產有效時間南部每年不足240天,長江以北地區180天-150天,螺旋藻的生長除了需要氮、磷、鉀外,還需要大量的CO2,并且需要在pH值小于11的堿性環境中生長,因此需要在養殖池內加入大量的小蘇打(NaHCO3),由于長期添加小蘇打使養殖池內的pH值升高,影響螺旋藻的生長,進而影響螺旋藻的產量,如果直接使用酸中和,可致死螺旋藻,而且螺旋藻在生長時溫度也不容易控制,光能得不到有效利用,二氧化碳也得不到及時的供給,在實際的培育過程中存在很大缺陷。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家用螺旋藻培養裝置,可以有效解決一般家庭無專門設備較難養殖,養殖螺旋藻產量低、成本較高、螺旋藻質量差的問題,使得螺旋藻養殖效率高、質量好、成本較低。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家用螺旋藻培養裝置,包括培養箱、支撐架、可移動機架,所述培養箱通過底端支撐架裝置在可移動機架上;所述培養箱下端裝置培育液儲存室,所述培育液儲存室左上端裝置第一培育室、第二培育室,右上端裝置第三培育室、第四培育室;所述第一培育室底端通過輸液管裝置在第二培育室頂端左側,所述第二培育室底端通過排液管裝置在培育液儲存室頂端左側;所述第三培育室通過輸液管裝置在第四培育室頂端右側,所述第四培育室底端通過排液管裝置在培育液儲存室頂端右側;所述培育液儲存室左下端通過左循環管連接第一培育室頂端左側,右下端通過右循環管連接第三培育室頂端右側;所述培育液儲存室頂端中間裝置補光燈管。
所述培養箱內壁上左右兩端各裝置一塊反光膜。
所述培養箱頂端裝置圓弧形透明玻璃頂蓋。
所述第一培育室、第二培育室、第三培育室、第四培育室皆為透明玻璃培養箱,所述第一培育室、第二培育室、第三培育室、第四培育室各裝置一個溫度傳感器、一個橫不銹鋼螺旋藻置放網、一個渦旋攪拌器。
所述排液管上裝置控制閥。
所述培育液儲存室內部裝置電加熱器,左側面上裝置二氧化碳發生器,右側面上裝置氧氣發生器。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家用螺旋藻培養裝置,可以有效解決一般家庭無專門設備較難養殖,養殖螺旋藻產量低、成本較高、螺旋藻質量差的問題,使得螺旋藻養殖效率高、質量好、成本較低。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家用螺旋藻培養裝置,在使用過程中,將螺旋藻置于培養箱內部的第一培育室、第二培育室、第三培育室、第四培育室中,內部裝置補光燈管,在光線不足時為螺旋藻提供補光光源,培養箱內部底端裝置培育液儲存室,可以循環為螺旋藻提供培育液,并且裝置二氧化碳發生器、氧氣發生器,可以為螺旋藻提供充分的二氧化碳或是氧氣;在第一培育室、第二培育室、第三培育室、第四培育室內部裝置渦旋攪拌器,便于在螺旋藻養殖過程中需要對其進行攪拌,加快藻類的繁殖,提高產量;培育箱內部左右壁面上還裝置反光膜,便于補光燈管的光照反射,可以使得螺旋藻受光均勻。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中,1-培養箱;2-支撐架;3-可移動機架;4-培育液儲存室;5-第一培育室;6-第二培育室;7-第三培育室;8-第四培育室;9-輸液管;10-排液管;11-補光燈管;12-反光膜;13-圓弧形透明玻璃頂蓋;14-溫度傳感器;15-橫不銹鋼螺旋藻置放網;16-渦旋攪拌器;17-控制閥;18-電加熱器;19-二氧化碳發生器;20-氧氣發生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一種家用螺旋藻培養裝置,包括培養箱1、支撐架2、可移動機架3,所述培養箱1通過底端支撐架2裝置在可移動機架3上;所述培養箱1下端裝置培育液儲存室4,所述培育液儲存室4左上端裝置第一培育室5、第二培育室6,右上端裝置第三培育室7、第四培育室8;所述第一培育室5底端通過輸液管9裝置在第二培育室6頂端左側,所述第二培育室6底端通過排液管10裝置在培育液儲存室4頂端左側;所述第三培育室7通過輸液管9裝置在第四培育室8頂端右側,所述第四培育室8底端通過排液管10裝置在培育液儲存室4頂端右側;所述培育液儲存室4左下端通過左循環管連接第一培育室5頂端左側,右下端通過右循環管連接第三培育室7頂端右側;所述培育液儲存室4頂端中間裝置補光燈管11。
實施例2
如圖1所示,所述培養箱1內壁上左右兩端各裝置一塊反光膜12。
實施例3
如圖1所示,所述培養箱1頂端裝置圓弧形透明玻璃頂蓋13。
實施例4
如圖1所示,所述第一培育室5、第二培育室6、第三培育室7、第四培育室8皆為透明玻璃培養箱1,所述第一培育室5、第二培育室6、第三培育室7、第四培育室8各裝置一個溫度傳感器14、一個橫不銹鋼螺旋藻置放網15、一個渦旋攪拌器16。
實施例5
如圖1所示,所述排液管10上裝置控制閥17。
實施例6
如圖1所示,所述培育液儲存室4內部裝置電加熱器18,左側面上裝置二氧化碳發生器19,右側面上裝置氧氣發生器20。
實施例7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家用螺旋藻培養裝置,在使用過程中,將螺旋藻置于培養箱內部的第一培育室、第二培育室、第三培育室、第四培育室中,內部裝置補光燈管,在光線不足時為螺旋藻提供補光光源,培養箱內部底端裝置培育液儲存室,可以循環為螺旋藻提供培育液,并且裝置二氧化碳發生器、氧氣發生器,可以為螺旋藻提供充分的二氧化碳或是氧氣;在第一培育室、第二培育室、第三培育室、第四培育室內部裝置渦旋攪拌器,便于在螺旋藻養殖過程中需要對其進行攪拌,加快藻類的繁殖,提高產量;培育箱內部左右壁面上還裝置反光膜,便于補光燈管的光照反射,可以使得螺旋藻受光均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