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建筑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內墻膩子粉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膩子粉是平整墻體表面的一種裝飾型材料,是一種厚漿狀涂料,是涂料粉刷前必不可少的一種產品。涂施于底漆上或直接涂施于物體上,用以清除被涂物表面上高低不平的缺陷。可填補局部有凹陷的工作表面,也可在全部表面刮除,通常是在底漆層干透后,施涂于底漆層表面,要求附著性好、烘烤過程中不產生裂紋。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新型內墻膩子粉及其制備方法,解決了上述背景技術中的問題,所述新型內墻膩子粉附著性好,具有優異的釋放負離子,凈化空氣功效。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新型內墻膩子粉,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活性凹凸棒石粘土15~35份、輕質鈣酸鈣粉12~25份、白色硅酸鹽水泥10~20份、粉煤灰7~13份、活性炭5~10份、改性淀粉7~15份、改性滑石粉8~16份、烯基琥珀酸淀粉酯2~5份、羥丙基甲基纖維素1~2份、納米超微離子粉體2~4份、可再分散乳膠粉5~10份、聚丙烯晴纖維0.8~1.3份、鐵鎂電氣石3~4份、抗菌劑1~2份、固化劑1.5~2.5份。
優選的,所述新型內墻膩子粉,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活性凹凸棒石粘土22~28份、輕質鈣酸鈣粉17~23份、白色硅酸鹽水泥12~19份、粉煤灰8~11份、活性炭6~9份、改性淀粉9~14份、改性滑石粉10~15份、烯基琥珀酸淀粉酯3~4份、羥丙基甲基纖維素1.3~1.8份、納米超微離子粉體2.7~3.5份、可再分散乳膠粉7~9份、聚丙烯晴纖維1~1.2份、鐵鎂電氣石3.3~3.6份、抗菌劑1.1~1.5份、固化劑1.8~2.2份。
優選的,所述新型內墻膩子粉,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活性凹凸棒石粘土25份、輕質鈣酸鈣粉20份、白色硅酸鹽水泥17份、粉煤灰9份、活性炭8份、改性淀粉11份、改性滑石粉12份、烯基琥珀酸淀粉酯3.5份、羥丙基甲基纖維素1.6份、納米超微離子粉體3.2份、可再分散乳膠粉8份、聚丙烯晴纖維1.1份、鐵鎂電氣石3.4份、抗菌劑1.2份、固化劑2份。
優選的,所述所述納米超微粒子粉體由sno2、sb2o3和重晶石粉按重量比為5:2:10組成的混合物。
優選的,所述改性淀粉由以下方法制得:
(1)準備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玉米淀粉30份、水50份、丙烯酸25份、十二硫醇5份、苯甲酸鈉3份、四硼酸鈉1份和膨潤土10份;
(2)將準備好的玉米淀粉、水、丙烯酸和十二硫醇混合,再加熱至70~80℃進行糊化;
(3)將糊化后的生成物置于60co-γ射線輻射場中進行輻射接枝聚合,接收劑量為0.5-1.5kgy;
(4)在輻射接枝聚合后的產物中添加所述苯甲酸鈉、四硼酸鈉和膨潤土得到改性淀粉。
優選的,所述抗菌劑為銀離子抗菌劑。
優選的,所述固化劑為過氧化甲乙酮,過氧化環己酮,過氧化苯甲酸叔丁酯或過氧化-2-乙基己酸叔丁酯。
一種制備所述新型內墻膩子粉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按上述配方稱取活性凹凸棒石粘土、輕質鈣酸鈣粉、白色硅酸鹽水泥、粉煤灰、活性炭、改性淀粉、改性滑石粉、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納米超微離子粉體、可再分散乳膠粉、聚丙烯晴纖維、鐵鎂電氣石、抗菌劑、固化劑,備用;
(2)將活性凹凸棒石粘土、輕質鈣酸鈣粉、白色硅酸鹽水泥、粉煤灰、活性炭、改性淀粉和改性滑石粉先放入攪拌機中攪拌混合均勻,再置于球磨機濕磨10~20分鐘,得混合漿料,漿料中固液比為2:1;
(3)將步驟(2)得到的混合漿料置于分散機中,加入剩余原料,高速分散20~30分鐘,干燥,至其含水量低于5%,再放入超細磨粉機進行磨粉,磨粉后的顆粒細度小于0.025毫米,包裝,即可得到所述新型內墻膩子粉。
優選的,所述步驟(3)中高速分散的速度為2000~2200r/min。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所述的新型內墻膩子粉附著性好,具有優異的釋放負離子,凈化空氣功效,具體如下:
(1)本發明所述的新型內墻膩子粉采用活性凹凸棒石粘土、輕質鈣酸鈣粉、白色硅酸鹽水泥、粉煤灰、活性炭、改性淀粉、改性滑石粉作為原料,活性凹凸棒石粘土為多孔無機礦物質,多孔無機礦物質與其他原料混合涂于墻面,可有效調節室內空氣濕度,使之控制在有益于人體健康的范圍內,同時無污染,零voc釋放,綠色環保;
(2)本發明所述的新型內墻膩子粉采用活性凹凸棒石粘土、輕質鈣酸鈣粉、白色硅酸鹽水泥、粉煤灰、活性炭、改性淀粉、改性滑石粉作為原料,經過改性的淀粉與其他原料混合,混合涂于墻面,有效改善了膩子粉的粘結力,提高其附著性;
(3)本發明所述的新型內墻膩子粉還添加了鐵鎂電氣石,所以能夠產生空氣負離子,能夠凈化環境空氣,有利于人體健康。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的范圍。
實施例1
本實施例涉及一種新型內墻膩子粉,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活性凹凸棒石粘土15份、輕質鈣酸鈣粉12份、白色硅酸鹽水泥10份、粉煤灰7份、活性炭5份、改性淀粉7份、改性滑石粉8份、烯基琥珀酸淀粉酯2份、羥丙基甲基纖維素1份、納米超微離子粉體2份、可再分散乳膠粉5份、聚丙烯晴纖維0.8份、鐵鎂電氣石3份、抗菌劑1份、固化劑1.5份。
其中,所述所述納米超微粒子粉體由sno2、sb2o3和重晶石粉按重量比為5:2:10組成的混合物。
其中,所述改性淀粉由以下方法制得:
(1)準備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玉米淀粉30份、水50份、丙烯酸25份、十二硫醇5份、苯甲酸鈉3份、四硼酸鈉1份和膨潤土10份;
(2)將準備好的玉米淀粉、水、丙烯酸和十二硫醇混合,再加熱至70℃進行糊化;
(3)將糊化后的生成物置于60co-γ射線輻射場中進行輻射接枝聚合,接收劑量為0.5kgy;
(4)在輻射接枝聚合后的產物中添加所述苯甲酸鈉、四硼酸鈉和膨潤土得到改性淀粉。
其中,所述抗菌劑為銀離子抗菌劑。
其中,所述固化劑為過氧化甲乙酮。
一種制備所述新型內墻膩子粉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按上述配方稱取活性凹凸棒石粘土、輕質鈣酸鈣粉、白色硅酸鹽水泥、粉煤灰、活性炭、改性淀粉、改性滑石粉、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納米超微離子粉體、可再分散乳膠粉、聚丙烯晴纖維、鐵鎂電氣石、抗菌劑、固化劑,備用;
(2)將活性凹凸棒石粘土、輕質鈣酸鈣粉、白色硅酸鹽水泥、粉煤灰、活性炭、改性淀粉和改性滑石粉先放入攪拌機中攪拌混合均勻,再置于球磨機濕磨10分鐘,得混合漿料,漿料中固液比為2:1;
(3)將步驟(2)得到的混合漿料置于分散機中,加入剩余原料,高速分散20分鐘,干燥,至其含水量低于5%,再放入超細磨粉機進行磨粉,磨粉后的顆粒細度小于0.025毫米,包裝,即可得到所述新型內墻膩子粉。
其中,所述步驟(3)中高速分散的速度為2000r/min。
實施例2
本實施例涉及一種新型內墻膩子粉,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活性凹凸棒石粘土35份、輕質鈣酸鈣粉25份、白色硅酸鹽水泥20份、粉煤灰13份、活性炭10份、改性淀粉15份、改性滑石粉16份、烯基琥珀酸淀粉酯5份、羥丙基甲基纖維素2份、納米超微離子粉體4份、可再分散乳膠粉10份、聚丙烯晴纖維1.3份、鐵鎂電氣石4份、抗菌劑2份、固化劑2.5份。
其中,所述所述納米超微粒子粉體由sno2、sb2o3和重晶石粉按重量比為5:2:10組成的混合物。
其中,所述改性淀粉由以下方法制得:
(1)準備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玉米淀粉30份、水50份、丙烯酸25份、十二硫醇5份、苯甲酸鈉3份、四硼酸鈉1份和膨潤土10份;
(2)將準備好的玉米淀粉、水、丙烯酸和十二硫醇混合,再加熱至80℃進行糊化;
(3)將糊化后的生成物置于60co-γ射線輻射場中進行輻射接枝聚合,接收劑量為1.5kgy;
(4)在輻射接枝聚合后的產物中添加所述苯甲酸鈉、四硼酸鈉和膨潤土得到改性淀粉。
其中,所述抗菌劑為銀離子抗菌劑。
其中,所述固化劑為過氧化環己酮。
一種制備所述新型內墻膩子粉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按上述配方稱取活性凹凸棒石粘土、輕質鈣酸鈣粉、白色硅酸鹽水泥、粉煤灰、活性炭、改性淀粉、改性滑石粉、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納米超微離子粉體、可再分散乳膠粉、聚丙烯晴纖維、鐵鎂電氣石、抗菌劑、固化劑,備用;
(2)將活性凹凸棒石粘土、輕質鈣酸鈣粉、白色硅酸鹽水泥、粉煤灰、活性炭、改性淀粉和改性滑石粉先放入攪拌機中攪拌混合均勻,再置于球磨機濕磨20分鐘,得混合漿料,漿料中固液比為2:1;
(3)將步驟(2)得到的混合漿料置于分散機中,加入剩余原料,高速分散30分鐘,干燥,至其含水量低于5%,再放入超細磨粉機進行磨粉,磨粉后的顆粒細度小于0.025毫米,包裝,即可得到所述新型內墻膩子粉。
其中,所述步驟(3)中高速分散的速度為2200r/min。
實施例3
本實施例涉及一種新型內墻膩子粉,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活性凹凸棒石粘土22份、輕質鈣酸鈣粉17份、白色硅酸鹽水泥12份、粉煤灰8份、活性炭6份、改性淀粉9份、改性滑石粉10份、烯基琥珀酸淀粉酯3份、羥丙基甲基纖維素1.3份、納米超微離子粉體2.7份、可再分散乳膠粉7份、聚丙烯晴纖維1份、鐵鎂電氣石3.3份、抗菌劑1.1份、固化劑1.8份。
其中,所述所述納米超微粒子粉體由sno2、sb2o3和重晶石粉按重量比為5:2:10組成的混合物。
其中,所述改性淀粉由以下方法制得:
(1)準備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玉米淀粉30份、水50份、丙烯酸25份、十二硫醇5份、苯甲酸鈉3份、四硼酸鈉1份和膨潤土10份;
(2)將準備好的玉米淀粉、水、丙烯酸和十二硫醇混合,再加熱至72℃進行糊化;
(3)將糊化后的生成物置于60co-γ射線輻射場中進行輻射接枝聚合,接收劑量為0.8kgy;
(4)在輻射接枝聚合后的產物中添加所述苯甲酸鈉、四硼酸鈉和膨潤土得到改性淀粉。
其中,所述抗菌劑為銀離子抗菌劑。
其中,所述固化劑為過氧化苯甲酸叔丁酯。
一種制備所述新型內墻膩子粉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按上述配方稱取活性凹凸棒石粘土、輕質鈣酸鈣粉、白色硅酸鹽水泥、粉煤灰、活性炭、改性淀粉、改性滑石粉、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納米超微離子粉體、可再分散乳膠粉、聚丙烯晴纖維、鐵鎂電氣石、抗菌劑、固化劑,備用;
(2)將活性凹凸棒石粘土、輕質鈣酸鈣粉、白色硅酸鹽水泥、粉煤灰、活性炭、改性淀粉和改性滑石粉先放入攪拌機中攪拌混合均勻,再置于球磨機濕磨13分鐘,得混合漿料,漿料中固液比為2:1;
(3)將步驟(2)得到的混合漿料置于分散機中,加入剩余原料,高速分散22分鐘,干燥,至其含水量低于5%,再放入超細磨粉機進行磨粉,磨粉后的顆粒細度小于0.025毫米,包裝,即可得到所述新型內墻膩子粉。
其中,所述步驟(3)中高速分散的速度為2050r/min。
實施例4
本實施例涉及一種新型內墻膩子粉,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活性凹凸棒石粘土28份、輕質鈣酸鈣粉23份、白色硅酸鹽水泥19份、粉煤灰11份、活性炭9份、改性淀粉14份、改性滑石粉15份、烯基琥珀酸淀粉酯4份、羥丙基甲基纖維素1.8份、納米超微離子粉體3.5份、可再分散乳膠粉9份、聚丙烯晴纖維1.2份、鐵鎂電氣石3.6份、抗菌劑1.5份、固化劑2.2份。
其中,所述所述納米超微粒子粉體由sno2、sb2o3和重晶石粉按重量比為5:2:10組成的混合物。
其中,所述改性淀粉由以下方法制得:
(1)準備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玉米淀粉30份、水50份、丙烯酸25份、十二硫醇5份、苯甲酸鈉3份、四硼酸鈉1份和膨潤土10份;
(2)將準備好的玉米淀粉、水、丙烯酸和十二硫醇混合,再加熱至75℃進行糊化;
(3)將糊化后的生成物置于60co-γ射線輻射場中進行輻射接枝聚合,接收劑量為1kgy;
(4)在輻射接枝聚合后的產物中添加所述苯甲酸鈉、四硼酸鈉和膨潤土得到改性淀粉。
其中,所述抗菌劑為銀離子抗菌劑。
其中,所述固化劑為過氧化-2-乙基己酸叔丁酯。
一種制備所述新型內墻膩子粉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按上述配方稱取活性凹凸棒石粘土、輕質鈣酸鈣粉、白色硅酸鹽水泥、粉煤灰、活性炭、改性淀粉、改性滑石粉、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納米超微離子粉體、可再分散乳膠粉、聚丙烯晴纖維、鐵鎂電氣石、抗菌劑、固化劑,備用;
(2)將活性凹凸棒石粘土、輕質鈣酸鈣粉、白色硅酸鹽水泥、粉煤灰、活性炭、改性淀粉和改性滑石粉先放入攪拌機中攪拌混合均勻,再置于球磨機濕磨15分鐘,得混合漿料,漿料中固液比為2:1;
(3)將步驟(2)得到的混合漿料置于分散機中,加入剩余原料,高速分散25分鐘,干燥,至其含水量低于5%,再放入超細磨粉機進行磨粉,磨粉后的顆粒細度小于0.025毫米,包裝,即可得到所述新型內墻膩子粉。
其中,所述步驟(3)中高速分散的速度為2100r/min。
實施例5
本實施例涉及一種新型內墻膩子粉,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活性凹凸棒石粘土25份、輕質鈣酸鈣粉20份、白色硅酸鹽水泥17份、粉煤灰9份、活性炭8份、改性淀粉11份、改性滑石粉12份、烯基琥珀酸淀粉酯3.5份、羥丙基甲基纖維素1.6份、納米超微離子粉體3.2份、可再分散乳膠粉8份、聚丙烯晴纖維1.1份、鐵鎂電氣石3.4份、抗菌劑1.2份、固化劑2份。
其中,所述所述納米超微粒子粉體由sno2、sb2o3和重晶石粉按重量比為5:2:10組成的混合物。
其中,所述改性淀粉由以下方法制得:
(1)準備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玉米淀粉30份、水50份、丙烯酸25份、十二硫醇5份、苯甲酸鈉3份、四硼酸鈉1份和膨潤土10份;
(2)將準備好的玉米淀粉、水、丙烯酸和十二硫醇混合,再加熱至78℃進行糊化;
(3)將糊化后的生成物置于60co-γ射線輻射場中進行輻射接枝聚合,接收劑量為1.3kgy;
(4)在輻射接枝聚合后的產物中添加所述苯甲酸鈉、四硼酸鈉和膨潤土得到改性淀粉。
其中,所述抗菌劑為銀離子抗菌劑。
其中,所述固化劑為過氧化苯甲酸叔丁酯。
一種制備所述新型內墻膩子粉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按上述配方稱取活性凹凸棒石粘土、輕質鈣酸鈣粉、白色硅酸鹽水泥、粉煤灰、活性炭、改性淀粉、改性滑石粉、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納米超微離子粉體、可再分散乳膠粉、聚丙烯晴纖維、鐵鎂電氣石、抗菌劑、固化劑,備用;
(2)將活性凹凸棒石粘土、輕質鈣酸鈣粉、白色硅酸鹽水泥、粉煤灰、活性炭、改性淀粉和改性滑石粉先放入攪拌機中攪拌混合均勻,再置于球磨機濕磨18分鐘,得混合漿料,漿料中固液比為2:1;
(3)將步驟(2)得到的混合漿料置于分散機中,加入剩余原料,高速分散27分鐘,干燥,至其含水量低于5%,再放入超細磨粉機進行磨粉,磨粉后的顆粒細度小于0.025毫米,包裝,即可得到所述新型內墻膩子粉。
其中,所述步驟(3)中高速分散的速度為2150r/min。
以上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進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發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權利要求的范圍內做出各種變形或修改,這并不影響本發明的實質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