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防滑香皂。
背景技術:
以脂肪酸鈉和其他表面活性劑為主要原料制作香皂,添加品質改良劑和外觀改良劑,經過加工成型后制成的產品,因為這些PH值的含量高,皮膚無法長期耐受,所以只能用來清洗衣物;而植物弱堿皂含有的PH低,人類皮膚能夠長期的接受,而且植物中含有的各種營養物質,以及維生素還有有營養呵護皮膚的作用的就作為洗漱用品;但現有的香皂在使用中存在如下缺陷:濕水后的香皂,其表面特別光滑,很容易從使用者手中滑落,造成不必要的臟污或浪費。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使用時提高手部對香皂握持穩定性的防滑香皂。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防滑香皂,包括本體,所述本體包括使用部和握持部,所述使用部分為上層和下層,在所述上層的一端面上至少設置有兩個第一防滑凸塊,在下層的一端面上設置有第二防滑凸塊,所述第二防滑凸塊與上層的另一端面連接,在握持部的一端面上設置有第三防滑凸塊,所述第三防滑凸塊與下層的另一端面連接,在所述握持部上設置有便于手指握持本體的凹槽,所述第一防滑凸塊與第二防滑凸塊錯位布置,所述第二防滑凸塊與第三防滑凸塊錯位布置。
如此設置,將使用部設置成多層,在使用時手掌通過握持部且手指處于凹槽內,使手指與凹槽想貼合,達到穩定握緊本體的作用;在使用時,首先使用部上層的第一防滑凸塊起到使用的作用,相鄰第一防滑凸塊之間行程凹陷,再與第一防滑凸塊之間形成防滑面,達到使用時防滑的作用,同時第一防滑凸塊也起到按摩的作用;當上層使用完后,使用部下層上的第二防滑凸塊開始起到防滑作用,原理與上層作用相同;當使用部全部使用完畢后,握持部上的第三防滑凸塊開始起到防滑作用,作用與第一防滑凸塊相同;將第一防滑凸塊與第二防滑凸塊之間錯位布置,使下層上的第二防滑凸塊與上層直接的連接關系增強,同理,握持部上的第三防滑凸塊與下層之間的連接關系增強;通過多層設置以及再每層上設置相應的凸塊,避免使用一段時間后本體變成圓滑狀態,使本體再使用時都能達到防滑作用,提高本體使用時的防滑性能。
進一步設置:所述凹槽設置于握持部的側壁上,在握持部的另一端面上設置有防滑凸起。
如此設置,在手掌握持本體使用時,手指處于握持部側壁上的凹槽上,達到握緊本體的作用,使本體的其中一面與人體相接觸,達到與人體按壓的作用,而另一面通過握持部上的防滑凸起與手掌相接觸,提高防滑凸起與人體手掌之間摩擦程度,提高使用時本體與手掌之間的相對穩定性能。
進一步設置:若干所述防滑凸起成排狀設置,多排所述防滑凸起間隔布置,相鄰兩排上的防滑凸起錯位布置。
如此設置,使握持部上的防滑凸起均勻布置,且錯位布置相對于相鄰兩排平行布置的防滑凸起來說,可增加相鄰兩排防滑凸起在使用時,多受到更多方向的摩擦力,提高本體使用時與手掌掌心接觸之間的防滑性能,同時在使用時還起到對手掌掌心的按摩作用。
進一步設置:所述防滑凸起呈半球狀設置。
如此設置,使防滑凸起外周面成曲面,提高防滑凸起與掌心接觸的舒適度。
進一步設置:在所述凹槽的槽壁上設置有防滑紋。
如此設置,在手指與凹槽相接觸時,通過防滑紋與手指想接觸,可提高手指處于凹槽內與握持部之間的防滑性能,提高手指握持本體的握緊度。
進一步設置:所述本體呈圓柱體、圓臺體、橢圓柱體、三棱柱體或多棱柱體中的任意一種。
如此設置,多種形狀的選擇科提高本體的使用性能,如橢圓柱體可提高本體與手掌部的接觸面積以及抓緊時處于手掌內,提高與手掌之間的捏合度,提高手掌握持本體之間的穩定性。
進一步設置:相鄰所述第一防滑凸塊之間形成第一通槽,所述第二防滑凸塊的寬度寬于所述第一通槽的寬度,相鄰所述第二防滑凸塊之間形成第二通槽,所述第三防滑凸塊的寬度寬于所述第二通槽的寬度。
如此設置,使下層通過第二防滑凸塊與上層之間連接的接觸面積增大,同時第二防滑凸塊的支撐面積大于相鄰兩個第一防滑凸塊處于上層之間形成凹陷的面積,使第二防滑凸塊與上層之間的結構穩定性能增加;同理握持部與下層之間也室同樣的效果,本體結構上的連接關系增強。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相對現有技術相比:通過將使用部分為多層,且在每層上設置相應的防滑凸塊,達到使用部使用時均能起到防滑的作用,且能將香皂在使用時防滑利用性能達到做大;同時再握持部上設置與手指相應的凹槽,使手指與凹槽相貼合,提高手掌對本體之間握緊度;同時在握持部上設置相應的防滑凸起,在握緊時使防滑凸起與掌心相接觸,利用防滑凸起與手掌相接觸的摩擦力,達到提高本體與手掌之間的穩定性能;不僅提高香皂使用過程中均有良好的防滑性能的同時,還起到使用過程中防滑凸塊對人體的按壓作用,提高本體的使用性能。
附圖說明
圖1為防滑香皂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握持部的正視圖;
圖3為防滑香皂凹槽處的剖視圖。
圖中:1、本體;11、使用部;12、握持部;13、上層;14、下層;15、第一防滑凸塊;16、第二防滑凸塊;17、第三防滑凸塊;2、凹槽;3、防滑凸起;4、防滑紋;5、第一通槽;6、第二通槽;7、防水薄膜。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至圖3對防滑香皂做進一步說明。
一種防滑香皂,如圖1所示,包括呈長方體狀設置的本體1;本體1還可為圓柱體、圓臺體、橢圓柱體、三棱柱體或多棱柱體中的任意一種;本體1由使用部11和握持部12兩部分組成。
如圖1所示,其中,使用部11分為上層13和下層14,在上層13的一端面上至少設置有兩個第一防滑凸塊15,本方案選擇三個,即與上層13在豎直橫切面上呈三字形布置;在下層14的一端面上設置有第二防滑凸塊16,第二防滑凸塊16與上層13的另一端面連接,且第一防滑凸塊15與第二防滑凸塊16錯位布置;在握持部12的一端面上設置有第三防滑凸塊17,第三防滑凸塊17與下層14的另一端面連接,且第二防滑凸塊16與第三防滑凸塊17錯位布置;第一防滑凸塊15、第二防滑凸塊16以及第三防滑凸塊17均為矩形狀;相鄰第一防滑凸塊15之間形成第一通槽5,第二防滑凸塊16的寬度寬于第一通槽5的寬度;相鄰第二防滑凸塊16之間形成第二通槽6,第三防滑凸塊17的寬度寬于所述第二通槽6的寬度。
如圖1所示,在上層13與第二防滑凸塊16之間設置有防水薄膜7,當上層13的第一防滑凸塊15使用完畢后,通過將防水薄膜7扯掉,使上層13與第二防滑凸塊16接觸的端面脫離本體1,將第二防滑凸塊16與人體肌膚相接觸,起到防滑按壓的作用;同理在第三防滑凸塊17與下層14之間設置有同樣的防水薄膜7,當下層14的第二防滑凸塊16使用完畢后,通過將防水薄膜7扯掉,使下層14與第三防滑凸塊17接觸的端面脫離本體1,將第三防滑凸塊17起與人體肌膚相接觸,到防滑按壓的作用。
如圖1所示,在握持部12的側壁上設置有便于手指握持本體1的凹槽2,若干凹槽2對稱設置于握持部12的兩側;同時在凹槽2的槽壁上設置有防滑紋4,提高手指握持本體1時的防滑性能。
如圖2所示,在握持部12的另一端面上布置有呈半球狀設置的防滑凸起3,若干防滑凸起3成排狀設置,多排防滑凸起3間隔布置,且相鄰兩排上的防滑凸起3錯位布置。
如圖3所示,通過將使用部11分為多層,且在每層上設置相應的防滑凸塊,同時在防滑凸塊與上層13接觸的端面上設置防水薄膜7,當上層13使用完畢后通過撕扯相應的防水薄膜7,達到使用部11使用時各層均能起到防滑的作用,且能將香皂在使用時防滑利用性能達到做大;同時在握持部12上設置與手指相應的凹槽2,使手指與凹槽2相貼合,提高手掌對本體1之間握緊度;同時在握持部12上設置相應的防滑凸起3,在握緊時使防滑凸起3與掌心相接觸,利用防滑凸起3與手掌相接觸的摩擦力,達到提高本體1與手掌之間的穩定性能;不僅提高香皂使用過程中均有良好的防滑性能的同時,還起到使用過程中防滑凸塊對人體的按壓作用,提高本體1的使用性能。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屬于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