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環保型土壤修復劑及其制作方法、應用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環保型土壤修復劑及其制作方法、應用,涉及土壤修復技術領域。環保型土壤修復劑,主要由以下原料混合發酵而成,按重量百分數計,石灰1.5~2.0%、紅糖0.05~0.15%、水20~25%、復合菌液0.8~3.6%和植物體余量;復合菌液包含芽孢桿菌、木霉菌、益生菌、酵母菌中的多種。本發明提供的環保型土壤修復劑能夠修復受損土壤,恢復其動態平衡,而且成本也低。本發明提供的環保型土壤修復劑的制作方法操作簡單,制作方便。
【專利說明】
一種環保型土壤修復劑及其制作方法、應用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土壤修復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環保型土壤修復劑及其制作 方法、應用。
【背景技術】
[0002] 隨著不斷增加的人口及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對植物、飼料和纖維的需求日 益增加,質量要求也越來越嚴格,為了提高農產品的質量與產量,在農業上付出的努力就更 多的集中在更有效的生產上。植物的生長依賴于土壤、陽光和水分,不同植物的生長對土 壤、陽光及水分的要求各不相同,而土壤的肥沃與貧瘠對作物的生長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 此,世界上許多科學家對土壤的改進作了大量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進展。
[0003] 而早先技術在農業中使用了大量的化學農藥及肥料,而且長期應用品種單調的肥 料和農藥使得土壤受到較大的損害,土壤的酸堿度平衡失調,土壤表層也沉積了有害礦物 質,土壤營養貧乏,從而導致對作物生長有利的微生物的繁殖受到很大影響,也由此引發了 作物的減產、植物品種的變異等。過去對肥料的使用主要考慮植物在不同生長期所需的營 養物質的補充,例如氮肥、鉀肥、磷肥,長期使用化肥及農藥會給土地帶來不利影響,損害土 壤性質,從而減少產量及作物質量。為了改善這一狀況,亟需改善土壤,以使其達到動態平 衡。
【發明內容】
[0004]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環保型土壤修復劑,此環保型土壤修復劑能夠修復受 損土壤,恢復其動態平衡,而且成本也低。
[0005]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環保型土壤修復劑的制作方法,該制作方法操作 簡單,制作方便。
[0006]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環保型土壤修復劑在作物種植中的應用。
[0007]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0008] -種環保型土壤修復劑,主要由以下原料混合發酵而成,按重量百分數計,石灰 1.5~2.0%、紅糖0.05~0.15%、水20~25%、復合菌液0.8~3.6%和植物體余量;
[0009] 復合菌液包含芽孢桿菌、木霉菌、益生菌、酵母菌中的多種。
[0010] 優選地,在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中,上述復合菌液包含芽孢桿菌和木霉菌的混合物, 芽孢桿菌與木霉菌的質量比為0.8~1.2:0.8~1.2。
[0011]優選地,在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中,上述植物體選自秸桿、玉米芯、落葉中的一種或 多種,優選秸桿、玉米芯和落葉的混合物。
[0012]優選地,在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中,按重量百分數計,石灰1.5~2.0%、紅糖0.05~ 0.15%、水20~25%、復合菌液0.8~3.6%、玉米芯15~25%、落葉15~25%和秸桿余量。
[0013] 優選地,在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中,按重量百分數計,原料還包括麥飯石5~10%。
[0014] 優選地,在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中,按重量百分數計,原料還包括微量元素1~5%。
[0015] 另外,一種環保型土壤修復劑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原料混合,然后堆放 發酵12~18天,其中,每當發酵堆的內部溫度為70~80°C、濕度為55~75%時,進行翻堆。
[0016] 優選地,在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中,上述堆放的方式為:堆放成高度為0.8~1.2m、寬 度為1.2~1.8m的條形堆。
[0017] 優選地,在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中,上述發酵的過程中,還需在發酵堆上打孔。
[0018] 另外,上述環保型土壤修復劑在作物種植中的應用。
[0019]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發明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發明的原料成分中添加了復合菌 液,復合菌液中含有較多的有機質和高活性的有益微生物菌群,其進入土壤后,能夠與土壤 中的微生物形成相互間的共生增殖關系,增強土壤的團里結構,改善土壤板結狀態,還能快 速的降解土壤中的殘留農藥,通過微生物的生長代謝活動,使環境中的有害物質濃度減少、 毒性降低。而原料中還包括了植物體,植物體是原始的有機肥源,其加入土壤修復劑后使 用,能夠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增大土壤孔隙度,協調土壤中的熱量和濕度,如此,又能夠為 復合菌液的活動創造良好環境條件,協同作用,相互促進。再加之其它原料成分的使用,得 到的環保型土壤修復劑能夠減少化肥使用量,還具有促進作物生長、提高土壤肥力以及作 物品質等作用,其能夠提升作物產量10 %以上,原料成本低,環保,而且易于工業化生產。
【具體實施方式】
[0020] 為使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對本發明實施例中 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實施例中未注明具體條件者,按照常規條件或制造商建 議的條件進行。所用試劑或儀器未注明生產廠商者,均為可以通過市售購買獲得的常規產 品。
[0021 ]下面對本發明實施例的環保型土壤修復劑及其制作方法、應用進行具體說明。
[0022] 環保型土壤修復劑主要由以下原料混合發酵而成,按重量百分數計,石灰1.5~ 2 · 0 %、紅糖0 · 05~0 · 15 %、水20~25 %、復合菌液0 · 8~3 · 6 %和植物體余量;
[0023] 復合菌液包含芽孢桿菌、木霉菌、益生菌、酵母菌中的多種。
[0024] 優選的,復合菌液包含芽孢桿菌和木霉菌的混合物,芽孢桿菌與木霉菌的質量比 為0.8~1.2:0.8~1.2〇
[0025]植物體選自秸桿、玉米芯、落葉中的一種或多種,優選秸桿、玉米芯和落葉的混合 物。按重量百分數計,玉米芯15~25%、落葉15~25%和秸桿余量。此處,玉米芯、落葉和秸 桿的總量應該是在植物體用量的范圍之內,也就是說,以100%來計算,是包括石灰1.5~ 2.0%、紅糖0.05~0.15%、水20~25%、復合菌液0.8~3.6%、玉米芯15~25%、落葉15~ 25 %和秸桿余量。秸桿等植物體成本低廉,易于得到,適用于工業生產。
[0026] 其中,秸桿可以選用水稻秸桿、青稞秸桿、小麥秸桿等,優選青稞秸桿。
[0027] 按重量百分數計,原料還包括麥飯石5~10%。麥飯石是一種天然的硅酸鹽礦物, 其能夠提高、平衡土壤的物理機能,改善土質,從而減少化肥、土壤改良劑的使用。此外,麥 飯石還具有離子置換能力,能夠解除鹽、堿、硝及重金屬對土地、作物的危害,提高作物品質 及產量功能。
[0028]按重量百分數計,原料還包括微量元素1~5%。在改善土壤性質的同時,原料中包 含的微量元素也能夠提供作物生長必須的一些其它元素。
[0029] 上述環保型土壤修復劑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原料混合,然后堆放發酵12 ~18天,其中,每當發酵堆的內部溫度為70~80°C、濕度為55~75%時,進行翻堆。
[0030] 若原料中包括了秸桿、玉米芯中的任意一種,則在進行混合之前,還可以包括預處 理:將秸桿和/或玉米芯粉碎至粒徑在3mm以下。秸桿、玉米芯粉碎后更有利于發酵。
[0031] 而在上述制作方法中,混合時可以借用機械設備進行攪拌混合,使其混合均勻。 [0032]其中,堆放的方式為:堆放成高度為0.8~1.2m、寬度為1.2~1.8m的條形堆。條形 堆更有利于發酵,發酵效果更好。當然,也可以堆成其它形狀。堆放后,為了促進發酵,還可 以在發酵堆上覆蓋薄膜。
[0033] 發酵的過程中,還需在發酵堆上打孔。打孔可以在發酵堆的頂部打孔,每隔0.8~ 1.2m打一個深度為35~45cm的孔。打孔一方面能促進發酵堆內部的發酵菌的繁殖,另一方 面,也有利于發酵堆內部的熱量的散發,防止發酵堆內部溫度過高而造成悶堆。
[0034] 上述制作方法中,翻堆一般是5~7天翻一次,當然,還是以發酵堆的內部溫度和濕 度為主。
[0035] 本發明還提供了上述環保型土壤修復劑在作物種植中的應用。具體的應用方式 有:將腐熟后的土壤修復劑拋灑在農田中、將土壤修復劑與肥料混用。
[0036]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的特征和性能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0037] 實施例一
[0038]本實施例提供的環保型土壤修復劑,主要由以下原料制成,按重量百分數計,石灰 1.5 %、紅糖0.05 %、水20 %、復合菌液0.8 %和秸桿余量;復合菌液為芽孢桿菌和益生菌的 混合物,芽孢桿菌與益生菌的質量比為1.2:1。
[0039]上述環保型土壤修復劑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40] a.將原料混合,攪拌均勻,得到混合物料;
[0041 ] b.將混合物料堆放后,發酵12天;發酵期間,測試發酵堆的情況,發酵堆內部溫度 為70 °C、濕度為55 %時,進行翻堆,共翻堆3次。
[0042] 實施例二
[0043]本實施例提供的環保型土壤修復劑,主要由以下原料制成,按重量百分數計,石灰 2.0 %、紅糖0.15 %、水25 %、復合菌液3.6 %、玉米芯25 %、落葉25 %和秸桿余量;復合菌液 為芽孢桿菌和木霉菌的混合物,芽孢桿菌與木霉菌的質量比為0.8:1.2。
[0044] 上述環保型土壤修復劑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45] a.將玉米芯和秸桿粉碎至粒徑為3mm,然后與其它原料混合,攪拌均勻,得到混合 物料;
[0046] b.將混合物料堆放成高度為1.2m、寬度為1.8m的條形堆,然后發酵18天;發酵期 間,測試發酵堆的情況,發酵堆內部溫度為80°C、濕度為75%時,進行翻堆,共翻堆3次。 [0047] 實施例三
[0048]本實施例提供的環保型土壤修復劑,主要由以下原料制成,按重量百分數計,石灰 1.8 %、紅糖0.1 %、水22 %、復合菌液2 %、麥飯石8 %、玉米芯20 %、落葉20 %和秸桿余量;復 合菌液為芽孢桿菌和木霉菌的混合物,芽孢桿菌與木霉菌的質量比為1: 1。
[0049] 上述環保型土壤修復劑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50] a.將玉米芯和秸桿粉碎至粒徑為2mm,然后與其它原料混合,攪拌均勻,得到混合 物料;
[0051] b.將混合物料堆放成高度為lm、寬度為1.5m的條形堆,并在條形堆的頂部往下打 一個深度為40cm的孔,然后發酵15天;發酵期間,測試發酵堆的情況,發酵堆內部溫度為75 °C、濕度為65 %時,進行翻堆,共翻堆2次。
[0052]本實施例提供的環保型土壤修復劑分別以小麥田和白菜田進行實驗。
[0053] 小麥田:
[0054]選擇兩個受重金屬污染的小麥田,劃分出相同的面積進行實驗,實驗田施用本實 施例提供的環保型土壤修復劑,對照田不施用土壤修復劑,實驗結果參見表1和表2:
[0055]表 1
[0057]由上表可知,本實施例提供的環保型土壤修復劑能夠有效的修復經重金屬污染的 土壤,改善土壤環境。
[0058] 表2
[0059]
[0060] 白菜田:
[0061] 選擇兩個有農藥殘留的白菜田,劃分出相同的面積進行實驗,實驗田施用本實施 例提供的環保型土壤修復劑,對照田不施用土壤修復劑,實驗結果參見表3:
[0062] 表 3
[0064] 由上表可知,本實施例提供的環保型土壤修復劑能夠有效的修復污染土壤,改善 土壤環境。
[0065] 另外,將其它實施例提供的土壤修復劑用于進行上述實驗,獲得的實驗結果與上 述試驗結果一致。
[0066]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對于本領域的技 術人員來說,本發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 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 一種環保型土壤修復劑,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以下原料混合發酵而成,按重量百分數 計,石灰1.5~2.0%、紅糖0.05~0.15%、水20~25%、復合菌液0.8~3.6%和植物體余量; 所述復合菌液包含芽孢桿菌、木霉菌、益生菌、酵母菌中的多種。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環保型土壤修復劑,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合菌液包含芽孢桿菌 和木霉菌的混合物,所述芽孢桿菌與所述木霉菌的質量比為0.8~1.2:0.8~1.2。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環保型土壤修復劑,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體選自秸桿、玉米 芯、落葉中的一種或多種,優選秸桿、玉米芯和落葉的混合物。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環保型土壤修復劑,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數計,所述石灰 1.5~2.0%、所述紅糖0.05~0.15%、所述水20~25%、所述復合菌液0.8~3.6%、所述玉 米芯15~25%、所述落葉15~25%和所述秸桿余量。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環保型土壤修復劑,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數計,所述原料 還包括麥飯石5~10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環保型土壤修復劑,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數計,所述原料 還包括微量元素1~5 %。7. -種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環保型土壤修復劑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以下步驟:將所述原料混合,然后堆放發酵12~18天,其中,每當發酵堆的內部溫度為70~ 80 °C、濕度為55~75 %時,進行翻堆。8.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環保型土壤修復劑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堆放的方式 為:堆放成高度為0.8~1.2m、寬度為1.2~1.8m的條形堆。9.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環保型土壤修復劑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發酵的過程 中,還需在所述發酵堆上打孔。10. 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環保型土壤修復劑在作物種植中的應用。
【文檔編號】C09K101/00GK105950185SQ201610547697
【公開日】2016年9月21日
【申請日】2016年7月12日
【發明人】余成群, 李少偉, 孫維
【申請人】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