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光擴散層形成用涂料組合物、光學部件、照明罩及照明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245636閱讀:472來源:國知局
光擴散層形成用涂料組合物、光學部件、照明罩及照明器具的制造方法與工藝

本公開涉及光擴散層形成用涂料組合物、光學部件、照明罩及照明器具。進一步詳細而言,本公開涉及透光性及光擴散性優異的光擴散層形成用涂料組合物、以及使用了該光擴散層形成用涂料組合物的光學部件、照明罩及照明器具。



背景技術:

照明器具一般具備覆蓋光源部的照明罩。該照明罩通常使用具有透光性及光擴散性的光學部件而形成。通過使用這樣的具有透光性及光擴散性的照明罩,能夠使從光源照射的光擴散到照明罩的透光面的整個面上。其結果是,能夠使透光面的整個面上的每單位面積的透光量均勻,能夠抑制在透光面上形成明暗的不均。此外,通過使每單位面積的透光量均勻,還能夠將光源的影像隱蔽而提高照明器具的品位。

一般,具有透光性及光擴散性的光學部件通過成型包含白色顏料的樹脂片來制造。作為該白色顏料,使用氧化硅、硫酸鋇、碳酸鈣、氧化鈦、云母、氧化鎂、滑石、氫氧化鋁、氧化鋁等白色無機顏料。并且,通過增大白色顏料的添加量,能夠對光學部件賦予優異的光擴散性。然而,這些顏料雖然具有使光擴散的效果,但是存在與添加量成比例地透光性下降的問題。因此,若想得到具有優異的光擴散性的光學部件,則存在透光性下降的問題。此外,由于作為白色顏料使用的無機粒子會使光學部件的表面劣化,所以還有可能在光學部件的表面產生白粉化。

于是,例如在日本特開2012-208424號公報中,提出了將包含丙烯酸樹脂、氟樹脂和光擴散性粒子的光擴散性涂料組合物制成光擴散部件來使用。日本特開2012-208424號公報的光擴散性涂料組合物中相對于100質量份的丙烯酸樹脂含有0.3~20質量份的氟樹脂,相對于100質量份的丙烯酸樹脂含有0.3~20質量份的光擴散性粒子。

然而,從節能化的觀點出發而近年來受到注目的發光二極管(led)照明器具由于需要以少的耗電將光高效地取出,所以希望具有進一步高透光性的光學部件。另一方面,由于led光源的指向性強,所以還需要對光學部件賦予光擴散性,使得難以認識到led照明的光源為點光源。



技術實現要素:

本公開是鑒于這樣的情況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透光性及光擴散性優異的光擴散層形成用涂料組合物、以及使用了該光擴散層形成用涂料組合物的光學部件、照明罩及照明器具。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的第一方式的光擴散層形成用涂料組合物包含含有丙烯酸樹脂的透光性樹脂和含有折射率為1.40以下的氟樹脂的樹脂粒子。并且,樹脂粒子的含量相對于透光性樹脂的固態成分100質量份為100~400質量份。

本發明的第二方式的光學部件具備透光性樹脂基材和光擴散層,所述光擴散層包含含有丙烯酸樹脂的透光性樹脂和含有折射率為1.40以下的氟樹脂的樹脂粒子,且被設置于透光性樹脂基材的一個面上。并且,在光擴散層中,樹脂粒子的含量相對于透光性樹脂的固態成分100質量份為100~400質量份。

本發明的第三方式的照明罩具備第二方式的光學部件。

本發明的第四方式的照明器具具備第三方式的照明罩和光源部。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方式,能夠提供透光性及光擴散性優異的光擴散層形成用涂料組合物、以及使用了該光擴散層形成用涂料組合物的光學部件、照明罩及照明器具。

附圖說明

附圖僅通過例示而不是限定的方式描述了根據本發明教導的一個或多個實施方式。附圖中,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相同或類似的部件。

圖1是表示本實施方式的光學部件的一個例子的截面圖。

圖2是表示本實施方式的樹脂粒子表面的光的行為的示意圖。

圖3是表示本實施方式的光擴散層表面的光的行為的示意圖。

圖4是表示本實施方式的照明罩及照明器具的一個例子的截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對本實施方式的光擴散層形成用涂料組合物、以及使用了該光擴散層形成用涂料組合物的光學部件、照明罩及照明器具進行描述。

[光擴散層形成用涂料組合物]

本實施方式的光擴散層形成用涂料組合物包含含有丙烯酸樹脂的透光性樹脂11和含有折射率為1.40以下的氟樹脂的樹脂粒子12。并且,樹脂粒子12的含量相對于透光性樹脂11的固態成分100質量份為100~400質量份。在將這樣的光擴散層形成用涂料組合物例如如后述那樣涂布到透光性樹脂基材13上時,能夠得到圖1中所示那樣的具有光擴散層14的光學部件15。

光擴散層形成用涂料組合物包含含有丙烯酸樹脂的透光性樹脂11和樹脂粒子12。樹脂粒子12的含量相對于透光性樹脂11的固態成分100質量份為100~400質量份。當樹脂粒子12的含量為100質量份以上時,由于由透光性樹脂11與樹脂粒子12的折射率差產生的光擴散效果提高,所以可以得到光擴散性優異的光擴散層形成用涂料組合物。此外,當樹脂粒子12的含量為100質量份以上時,在將光擴散層形成用涂料組合物涂布到透光性樹脂基材13上時,樹脂粒子12在形成光擴散層14的涂膜的表面適度地露出。通過該樹脂粒子12的露出,形成圖2中所示那樣的半球面透鏡狀的凸部。并且,由于通過該凸部,不僅從空氣層直接進入到光擴散層14中的折射光r1進入相鄰的凸部中,而且在空氣層與光擴散層14的界面經菲涅耳反射的光f1也作為折射光r2進入相鄰的凸部中,所以光攝入效果提高。即,由于光攝入效果提高,所以透光性提高。此外,在樹脂粒子12的含量為400質量份以下時,由于樹脂粒子12在透光性樹脂11中良好地分散,所以可以得到透光性優異的光擴散層形成用涂料組合物。即,通過樹脂粒子12的含量在上述那樣的范圍內,能夠得到兼顧透光性和光擴散性的光擴散層形成用涂料組合物。

含有丙烯酸樹脂的透光性樹脂11只要是含有丙烯酸樹脂且具有透光性的樹脂則沒有特別限定,但優選總光線透射率為90%以上的樹脂。另外,總光線透射率例如可以使用霧度計(日本電色工業株式會社制ndh2000)等、通過日本工業標準jisk7361-1(プラスチック-透明材料の全光線透過率の試験方法-第1部:シングルビーム法(塑料-透明材料的總光線透射率的試驗方法-第1部:單光束法))進行測定。

丙烯酸樹脂是將含有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任一者的單體聚合而得到的樹脂。作為丙烯酸酯,例如可列舉出選自由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異冰片酯、丙烯酸縮水甘油酯、丙烯酸芐基酯、丙烯酸硬脂酯、丙烯酸月桂酯、及丙烯酸2-羥基-3-苯氧基丙酯組成的組中的至少一種。作為甲基丙烯酸酯,例如可列舉出選自由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異冰片酯、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芐基酯、甲基丙烯酸硬脂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及甲基丙烯酸2-羥基-3-苯氧基丙酯組成的組中的至少一種。

丙烯酸樹脂也可以是含有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任一者的單體與具有碳-碳雙鍵的單體的共聚物。作為具有碳-碳雙鍵的單體,可列舉出選自由苯乙烯系單體、烯烴系單體、及乙烯基系單體組成的組中的至少一種。此外,作為苯乙烯系單體,例如可列舉出苯乙烯等。作為烯烴系單體,例如可列舉出乙烯及丙烯等。作為乙烯基系單體,例如可列舉出氯乙烯及偏氯乙烯等。上述的單體成分可以單獨使用一種,也可以將兩種以上混合使用。

樹脂粒子12只要含有折射率為1.40以下的氟樹脂則沒有特別限定。通過樹脂粒子12的折射率為1.40以下,在將光擴散層形成用涂料組合物涂布到透光性樹脂基材13上的情況下,光源側的空氣層與光擴散層14的折射率差變小。因此,如圖3中所示的那樣,在光擴散層14的表面中,由于菲涅耳反射的光f2的量降低,折射光r3的量變多,所以將來自光源的光攝入的效果變大。其結果是,透光性變大。此外,樹脂粒子12的折射率優選為1.32以上且1.38以下。通過樹脂粒子12的折射率在這樣的范圍內,能夠得到透光性更優異的光擴散層形成用涂料組合物。另外,折射率為以阿貝折射計測定的nad射線(589nm)下的值。

氟樹脂是將至少含有氟的單體聚合而得到的樹脂。作為含有氟的單體,例如可列舉出選自由四氟乙烯、氯三氟乙烯、偏氟乙烯、氟乙烯、氟乙烯基醚及六氟丙烯組成的組中的至少一種。

氟樹脂也可以是含有氟的單體與具有碳-碳雙鍵的單體的共聚物。作為具有碳-碳雙鍵的單體,可列舉出選自由苯乙烯系單體、烯烴系單體、乙烯基系單體、及丙烯酸系單體組成的組中的至少一種。作為苯乙烯系單體,例如可列舉出苯乙烯等。作為烯烴系單體,例如可列舉出乙烯及丙烯等。作為乙烯基系單體,例如可列舉出氯乙烯及偏氯乙烯等。作為丙烯酸系單體,例如可列舉出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酸酯等。上述的單體成分可以單獨使用一種,也可以將兩種以上混合使用。

作為氟樹脂,例如可列舉出選自由聚四氟乙烯(ptfe)系樹脂、聚氯三氟乙烯(pctfe)系樹脂、聚偏氟乙烯(pvdf)系樹脂、聚氟乙烯(pvf)系樹脂、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pfa)系共聚物、四氟乙烯-六氟丙烯(fep)系共聚物、乙烯-四氟乙烯(etfe)系共聚物及乙烯-氯三氟乙烯(ectfe)系共聚物組成的組中的至少一種。另外,氟樹脂優選為聚四氟乙烯(ptfe)系樹脂。聚四氟乙烯(ptfe)系樹脂由于折射率低,所以抑制光擴散層14的表面上的菲涅耳反射,能夠得到透光性更優異的光擴散層形成用涂料組合物。另外,聚四氟乙烯(ptfe)系樹脂也可以制成作為四氟乙烯單體的均聚物的聚四氟乙烯。此外,聚四氟乙烯系樹脂也可以制成含有30mol%左右以下的除四氟乙烯以外的單體的與四氟乙烯單體的共聚物。此外,聚四氟乙烯(ptfe)系樹脂可以是未改性的聚四氟乙烯系樹脂,也可以是經改性的聚四氟乙烯系樹脂。

樹脂粒子12的平均粒徑(d50)沒有特別限定,優選為1μm以上且20μm以下。通過樹脂粒子12的平均粒徑為1μm以上,光變得容易與樹脂粒子12碰撞,所以能夠提高光擴散性。通過樹脂粒子12的平均粒徑為1μm以上,能夠在光擴散層14表面形成充分比例的凸部。通過該凸部,上述那樣的光擴散層14的光攝入效果提高,所以光學部件15的透光性提高。此外,通過樹脂粒子12的平均粒徑為20μm以下,光擴散層14內的樹脂粒子12的分散性變得良好,所以能夠提高光學部件15的透光性。此外,樹脂粒子12的平均粒徑更優選為10μm以下,進一步優選為低于3μm。在這樣的范圍的情況下,光學部件15的透光性進一步變高。另外,樹脂粒子12的平均粒徑(d50)可以使用激光衍射式粒度分布測定裝置、通過激光衍射-散射法而求出。

為了使樹脂粒子12在透光性樹脂11中良好地分散,光擴散層形成用涂料組合物可以進一步含有分散劑。分散劑的種類或含量只要是能夠使透光性樹脂11和樹脂粒子12良好地分散則沒有特別限定。

為了使樹脂粒子12在透光性樹脂11中良好地分散,光擴散層形成用涂料組合物可以進一步含有溶劑。溶劑只要是能夠使透光性樹脂11和樹脂粒子12良好地分散則沒有特別限定,可以使用選自由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系溶劑、甲乙酮、環己酮等酮系溶劑、及醋酸酯等酯系溶劑組成的組中的至少1種。

進而,光擴散層形成用涂料組合物根據用途可以含有習慣使用的各種添加劑。作為各種添加劑,可列舉出選自由紫外線吸收劑、光穩定劑、消泡劑、及流平劑組成的組中的至少1種。作為紫外線吸收劑,可以使用選自由苯并三唑系紫外線吸收劑、三嗪系紫外線吸收劑等、及水楊酸衍生物系紫外線吸收劑組成的組中的至少1種。作為光穩定劑,可以使用受阻胺系穩定劑,作為消泡劑,可以使用各種表面活性劑。

像這樣,本實施方式的光擴散層形成用涂料組合物包含含有丙烯酸樹脂的透光性樹脂11和含有折射率為1.40以下的氟樹脂的樹脂粒子12。并且,樹脂粒子12的含量相對于透光性樹脂11的固態成分100質量份為100~400質量份。因此,在將光擴散層形成用涂料組合物涂布到透光性樹脂基材13上的情況下,能夠得到具有高的透光性及光擴散性的光擴散層。

[光學部件]

本實施方式的光學部件15具備透光性樹脂基材13和光擴散層14,所述光擴散層14包含含有丙烯酸樹脂的透光性樹脂11和含有折射率為1.40以下的氟樹脂的樹脂粒子12,且被設置在透光性樹脂基材13的一個面上。并且,在光擴散層14中,樹脂粒子12的含量相對于透光性樹脂11的固態成分100質量份為100~400質量份。

透光性樹脂基材13只要是具有透光性的樹脂則沒有特別限定,但優選總光線透射率為90%以上的樹脂。另外,總光線透射率例如可以使用霧度計等通過jisk7361-1進行測定。

作為透光性樹脂基材13,例如可以使用由選自由丙烯酸樹脂、聚酯樹脂、聚碳酸酯樹脂及苯乙烯樹脂組成的組中的至少一種形成的透光性樹脂基材。其中,丙烯酸樹脂及聚碳酸酯樹脂與其他的樹脂相比透光性更高。因此,透光性樹脂基材13優選由丙烯酸樹脂及聚碳酸酯樹脂中的至少任一者形成。另外,丙烯酸樹脂可以使用與透光性樹脂11中使用的丙烯酸樹脂同樣的丙烯酸樹脂。此外,聚碳酸酯樹脂只要是主鏈上具有碳酸酯鍵的聚合物,則沒有特別限定。聚碳酸酯樹脂可以使用將雙酚與光氣、或雙酚與碳酸二苯酯等反應而得到的聚合物。

透光性樹脂基材13也可以使用熱塑性樹脂及熱固化性樹脂中的任一者。另外,為了在得到本實施方式的光學部件15后進行加工的情況下能夠對照規定的形狀進行拉伸成型,透光性樹脂基材13優選為熱塑性樹脂。

透光性樹脂基材13的厚度沒有特別限定,例如優選為0.1mm~3mm。若考慮成型性或強度,則透光性樹脂基材13的厚度更優選為1mm~2mm。另外,透光性樹脂基材13可以使用通過玻璃流延制法、連續流延制法、擠出制法等片材成型方法而得到的透光性樹脂基材。

光擴散層14優選被設置在透光性樹脂基材13的一個面上。具體而言如后述的那樣,例如在將光學部件15作為照明器具100使用的情況下,可以按照光擴散層14相對于透光性樹脂基材13成為光源側的方式將光擴散層14設置于透光性樹脂基材13的一個面上。

光擴散層14包含透光性樹脂11和含有折射率為1.40以下的氟樹脂的樹脂粒子12。透光性樹脂11及樹脂粒子12可以使用與上述的光擴散層形成用涂料組合物同樣的物質。

光擴散層14例如可以通過在透光性樹脂基材13上涂布上述的光擴散層形成用涂料組合物而形成。作為涂料組合物的涂布方法,沒有特別限定,可以適當利用噴霧涂布法、浸漬涂布法、流涂法、旋涂法、輥涂法、刷毛涂布、海綿涂布等方法。并且,在涂料組合物含有有機溶劑的情況下,可以通過加熱等將有機溶劑除去,從而在透光性樹脂基材13的表面上形成光擴散層14。

光擴散層14的厚度沒有特別限定,但優選為5μm以上且20μm以下。在光擴散層14的厚度為5μm以上的情況下,光擴散層14能夠發揮更高的光擴散效果。此外,在光擴散層14的厚度為20μm以下的情況下,在光擴散層14的表面變得容易產生來自樹脂粒子12的凸部。通過該凸部,上述那樣的光擴散層14的光攝入效果提高,所以光學部件15的透光性提高。此外,光擴散層14的厚度更優選為7μm以上且15μm以下。在光擴散層14的厚度為這樣的范圍的情況下,能夠得到具有更高的透光性及光擴散性的光學部件15。另外,從在光擴散層14的表面形成凸部的觀點出發,光擴散層14的厚度優選考慮樹脂粒子12的平均粒徑來調整。

本實施方式的光學部件15具備透光性樹脂基材13和光擴散層14,所述光擴散層14包含含有丙烯酸樹脂的透光性樹脂11和含有折射率為1.40以下的氟樹脂的樹脂粒子12,且被設置于透光性樹脂基材13的一個面上。并且,在光擴散層14中,樹脂粒子12的含量相對于透光性樹脂11的固態成分100質量份為100~400質量份。因此,能夠得到具有高的透光性及光擴散性的光學部件15。

[照明罩]

接著,對本實施方式的照明罩40進行說明。本實施方式的照明罩40使用光學部件15。即,本實施方式的照明罩40具備光學部件15。

照明罩40的形狀沒有特別限定,例如優選按照覆蓋作為光源部30的燈的方式安裝的照明罩。此時,可以將燈的發光部全部覆蓋來安裝,也可以將燈的發光部的一部分覆蓋來安裝。照明罩40也可以為平板狀,但為了制成覆蓋燈的形狀,也可以通過進行按壓后拉伸來成型。

這樣的照明罩40可以用于各種照明器具。例如可以適合用于頂棚燈、懸吊型燈、廚房水池燈、浴室燈、枝形吊燈、臺燈、壁燈、行燈的罩等。此外,可以適合用于車庫燈、檐下燈、門柱燈、門廊燈、花園燈、入門燈、踏板照明燈、樓梯燈、感應燈、防盜燈、筒燈、襯底燈、燈飾廣告牌、信號燈等用的罩等。進而,可以適合用于以汽車、自動雙輪車等為代表的車輛用燈具用的罩等。特別是可以適合用于如后述的那樣具有照明罩40被器具主體20夾持的結構的頂棚燈等。

像這樣,本實施方式的照明罩40使用光學部件15。因此,能夠得到具有高的透光性及光擴散性的照明罩40。

[照明器具]

接著,對本實施方式的照明器具100進行說明。本實施方式的照明器具100具備照明罩40和光源部30。照明器具100也可以具備:具有開口部21的器具主體20、設置于器具主體20上的光源部30、和覆蓋開口部21的照明罩40。

圖4中示出照明器具100的一個例子。該照明器具100為圓形狀的頂棚型燈。圖4中列舉出圓形狀的頂棚型燈進行說明,但照明器具100也可以制成多邊形狀的頂棚型燈。

器具主體20例如具備基體部22、被卡合部23和支撐部24。基體部22根據用途可以設置于天花板50等設置面上。被卡合部23與照明罩40的卡合部41卡合。在圖4的方式中,被卡合部23朝向器具主體20的外側突出地形成。支撐部24按照照明罩40不會錯位或者晃蕩的方式從外側支撐照明罩40。支撐部24在與被卡合部23相比更靠器具主體20的外側的位置上朝向下方突出地形成。被卡合部23及支撐部24可以遍及器具主體20的全周而設置,也可以設置于一部分上。另外,器具主體20可以如圖4那樣設置于天花板50上,也可以設置于上述那樣的行燈等與用途相應的設置場所。

器具主體20可以具有開口部21。開口部21的形狀或大小沒有特別限定,但開口部21可以用照明罩40覆蓋。開口部21可以如圖4那樣設置于與基體部22的設置面相反的一側。開口部21也可以如圖4那樣按照被支撐部24包圍的方式形成。

光源部30可以設置于器具主體20上。光源部30也可以設置于器具主體20的開口部21的內側。光源部30中使用的光源為點光源、線光源、面光源等,沒有特別限定。此外,作為光源部30中使用的光源,沒有特別限定,可以使用發光二極管(led)光源、熒光燈、白熾燈、高亮度放電燈(hid)等。另外,本實施方式的照明器具100由于具有高的透光性及光擴散性,所以在用于led光源的情況下,能夠對節能化作出貢獻,因此,優選。另外,可以將單一的光源作為光源部30,也可以將多個光源作為光源部30。

在照明罩40的上端部,可以設置用于懸掛到器具主體20上的卡合部41。在圖4的方式中,卡合部41朝向器具主體20的內側突出地形成。該卡合部41可以遍及照明罩40的全周而設置,也可以設置于一部分上。

照明罩40可以覆蓋開口部21。例如如圖4中所示的那樣,可以將截面形成為大致c狀的照明罩40覆蓋光源部30地從下方安裝于器具主體20上。此時,光擴散層14優選配置于比透光性樹脂基材13更靠光源部30側處。通過這樣設置,利用光擴散層14表面的凸部,可以得到透光性高的照明器具100。

像這樣,本實施方式的照明器具100具備照明罩40和光源部30。因此,例如即使是使用led光源等指向性高的光源的情況下,也能夠提供具有高的透光性及光擴散性的照明器具100。

實施例

以下,通過實施例及比較例對本實施方式進一步進行詳細說明,但本實施方式并不限定于這些實施例。

[實施例1]

相對于透光性樹脂的固態成分100質量份添加100質量份的樹脂粒子。作為透光性樹脂,使用dic株式會社制的acrydic(注冊商標)wal-578。另外,acrydic(注冊商標)wal-578的折射率為1.49。此外,作為樹脂粒子,使用株式會社喜多村制的ktl-1n。另外,ktl-1n為聚四氟乙烯系樹脂,折射率為1.35,平均粒徑為2μm。

進而,為了使樹脂粒子分散,相對于100質量份的樹脂粒子添加50質量份的bykchemie公司制的分散劑disperbyk(注冊商標)142。此外,按照整體的固態成分成為20質量%的方式,將混合物用丙二醇單甲基醚乙酸酯進行稀釋。將稀釋后的溶液用超聲波進行攪拌,直至固態成分均勻地分散,得到涂料。

將該涂料用噴霧器涂布到256mm見方且厚度為1.5mm的丙烯酸板上,使溶劑在80℃下干燥10分鐘,從而得到在透光性樹脂基材的表面上形成有光擴散層的光學部件。另外,該丙烯酸板使用mitsubishirayonco.,ltd.制的acrylite(注冊商標)l001。該丙烯酸板的霧度為0.2%,總光線透射率為92.5%。

關于光擴散層的膜厚,適當選擇體現出充分的光擴散性的光學部件。具體而言,制作多種光擴散層的膜厚不同的光學部件,選擇具有各自的光擴散率大概成為60%時的膜厚的光學部件,作為實施例。另外,光擴散率的測定方法在后面敘述。

進而,以所得到的光學部件作為照明罩,按照光擴散層被配置在光源側的方式,安裝到panasonic株式會社制的一體型led襯底燈xl553pfvle9上,得到照明器具。

[實施例2]

除了相對于透光性樹脂的固態成分100質量份添加150質量份的樹脂粒子以外,通過與實施例1同樣的步驟制作了照明器具。

[實施例3]

除了相對于透光性樹脂的固態成分100質量份添加233質量份的樹脂粒子以外,通過與實施例1同樣的步驟制作了照明器具。

[實施例4]

除了相對于透光性樹脂的固態成分100質量份添加400質量份的樹脂粒子以外,通過與實施例1同樣的步驟制作了照明器具。

[比較例1]

除了相對于透光性樹脂的固態成分100質量份添加67質量份的樹脂粒子以外,通過與實施例1同樣的步驟制作了照明器具。

[比較例2]

除了相對于透光性樹脂的固態成分100質量份添加567質量份的樹脂粒子以外,通過與實施例1同樣的步驟制作了照明器具。

[比較例3]

除了使用momentiveperformancematerialsinc.制的tospearl(注冊商標)120來代替實施例1中使用的ktl-1n作為樹脂粒子以外,通過與實施例1同樣的步驟制作了照明器具。另外,tospearl(注冊商標)120為硅酮樹脂,折射率為1.43,平均粒徑為2μm。

[比較例4]

除了使用株式會社日本觸媒制的epostar(注冊商標)s12來代替實施例1中使用的ktl-1n作為樹脂粒子以外,通過與實施例1同樣的步驟制作了照明器具。另外,epostar(注冊商標)s12為三聚氰胺-甲醛縮合物,折射率為1.60,平均粒徑為2μm。

表1

[評價]

對于實施例1至4、及比較例1至4中得到的照明器具,進行下面的項目的評價。將各例的詳細情況和評價結果示于表1中。

[器具效率]

測定各例中得到的照明器具的總光通量,算出設實施例1的總光通量為100時的各例的總光通量比。另外,總光通量通過labsphere公司制的165cm積分球、使用該公司制的測定系統來測定。此外,判定基準如下所述。

·判定基準

100%以上:好

低于100%:差

[光均勻性]

上述的led襯底燈xl553pfvle9的led光源間的距離小,不適于測定光均勻性,所以評價將相距3cm而配置的2個led以各例中得到的照明罩覆蓋時的光均勻性。led使用日亞化學工業株式會社制的nssw157d。此外,在距離led為3cm的位置,按照光擴散層成為led側的方式配置照明罩。此外,在進一步距離照明罩為約30cm的位置配置konicaminolta,inc.制的二維色彩亮度計ca-2000。然后,在將2個led連結的線段上,分別測定亮度成為最大和最小的值。光均勻性以{(亮度的最小值)/(亮度的最大值)}×100而算出。此外,判定基準如下所述。

·判定基準

70%以上:好

低于70%:差

[光擴散率]

光擴散率按照下述的式子而算出。

擴散率(%)=[{(20度下的亮度)+(70度下的亮度)}/(5度下的亮度)]/2×100

另外,關于亮度,將各例的光學部件按照光擴散層成為光源側的方式設置于旋轉軸上,測定使旋轉軸的角度旋轉為5度、20度及70度時的亮度(cd/m2)。另外,光源使用林時計工業株式會社制的la-50ue。亮度計使用topcontechnohousecorporation制的bm-7。此外,光源通過光點調節機來調節。將從光點調節機至旋轉軸為止的距離設定為620mm,將從旋轉軸至亮度計為止的距離設定為340mm。

實施例1~4中,相對于透光性樹脂的固態成分100質量份,樹脂粒子的含量為100~400質量份。此外,作為樹脂粒子,使用折射率為1.40以下的氟樹脂。因此,實施例1~4的光學部件的器具效率和光均勻性滿足規定的判定基準。即,確認了實施例1~4的光學部件兼顧透光性和光擴散性。

與此相對,比較例1的光學部件相對于100質量份的透光性樹脂含有67質量份的樹脂粒子。因此,光擴散效果并不充分,按照滿足光均勻性的判定基準的方式增加膜厚的結果是,器具效率低于規定的判定基準。即,比較例1的光學部件無法兼顧透光性及光擴散性。

比較例2的光學部件相對于100質量份的透光性樹脂含有567質量份的樹脂粒子。因此,樹脂粒子會凝集,雖然滿足光均勻性的判定基準,但是器具效率不滿足規定的判定基準。即,比較例2的光學部件無法兼顧透光性及光擴散性。

比較例3的光學部件使用折射率為1.43的硅酮樹脂作為樹脂粒子。因此,比較例3不滿足光均勻性的判定基準。認為這是由于,作為透光性樹脂使用的丙烯酸樹脂的折射率(1.49)與作為樹脂粒子使用的硅酮樹脂的折射率(1.43)的差并不充分,光擴散性下降。另外,雖然表中沒有記載,但是對于比較例3的光學部件,即使增加光擴散層的膜厚,光均勻性也基本沒有增加。因而,比較例3的光學部件也無法兼顧透光性及光擴散性。

比較例4的光學部件使用折射率為1.60的三聚氰胺-甲醛縮合物作為樹脂粒子。因此,比較例4不滿足器具效率的判定基準。認為這是由于,若樹脂粒子的折射率過大,則光源側的空氣層與光擴散層的折射率差變大,所以菲涅耳反射會增加,透光性下降。因而,比較例4的光學部件也無法兼顧透光性及光擴散性。

盡管前面已經描述了被認為是最佳的方式和/或其他實施例,但是當然可以在其中進行各種變更,并且本公開的主題可以以各種形式和實施例來實現,并且它們可以用于許多應用中,本文僅描述了其中的一些。所附權利要求書旨在要求保護落入本發明教導的真實范圍內的所有變更和變化。

將2016年3月8日提出的日本專利申請no.2016-044247的全部內容援引于此作為參考。

當前第1頁1 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