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汽車后牌照燈蓋與背門外板的安裝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汽車車身零部件,具體涉及一種汽車后牌照燈蓋與背門外板的安裝結構。
背景技術:
安裝汽車背門外板是的后牌照燈蓋用于遮擋外開手柄和后牌照燈。目前,常見的后牌照燈蓋與背門外開手柄和牌照燈安裝在背門外板的同一平面上。由于后牌照燈蓋的長度超過后牌照造型區域,并且又僅在外開手柄與背門外板的安裝面上布置后牌照燈蓋的安裝點,所以,存在以下問題一是由于無定位孔,安裝過程中均需要先安裝塑料卡扣螺母,導致安裝定位困難;二是導致后牌照燈蓋兩端翹曲,造成其與背們外板之間產生縫隙,雨水從后牌照燈蓋翹曲的兩端滲入,不僅影響美觀,而且會導致內飾板損壞和鈑金腐蝕。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汽車后牌照燈蓋與背門外板的安裝結構,它能使后牌照燈蓋與背門外板的緊密貼合,避免后牌照燈蓋兩端翹曲與背門外板產生縫隙,防止雨水滲入,保護內飾板和鈑金,并且安裝定位方便。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汽車后牌照燈蓋與背門外板的安裝結構,包括設在背門外板后牌照造型區域上邊的四個安裝孔、設在后牌照燈蓋上邊的四個卡接件,該四個卡接件與背門外板后牌照造型區域上邊的四個安裝孔對應配合,其特征是在背門外板后牌照造型區域上邊的兩端部分別設有一條形安裝孔;在后牌照燈蓋上邊的兩端部分別設有一安裝卡扣,這兩個安裝卡扣分別與背門外板后牌照造型區域上邊的兩端部的兩個條形孔對應配合。安裝點的增加,使后牌照燈蓋與背門外板的緊密貼合。本實用新型由于增加了安裝點,不僅克服了后牌照燈蓋安裝過程中無法定位的問題,有效的避免了目前安裝點布置不合理帶來問題;從而解決了后牌照燈蓋兩端翹曲的問題,同時也消除了因翹曲帶來的后牌照燈蓋與背門外板之間的縫隙,雨水不能進入背門內部。
圖1是在背門外板上新增加兩處后牌照燈蓋安裝點示意圖。圖2是后牌照燈蓋示意圖。圖3是后牌照燈蓋安裝在背門外板上的示意圖。圖4是圖3的A-A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說明參見圖1和圖2所示的一種汽車后牌照燈蓋與背門外板的安裝結構,包括設在背門外板1后牌照造型區域上邊的四個安裝孔9、設在后牌照燈蓋2上邊的四個卡接件7,該四個卡接件與背門外板后牌照造型區域上邊的四個安裝孔9對應配合;在背門外板后牌照造型區域上邊的兩端部分別設有一條形安裝孔8 ;在后牌照燈蓋2上邊的兩端部分別設有一安裝卡扣10,這兩個安裝卡扣分別與背門外板后牌照造型區域上邊的兩端部的兩個條形孔對應配合。安裝點的增加,使后牌照燈蓋與背門外板的緊密貼合。
參見圖3和圖4,在具體安裝過程中,先將后窗玻璃5安裝在背門外板1和背門內板上,再將背門外開手柄安裝在背門外板1上,其次將后牌照燈4安裝在背門外板上;最后安裝后牌照燈蓋2時,先將牌照燈蓋兩端自帶安裝卡扣10安裝于新增兩條形孔8內,起到定位作用;然后,在原有背門外板后牌照造型區域上邊的四個安裝孔9內安裝塑料卡扣螺母,最后,安裝緊固后牌照燈蓋,即完成后牌照燈蓋的安裝。
權利要求1. 一種汽車后牌照燈蓋與背門外板的安裝結構,包括設在背門外板(1)后牌照造型區域上邊的四個安裝孔(9)、設在后牌照燈蓋( 上邊的四個卡接件(7),該四個卡接件與背門外板后牌照造型區域上邊的四個安裝孔(9)對應配合,其特征是在背門外板(1)后牌照造型區域上邊的兩端部分別設有一條形安裝孔(8);在后牌照燈蓋( 上邊的兩端部分別設有一安裝卡扣(10),這兩個安裝卡扣分別與背門外板(1)后牌照造型區域上邊的兩端部的兩個條形孔對應配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汽車后牌照燈蓋與背門外板的安裝結構,包括設在背門外板后牌照造型區域上邊的四個安裝孔、設在后牌照燈蓋上邊的四個卡接件,該四個卡接件與背門外板后牌照造型區域上邊的四個安裝孔對應配合;在背門外板后牌照造型區域上邊的兩端部分別設有一條形安裝孔;在后牌照燈蓋上邊的兩端部分別設有一安裝卡扣,這兩個安裝卡扣分別與背門外板后牌照造型區域上邊的兩端部的兩個條形孔對應配合。本實用新型不僅克服了后牌照燈蓋安裝過程中無法定位的問題,而且有效的避免了目前安裝點布置不合理帶來問題;消除了因翹曲帶來的后牌照燈蓋與背門外板之間的縫隙,雨水不能進入背門內部。
文檔編號B60Q1/56GK201961228SQ20102026652
公開日2011年9月7日 申請日期2010年7月22日 優先權日2010年7月22日
發明者劉海濤, 吳岸, 方向東, 繆利鋒 申請人: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