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輪轂噴涂用防護塞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輪轂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輪轂噴涂用防護塞。
背景技術:
隨著汽車工業的不斷進步,汽車造型一直向多樣化趨勢發展,相應的輪轂型式也逐漸增多,輪轂在制造過程中需要進行噴涂處理,為了防止噴涂的漆料等污染輪轂的重要安裝配合面,通常針對不同輪型設計有多種防護塞,如:噴涂時將防護塞配型后配置在輪轂的螺栓安孔內,可防止油漆、粉末落在螺栓孔安裝面上,繁多的防護塞形式容易混淆,查找配型困難,管理難度大。
發明內容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適應性強的輪轂噴涂用防護塞,防止在噴涂過程中粉末或油漆落在螺栓孔安裝面上,保障輪轂配裝時的精度要求。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輪轂噴涂用防護塞,該防護塞為回轉結構,包括圓柱結構的頭部和圓錐結構的尾部,頭部和尾部之間設有凸出的擋翼,擋翼與頭部相鄰的上表面為斜面結構,擋翼上表面與頭部邊界的夾角a為119°,所述擋翼與尾部相鄰的下表面為斜面結構,擋翼下表面與防護塞軸線垂直線的夾角為5°,該結構能夠適應現有多種輪轂型式的噴涂防護需要,斜面結構的擋翼更能有效防止粉末或油漆落在螺栓孔安裝面上。所述頭部、尾部和擋翼為一體式鑄造制成,結構簡單、制作容易。所述防護塞的頭部和擋翼上表面外緣倒圓角,有利于配裝時的嵌入和與輪轂螺栓安裝孔的尺寸適應。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根據對上述方案的敘述可知:該防護塞為回轉結構,頭部和尾部之間設有凸出的擋翼,擋翼與頭部相鄰的上表面為斜面結構,擋翼上表面與頭部邊界的夾角a為119°,所述擋翼與尾部相鄰的下表面也為斜面結構,擋翼下表面與防護塞軸線垂直線的夾角為5°,該結構能夠適應現有多種輪轂型式的噴涂防護需要,其結構簡單、制作和管理容易,斜面結構的擋翼更能有效防止粉末或油漆落在螺栓孔安裝面上。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防護塞整體結構示意圖;圖中標記:1、頭部;2、擋翼;2.1、上表面;2.2、下表面;3、尾部;a、上表面傾角;b、
下表面傾角。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如附圖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輪轂噴涂用防護塞,該防護塞為回轉結構,包括圓柱結構的頭部I和圓錐結構的尾部3,頭部I和尾部3之間設有凸出的擋翼2,所述頭部1、尾部3和擋翼2為一體式鑄造制成,結構簡單、制作容易,擋翼2與頭部I相鄰的上表面2.1為斜面結構,擋翼2上表面2.1與頭部I邊界的夾角即上表面傾角a為119°,所述擋翼2與尾部3相鄰的下表面2.2也為斜面結構,擋翼2下表面2.2與防護塞軸線垂直線的夾角即下表面傾角為5°,該結構能夠適應現有多種輪轂型式的噴涂防護需要,斜面結構的擋翼2更能有效防止粉末或油漆落在螺栓孔安裝面上。所述防護塞的頭部I和擋翼2上表面2.1外緣倒圓角,有利于配裝時的嵌入和與輪轂螺栓安裝孔的尺寸適應。在上述實施例中,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做了描述,很顯然,在本實用新型的發明構思下,仍可做出很多變化。在此,應該說明,在本實用新型的發明構思下所做出的任何改變都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輪轂噴涂用防護塞,其特征在于:該防護塞為回轉結構,包括圓柱結構的頭部和圓錐結構的尾部,頭部和尾部之間設有凸出的擋翼,擋翼與頭部相鄰的上表面為斜面結構,擋翼上表面與頭部邊界的夾角為119°。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輪轂噴涂用防護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擋翼與尾部相鄰的下表面為斜面結構,擋翼下表面與防護塞軸線垂直線的夾角為5°。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輪轂噴涂用防護塞,其特征在于:所述頭部、尾部和擋翼為一體式鑄造制成。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輪轂噴涂用防護塞,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護塞的頭部和擋翼上表面外緣倒圓角。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適應性強的輪轂噴涂用防護塞,防止在噴涂過程中粉末或油漆落在螺栓孔安裝面上,保障輪轂配裝時的精度要求。該防護塞為回轉結構,包括圓柱結構的頭部和圓錐結構的尾部,頭部和尾部之間設有凸出的擋翼,擋翼與頭部相鄰的上表面為斜面結構,擋翼上表面與頭部邊界的夾角a為119°,所述擋翼與尾部相鄰的下表面為斜面結構,擋翼下表面與防護塞軸線垂直線的夾角為5°,該結構能夠適應現有多種輪轂型式的噴涂防護需要,斜面結構的擋翼更能有效防止粉末或油漆落在螺栓孔安裝面上。
文檔編號B05B15/04GK202983965SQ20122069763
公開日2013年6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7日
發明者李濤, 米海平, 姜寶山 申請人:濱州盟威戴卡輪轂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