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紅木家具用新型石蠟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紅木家具用新型石蠟,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各原料組成:接枝改性石蠟80~90%、聚乙烯1~3%、聚丙烯0.5~1%、納米二氧化硅8.5~15%;接枝改性石蠟為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復合蠟。本發明通過接枝改性提高了石蠟的分子量,改善了其耐熱性能,使其玻璃化轉化溫度提高到70~80℃;通過與聚乙烯和納米二氧化硅的混合,進一步提高其耐熱性能、硬度及耐磨性,按標準DIN51579測量具測得的針入度為150~200×10-1mm。本發明的新型石蠟的玻璃化溫度高,具有良好的耐熱性、耐磨性,能有效改善現有石蠟基涂料的高溫滲出性能,由其制備的紅木家具涂料具有優異的抗沾污性能,實用性較強。
【專利說明】 一種紅木家具用新型石蠟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紅木家具【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紅木家具用新型石蠟。
【背景技術】
[0002]紅木家具又稱傳統硬木家具、明式家具,是我國家具中的奇葩。紅木家具主要指以紫檀、酸枝、花梨等優質硬木為原料,采用中國家具制造的雕刻、榫卯、鑲嵌、曲線等傳統工藝制作的家具,其造型和工藝中帶有明顯的民族性。
[0003]石蠟涂料是以石蠟配以川蠟、蜂蠟等組分后經一定溫度熔融后涂覆于家具表面而形成的涂料,其是北方紅木家具用的主要涂料品種。但目前廣泛使用于家具涂料中的石蠟大多為小分子結構,其玻璃化溫度較低,在夏季高溫季節容易發生遷移,長時間使用后容易使涂膜變淺甚至消失,對接觸家具的人體和衣物產生沾污作用。業界使用多次刷涂或在石蠟涂料表面再涂覆其他合成涂料等方法以期解決上述問題,但由于工序復雜,效果差等,仍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紅木家具用新型石蠟,能夠從根本上解決現有紅木家具涂料中石臘易遷出的問題。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紅木家具用新型石蠟,由如下原料混合而成,所述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為:接枝改性石蠟80?90%、聚乙烯I?3%、聚丙烯0.5?1%、納米二氧化娃8.5?15% ;所述接枝改性石臘為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復合蠟。
[0006]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復合蠟的接枝率為15?50%。
[0007]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復合蠟的接枝溫度為70?100°C,接枝時間為4?1h0
[0008]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復合蠟為樹脂蠟、蜂蠟、川蠟和棕櫚蠟的混合物。
[0009]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新型石蠟的玻璃化轉化溫度為70?85°C,針入度為 150 ?200X10^11111。
[0010]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通過接枝改性提高了石蠟的分子量,從石蠟原料本質上改善其耐熱性能,提高其抗滲出性;通過與聚乙烯和納米二氧化娃的混合,進一步提高其耐熱性能、硬度及耐磨性。本發明的新型石蠟的玻璃化溫度高,具有良好的耐熱性、耐磨性,能有效改善現有石蠟基涂料的高溫滲出性能,由其制備的紅木家具涂料具有優異的抗沾污性能,實用性較強。
【具體實施方式】
[0011 ] 下面對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發明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0012]本發明實施例包括:
本發明揭示一種紅木家具用新型石蠟,由如下原料混合而成,所述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為:接枝改性石蠟80?90%、聚乙烯I?3%、聚丙烯0.5?1%、納米二氧化硅8.5?15% ;其中,所述接枝改性石蠟為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復合蠟,接枝率為15?50%,接枝溫度為70?100°C,接枝時間為4?10h,接枝所用的復合蠟為樹脂蠟、蜂蠟、川蠟和棕櫚蠟的混合物。
[0013]實施例1
上述新型石蠟的制備方法為:
(O制備接枝改性石蠟:向惰性氣體保護的水浴加熱攪拌裝置中加入復合蠟100g,以30r/min的轉速邊攪拌邊加熱熔融,并保持加熱溫度為70°C ;向20g接枝單體甲基苯烯酸甲酯中滴加0.5g引發劑偶氮二異丁腈;然后將溶有引發劑的接枝單體逐滴加入到熔融復合蠟中,攪拌保溫反應10h,得到含有接枝共聚物的混合物,熱過濾后,加入丙酮進行沉淀分離、洗滌、干燥得到所述接枝改性石蠟,測得接枝率為15% ;
(2)制備新型石蠟成品:按照重量百分比,取1%的聚乙烯、0.5%的聚丙烯和15%的納米二氧化硅,高速混合后通過擠出機(溫度控制在150?195°C)擠出造粒,得混合物;然后將20%的混合物與80%的接枝改性石蠟熱熔混合,攪拌均勻,將產品趁熱放入鐵盤內,再自然冷卻到室溫,用錘砸成小塊,分袋計量后包裝,得成品。
[0014]上述新型石蠟的DSC軟化溫度即玻璃化轉化溫度為70°C,按標準DIN 51579測量具測得的針入度為150X70?100°C,接枝時間為4?10h,接枝所用的復合蠟為樹脂蠟、蜂臘、川臘和掠桐臘的混合物。
[0015]實施例1
上述新型石蠟的制備方法為:
(O制備接枝改性石蠟:向惰性氣體保護的水浴加熱攪拌裝置中加入復合蠟100g,以30r/min的轉速邊攪拌邊加熱熔融,并保持加熱溫度為70°C ;向20g接枝單體甲基苯烯酸甲酯中滴加0.5g引發劑偶氮二異丁腈;然后將溶有引發劑的接枝單體逐滴加入到熔融復合蠟中,攪拌保溫反應10h,得到含有接枝共聚物的混合物,熱過濾后,加入丙酮進行沉淀分離、洗滌、干燥得到所述接枝改性石蠟,測得接枝率為15% ;
(2)制備新型石蠟成品:按照重量百分比,取1%的聚乙烯、0.5%的聚丙烯和15%的納米二氧化硅,高速混合后通過擠出機(溫度控制在150?195°C)擠出造粒,得混合物;然后將20%的混合物與80%的接枝改性石蠟熱熔混合,攪拌均勻,將產品趁熱放入鐵盤內,再自然冷卻到室溫,用錘砸成小塊,分袋計量后包裝,得成品。
[0016]上述新型石蠟的DSC軟化溫度即玻璃化轉化溫度為70°C,按標準DIN 51579測量具測得的針入度為150X實施例3
(O制備接枝改性石蠟:向惰性氣體保護的水浴加熱攪拌裝置中加入復合蠟100g,以30r/min的轉速邊攪拌邊加熱熔融,并保持加熱溫度為100°C ;向20g接枝單體甲基苯烯酸甲酯中滴加0.5g引發劑偶氮二異丁腈;然后將溶有引發劑的接枝單體逐滴加入到熔融復合蠟中,攪拌保溫反應4h,得到含有接枝共聚物的混合物,熱過濾后,加入丙酮進行沉淀分離、洗滌、干燥得到所述接枝改性石蠟,測得接枝率為50% ;
(2)制備新型石蠟成品:按照重量百分比,取3%的聚乙烯、1%的聚丙烯和8.5%的納米二氧化硅,高速混合后通過擠出機(溫度控制在150?195°C)擠出造粒,得混合物;然后將15%的混合物與85%的接枝改性石蠟熱熔混合,攪拌均勻,將產品趁熱放入鐵盤內,再自然冷卻到室溫,用錘砸成小塊,分袋計量后包裝,得成品。
[0017]上述新型石蠟的DSC軟化溫度即玻璃化轉化溫度為80°C,按標準DIN 51579測量具測得的針入度為isox1—1.!。
[0018]本發明揭示了一種紅木家具用新型石蠟,其特點是:通過接枝改性提高了石蠟的分子量,從石蠟原料本質上改善其耐熱性能,提高其抗滲出性;通過與聚乙烯和納米二氧化硅的混合,進一步提高其耐熱性能、硬度及耐磨性。本發明的新型石蠟的玻璃化溫度高,具有良好的耐熱性、耐磨性,能有效改善現有石蠟基涂料的高溫滲出性能,由其制備的紅木家具涂料具有優異的抗沾污性能,實用性較強。
[0019]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紅木家具用新型石蠟,其特征在于,由如下原料混合而成,所述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為:接枝改性石臘80?90%、聚乙烯I?3%、聚丙烯0.5?1%、納米二氧化娃8.5?15%;所述接枝改性石蠟為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復合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紅木家具用新型石蠟,其特征在于,所述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復合蠟的接枝率為15?50%。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紅木家具用新型石蠟,其特征在于,所述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復合蠟的接枝溫度為70?100°C,接枝時間為4?10h。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紅木家具用新型石蠟,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合蠟為樹脂蠟、蜂臘、川臘和掠桐臘的混合物。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任一項所述的紅木家具用新型石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石蠟的玻璃化轉化溫度為70?85°C,針入度為150?200 X ΙΟ—1.!。
【文檔編號】C09D151/00GK104371474SQ201410694562
【公開日】2015年2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27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27日
【發明者】楊小鋒 申請人:蘇州東邦家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