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聚丁腈專用納米短纖維材料的制備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一種應用于橡膠的短纖維材料的制備工藝,具體涉及一種乳聚丁腈專 用納米短纖維材料的制備工藝。
【背景技術】
[0002] 為了確保輪胎三角膠具有較高的模量和硬度,現有技術中往往通過在橡膠中添加 炭黑、短纖維等來提高材料的硬度和模量。與炭黑補強橡膠模量較低相比,短纖維增強橡膠 復合材料既具有橡膠的彈性,同時又保持了纖維的強度和剛度,制品具有高強度、高模量、 耐撕裂等優良性能。但是微米短纖維,如尼龍、聚酯、滌綸、芳綸短纖維等雖然可以使復合材 料的模量大幅度提高,但是由于其長度較長,纖維難以均勻地分散在橡膠基體中,導致加工 性能較差,且動態生熱后復合材料的模量會下降,依然無法滿足要求。
[0003] 納米短纖維不但具有纖維特有的強度和剛度,還具有易分散、加工性能優良等特 點,針狀硅酸鹽是一種具鏈層狀結構的含水富鎂硅酸鹽粘土礦物,其經過改性可以增強橡 膠的力學性能。
[0004] CN101885862A(公開日為2010年11月17日)公開了一種制備橡膠納米短纖維復 合材料,其通過CO 2超臨界法對針狀硅酸鹽進行改性,改性針狀硅酸鹽在與橡膠基體的混 合過程中被解離成納米短纖維,同時添加軟質炭黑,最后制備出的復合材料。針狀硅酸鹽 經CO 2超臨界法改性的具體方法為:采用粒度不低于1000目的天然針狀硅酸鹽為原料,將 硅烷偶聯劑、三乙醇胺和針狀硅酸鹽以質量比為3?24 : 1?8 : 30?100的比例加入 反應釜中,然后加入干冰,攪拌條件下,反應釜密閉加熱至溫度為40°C?100°C,壓力10? 14MPa,反應1?2小時,反應結束后,將反應釜減壓到常壓狀態,待冷卻,得到改性針狀硅酸 鹽。
[0005] 雖然上述現有技術公開了一種制備橡膠納米短纖維復合材料的方法,能夠滿足一 定的需要,但這些仍存在一定的缺陷:采用CO 2超臨界法對針狀硅酸鹽進行改性,反應需要 密閉進行,操作麻煩,導致成本較高,而改性針狀硅酸鹽的用量直接決定著復合材料的成 本,影響其在工業上的大規模使用。
[0006] 因此,對于針狀硅酸鹽的改性存在進一步改進和優化的需求,這也是該技術領域 內的研宄熱點和重點之一,更是本發明得以完成的動力和出發點所在。
【發明內容】
[0007]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人在進行了大量的深入研宄之 后,提供了一種乳聚丁腈專用納米短纖維材料的制備工藝,本發明的操作步驟簡單,容易控 制,成本低,適于在工業上大規模應用。
[0008]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乳聚丁腈專用納米短纖維材料的制備工藝, 包括如下步驟:
[0009] 步驟(1),將凹凸棒石用破碎機粗碎至直徑為3± Imm的小顆粒,再噴灑相當于所 述凹凸棒石重量3?8%的硅烷偶聯劑,然后噴水調至水分重量含量為43±2%,用間距 f 2mm的三輥機進行擠壓成片狀凹凸棒石;
[0010] 步驟⑵,將所述片狀凹凸棒石堆放3?5天,然后按照重量比1: (15?25)將所 述片狀凹凸棒石和水放入不銹鋼打漿池,再加入相當于所述片狀凹凸棒石重量1?3%的 分散劑組合物,打漿,高速剪切,再高壓70?90MP均質處理,獲得乳濁液;
[0011] 步驟(3),將所述乳濁液通過旋流分級后進行脫水,獲得餅料;
[0012] 步驟(4),將所述餅料烘干至水分的重量含量小于2%,然后破碎,加入相當于破 碎后的餅料重量〇. 5?2%的硬脂酸,磨粉,氣流粉碎,即得乳聚丁腈專用納米短纖維材料。
[0013] 優選的,步驟(1)中,所述硅烷偶聯劑的重量相當于所述凹凸棒石重量的5%。
[0014] 優選的,步驟(1)中,所述硅烷偶聯劑為硅烷偶聯劑KH550。
[0015] 優選的,步驟(2)中,所述分散劑組合物由六偏磷酸鈉與多聚磷酸鈉按照重量比 1: (0. 5?2)混合而成,進一步優選的,所述六偏磷酸鈉與多聚磷酸鈉的重量比為1:1。
[0016] 優選的,步驟(2)中,所述分散劑組合物的重量相當于所述凹凸棒石重量的2%。
[0017] 優選的,步驟(2)中,所述高速剪切的時間為1?3h。
[0018] 優選的,步驟(3)中,所述脫水采用離心機進行。
[0019] 優選的,步驟(4)中,所述硬脂酸的重量相當于所述破碎后的餅料重量的1%。
[0020] 優選的,步驟(4)中,所述烘干的溫度為100?130°C。
[0021]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發明通過凹凸棒石原礦的選材以及 硅烷偶聯劑處理、采用分散劑組合物并進行打漿和高壓均質處理、乳濁液脫水、烘干破碎、 加入硬脂酸并氣流粉碎等多個環節和因素的研宄,進而實現對凹凸棒石的改性,避開了繁 瑣的CO 2超臨界法操作,操作步驟簡單,容易控制,成本低,使其作為改性的納米短纖維材料 和乳聚丁腈形成橡膠納米短纖維復合材料時,不但可以增強乳聚丁腈橡膠的力學性能,也 能夠有效降低乳聚丁腈橡膠納米短纖維復合材料的成本,適于在工業上大規模應用。
【具體實施方式】
[0022]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以下實施例將有助于本領域的技術 人員進一步理解本發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發明。應當指出的是,對本領域的普通技術 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發明 的保護范圍。
[0023] 實施例1
[0024] 本實施例涉及一種乳聚丁腈專用納米短纖維材料的制備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0025] 步驟(1),將凹凸棒石用破碎機粗碎至直徑為3± Imm的小顆粒,再噴灑相當于所 述凹凸棒石重量5%的硅烷偶聯劑KH550,然后噴水調至水分重量含量為43±2%,用間距 f 2mm的三輥機進行擠壓成片狀凹凸棒石;
[0026] 步驟(2),將所述片狀凹凸棒石堆放5天,然后按照重量比1:15將所述片狀凹凸棒 石和水放入不銹鋼打漿池,再加入相當于所述片狀凹凸棒石重量2%的分散劑組合物(分 散劑組合物由六偏磷酸鈉與多聚磷酸鈉按照重量比1:1混合而成),打漿,高速剪切2h,再 高壓90MPa均質處理,獲得乳濁液;
[0027] 步驟(3),將所述乳濁液通過旋流分級后采用離心機進行脫水,獲得餅料;
[0028] 步驟(4),將所述餅料在120°C條件下烘干至水分的重量含量小于2%,然后破碎, 加入相當于破碎后的餅料重量1 %的硬脂酸,磨粉,氣流粉碎,即得乳聚丁腈專用納米短纖 維材料;
[0029] 步驟(5)乳聚丁腈復合材料的制備:依次向密煉機中加入20重量份的上述乳聚丁 腈專用納米短纖維材料、80重量份的乳聚丁腈橡膠、20重量份的軟質炭黑N660,在150°C進 行混合均勻,得到混煉膠,經壓延取向,得到乳聚丁腈復合材料。
[0030] 實施例2
[0031] 本實施例涉及一種乳聚丁腈專用納米短纖維材料的制備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0032] 步驟(1),將凹凸棒石用破碎機粗碎至直徑為3± Imm的小顆粒,再噴灑相當于所 述凹凸棒石重量3%的硅烷偶聯劑KH550,然后噴水調至水分重量含量為43±2%,用間距 f 2mm的三輥機進行擠壓成片狀凹凸棒石;
[0033] 步驟(2),將所述片狀凹凸棒石堆放3天,然后按照重量比1:20將所述片狀凹凸棒 石和水放入不銹鋼打漿池,再加入相當于所述片狀凹凸棒石重量3%的分散劑組合物(分 散劑組合物由六偏磷酸鈉與多聚磷酸鈉按照重量比1:0. 5混合而成),打漿,高速剪切3h, 再高壓70MPa均質處理,獲得乳濁液;
[0034] 步驟(3),將所述乳濁液通過旋流分級后采用離心機進行脫水,獲得餅料;
[0035] 步驟(4),將所述餅料在125°C條件下烘干至水分的重量含量小于2%,然后破碎, 加入相當于破碎后的餅料重量2%的硬脂酸,磨粉,氣流粉碎,即得乳聚丁腈專用納米短纖 維材料;
[0036] 步驟(5)乳聚丁腈復合材料的制備:依次向密煉機中加入25重量份的上述乳聚丁 腈專用納米短纖維材料、80重量份的乳聚丁腈橡膠、20重量份的軟質炭黑N660,在150°C進 行混合均勻,得到混煉膠,經壓延取向,得到乳聚丁腈復合材料。
[0037] 實施例3
[0038] 本實施例涉及一種乳聚丁腈專用納米短纖維材料的制備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0039] 步驟(1),將凹凸棒石用破碎機粗碎至直徑為3± Imm的小顆粒,再噴灑相當于所 述凹凸棒石重量4%的硅烷偶聯劑KH550,然后噴水調至水分重量含量為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