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膠水,特別是涉及一種耐磨性高的粘結劑。
背景技術:
粘結劑作為維修的重要手段已日益受到高度重視。作為表面工程學科重要組成部分 n9 表面技術, 表面修復技術包括電鍍、電刷鍍、熱噴涂、粘涂等,這些修復方法相互補充,成為設備維修必要的手段應急措施,修復報廢零件,使舊零件起死回生,為企業挽回巨大經濟損失,設備維修已成為生產力的有機組成部分。
粘結技術作為現代表面技術之一,近年來,在設備維修領域發揮了重大作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巨大的經濟效益。
粘結技術和堆焊、熱噴涂、電刷鍍相比,其工藝簡便,不需專門設備、無需消耗熱能和電能,只需將配制好的修補劑涂敷于清理好的待修表面即可,固化后如金屬般堅硬,可進行各種機械加工,滿足零件耐磨、耐蝕、恢復尺寸、缺陷填補、密封堵漏等維修需要。 一般可室溫固化,對零件無熱影響區和熱變形,并可現場作業,減少停機時間。 它省時省工,節約能源和大量資金,是一種快速和價廉的修補技術,是設備維修的有效手段,必將發展成為重要的現代表面技術之一。
粘結劑是設備維修中表面粘涂與膠接的關鍵技術,它是由高分子聚合物及金屬粉末、陶瓷粉末和纖維組成的雙組份 ( 或多組份 ) 膠泥狀復合材料,廣泛用于零件耐磨損、耐腐蝕修復和預保護涂層及用來修補零件各種缺陷 ( 如裂紋、劃傷、尺寸超差、鑄造氣孔、砂眼 ) 以及密封堵漏等,其工藝簡便易行,只需將雙組份按比例混合均勻,涂敷于經除銹、除油的表面,固化后修整即可,是一種省工、省時、經濟、耐用、靈活、方便、理想的新型修補材料,是目前發展最快的復合材料之一。石墨烯已經成為材料科學領域極受關注的研究熱點之一。石墨烯,實際上就是單原子層的石墨,它擁有獨特的二維結構和優異的力學、熱力學、光學和電學性能。
石墨烯是目前世界上最薄卻也是最堅硬的納米材料,它幾乎是完全透明的,至吸收 2.3% 的光,導熱系數高達 5300W/m·k,高于碳納米管和金剛石。石墨烯是一種由碳原子構成的單層片狀結構的新材料,具有強度高,比表面積大,高化學反應活性,高填充性的特點。
本發明研制的粘結劑強度高,耐磨損,耐油、耐介質性能好,適用于航空航天、軍工、機械、造船、電子、電器、汽車、輕工、農機等行業產品的制造與設備的維修。主要用于軸類零件、軸承座孔、液壓油缸、柱塞的磨損與拉傷的修復,也可用于斷裂零件的結構粘接、鑄件氣孔、砂眼的填補。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現有的膠水中加入石墨烯以改性膠水的耐高溫性,提高其粘結性。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耐磨性高的粘結劑,按重量份數計算包括:
環氧樹脂16-32份,石墨烯4-12份,合成植物酯增塑劑4-12份,礬土15-25份,立德粉4-12份,聚對苯二甲酰對苯二胺2-8份;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2-8份和白炭黑3-10份;環己酮2-12份;乙二胺1-6份;
所述耐磨性高的粘結劑的制備方法,如下:
步驟(1):將石墨烯加入環己酮中,超聲分散均勻,得到混合溶液A;
步驟(2):將環氧樹脂、合成植物酯增塑劑、礬土、立德粉和聚對苯二甲酰對苯二胺加入反應器中,溫度調升至80-105℃,反應1-3小時,再將步驟(1)中的混合溶液A、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白炭黑依次加入反應器中,反應溫度調節至150-360℃,反應2-5小時,得混合物B;
步驟(3)停止上述反應,待溫度降至80℃,向反應器中加入乙二胺,攪拌均勻,靜置1天,制得耐磨性高的粘結劑。
進一步地,所述膠水按重量份數計算包括:環氧樹脂20-28份,石墨烯6-10份,合成植物酯增塑劑6-10份,礬土18-22份,立德粉6-10份,聚對苯二甲酰對苯二胺4-6份;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4-6份和白炭黑5-8份;環己酮4-10份, 乙二胺2-5份。
進一步地,所述膠水按重量份數計算包括:環氧樹脂25份,石墨烯8份,合成植物酯增塑劑8份,礬土18-22份,立德粉8份,聚對苯二甲酰對苯二胺5份;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5份和白炭黑6份;環己酮7份,乙二胺3.5份。
進一步地,所述反應器包括反應罐,所述反應罐的底部設有排料口和排污口,所述反應罐的頂端設有入料口;
還包括壓力感應器,所述壓力感應器用于測量液位,置于反應罐的內部的一側,所述反應罐的另一側設置有管狀電加熱元件;
所述反應罐的底部一側安裝有數字溫度感應器,所述反應罐內部的中心位置設有攪拌機。
進一步地,述的反應器的壁上設有掛梯。
進一步地,所述反應罐的外殼由兩層不銹鋼板構成,兩不銹鋼板之間為真空結構。
本發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固化物應具有較高的機械強度及優良的耐溫、耐油、耐化學和抗老化性能 ;2、此粘結劑的耐磨性可與刷鍍鎳相當;使用的反應器均采用電控,體高了精度、操作方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反應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1的各標注為:1反應罐,2排料口,3排污口,4入料口,5壓力感應器,6管狀電加熱元件,7數字溫度感應器,8攪拌機,9掛梯。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具體的介紹。
實施例1
一種耐磨性高的粘結劑,按重量份數計算包括:
環氧樹脂16份,石墨烯12份,合成植物酯增塑劑4份,礬土25份,立德粉4份,聚對苯二甲酰對苯二胺8份;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2份和白炭黑10份;環己酮2份,乙二胺1份;
所述耐磨性高的粘結劑的制備方法,如下:
步驟(1):將石墨烯加入環己酮中,超聲分散均勻,得到混合溶液A;
步驟(2):將環氧樹脂、合成植物酯增塑劑、礬土、立德粉和聚對苯二甲酰對苯二胺加入反應器中,溫度調升至80℃,反應3小時,再將步驟(1)中的混合溶液A、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白炭黑依次加入反應器中,反應溫度調節至360℃,反應2小時,得混合物B;
步驟(3)停止上述反應,待溫度降至80℃,向反應器中加入乙二胺,攪拌均勻,靜置1天,制得耐磨性高的粘結劑。
所述反應器包括反應罐1,所述反應罐1的底部設有排料口2和排污口3,所述反應罐1的頂端設有入料口4;
還包括壓力感應器5,所述壓力感應器5用于測量液位,置于反應罐1的內部的一側,所述反應罐1的另一側設置有管狀電加熱元件6;
所述反應罐1的底部一側安裝有數字溫度感應器7,所述反應罐1內部的中心位置設有攪拌機8;所述數字溫度感應器7的外部設有保護套,用于放置因擠壓沖擊而損壞數字溫度感應器7。
所述的反應器的壁上設有掛梯9。
所述反應罐1的外殼由兩層不銹鋼板構成,兩不銹鋼板之間為真空結構。
實施例2
一種耐磨性高的粘結劑,按重量份數計算包括:
環氧樹脂32份,石墨烯4份,合成植物酯增塑劑12份,礬土15份,立德粉12份,聚對苯二甲酰對苯二胺2份;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8份和白炭黑3份;環己酮12份,乙二胺6份;
所述耐磨性高的粘結劑的制備方法,如下:
步驟(1):將石墨烯加入環己酮中,超聲分散均勻,得到混合溶液A;
步驟(2):將環氧樹脂、合成植物酯增塑劑、礬土、立德粉和聚對苯二甲酰對苯二胺加入反應器中,溫度調升至105℃,反應1小時,再將步驟(1)中的混合溶液A、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白炭黑依次加入反應器中,反應溫度調節至150℃,反應5小時,得混合物B;
步驟(3)停止上述反應,待溫度降至80℃,向反應器中加入乙二胺,攪拌均勻,靜置1天,制得耐磨性高的粘結劑。
所述反應器包括反應罐1,所述反應罐1的底部設有排料口2和排污口3,所述反應罐1的頂端設有入料口4;
還包括壓力感應器5,所述壓力感應器5用于測量液位,置于反應罐1的內部的一側,所述反應罐1的另一側設置有管狀電加熱元件6;
所述反應罐1的底部一側安裝有數字溫度感應器7,所述反應罐1內部的中心位置設有攪拌機8;所述數字溫度感應器7的外部設有保護套,用于放置因擠壓沖擊而損壞數字溫度感應器7。
所述的反應器的壁上設有掛梯9。
所述反應罐1的外殼由兩層不銹鋼板構成,兩不銹鋼板之間為真空結構。
實施例3
一種耐磨性高的粘結劑,按重量份數計算包括:
一種耐磨性高的粘結劑,按重量份數計算包括:
環氧樹脂20份,石墨烯10份,合成植物酯增塑劑6份,礬土22份,立德粉10份,聚對苯二甲酰對苯二胺4份;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6份和白炭黑5份;環己酮10份,乙二胺5份;
所述耐磨性高的粘結劑的制備方法,如下:
步驟(1):將石墨烯加入環己酮中,超聲分散均勻,得到混合溶液A;
步驟(2):將環氧樹脂、合成植物酯增塑劑、礬土、立德粉和聚對苯二甲酰對苯二胺加入反應器中,溫度調升至95℃,反應2小時,再將步驟(1)中的混合溶液A、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白炭黑依次加入反應器中,反應溫度調節至200℃,反應4小時,得混合物B;
步驟(3)停止上述反應,待溫度降至80℃,向反應器中加入乙二胺,攪拌均勻,靜置1天,制得耐磨性高的粘結劑。
所述反應器包括反應罐1,所述反應罐1的底部設有排料口2和排污口3,所述反應罐1的頂端設有入料口4;
還包括壓力感應器5,所述壓力感應器5用于測量液位,置于反應罐1的內部的一側,所述反應罐1的另一側設置有管狀電加熱元件6;
所述反應罐1的底部一側安裝有數字溫度感應器7,所述反應罐1內部的中心位置設有攪拌機8;所述數字溫度感應器7的外部設有保護套,用于放置因擠壓沖擊而損壞數字溫度感應器7。
所述的反應器的壁上設有掛梯9。
所述反應罐1的外殼由兩層不銹鋼板構成,兩不銹鋼板之間為真空結構。
實施例4
一種耐磨性高的粘結劑,按重量份數計算包括:
環氧樹脂28份,石墨烯6份,合成植物酯增塑劑10份,礬土18份,立德粉6份,聚對苯二甲酰對苯二胺6份;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4份和白炭黑8份;環己酮4份,乙二胺3.5份;
所述耐磨性高的粘結劑的制備方法,如下:
步驟(1):將石墨烯加入環己酮中,超聲分散均勻,得到混合溶液A;
步驟(2):將環氧樹脂、合成植物酯增塑劑、礬土、立德粉和聚對苯二甲酰對苯二胺加入反應器中,溫度調升至95℃,反應2小時,再將步驟(1)中的混合溶液A、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白炭黑依次加入反應器中,反應溫度調節至200℃,反應4小時,得混合物B;
步驟(3)停止上述反應,待溫度降至80℃,向反應器中加入乙二胺,攪拌均勻,靜置1天,制得耐磨性高的粘結劑。
所述反應器包括反應罐1,所述反應罐1的底部設有排料口2和排污口3,所述反應罐1的頂端設有入料口4;
還包括壓力感應器5,所述壓力感應器5用于測量液位,置于反應罐1的內部的一側,所述反應罐1的另一側設置有管狀電加熱元件6;
所述反應罐1的底部一側安裝有數字溫度感應器7,所述反應罐1內部的中心位置設有攪拌機8;所述數字溫度感應器7的外部設有保護套,用于放置因擠壓沖擊而損壞數字溫度感應器7。
所述的反應器的壁上設有掛梯9。
所述反應罐1的外殼由兩層不銹鋼板構成,兩不銹鋼板之間為真空結構。
實施例5
一種耐磨性高的粘結劑,按重量份數計算包括:
環氧樹脂25份,石墨烯8份,合成植物酯增塑劑8份,礬土18-22份,立德粉8份,聚對苯二甲酰對苯二胺5份;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5份和白炭黑6份;環己酮7份,乙二胺2份;
所述耐磨性高的粘結劑的制備方法,如下:
步驟(1):將石墨烯加入正丁醇和甲苯中,超聲分散均勻,得到混合溶液A;
步驟(2):將聚氨酯、氯丁橡膠和聚丙烯酸酯加入反應器中,溫度調升至80℃,反應3小時,再將步驟(1)中的混合溶液A、三烯丙基異氰脲酸酯、硬脂酸鉀、聚乙烯吡絡烷酮和N-苯基-β-萘胺依次加入反應器中,反應溫度調節至150℃,反應5小時,得混合物B;
步驟(3)停止上述反應,待溫度降至80℃,向反應器中加入乙二胺,攪拌均勻,靜置1天,制得耐磨性高的粘結劑。
所述反應器包括反應罐1,所述反應罐1的底部設有排料口2和排污口3,所述反應罐1的頂端設有入料口4;
還包括壓力感應器5,所述壓力感應器5用于測量液位,置于反應罐1的內部的一側,所述反應罐1的另一側設置有管狀電加熱元件6;
所述反應罐1的底部一側安裝有數字溫度感應器7,所述反應罐1內部的中心位置設有攪拌機8;所述數字溫度感應器7的外部設有保護套,用于放置因擠壓沖擊而損壞數字溫度感應器7。
所述的反應器的壁上設有掛梯9。
所述反應罐1的外殼由兩層不銹鋼板構成,兩不銹鋼板之間為真空結構。
總而言之,本發明制備的粘結劑具有較高的機械強度及優良的耐溫、耐油、耐化學和抗老化性能;此粘結劑的耐磨性可與刷鍍鎳相當;使用的反應器均采用電控,體高了精度、操作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