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粘合劑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水板材膠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工業社會的發展,工業用板材的使用量也在逐步增多,目前的環保型板材是發展的趨勢,隨之環保膠的發展勢不可擋。市面上使用最多的就是聚乙烯醇環保膠,聚乙烯醇環保膠屬于一種新型無污染、快干水性膠黏劑的生產方法,應用于人造板生產可實現人造板無公害化冷壓生產。與目前市場上同類膠黏劑相比,具有不含甲醛等有毒成分(采用能達到環保E2級以上的改性的脲醛樹脂或三聚氰胺樹脂或水溶性酚醛樹脂,加入固化劑及石膏后,可進一步降低制品游離甲醛含量),對生產和使用環境無污染,成本低、工藝簡單、粘接效果好、干燥固體化速度快.用于人造板生產,無需熱壓節能效果顯著優點。環保型膠種類繁多,但是適合公司自身的環保膠的種類少,使用起來與自主研發的新型板材不匹配,阻礙了新型環保板材的發展。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水板材膠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工藝簡單,適于公司批量生產自用,成本低;有效防水,環保,甲醛釋放量低,達到CARB2標準;將上述膠水用于大彎曲度膠合板和輕質膠合板,可以提高膠合板的輕度和強度。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水板材膠及其制備方法,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石棉粉8-10份、天然乳膠10-12份、甲醛1-2份、聚有機硅氧烷2-4份、亞硫酸鈉2-4份、尿素3-4份、氫氧化鈉2-3份、雙氰胺1-2份、聚乙烯醇5-7份、甲酸2-4份、復合劑3-5份、防老劑1-2份。
進一步: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石棉粉8份、天然乳膠10份、甲醛1份、聚有機硅氧烷2份、亞硫酸鈉2份、尿素3份、氫氧化鈉2份、雙氰胺1份、聚乙烯醇5份、甲酸2份、復合劑3份、防老劑1份。
進一步: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石棉粉9份、天然乳膠11份、甲醛1.5份、聚有機硅氧烷3份、亞硫酸鈉3份、尿素3.5份、氫氧化鈉2.5份、雙氰胺1.5份、聚乙烯醇6份、甲酸3份、復合劑4份、防老劑1.5份。
進一步: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石棉粉10份、天然乳膠12份、甲醛2份、聚有機硅氧烷4份、亞硫酸鈉4份、尿素4份、氫氧化鈉3份、雙氰胺2份、聚乙烯醇7份、甲酸4份、復合劑5份、防老劑2份。
進一步:本發明制備方法具有如下步驟:
步驟一、將甲醛一次性加入反應釜,加熱升溫后加氫氧化鈉調pH值8.1-8.3,然后加入石棉粉、天然乳膠、甲醛份、聚有機硅氧烷、亞硫酸鈉、尿素、氫氧化鈉、雙氰胺、聚乙烯醇、甲酸,反應溫度最少上升到90℃時保溫反應,加入氫氧化鈉并用甲酸終止反應;有效防水,環保,甲醛釋放量低,達到CARB2標準;
步驟二、將復合劑和防老劑,緩慢均勻地分散加入在40-60℃溫水中,即得成品。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明工藝簡單,適于公司批量生產自用,成本低;
2、有效防水,環保,甲醛釋放量低,達到CARB2標準;
3、將上述膠水用于大彎曲度膠合板和輕質膠合板,可以提高膠合板的輕度和強度。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一:
一種水板材膠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石棉粉8-10份、天然乳膠10-12份、甲醛1-2份、聚有機硅氧烷2-4份、亞硫酸鈉2-4份、尿素3-4份、氫氧化鈉2-3份、雙氰胺1-2份、聚乙烯醇5-7份、甲酸2-4份、復合劑3-5份、防老劑1-2份。
實施例二:
一種水板材膠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石棉粉8份、天然乳膠10份、甲醛1份、聚有機硅氧烷2份、亞硫酸鈉2份、尿素3份、氫氧化鈉2份、雙氰胺1份、聚乙烯醇5份、甲酸2份、復合劑3份、防老劑1份。
實施例三:
一種水板材膠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石棉粉9份、天然乳膠11份、甲醛1.5份、聚有機硅氧烷3份、亞硫酸鈉3份、尿素3.5份、氫氧化鈉2.5份、雙氰胺1.5份、聚乙烯醇6份、甲酸3份、復合劑4份、防老劑1.5份。
實施例四:
一種水板材膠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石棉粉10份、天然乳膠12份、甲醛2份、聚有機硅氧烷4份、亞硫酸鈉4份、尿素4份、氫氧化鈉3份、雙氰胺2份、聚乙烯醇7份、甲酸4份、復合劑5份、防老劑2份。
實施例五:
一種水板材膠的制備方法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將甲醛一次性加入反應釜,加熱升溫后加氫氧化鈉調pH值8.1-8.3,然后加入石棉粉、天然乳膠、甲醛份、聚有機硅氧烷、亞硫酸鈉、尿素、氫氧化鈉、雙氰胺、聚乙烯醇、甲酸,反應溫度最少上升到90℃時保溫反應,加入氫氧化鈉并用甲酸終止反應;有效防水,環保,甲醛釋放量低,達到CARB2標準;
步驟二、將復合劑和防老劑,緩慢均勻地分散加入在40-60℃溫水中,即得成品。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