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化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4-氯乙酰乙酸乙酯的連續合成系統及方法。
背景技術:
4-氯乙酰乙酸乙酯為無色至淡黃色透明液體,是生產氮氯地平、奧拉西坦、阿托伐汀鈣等原料的重要中間體,市場需求量較大。現有工業化生產主要是通過間歇釜式氯化生產,存在反應時間長,氯化深度難以控制,副產物多,收率低等問題。
專利CN201210257429.X和CN201310321570.6公開了一種以雙乙烯酮為起始原料,經過氯化和酯化兩步合成4-氯乙酰乙酸乙酯,其原料均廉價易得而成為主流的生產方法,但是其也有本身固有的缺點就是產品收率偏低,只有75%-88%,造成成本偏高,而造成收率低的原因就是反應過程中會生成一定量的2-氯乙酰乙酸乙酯(5%左右),而2-氯乙酰乙酸乙酯的沸點和產品4-氯乙酰乙酸乙酯的沸點很接近(在減壓條件下約為2-3℃),因此在純化時通常要反復精餾,造成產品的大量分解,最終導致收率偏低。
專利WO2012146604A1和CN105693509A報道了4-氯乙酰乙酸乙酯的連續合成,以雙乙烯酮和氯氣為原料,在降膜式反應器中反應,反應結束后進入酯化釜進行酯化,合成4-氯乙酰乙酸乙酯,該技術方案過程反應不易控制,不易產業化生產。
技術實現要素:
發明目的: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第一個目的提供了一種在微通道反應器中連續合成4-氯乙酰乙酸乙酯的裝置系統;第二個目的提供一種在微通道反應器中連續合成4-氯乙酰乙酸乙酯的方法。
技術方案:一種4-氯乙酰乙酸乙酯的連續合成系統,包括第一溶液罐(1)、第二溶液罐(2)、泵(3)、微通道反應器(4);該微通道反應器(4)的上游設有進料管(5),下游設有出料管(6);所述第一溶液罐(1)、第二溶液罐(2)分別通過泵(3)與所述微通道反應器(4)的進料管(5)連接;還包括第二反應器(7),該第二反應器(7)包括進料支管(8)、出料總管(9),所述進料支管(8)至少有2根;還包括第三溶液罐(12),所述進料支管(8)分別與所述第三溶液罐(12)、出料管(6)連接,該第三溶液罐(12)與所述進料支管(8)之間設有泵(3);還包括收集罐(13)、尾氣吸收裝置(14),該收集罐(13)位于所述出料總管(9)的下游;尾氣吸收裝置(14)位于所述收集罐(13)的下游。
作為優選,所述第二反應器(7)的進料支管(8)、出料總管(9)的內腔中設有島(10),該島(10)有多個,呈心形,相鄰島(10)之間有間隙,均勻排列;所述進料支管(8)與所述出料總管(9)的交接處設有中心島(11),該中心島(11)為圓形;所述進料支管(8)與所述出料總管(9)的連接處為柔性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第一溶液罐(1)為雙乙烯酮溶劑罐;第二溶液罐(2)為氯氣溶液罐;第三溶液罐(12)為乙醇罐。
作為優選,所述泵(3)為計量泵。
一種采用上述4-氯乙酰乙酸乙酯的連續合成系統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驟:
1)雙乙烯酮和氯氣分別溶于有機溶劑中,配成溶液;雙乙烯酮與有機溶劑的摩爾比為0.05~50:1;氯氣與有機溶劑的摩爾比為0.01~50:1;
2)將配制的雙乙烯酮和氯氣溶液經泵(3)輸入到微通道反應器(4)中,進行氯化反應;雙乙烯酮溶液與氯氣溶液反應溫度范圍為-50℃~0℃,反應時間為0.1~50s,雙乙烯酮與氯氣摩爾比為0.9~1.5:1;
3)雙乙烯酮氯化反應結束后,與乙醇通過第二反應器(7)進行反應,合成4-氯乙酰乙酸乙酯,產品通過出料總管(9)進入收集罐(13),收集罐(13)連接尾氣吸收裝置(14),粗品進入后續精制。
作為優選,所述有機溶劑為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1,2-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烷、1,1,2-三氯乙烷,1,1,1-三氯乙烷、正己烷、正庚烷、對氯三氟甲苯中的一種或幾種按一定比例配置的混合物。
作為優選,雙乙烯酮與有機溶劑的摩爾比優選為0.1~0.5:1;氯氣與有機溶劑的摩爾比優選為0.05~0.2:1。
作為優選,雙乙烯酮溶液與氯氣溶液反應優選溫度范圍為-30℃~0℃,反應時間優選范圍為5~30s,雙乙烯酮與氯氣摩爾比優選范圍為1.0~1.1:1。
有益的效果:本發明采用微通道反應器、第二反應器,反應生成4-氯乙酰乙酸乙酯,在計量泵的精確計量控制輸送反應物料,在微通道反應器中直接完成氯化和酯化,產物直接進入后續分離,可大大提高反應選擇性,降低生產成本,縮短了反應時間,具體的效果如下:
1、 本發明具有傳質傳熱高效、精確控溫控時、安全穩定、無放大效應及反應的實時監控等優點;
2、本發明使用微通道反應器進行化合物多步驟的合成,可以減少對有機溶劑的使用,避免與有毒、有危險的試劑直接接觸,大大縮減反應工藝的時間,且有效控制多氯代物,降低多氯產物和其他副產物生成;
3、本發明減少物料用量和浪費以及潛在催化劑的循環回收,提高反應產物的含量和收率,有效的降低生產原料成本和能源成本,減少生產過程中的污染物;
4、采用第二反應器,進料支管與出料總管之間為柔性連接,可調節角度,進料支管與出料總管內腔中設有均勻排列的島、圓形中心島,可起到將物料分流,充分混合反應,反應更加精細準確,避免副產的發生,有利于正向反應的進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第二反應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的范圍。
實施案例1
如圖1、圖2所示,一種4-氯乙酰乙酸乙酯的連續合成系統,包括第一溶液罐1、第二溶液罐2、泵3、微通道反應器4;該微通道反應器4的上游設有進料管5,下游設有出料管6;所述第一溶液罐1、第二溶液罐2分別通過泵3與所述微通道反應器4的進料管5連接;還包括第二反應器7,該第二反應器7包括進料支管8、出料總管9,所述進料支管8至少有2根;還包括第三溶液罐12,所述進料支管8分別與所述第三溶液罐12、出料管6連接,該第三溶液罐12與所述進料支管8之間設有泵3;還包括收集罐13、尾氣吸收裝置14,該收集罐13位于所述出料總管9的下游;尾氣吸收裝置14位于所述收集罐13的下游。
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二反應器7的進料支管8、出料總管9的內腔中設有島10,該島10有多個,呈心形,相鄰島10之間有間隙,均勻排列;所述進料支管8與所述出料總管9的交接處設有中心島11,該中心島11為圓形;所述進料支管8與所述出料總管9的連接處為柔性連接。所述第一溶液罐1為雙乙烯酮溶劑罐;第二溶液罐2為氯氣溶液罐;第三溶液罐12為乙醇罐;所述泵3為計量泵。
實施例2
一種采用實施例1所述4-氯乙酰乙酸乙酯的連續合成系統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驟:
1)雙乙烯酮和氯氣分別溶于有機溶劑中,配成溶液;雙乙烯酮與有機溶劑的摩爾比為0.05~50:1;氯氣與有機溶劑的摩爾比為0.01~50:1;
2)將配制的雙乙烯酮和氯氣溶液經泵3輸入到微通道反應器4中,進行氯化反應;雙乙烯酮溶液與氯氣溶液反應溫度范圍為-50℃~0℃,反應時間為0.1~50s,雙乙烯酮與氯氣摩爾比為0.9~1.5:1;
3)雙乙烯酮氯化反應結束后,與乙醇通過第二反應器7進行反應,合成4-氯乙酰乙酸乙酯,產品通過出料總管9進入收集罐13,收集罐13連接尾氣吸收裝置14,粗品進入后續精制。
本實施例中,所述有機溶劑為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1,2-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烷、1,1,2-三氯乙烷,1,1,1-三氯乙烷、正己烷、正庚烷、對氯三氟甲苯中的一種或幾種按一定比例配置的混合物。
雙乙烯酮與有機溶劑的摩爾比優選為0.1~0.5:1;氯氣與有機溶劑的摩爾比優選為0.05~0.2:1。
雙乙烯酮溶液與氯氣溶液反應優選溫度范圍為-30℃~0℃,反應時間優選范圍為5~30s,雙乙烯酮與氯氣摩爾比優選范圍為1.0~1.1:1。
實施案例3
本實施例采用裝置同實施例1。
將雙乙烯酮與二氯甲烷摩爾比為0.2:1配制成溶液,氯氣與二氯甲摩爾比為0.05:1配制成溶液;
將配制好的雙乙烯酮溶液、氯氣溶液分別通過計量泵輸入到連續流微通道反應器中,雙乙烯酮與氯氣的摩爾比為1.1:1,反應溫度為-5℃,反應時間為30s;
雙乙烯酮氯化反應結束后,通過計量泵輸入乙醇,反應結束后進入產品收集罐,收集罐連接尾氣吸收裝置。GC分析乙酰乙酸乙酯含量為1%,4-氯乙酰乙酸乙酯的含量為96%,2,4-二氯乙酰乙酸乙酯的含量約為0.2%,其他雜質為2.8%。
實施案例4
本實施例采用裝置同實施例1。
雙乙烯酮與1,2-二氯乙烷摩爾比為0.2:1,混合配制成溶液,氯氣與1,2-二氯乙烷摩爾比為0.1:1配制成溶液;
將配制好的雙乙烯酮溶液、氯氣溶液分別通過計量泵輸入到連續流微通道反應器中,雙乙烯酮與氯氣的摩爾比為1:1,反應溫度為-10℃,反應時間為20s;
雙乙烯酮氯化反應結束后,通過計量泵輸入乙醇,反應結束后進入產品收集罐,收集罐連接尾氣吸收裝置。GC分析乙酰乙酸乙酯含量為1.5%,4-氯乙酰乙酸乙酯的含量為97%,2,4-二氯乙酰乙酸乙酯的含量約為0.3%,其他雜質為1.2%。
實施案例5
本實施例采用裝置同實施例1。
雙乙烯酮與1,2-二氯乙烷摩爾比為0.5:1,混合后配制成,溶液,氯氣與二氯乙烷摩爾比為0.2:1,混合后配制成溶液;
將配制好的雙乙烯酮溶液、氯氣溶液分別通過計量泵輸入到連續流微通道反應器中,雙乙烯酮與氯氣的摩爾比為1:1,反應溫度為-20℃,反應時間為10s;
雙乙烯酮氯化反應結束后,通過計量泵輸入乙醇,反應結束后進入產品收集罐,收集罐連接尾氣吸收裝置。GC分析乙酰乙酸乙酯含量為2.5%,4-氯乙酰乙酸乙酯的含量為95%,2,4-二氯乙酰乙酸乙酯的含量約為1.3%,其他雜質為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