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車輛油箱用大氣平衡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為車輛的汽油箱提供氣體,使車輛汽油箱內氣體壓力與外界大氣 壓保持平衡的零部件,特別是屬于一種應用于車輛上的汽油箱用大氣平衡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世界環境的保護意識加強,車輛排放法規日趨嚴格,傳統的車輛汽油箱 大氣平衡通氣孔直通大氣的方式會揮發碳氫化合物等有害氣體,造成排放超標、污染環境; 現環保法規要求燃油不得直接擴散揮發到大氣中,必須采取措施在保證汽油箱內燃油正常 流動的前提下,其揮發物不能從大氣平衡通氣孔擴散揮發到大氣中。
為了滿足車輛汽油箱內壓力的平衡,汽油箱內的汽油能經油管順利輸送到燃燒室 混合燃燒,現有的技術均是將油箱密封,通過頂部設計通氣裝置,油箱通過通氣裝置的管道 連接活性碳罐,通過活性碳罐吸附燃油揮發分子再通大氣,以達到油箱大氣平衡的作用,使 燃油能正常流動。油箱通氣裝置是關鍵部件,其既要保證空氣流通,又要保證正常行駛時燃 油液體不蕩出通氣孔。現有通氣孔裝置的結構復雜,均為金屬加工或金屬焊接零件,工藝復雜、價格高 昂、且質量一致性難以保障,金屬重量較大,易氧化腐蝕、對環境資源的浪費及污染較大 (如焊接過程的廢氣);而且有一定量的汽油液體在載體顛簸時經通氣孔裝置排出,因而導 致過濃揮發物飄散到大氣中,污染空氣,使其燃油蒸發物氣體排放不達標。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油箱大氣通氣裝置,該裝置不僅結構簡單、重 量輕巧、布置精巧方便,而且能滿足保證油箱空氣流通的條件下,保證正常行駛顛簸時燃油 液體不蕩出通氣孔的功能,能滿足使用需求;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一種車輛油箱用大氣平衡裝置,包括本體;其特征在于在本 體上設置有外連接頭和連接座,在外連接頭上的氣體通孔的孔徑小于Imm ;在連接座內的 氣體流道內設置有擋板,擋板上開設有一個或以上的通氣孔,通氣孔的孔徑小于Imm ;擋板 與本體之間形成一個空腔室;所述氣體通孔、空腔室和通氣孔相互連通,形成氣體通道。進一步的特征是所述的連接座是外螺紋螺桿,在外螺紋螺桿上,設置耐油密封圈 (墊)。在本體上設置安裝凸臺,安裝凸臺與密封圈配合,限制密封圈的位置。所述本體的材質采用工程塑料。本發明的車輛油箱用大氣平衡裝置,具有如下特點1、通過擋板上小于Imm的通氣孔,達到當油箱內油面顛簸時,起到截流的作用,使 汽油液面顛簸時只能通過較小直徑的通氣孔蕩入有限的汽油進入殼體與擋板形成空腔室, 而汽油液體不會流出本裝置;2、油箱大氣通過擋板上小于Imm的通氣孔與殼體mm的通氣孔與碳罐聯通,通過碳罐連接大氣實現大氣平衡;3、當汽油液體進入殼體與擋板形成空腔室后因重力作用又經過擋板上的通氣孔回流到油箱;4、通過連接座螺旋施壓的方式,通過橡膠件(如0形圈)壓緊的工藝方式使連接座與油箱間實現密封功能,較現有的金屬焊接密封相比防滲可靠性高、工藝簡單易于實 施;5、通過工程塑料的應用,與現有金屬結構相比重量降低了 60-90 %,相同裝置使用 工程塑料原材料生產的碳排量放較現有金屬生產碳排放亦降低了 60-90%,與油箱采用螺 紋連接相比現有的焊接方式結構更為可靠且避免了焊接對環境的污染。
圖1是本發明大氣平衡裝置結構剖視圖;圖2是本發明大氣平衡裝置結構立體圖;圖3是圖2的側視圖;圖4是本發明大氣平衡裝置安裝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結構作進一步的說明本發明的車輛油箱用大氣平衡裝置,包括本體1,在本體1上設置有外連接頭2和 連接座3,與大氣連通的通氣管通過連接頭2與本體1連接,本體1通過連接座3與車輛油 箱連接,連接座3具體的結構可以是外螺紋螺桿、內螺紋螺孔或焊接支座等,圖中的連接座 3是外螺紋螺桿,外螺紋螺桿與車輛油箱的內螺紋螺孔相配合而連接;如果連接座3是內螺 紋螺孔,則在車輛油箱的連接部位設置對應的外螺紋螺桿(或直接沖壓螺紋),兩者相配合 而連接;如果本體1通過焊接的方式連接在車輛油箱上,則連接座3是焊接支座,通過將焊 接支座與車輛油箱的對應部位相焊接而連接。本發明的本體1也可通過壓板安裝的方式固 定在油箱上。在本體1內部設置有若干段相貫通的氣體通道4,各段氣體通道4的橫截面積不 同,在外連接頭2上的氣體通孔41的全部或部分內孔的孔徑小于2mm,實際中以小于Imm為 最佳;在連接座3的空腔內設置有擋板5,擋板5上開設有一個或以上的通氣孔6,通氣孔6 的孔徑較小,通常小于2mm,實際中以小于Imm為最佳;擋板5與本體1之間的氣體通道尺 寸較大,形成一個空腔室7 ;空腔室7的尺寸較大,能容納氣體、減緩氣體的流動速度;所述 氣體通孔41、空腔室7和通氣孔6相互連通,形成氣體通道4,通過氣體通道4使油箱與外 部大氣連通,保持壓力平衡。為了達到密閉效果,在外螺紋螺桿的連接座3上,設置密封圈8,密封圈8在本發明 的裝置安裝到油箱上后,起到密封閉合的作用,防止汽油泄漏,達到優異的密封效果。為了 配合安裝方便,在本體1上設置安裝凸臺9,安裝凸臺9與密封圈8配合,限制密封圈8的位 置。氣體通孔41的孔徑、通氣孔6的孔徑都小于1mm,是很細小的孔,能保證氣體通過的同 時,限制汽油向外揮發。圖2、圖3是本發明車輛油箱用大氣平衡裝置的一種具體結構的立體圖。圖4是本發明車輛油箱用大氣平衡裝置與油箱連接、安裝結構示意圖,圖中本發明裝置的本體1設 置在車輛油箱的上部,經外螺紋螺桿的連接座3旋入車輛油箱的安裝螺孔內而連接,密封 圈8起到防止汽油泄漏的作用;在外連接頭2上連接通氣管,通氣管再與活性炭裝置連接, 從外連接頭2往外揮發的極少部分的汽油能被活性炭裝置吸收。本發明裝置的本體1的材質采用工程塑料,工程塑料模具成形替代了現有金屬 材料,與現有結構相比重量降低了 60-90 %,相同裝置使用工程塑料材料的碳排放量較現有 金屬碳排放亦降低了 60-90%。本發明裝置的工作過程,本裝置安裝在油箱上部,其殼體通氣孔處于油箱裝滿油 后油平面以上;通過擋板5上尺寸小于Imm的通氣孔6的限流作用,當油箱內油面顛簸時, 起到截流的作用,使汽油液面顛簸時只能通過較小直徑的通氣孔6蕩入有限的汽油進入殼 體與擋板形成空腔室7內,而空腔室7上部的氣體通孔41尺寸小于1mm,更進一步限制汽油 向外流動,使汽油液體基本上不會流出本裝置;即使有少量的汽油揮發出去,也能被活性炭 裝置吸收。當汽油液體進入空腔室7后,因重力作用又經過擋板上的通氣孔回流到油箱內 使用。車輛油箱大氣通過擋板5上小于Imm的通氣孔6、空腔室7、氣體通孔41活性炭裝置 (碳罐)聯通,通過碳罐連接大氣實現大氣平衡。
權利要求
一種車輛油箱用大氣平衡裝置,包括本體(1);其特征在于在本體(1)上設置有外連接頭(2)和連接座(3),在外連接頭(2)上的氣體通孔(41)的孔徑小于2mm;在連接座(3)的空腔內設置有擋板(5),擋板(5)上開設有一個或以上的通氣孔(6),通氣孔(6)的孔徑小于2mm;擋板(5)與本體(1)之間形成一個空腔室(7);所述氣體通孔(41)、空腔室(7)、氣體流道(42)和通氣孔(6)相互連通,形成氣體通道(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輛油箱用大氣平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連接座(3)是 外螺紋螺桿,在外螺紋螺桿上,設置密封圈(8)。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輛油箱用大氣平衡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本體(1)上設置安 裝凸臺(9),安裝凸臺(9)與密封圈(8)配合,限制密封圈(8)的位置。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輛油箱用大氣平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體(1)的 材質采用工程塑料。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車輛油箱用大氣平衡裝置,包括本體;在本體上設置有外連接頭和連接座,在外連接頭上的氣體通孔的孔徑小于1mm;在連接座內的氣體流道內設置有擋板,擋板上開設有一個或以上的通氣孔,通氣孔的孔徑小于1mm;擋板與本體之間形成一個空腔室;所述氣體通孔、空腔室和通氣孔相互連通,形成氣體通道。本發明的車輛油箱用大氣平衡裝置,通過擋板上小于1mm的通氣孔,達到當油箱內油面顛簸時,起到截流的作用,使汽油液面顛簸時只能通過較小直徑的通氣孔蕩入有限的汽油進入殼體與擋板形成空腔室,而汽油液體不會流出本裝置;當汽油進入空腔室后因重力作用又經過擋板上的通氣孔回流到油箱;通過工程塑料的應用,與現有金屬結構相比重量降低了60-90%。
文檔編號B60K15/077GK101797886SQ20101013801
公開日2010年8月11日 申請日期2010年4月1日 優先權日2010年4月1日
發明者鄧進 申請人:鄧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