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脫漆劑及其制備,尤其是涉及一種無腐蝕性金屬脫漆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在機械設備工作的過程中,各種機械工件表面的漆膜在長期使用中,會受到各種腐蝕介質的侵蝕以及機械的損傷破壞等,出現老化、龜裂、起皮及脫落等現象,從而導致漆膜失去保護裝飾的作用,為此,常常需要去除舊漆后再重新涂裝新漆。現有技術中,人們通常采用人工鏟除、噴砂等工藝手段來清除舊漆,這種方法不僅費時費力,而且容易對工件表面造成損傷,特別是對一些幾何形狀比較復雜的部件更難處理。
因此,一種性能佳的脫漆劑是必不可少的,現有技術中很少有專門針對機械工件尤其是金屬工件的脫漆劑存在,且很多化學脫漆劑的配方在保證脫漆效果的前提下很容易造成對被金屬工件表面造成一定的腐蝕性。
因此,需要一種新的技術方案來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發明目的: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兼具簡便快速脫漆功能、對金屬工件表面無腐蝕且處理后具有光亮效果的的無腐蝕性金屬脫漆劑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方案:為達以上目的,本發明采取以下技術方案:一種無腐蝕性金屬脫漆劑,按照重量計包括以下組分:甘油12.5-20.5份、三氯甲烷14.4-17.5份、乙酸丁酯12.4-15.6份、無機非金屬鹽6.7-12.4份、鋅鹽12.4-15.5份、羧甲基殼聚糖14.5-18.2份、表面活性劑5.6-8.9份、增稠劑4.5-8.4份、消泡劑6.7-12.4份、乳化劑6.7-10.6份,光亮劑5.5-9.5份、水21-45份。
更為優選的,所述無機非金屬鹽為硅酸鹽。
更為優選的,所述鋅鹽為易溶性鋅鹽。
更為優選的,所述表面活性劑為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
更為優選的,所述增稠劑為淀粉衍生物,具體為淀粉磷酸酯鈉、磷酸化二淀粉磷酸中的一種或兩種。
更為優選的,所述消泡劑為聚硅氧烷。
更為優選的,所述乳化劑為親水型乳化劑。
更為優選的,所述光亮劑為質量比為4:2:1的水、硫脲、甲克素混合組成。
上述一種無腐蝕性金屬脫漆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所需重量的甘油、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無機非金屬鹽、表面活性劑以及增稠劑混合攪拌均勻后加熱至35-45℃,保溫60min后繼續加熱至60-70℃后冷卻至室溫得到混合物A;
(2)將所需重量的鋅鹽、羧甲基殼聚糖、乳化劑、消泡劑混合攪拌均勻后得到混合物B,將混合物B加入到混合物A中,并加入水,繼續加熱至40-50℃時保溫30min,繼續邊攪拌邊加熱至60-70℃后持續攪拌至乳化液狀并保溫1h后冷卻至室溫,加入光亮劑后攪拌均勻得到所需無腐蝕性金屬脫漆劑。
有益效果:本發明提供的一種無腐蝕性金屬脫漆劑及其制備方法,針對現有脫漆劑存在的缺陷,由甘油、三氯甲烷、乙酸丁酯、無機非金屬鹽、鋅鹽、羧甲基殼聚糖、表面活性劑、增稠劑、消泡劑、乳化劑,光亮劑以及水按照一定的制備方法制作而成,本發明的無腐蝕性金屬脫漆劑,不僅對金屬工件具有很強的快速脫漆功能,還具有較佳的表面拋光性能和表面保護性能,此外使用該脫漆劑處理后的機械工件表面具有光亮效果,解決了傳統脫漆劑對于金屬工件表面容易腐蝕的弊端,延長工件的使用壽命,實用價值顯著。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無腐蝕性金屬脫漆劑,按照重量計包括以下組分:甘油12.5份、三氯甲烷14.4份、乙酸丁酯12.4份、無機非金屬鹽6.7份、鋅鹽12.4份、羧甲基殼聚糖14.5份、表面活性劑5.6份、增稠劑4.5份、消泡劑6.7份、乳化劑6.7份,光亮劑5.5份、水21份。
其中,所述無機非金屬鹽為硅酸鹽;所述鋅鹽為易溶性鋅鹽;所述表面活性劑為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所述增稠劑為淀粉衍生物,具體為淀粉磷酸酯鈉;;所述消泡劑為聚硅氧烷;所述乳化劑為親水型乳化劑;所述光亮劑為質量比為4:2:1的水、硫脲、甲克素混合組成。
上述一種無腐蝕性金屬脫漆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所需重量的甘油、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無機非金屬鹽、表面活性劑以及增稠劑混合攪拌均勻后加熱至35℃,保溫60min后繼續加熱至60℃后冷卻至室溫得到混合物A;
(2)將所需重量的鋅鹽、羧甲基殼聚糖、乳化劑、消泡劑混合攪拌均勻后得到混合物B,將混合物B加入到混合物A中,并加入水,繼續加熱至40℃時保溫30min,繼續邊攪拌邊加熱至60℃后持續攪拌至乳化液狀并保溫1h后冷卻至室溫,加入光亮劑后攪拌均勻得到所需無腐蝕性金屬脫漆劑。
實施例2:
一種無腐蝕性金屬脫漆劑,按照重量計包括以下組分:甘油20.5份、三氯甲烷17.5份、乙酸丁酯15.6份、無機非金屬鹽12.4份、鋅鹽15.5份、羧甲基殼聚糖18.2份、表面活性劑8.9份、增稠劑8.4份、消泡劑12.4份、乳化劑10.6份,光亮劑9.5份、水45份。
其中,所述無機非金屬鹽為硅酸鹽;所述鋅鹽為易溶性鋅鹽;所述表面活性劑為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所述增稠劑為淀粉衍生物,具體為磷酸化二淀粉磷酸;所述消泡劑為聚硅氧烷;所述乳化劑為親水型乳化劑;所述光亮劑為質量比為4:2:1的水、硫脲、甲克素混合組成。
上述一種無腐蝕性金屬脫漆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所需重量的甘油、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無機非金屬鹽、表面活性劑以及增稠劑混合攪拌均勻后加熱至45℃,保溫60min后繼續加熱至70℃后冷卻至室溫得到混合物A;
(2)將所需重量的鋅鹽、羧甲基殼聚糖、乳化劑、消泡劑混合攪拌均勻后得到混合物B,將混合物B加入到混合物A中,并加入水,繼續加熱至50℃時保溫30min,繼續邊攪拌邊加熱至70℃后持續攪拌至乳化液狀并保溫1h后冷卻至室溫,加入光亮劑后攪拌均勻得到所需無腐蝕性金屬脫漆劑。
實施例3:
一種無腐蝕性金屬脫漆劑,按照重量計包括以下組分:甘油16.5份、三氯甲烷15.5份、乙酸丁酯14.6份、無機非金屬鹽8.4份、鋅鹽14.5份、羧甲基殼聚糖14.2份、表面活性劑6.9份、增稠劑6.4份、消泡劑9.4份、乳化劑8.6份,光亮劑7.5份、水35份。
其中,所述無機非金屬鹽為硅酸鹽;所述鋅鹽為易溶性鋅鹽;所述表面活性劑為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所述增稠劑為淀粉衍生物,具體為淀粉磷酸酯鈉;所述消泡劑為聚硅氧烷;所述乳化劑為親水型乳化劑;所述光亮劑為質量比為4:2:1的水、硫脲、甲克素混合組成。
上述一種無腐蝕性金屬脫漆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所需重量的甘油、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無機非金屬鹽、表面活性劑以及增稠劑混合攪拌均勻后加熱至40℃,保溫60min后繼續加熱至65℃后冷卻至室溫得到混合物A;
(2)將所需重量的鋅鹽、羧甲基殼聚糖、乳化劑、消泡劑混合攪拌均勻后得到混合物B,將混合物B加入到混合物A中,并加入水,繼續加熱至45℃時保溫30min,繼續邊攪拌邊加熱至65℃后持續攪拌至乳化液狀并保溫1h后冷卻至室溫,加入光亮劑后攪拌均勻得到所需無腐蝕性金屬脫漆劑。
使用上述實施例1-3的一種無腐蝕性金屬脫漆劑及其制備方法制備的脫漆劑,各項指標根據行業標準HG/T3381-2003中的相關規定進行檢測,具體指標如下:
外觀為乳白色糊狀物,36℃時為均勻透明液體,符合I型標準,脫漆效率為97.5%-98.9%,對金屬的腐蝕作用為無任何腐蝕現象,符合I型標準。
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進,這些改進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