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能發出青光、紫光和白光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子元器件中有機電致發光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新型結構的白色和青色、紫色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
背景技術:
目前,顯示技術已經由過去的熱陰極射線管(CRT)、液晶顯示器(LCD),發展為目前出現的最新的顯示裝置。針對應用領域的不同,大尺寸顯示器和微顯示器的需求顯得尤為迫切。近年來出現的三種新型平板顯示器-等離子顯示器(PDP)、場發射顯示器(FED)和有機電致發光顯示器(OLED),均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CRT顯示器和液晶顯示器(LCD)的不足。其中,有機電致發光技術為微顯示提供技術支持,因為有機電致發光顯示器具有顯著的優點自主發光、低電壓直流驅動、耐高低溫、全固化、寬視角、顏色豐富、不需要背光源、視角大、功率低、響應速度可達液晶顯示器的1000倍,而其制造成本卻低于同等分辨率的液晶顯示器,因此,有機電致發光顯示器成為人們研究的熱點。
但是OLED的前期研究工作并沒有取得令人矚目的成果,制約其發展的是材料的應用以及器件結構的變化。制備的器件結構簡單,大多為單層器件,效率低,驅動電壓高,發光亮度低。
直到1987年,美國柯達公司C.W.Tang等人在總結前人的基礎上發明了三明治結構的器件他們采用熒光效率很高、電子傳輸性能且成膜性能好的有機小分子材料8-羥基喹啉鋁(Alq3),與具有空穴傳輸特性的芳香族二胺(diamine)衍生物制成低驅動電壓(<10V),高量子效率(1%),高亮度(>1000cd/m2)的有機EL器件,這一突破性進展重新激發了人們對于有機EL的熱情,使人們看到了有機電致發光器件作為新一代平板顯示器件的希望。從此,有機電致發光走上了迅速發展的道路,人們在材料合成,器件結構設計,載流子傳輸等諸多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使得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性能逐漸接近實用化水平。1990年Friend小組報道了在低電壓下高分子電致發光現象,揭開了高分子有機平板顯示研究的新領域;1997年,Frrest等發現磷光電致發光現象,突破了有機電致發光材料量子效率低于25%的限制,使有機平板顯示器件的研究進入一個新時期......短短的10年中,有機電致發光技術走過了無機顯示材料30多年的發展歷程,并且產業化勢頭異常迅猛。
有機電致發光顯示器件作為一種新型的有機半導體光電信息功能材料和固體平板化顯示器件,近年來發展非常迅速。白光有機電致發光顯示器件更是近年來OLED研究和發展的熱門,因為白光涵蓋整個可見光區的紅、綠、蘭三種基色,易轉換為全彩色顯示器件,這是目前獲得全彩色顯示的最佳方法之一,也將是OLED器件實用化,商品化的一個切入點。白光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的壽命,色純度和穩定性等問題一直是制約其實用化和產業化的絆腳石。目前復雜的器件結構和制造工藝更是嚴重影響了其產業化,高昂的制造成本和難以重復的器件性能都使其應用性降低。
盡管近年來OLED技術已取得長足的進步,但是目前的技術在有機電致發光領域中仍然存在很多瓶頸。無論是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實現全彩化顯示,還是作為單一的照明電源使用,可以發出白光的器件制備都是至關重要的,而它們的結構簡單性、高亮度、高效率、長壽命都是影響器件實用化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利用已知的具有優良光電性能的材料、采用結構盡量簡單的器件,如非摻雜手段,實現白色的發光,而得到高效的器件方面,特別值得人們去不斷的探索。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提供一種能能發出青光、紫光和白光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目的是利用常規的性能優良的熒光材料,可作為有機層中的功能材料,通過改變器件的結構和功能層的組份,制備高性能的白色或者青色、紫色的有機發光器件。
本發明所提出的技術問題是這樣解決的構造一種能發出青光、紫光和白光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包括透明襯底、陽極層和陰極層,其中一種電極位于透明襯底表面所述陽極層和陰極層之間設置有機功能層,它至少包括發光層,該發光層可以是發出藍光的熒光材料層和發出黃光的熒光材料層或者發出綠光的熒光材料層,發出綠光的熒光材料層和發出紅光的熒光材料層,在外加電源的驅動下,能發出白光或者青光、紫光,其特征在于所述藍光的熒光材料層由具有空穴傳輸能力的有機功能材料構成,該具有空穴傳輸能力的有機功能材料芳香族二胺類化合物或星形三苯胺化合物,或咔唑類聚合物;所述黃色發光層可以是黃色熒光材料本身如rubrene或silole,也可以是(橙)紅色材料如DCM系列;所述綠光的熒光材料層可以是具有電子傳輸能力的有機功能材料,如或者8-羥基喹啉鋁(Alq3)等,所述紅光的熒光材料層為DCJTB等紅光材料系列。
按照本發明所提供的能發出青光、紫光和白光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芳香族二胺類化合物或星形三苯胺化合物可以是N,N’-雙-(3-甲基苯基)-N,N’-二苯基-[1,1’-聯苯基]-4,4’-二胺或者N,N’-雙(3-萘基)-N,N’-二苯基-[1,1’-二苯基]-4,4’-二胺或者三-[4-(5-苯基-2-噻吩基)苯]胺,所述的咔唑類聚合物可以是聚乙烯咔唑、m-TDATA,DPVBi、BAlq、BCzVB、Perylene、BczVBi等中的一種或多種。
按照本發明所提供的能發出青光、紫光和白光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陰極層和陽極層分別設置有注入層,所述有機功能層還包括電子傳輸層、空穴傳輸層和具有電子傳輸能力的空穴阻擋層,所述電子傳輸層和注入層可以是金屬配合物材料或者噁二唑類電子傳輸材料,或者咪唑類電子傳輸材料;所述空穴傳輸層材料可以是芳香族二胺類化合物或星形三苯胺化合物,或咔唑類聚合物。
按照本發明所提供的能發出青光、紫光和白光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電子傳輸能力的空穴阻擋層所用的材料為具有電子傳輸能力且能阻擋空穴的一類材料,可以是聚N-乙烯基咔唑、BCP、二(2-甲基-8-喹啉酸根合)三苯基硅烷醇鋁(III)、二(2-甲基-8-喹啉酸根合)4-苯酚鋁(III)或二(2-甲基-8-喹啉酸根合)4-苯基苯酚鋁(III)中的一種或者多種。
按照本發明所提供的能發出能發出青光、紫光和白光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配合物材料具有中心金屬原子構成的一類化合物,可以是8-羥基喹啉鋁(Alq3)或者8-羥基喹啉鎵(Gaq3)或者雙[2-(2-羥基苯基-1)-吡啶]鈹(Bepp2)等,所述噁二唑類電子傳輸和注入材料可以是2-(4-二苯基)-5-(4-叔丁苯基)-1,3,4-噁二唑(PBD),所述咪唑類電子傳輸和注入材料可以是1,3,5-三(N-苯基-2-苯并咪唑-2)苯(TPBI);所述芳香族二胺類化合物可以是N,N’-雙-(3-甲基苯基)-N,N’-二苯基-[1,1’-聯苯基]-4,4’-二胺(TPD)或者N,N’-雙(3-萘基)-N,N’-二苯基-[1,1’-二苯基]-4,4’-二胺(NPB)及其衍生物,所述星形三苯胺化合物可以是三-[4-(5-苯基-2-噻吩基)苯]胺(PTDATA系列),所述咔唑類聚合物可以是聚乙烯咔唑(PVK)或者其單體。
按照本發明所提供的能發出青光、紫光和白光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襯底可以是玻璃或者柔性基片或者金屬薄片等,其中柔性基片可以是超薄的固態薄片、聚酯類或聚酞亞胺類化合物等;所述陽極層可以是金屬氧化物薄膜或者金屬薄膜,該金屬氧化物薄膜可以是ITO薄膜或者氧化鋅薄膜或氧化錫鋅薄膜,該金屬薄膜也可以是金、銅、銀等功函數較高的金屬薄膜;所述陽極層可以是PEDOT:PSS或PANI類有機導電聚合物;所述陽極注入層和緩沖層可以是無機小分子化合物或者具有低的最高被占用能級(HOMO)能級的有機化合物,如酞氰銅(CuPc)和二氧化硅(SiO2);所述陰極層包括緩沖層和金屬層,所述緩沖層材料是無機小分子化合物或者具有高的最低未被占用能級(LUMO)能級的有機化合物,例如LiF或CsF,所述金屬層材料是金屬薄膜或合金薄膜,該金屬薄膜可以是鋰或鎂或鈣或鍶或鋁或銦等功函數較低的金屬薄膜或它們與銅或金或銀等的合金薄膜。
該能發出青光、紫光和白光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①利用洗滌劑、乙醇溶液和去離子水對透明襯底進行超聲清洗,清洗后用干燥氮氣吹干;②將透明襯底傳送至真空蒸發室中進行電極的制備,所述電極包括陽極層或者陰極層;③將制備好電極的透明襯底移入真空室,在氧氣壓環境下對進行低能氧等離子預處理;④將處理后的透明襯底在高真空度的蒸發室中,開始進行有機薄膜的蒸鍍,按照器件結構依次蒸鍍有機功能層,所述有機功能層包括發光層、載流子傳輸層和(或)注入層和緩沖層;⑤在有機層蒸鍍結束后在真空蒸發室中進行另一個電極的制備,所述電極包括陰極層或者陽極層;⑥將做好的器件傳送到手套箱進行封裝,手套箱為氮氣氛圍;⑦測試器件的電流-電壓-亮度特性,同時測試器件的發光光譜參數。
提供另一種能發出青光、紫光和白光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①利用洗滌劑、乙醇溶液和去離子水對透明襯底進行超聲清洗,清洗后用干燥氮氣吹干;②將透明襯底傳送至真空蒸發室中進行電極的制備,所述電極包括陽極層或者陰極層;③將制備好電極的透明襯底移入真空室,在氧氣壓環境下對進行低能氧等離子預處理;④將處理后的透明襯底在旋涂機中進行有機薄膜的旋涂,按照器件結構依次旋涂有機功能層,所述有機功能層包括發光層、載流子傳輸層和(或)注入層和緩沖層;⑤在有機層旋涂結束后在高真空度的蒸發室中進行另一個電極的制備,所述電極包括陰極層或者陽極層;⑥將做好的器件傳送到手套箱進行封裝,手套箱為氮氣氛圍;⑦測試器件的電流-電壓-亮度特性,同時測試器件的發光光譜參數。
本發明所提供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所用材料為有機物/高分子,因而選擇范圍寬,可實現白光或者青光、紫光的顯示;所涉及的材料為常規的性能優良的有機半導體材料,得到高效的器件,所用材料合成及器件化工藝成熟、造價低,與通過花費大量時間合成新材料得到性能優良的器件相比,本研究從工藝的角度開辟了一條獨具特色的途徑,本發明中所用到的化合物在液體和固體膜中都有較強的熒光,同時又具有相當高的熱、光、電和物理化學等穩定性。驅動電壓低,發光亮度和發光效率高,可制成柔性顯示器件;響應速度快,發光視角寬;器件超薄,體積小,重量輕;更為重要的是,有機發光材料以其固有的多樣性為材料選擇提供了寬廣的范圍,通過對有機分子結構的設計、組裝和剪裁,能夠滿足多方面不同的需要和易于實現大面積顯示。還有制備方法合理簡單,易操作。
圖1是本發明所提供的能發出青光、紫光和白光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所提供的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發明所提供的實施例3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發明所提供的實施例中所述白色器件在10V正向電壓下的發光光譜的測試曲線圖。
其中,1、透明襯底,2、陽極層,3、發光層,4、空穴阻擋層兼做電子傳輸層,5、陰極層,6、外加電源,7、空穴傳輸層,31、空穴傳輸層兼做藍色發光層,32、黃色發光層,33、藍色發光層,34、黃光發光層。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能發出青光、紫光和白光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如圖1所示,1、透明襯底,2、陽極層,3、發光層,4、空穴阻擋層兼做電子傳輸層,5、陰極層,6、外加電源。
如圖2所示,器件的結構包括透明襯底1,陽極層2,發光層3,空穴阻擋層兼做電子傳輸層4,陰極層5,外加電源6,空穴傳輸層兼做藍色發光層31,黃色發光層32,器件在外加電源6的驅動下發白光。
如圖3所示,器件的結構包括透明襯底1,陽極層2,發光層3,空穴阻擋層兼做電子傳輸層4,陰極層5,外加電源6,空穴傳輸層7,藍色發光層33,黃色發光層34,器件在外加電源6的驅動下發白光。
本發明中襯底1為電極和有機薄膜層的依托,它在可見光區域有著良好的透光性能,有一定的防水汽和氧氣滲透的能力,有較好的表面平整性,它可以是玻璃或柔性基片,柔性基片采用聚酯類、聚酞亞胺化合物中的一種材料或者較薄的金屬。
本發明中陽極層2作為有機電致發光器件正向電壓的連接層,它要求有較好的導電性能、可見光透明性以及較高的功函數。通常采用無機金屬氧化物(如氧化銦錫ITO,氧化鋅ZnO等)、有機導電聚合物(如PEDOT:PSS,PANI等)或高功函數金屬材料(如金、銅、銀、鉑等)。
本發明中陰極層6作為器件負向電壓的連接層,它要求具有較好的導電性能和較低的功函數,陰極通常為低功函數金屬材料鋰、鎂、鈣、鍶、鋁、銦等功函數較低的金屬或它們與銅、金、銀的合金;或者一層很薄的緩沖絕緣層(如LiF、MgF2等)和前面所提高的金屬或合金。
本發明中的空穴傳輸層兼做藍色發光層31材料為芳香族二胺類化合物或星形三苯胺化合物,或咔唑類聚合物。所述芳香族二胺類化合物可以是N,N’-雙-(3-甲基苯基)-N,N’-二苯基-[1,1’-聯苯基]-4,4’-二胺(TPD)或者N,N’-雙(3-萘基)-N,N’-二苯基-[1,1’-二苯基]-4,4’-二胺(NPB),所述星形三苯胺化合物可以是三-[4-(5-苯基-2-噻吩基)苯]胺(PTDATA系列),所述咔唑類聚合物可以是聚乙烯咔唑(PVK),m-TDATA,DPVBi、BAlq、BCzVB、Perylene、或BczVBi等。。
本發明中的黃色發光層可以是熒光材料本身如rubrene構成的薄膜,或者是摻雜后的體系如DCM摻雜后的8-羥基喹啉鋁(Alq3)。
本發明中的空穴阻擋層兼做電子傳輸層4材料為具有電子傳輸能力的空穴阻擋材料,如聚N-乙烯基咔唑、BCP、二(2-甲基-8-喹啉酸根合)三苯基硅烷醇(silanolate)鋁(III)、二(2-甲基-8-喹啉酸根合)4-苯酚鋁(III)或二(2-甲基-8-喹啉酸根合)4-苯基苯酚鋁(III)。
采用本發明制備的藍光OLED器件結構舉例如下①玻璃/ITO/空穴傳輸層兼做藍色發光層/黃色發光層/空穴阻擋層兼做電子傳輸層/陰極層②玻璃/ITO/空穴傳輸層/藍色發光層/黃色發光層/空穴阻擋層兼做電子傳輸層/陰極層③玻璃/ITO/空穴傳輸層兼做藍色發光層/黃色發光層/空穴阻擋層/空穴阻擋層/電子傳輸層/陰極層④玻璃/ITO/空穴傳輸層/黃色發光層/藍色發光層/空穴阻擋層兼做電子傳輸層/陰極層⑤玻璃/ITO/空穴傳輸層/黃色發光層/藍色發光層/空穴阻擋層/電子傳輸層/陰極層⑥玻璃/導電聚合物/空穴傳輸層兼做藍色發光層/黃色發光層/空穴阻擋層兼做電子傳輸層/陰極層⑦玻璃/導電聚合物/空穴傳輸層/藍色發光層/黃色發光層/空穴阻擋層兼做電子傳輸層/陰極層⑧玻璃/導電聚合物/空穴傳輸層/黃色發光層/藍色發光層/空穴阻擋層兼做電子傳輸層/陰極層⑨柔性聚合物襯底玻璃/ITO/空穴傳輸層兼做藍色發光層/黃色發光層/空穴阻擋層兼做電子傳輸層/陰極層⑩柔性聚合物襯底玻璃/ITO/空穴傳輸層/藍色發光層/黃色發光層/空穴阻擋層兼做電子傳輸層/陰極層以下是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實施例1如圖2所示,器件的結構中的發光層3,包括藍色發光層31,黃色發光層32,空穴阻擋層兼做電子傳輸層4。
器件的藍色發光層材料為NPB,黃色發光層材料為rubrene,空穴阻擋層兼做電子傳輸材料BCP,陰極層用Mg:Ag合金。整個器件結構描述為玻璃襯底/ITO/NPB(30nm)/rubrene(1nm)/BCP(20nm)/Mg:Ag(100nm)制備方法如下①利用洗滌劑、乙醇溶液和去離子水對透明導電基片ITO玻璃進行超聲清洗,清洗后用干燥氮氣吹干。其中玻璃襯底上面的ITO膜作為器件的陽極層,ITO膜的方塊電阻為10Ω/□,膜厚為180nm。
②將干燥后的基片移入真空室,在氣壓為20Pa的氧氣壓環境下對ITO玻璃進行低能氧等離子預處理10分鐘,濺射功率為~20W。
③將處理后的基片在高真空度的蒸發室中,開始進行有機薄膜的蒸鍍。按照如上所述器件結構依次蒸鍍的空穴傳輸層兼做藍色發光層材料NPB為30nm,黃色發光材料rubrene為1nm,空穴阻擋層兼做電子傳輸材料BCP層20nm。各有機層的蒸鍍速率0.1nm/s,蒸鍍速率及厚度由安裝在基片附近的膜厚儀監控。
④在有機層蒸鍍結束后進行金屬電極的制備。其氣壓為3×10-3Pa,蒸鍍速率為~1nm/s,合金中Mg,Ag比例為~10∶1,膜層厚度為100nm。蒸鍍速率及厚度由安裝在基片附近的膜厚儀監控。
⑤將做好的器件在手套箱進行封裝,手套箱為99.9%氮氣氛圍。
⑥測試器件的電流-電壓-亮度特性,同時測試器件的發光光譜參數。
器件在10V正向驅動下壓的發光光譜參見附圖4。
實施例2如圖3所示,器件的結構中的發光層3,包括藍色發光層33,黃色發光層34,空穴阻擋層兼做電子傳輸層4。
器件的空穴傳輸材料為NPB,藍色發光層材料為NPB,黃色發光層材料為rubrene,空穴阻擋層兼做電子傳輸材料BCP,陰極層用Mg:Ag合金。整個器件結構描述為
玻璃襯底/ITO/NPB(20nm)/rubene(1nm)/NPB(5nm)/BCP(20nm)/Mg:Ag(100nm)器件的制備流程與實施例1相似。
實施例3如圖3所示,器件的結構中的發光層3,包括藍色發光層33,黃色發光層34,空穴阻擋層兼做電子傳輸層4。
器件的空穴傳輸材料為PVK,藍色發光層材料為NPB,黃色發光層材料為rubrene,空穴阻擋層兼做電子傳輸材料BCP,陰極層用Mg:Ag合金。整個器件結構描述為玻璃襯底/ITO/PVK(50nm)/rubene(1nm)/NPB(5nm)/BCP(20nm)/Mg:Ag(100nm)①利用洗滌劑、乙醇溶液和去離子水對透明襯底進行超聲清洗,清洗后用干燥氮氣吹干;②將透明襯底在真空蒸發室中進行電極的制備,所述電極包括陽極層或者陰極層;③將制備好電極的透明襯底移入真空室,在氧氣壓環境下對進行低能氧等離子預處理;④將處理后的透明襯底在旋涂機中進行有機薄膜的旋涂,按照器件結構依次旋涂有機功能層,所述有機功能層包括發光層、載流子傳輸層和(或)注入層和緩沖層;⑤在有機層旋涂結束后在高真空度的蒸發室中進行另一個電極的制備,所述電極包括陰極層或者陽極層;⑥將做好的器件在手套箱進行封裝,手套箱為氮氣氛圍;⑦測試器件的電流-電壓-亮度特性,同時測試器件的發光光譜參數。
實施例4如圖3所示,器件的結構中的發光層3,包括藍色發光層33,黃色發光層34,空穴阻擋層兼做電子傳輸層4。
器件的空穴傳輸材料為PS:TPD,藍色發光層材料為NPB,黃色發光層材料為rubrene,空穴阻擋層兼做電子傳輸材料BCP,陰極層用Mg:Ag合金。整個器件結構描述為柔性襯底/ITO/PS:TPD(50nm)/rubene(1nm)/NPB(5nm)/BCP(20nm)/Mg:Ag(100nm)器件的制備流程與實施例3相似。
實施例5如圖3所示,器件的結構中的發光層3,包括藍色發光層33,黃色發光層34,空穴阻擋層兼做電子傳輸層4。
器件的空穴傳輸材料為m-TDATA,藍色發光層材料為NPB,黃色發光層材料為rubrene,空穴阻擋層兼做電子傳輸材料BCP,陰極層用Mg:Ag合金。整個器件結構描述為玻璃襯底/ITO/m-TDATA(30nm)/rubene(1nm)/NPB(5nm)/BCP(20nm)/Mg:Ag(100nm)器件的制備流程與實施例1相似。
實施例6如圖3所示,器件的結構中的發光層3,包括藍色發光層33,黃色發光層34,空穴阻擋層兼做電子傳輸層4器件的空穴傳輸層材料為TPD,藍色發光層材料為NPB,空穴阻擋層兼做電子傳輸材料為BCP,陰極層用Mg:Ag合金。整個器件結構描述為玻璃襯底/ITO/TPD(20nm)/rubene(1nm)/NPB(5nm)/BCP(20nm)/Mg:Ag(100nm)器件的制備流程與實施例1相似。
權利要求
1.一種能發出青光、紫光和白光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包括透明襯底、陽極層和陰極層,其中一種電極位于透明襯底表面所述陽極層和陰極層之間設置有機功能層,它至少包括發光層,該發光層可以是發出藍光的熒光材料層和發出黃光的熒光材料層或者發出綠光的熒光材料層,發出綠光的熒光材料層和發出紅光的熒光材料層,在外加電源的驅動下,能發出白光或者青光、紫光,其特征在于所述藍光的熒光材料層由具有空穴傳輸能力的有機功能材料構成,該具有空穴傳輸能力的有機功能材料芳香族二胺類化合物或星形三苯胺化合物,或咔唑類聚合物;所述黃色發光層可以是rubrene或silole或DCM系列;所述綠光的熒光材料層為具有電子傳輸能力的有機功能材料,該材料可以是8-羥基喹啉鋁,所述紅光的熒光材料層為DCJTB等紅光材料系列。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能發出青光、紫光和白光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芳香族二胺類化合物或星形三苯胺化合物可以是N,N’-雙-(3-甲基苯基)-N,N’-二苯基-[1,1’-聯苯基]-4,4’-二胺或者N,N’-雙(3-萘基)-N,N’-二苯基-[1,1’-二苯基]-4,4’-二胺或者三-[4-(5-苯基-2-噻吩基)苯]胺,所述的咔唑類聚合物可以是聚乙烯咔唑、m-TDATA,DPVBi、BAlq、BCzVB、Perylene、BczVBi等中的一種或多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能發出青光、紫光和白光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陰極層和陽極層分別設置有注入層,所述有機功能層還包括電子傳輸層、空穴傳輸層和具有電子傳輸能力的空穴阻擋層,所述電子傳輸層和注入層可以是金屬配合物材料或者噁二唑類電子傳輸材料,或者咪唑類電子傳輸材料;所述空穴傳輸層材料可以是芳香族二胺類化合物或星形三苯胺化合物,或咔唑類聚合物。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能發出青光、紫光和白光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電子傳輸能力的空穴阻擋層所用的材料為具有電子傳輸能力且能阻擋空穴的一類材料,可以是聚N-乙烯基咔唑、BCP、二(2-甲基-8-喹啉酸根合)三苯基硅烷醇鋁(III)、二(2-甲基-8-喹啉酸根合)4-苯酚鋁(III)或二(2-甲基-8-喹啉酸根合)4-苯基苯酚鋁(III)中的一種或者多種。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能發出青光、紫光和白光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配合物材料具有中心金屬原子構成的一類化合物,可以是8-羥基喹啉鋁或者8-羥基喹啉鎵或者雙[2-(2-羥基苯基-1)-吡啶]鈹等,所述噁二唑類電子傳輸和注入材料可以是2-(4-二苯基)-5-(4-叔丁苯基)-1,3,4-噁二唑,所述咪唑類電子傳輸和注入材料可以是1,3,5-三(N-苯基-2-苯并咪唑-2)苯;所述芳香族二胺類化合物可以是N,N’-雙-(3-甲基苯基)-N,N’-二苯基-[1,1’-聯苯基]-4,4’-二胺或者N,N’-雙(3-萘基)-N,N’-二苯基-[1,1’-二苯基]-4,4’-二胺及其衍生物,所述星形三苯胺化合物可以是三-[4-(5-苯基-2-噻吩基)苯]胺,所述咔唑類聚合物可以是聚乙烯咔唑或者其單體。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能發出青光、紫光和白光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包括透明襯底、陽極層和陰極層,其中一種電極位于透明襯底表面所述陽極層和陰極層之間設置有機功能層,它至少包括發光層,該發光層可以是發出藍光的熒光材料層和發出黃光的熒光材料層或者發出綠光的熒光材料層,發出綠光的熒光材料層和發出紅光的熒光材料層,在外加電源的驅動下,能發出白光或者青光、紫光,其特征在于所述藍光的熒光材料層由具有空穴傳輸能力的有機功能材料構成,該具有空穴傳輸能力的有機功能材料芳香族二胺類化合物或星形三苯胺化合物,或咔唑類聚合物;所述黃色發光層可以是rubrene或silole或DCM系列;所述綠光的熒光材料層為具有電子傳輸能力的有機功能材料,該材料可以是8-羥基喹啉鋁;所述紅光的熒光材料層為DCJTB等紅光材料系列。
文檔編號C09K11/06GK101051673SQ20071004887
公開日2007年10月10日 申請日期2007年4月17日 優先權日2007年4月17日
發明者蔣亞東, 于軍勝, 李璐, 婁雙玲 申請人:電子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