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水性油墨用助劑的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水性油墨用助劑的制備方法,該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a)合成十二胺基氯乙酸鈉粗產品,b)制取純白色粉末,c)皂化反應制取產品。本發明揭示了一種水性油墨用助劑的制備方法,該制備方法工序安排合理,操作過程科學、便捷,成本適中,制得的助劑安全、高效,用于水性油墨中可極大提高水性油墨的分散性,進而提高水性油墨的色密度和光澤性。
【專利說明】一種水性油墨用助劑的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助劑的制備方法,尤其涉及一種水性油墨用助劑的制備方法,屬于油墨【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油墨是用于印刷的重要材料,它通過印刷將圖案、文字表現在承印物上。油墨一般由顏料、連結料、溶劑和助劑等組成,這些成分均勻地混合并經反復軋制而成一種黏性膠狀流體。油墨廣泛用于書刊、包裝裝潢、建筑裝飾等各種印刷,隨著社會需求增大,油墨品種和產量也相應擴展和增長。目前包裝印刷行業主要采用溶劑型油墨,溶劑型油墨在制備和印刷過程都會釋放大量有毒的有機物質,這些物質不但污染環境,損害人體健康,且在生產、運輸和儲存過程中存在火災隱患。相對于傳統的溶劑型油墨,環保、低毒的水性油墨已成為油墨行業的主要發展方向。
[0003]水性油墨是由水溶性樹脂、有機顏料、表面活性劑及相關助劑經復合研磨加工而成的油墨。作為一種新型綠色印刷材料,水性油墨由于不含揮發性有機溶劑,大大減少了有機揮發物的排放,從而減輕了大氣污染,改善了印刷操作人員的環境,有利于職工健康。然而,與溶劑型油墨相比,水性油墨目前存在色密度低、光澤性差等不足,而這些問題均與水性油墨的分散性有關,所以,開發提高水性油墨分散性的助劑具有積極的意義。
【發明內容】
[0004]針對上述需求,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水性油墨用助劑的制備方法,該制備方法工序安排合理,成本適中,通過優化合成工藝制取的助劑用于水性油墨中可極大提高水性油墨的分散性,進而提高水性油墨的色密度和光澤性。
[0005]本發明是一種水性油墨用助劑的制備方法,該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a)合成十二胺基氯乙酸鈉粗產品,b)制取純白色粉末,c)皂化反應制取產品。
[0006]在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的步驟a)中,合成物的主要成分為:十二胺、二氯乙酸、碳酸鉀和甲苯溶劑;其制備過程如下:首先,將定量的十二胺、二氯乙酸和甲苯溶劑置于反應釜中攪拌均勻,溫度控制在40°C_45°C,時間約為30-40分鐘;然后,向反應釜中添加碳酸鉀作為催化劑,并在氮氣的保護下均勻攪拌,反應釜的溫度提升至120°C,合成反應的時間控制在18-20小時;最后,取出并冷卻至室溫。
[0007]在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的步驟b)中,制備過程如下:首先,將上道工序制取的十二胺基氯乙酸鈉粗產品置于蒸發設備中,蒸發溫度控制在60°C左右,脫除溶劑;然后,移入反應釜并添加重結晶溶劑,重結晶溶劑為體積比為4:1的乙醚和無水乙醇混合溶液;最后,將反應釜溫度提升至80°C _90°C,進行重結晶處理,重結晶處理的次數為3次,每次處理的溫度差為3°C,時間間隔為2分鐘。
[0008]在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的步驟c)中,制備過程如下:首先,將定量的氫氧化鈉與制取的純白色粉末置于反應釜并混合;然后,向反應釜內添加定量的無水乙醇,在40°C _45°C下皂化反應2.5-3小時;接著,使用蒸發設備蒸除溶劑得到固體產物;最后,再使用無水乙醇洗滌固體產物,制取成品。
[0009]本發明揭示了一種水性油墨用助劑的制備方法,該制備方法工序安排合理,操作過程科學、便捷,成本適中,制得的助劑安全、高效,用于水性油墨中可極大提高水性油墨的分散性,進而提高水性油墨的色密度和光澤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水性油墨用助劑制備方法的工序步驟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1]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發明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0012]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水性油墨用助劑制備方法的工序步驟圖;該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a)合成十二胺基氯乙酸鈉粗產品,b)制取純白色粉末,c)皂化反應制取產品。
[0013]實施例1
本發明提及的水性油墨用助劑的具體制備過程如下:
a)合成十二胺基氯乙酸鈉粗產品,合成物的主要成分以及占總原料的質量百分配比為:十二胺28%、二氯乙酸17%、碳酸鉀1%和甲苯溶劑33% ;其制備過程如下:首先,將十二胺、二氯乙酸和甲苯溶劑置于反應釜中攪拌均勻,溫度控制在40°C _42°C,時間約為33-35分鐘;然后,向反應釜中添加碳酸鉀作為催化劑,并在氮氣的保護下均勻攪拌,反應釜的溫度提升至120°C,合成反應的時間控制在18小時左右;最后,取出并冷卻至室溫;
b )制取純白色粉末,制備過程如下:首先,將上道工序制取的十二胺基氯乙酸鈉粗產品置于蒸發設備中,蒸發溫度控制在60°C左右,脫除溶劑;然后,移入反應釜并添加質量百分比為4%的重結晶溶劑,重結晶溶劑為體積比為4:1的乙醚和無水乙醇混合溶液;最后,將反應釜溫度提升至80°C -90°C,進行重結晶處理,重結晶處理的次數為3次,每次處理的溫度差為3°C,時間間隔為2分鐘;
c)皂化反應制取產品,制備過程如下:首先,將定量的氫氧化鈉與制取的純白色粉末置于反應釜并混合;然后,向反應釜內添加定量的無水乙醇,在43°C _45°C下皂化反應2.5小時;接著,使用蒸發設備蒸除溶劑得到固體產物;最后,再使用無水乙醇洗滌固體產物,制得十二胺基氯乙酸鈉助劑。
[0014]實施例2
本發明提及的水性油墨用助劑的具體制備過程如下:
a)合成十二胺基氯乙酸鈉粗產品,合成物的主要成分以及占總原料的質量百分配比為:十二胺30%、二氯乙酸16%、碳酸鉀1.2%和甲苯溶劑34% ;其制備過程如下:首先,將十二胺、二氯乙酸和甲苯溶劑置于反應釜中攪拌均勻,溫度控制在42°C _43°C,時間約為30-32分鐘;然后,向反應釜中添加碳酸鉀作為催化劑,并在氮氣的保護下均勻攪拌,反應釜的溫度提升至120°C,合成反應的時間控制在19小時左右;最后,取出并冷卻至室溫;
b )制取純白色粉末,制備過程如下:首先,將上道工序制取的十二胺基氯乙酸鈉粗產品置于蒸發設備中,蒸發溫度控制在60°C左右,脫除溶劑;然后,移入反應釜并添加質量百分比為5%的重結晶溶劑,重結晶溶劑為體積比為4:1的乙醚和無水乙醇混合溶液;最后,將反應釜溫度提升至80°C -90°C,進行重結晶處理,重結晶處理的次數為3次,每次處理的溫度差為3°C,時間間隔為2分鐘;
c)皂化反應制取產品,制備過程如下:首先,將定量的氫氧化鈉與制取的純白色粉末置于反應釜并混合;然后,向反應釜內添加定量的無水乙醇,在40°C _42°C下皂化反應3小時;接著,使用蒸發設備蒸除溶劑得到固體產物;最后,再使用無水乙醇洗滌固體產物,制得十二胺基氯乙酸鈉助劑。
[0015]通過上述工藝制得的十二胺基氯乙酸鈉粗產品的產率可達58.91%,經實際應用測試,制取的十二胺基氯乙酸鈉助劑用于水性油墨中,在添加量為1.6%時,具有最佳的分散效果。
[0016]本發明揭示了一種水性油墨用助劑的制備方法,其特點是:該制備方法工序安排合理,操作過程科學、便捷,成本適中,制得的助劑安全、高效,用于水性油墨中可極大提高水性油墨的分散性,進而提高水性油墨的色密度和光澤性。
[0017]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所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不經過創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范圍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水性油墨用助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a)合成十二胺基氯乙酸鈉粗產品,b)制取純白色粉末,c)皂化反應制取產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油墨用助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a)中,合成物的主要成分為:十二胺、二氯乙酸、碳酸鉀和甲苯溶劑;其制備過程如下:首先,將定量的十二胺、二氯乙酸和甲苯溶劑置于反應釜中攪拌均勻,溫度控制在40°C _45°C,時間約為30-40分鐘;然后,向反應釜中添加碳酸鉀作為催化劑,并在氮氣的保護下均勻攪拌,反應釜的溫度提升至120°C,合成反應的時間控制在18-20小時;最后,取出并冷卻至室溫。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油墨用助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b)中,制備過程如下:首先,將上道工序制取的十二胺基氯乙酸鈉粗產品置于蒸發設備中,蒸發溫度控制在60°C左右,脫除溶劑;然后,移入反應釜并添加重結晶溶劑,重結晶溶劑為體積比為4:1的乙醚和無水乙醇混合溶液;最后,將反應釜溫度提升至80°C -90°C,進行重結晶處理,重結晶處理的次數為3次,每次處理的溫度差為3°C,時間間隔為2分鐘。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油墨用助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c)中,制備過程如下:首先,將定量的氫氧化鈉與制取的純白色粉末置于反應釜并混合;然后,向反應釜內添加定量的無水乙醇,在40°C _45°C下皂化反應2.5-3小時;接著,使用蒸發設備蒸除溶劑得到固體產物;最后,再使用無水乙醇洗滌固體產物,制取成品。
【文檔編號】C09D11/03GK104370763SQ201410504497
【公開日】2015年2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26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26日
【發明者】徐建明 申請人:蘇州中亞油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