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聚酰胺縮聚反應裝置的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9074970閱讀:1101來源:國知局
一種聚酰胺縮聚反應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聚酰胺的制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聚酰胺縮聚反應裝置。
【背景技術】
[0002]聚酰胺樹脂,簡稱PA,為主鏈上具有酰胺鍵的聚合體。可由二元胺與二元酸縮聚、內酰胺開環聚合得到。由于所用二元酸和二元胺的種類不同可得到多種聚酰胺樹脂。按相對分子量的大小大致將其分為高分子聚酰胺樹脂和低分子聚酰胺樹脂。
[0003]高分子聚酰胺樹脂,即人們熟知的尼龍或錦綸,由直鏈脂肪族二元酸和二元胺構成,主要用于制備合成纖維和工程塑料,開發和研究工藝比較完整的一類聚酰胺樹脂。低分子聚酰胺樹脂由二聚酸與二元胺或多元胺進行縮聚反應后得到,又稱二聚酸聚酰胺樹脂。按其性質可分為兩大類:非反應性或中性聚酰胺以及反應性聚酰胺。中性聚酰胺主要由二聚酸和乙二胺合成,用于生產油墨、熱熔性膠粘劑以及涂料。
[0004]目前,產生聚酰胺使用的縮聚反應釜其加熱系統大都為電加熱,由于加熱溫度控制性差,導致加熱溫度過高或過低,從而嚴重影響產品質量。用導熱油加熱如公布號為CN103100361A的專利申請所述的一種導熱油加熱反應釜系統,通過采用循環導熱,保證反應釜的恒溫。但是,這種加熱方法需要循環系統始終處在工作狀態,才能保證反應釜溫度的恒定,自動化程度低。而且,該專利申請的技術方案中導熱夾套外設有保溫層雖能起到一定的隔熱效果,但是,由于部分反應要求溫度較高,會使得熱量穿透隔熱層散發出來,也會存在灼傷工作人員的危害,缺乏靠近后報警的功能。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針對現在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自動控制反應溫度、提高操作安全性及具有自動報警功能的聚酰胺縮聚反應裝置。
[0006]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手段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一種聚酰胺縮聚反應裝置包括縮聚釜、滴加裝置、第一列管冷凝器以及第一導氣管;所述第一列管冷凝器通過所述第一導氣管與所述縮聚釜的內部空腔相連通,所述滴加裝置包括儲液罐、導液管以及閥門;所述導液管的一端與所述儲液罐的出料口相連通,所述導液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縮聚釜的內部空腔中,所述閥門設置在所述導液管上;所述第一列管冷凝器中設置有第一折流板,所述第一折流板與所述第一列管冷凝器中的冷凝管相連;所述縮聚釜包括縮聚釜體以及縮聚釜蓋,所述縮聚釜體包括內罐體與外罐體,所述外罐體上開設有第一進油口以及第一出油口 ;所述內罐體與所述外罐體之間的空腔處儲存有油液,所述釜蓋上開設有第四進料口 ;所述縮聚裝置還包括自動控溫裝置,所述自動控溫裝置包括溫度傳感器、循環油管、循環栗、電子閥以及儲油箱;所述溫度傳感器設置在所述外罐體上,所述循環栗以及所述電子閥均設置在所述循環油管上;所述儲油箱上開設有第二進油口以及第二出油口,所述循環油管包括進油管以及出油管;所述第一進油口與所述第二出油口通過所述進油管相連通,所述第一出油口與所述第二進油口通過所述出油管相連通。
[0007]優選地:所述縮聚裝置還包括隔熱保護套,所述縮聚釜套設在所述隔熱保護套中。
[0008]優選地:所述循環栗設置在所述進油管上,所述電子閥設置在所述出油管上。
[0009]優選地:所述循環栗上還設置有功率調節器。
[0010]優選地:所述隔熱保護套的外側設置有非接觸式感應報警裝置。
[0011]優選地:所述非接觸式感應報警裝置包括紅外傳感器、處理器以及聲光報警裝置;所述紅外傳感器的輸出端與所述處理器的輸入端相連,所述處理器的輸出端與所述聲光報警裝置的輸入端相連。
[0012]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在縮聚裝置中設置自動控溫裝置,通過溫度傳感器發出的信號來控制電子閥的開啟或關閉,實現縮聚釜內的油液與儲油箱中油液的循環,達到自動保溫的效果。通過在循環栗上設置功率調節器,來調節循環的速率。通過在隔熱保護套上設置紅外傳感器,當有工作人員靠近釜體時,紅外傳感器發出信號,經處理器處理后,驅動聲光報警裝置報警,提高工作人員的安全性。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框圖。
[0014]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聚合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中轉釜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離心分離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管道切換過濾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法蘭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縮聚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8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過濾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9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布料器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10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造粒輸送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1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自動噴淋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1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造粒分級出料機構的局部立體圖。
[0025]圖1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造粒分級出料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6]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的描述。
[0027]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按工藝流程從前至后依次包括聚合裝置、酸化釜、板框壓濾機、中轉釜、離心分離裝置、薄膜蒸發器、分子蒸餾裝置、管道切換過濾裝置、縮聚裝置、過濾裝置以及造粒系統。
[0028]所述酸化釜、所述板框壓濾機、所述薄膜蒸發器以及所述分子蒸餾裝置均為現有設備。
[0029]如圖2所示,聚合裝置包括聚合釜101以及提料裝置102,所述聚合釜101包括聚合釜體1011以及聚合釜蓋1012,所述聚合釜蓋1012上開設有第一進料口 1013。所述提料裝置102包括儲料罐1021、第一提升栗1022以及第一導料管1023。所述第一導料管1023的一端與所述第一進料口 1013相連,所述第一導料管1023的另一端與所述儲料罐1021的出料口相連,所述第一提升栗1022設置在所述第一導料管1023上。
[0030]如圖3所示,所述中轉釜包括中轉釜殼體401以及接觸式自動報警系統402,所述中轉釜殼體401上開設有第二進料口 403,所述接觸式自動報警裝置402包括第一液位傳感器4021以及報警系統4022。所述第一液位傳感器402懸掛在所述中轉釜殼體401的內部空腔中,所述第一液位傳感器4021發出感應信號驅動所述報警系統4022發出報警信號。
[0031]如圖4所示,所述離心分離裝置包括離心機、分離槽以及排水管503。所述離心機包括殼體5011、上蓋5012、轉鼓5013、輕相堰5014、重相堰5015。所述轉鼓5013設置在所述殼體5011的正中心,所述輕相堰5014設置在所述轉鼓5013頂部的開口區域,所述重相堰5015設置在所述上蓋5012的底部。所述殼體5011上開設有第三進料口 5016、第一進水口 5017、輕相出口 5018以及重相出口 5019。所述第三進料口 5016和所述第一進水口 5017位于所述輕相出口 5018和所述重相出口 5019的下方。所述上蓋5012上開設有第一排水口 50110,所述第一排水口 50110與所述排水管503相對接,所述排水管503上設置有第二提升栗504。所述分尚槽502設置在所述重相出口 5019的下方,所述分尚槽502中設置有擋板5023,所述擋板5023的底部與所述分離槽502內壁的底部存在間隙。
[0032]所述轉鼓5013的內壁上開設置有溫度控制裝置5021,所述溫度控制裝置包括感溫器50211、電子加熱器50212以及加熱管50213,所述感溫器50211的溫度測試范圍為(50-100) °C。經所述第一進水口 5017流入的水其溫度范圍為(85-95) °C,所述擋板5023焊接在所述分離槽502內部空腔的側壁上,將所述分離槽分為第一空腔5021以及第二空腔5022。所述間隙為(1-5) cm,所述離心分離裝置5還包括重相排出管505,所述重相排出管505上設置有第三提升栗506,所述重相排出管505的的一端與所述重相出口 5019相連通,所述重相排出管5023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空腔5021中(可以延伸至所述第二空腔5022中)。所述重相排出管505與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