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客車座椅用內嵌拉手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客車用輔助產品,尤其是涉及一種客車座椅用內嵌拉手結構。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在客車上是離不開座椅的,傳統的座椅其結構一般是固定的,近些年來,隨著客車使用功能的不斷增加,客車的制造商家為了不斷滿足用戶的需要,完善其使用功能,為了使乘客坐車更加安全,有些座椅后面設有拉手。這樣改進的目的是為了使乘客在在顛簸的客車中可以拉住前排座椅后面的拉手,使乘客不至于撞傷,這種拉手一般設置在座椅背面,為凸出座椅背面的一拉桿,但是如果顛簸較大,或者發生事故,車緊急制動時乘客向前撲容易造成二次傷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可減少二次傷害、簡單易行的客車座椅用內嵌拉手結構。本發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客車座椅用內嵌拉手結構,其特征在于,該結構包括座椅靠背和拉手,所述的座椅靠背的背面設有與拉手結構相匹配的凹槽,所述的拉手固定在凹槽內,座椅靠背的背面與拉手外端面平齊。
所述的拉手為一金屬橫桿,其兩端固定在凹槽內。所述的凹槽內拉手上下設有可插入手的間隙。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因拉手與靠背背面平齊當汽車緊急制動乘客向前撲能有效減少對乘客的二次傷害。
圖I為本發明客車座椅用內嵌拉手結構示意圖。圖中1-座椅靠背,2-拉手。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實施例I如圖I所75,—種客車座椅用內嵌拉手結構,該結構包括座椅靠背I和拉手2,所述的座椅靠背I的背面設有與拉手2結構相匹配的凹槽,所述的拉手2固定在凹槽內,座椅靠背I的背面與拉手外端面平齊。所述的拉手2為一金屬橫桿,其兩端固定在凹槽內。凹槽內拉手上下設有可插入手的間隙。
權利要求
1.一種客車座椅用內嵌拉手結構,其特征在于,該結構包括座椅靠背和拉手,所述的座椅靠背的背面設有與拉手結構相匹配的凹槽,所述的拉手固定在凹槽內,座椅靠背的背面與拉手外端面平齊。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客車座椅用內嵌拉手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手為一金屬橫桿,其兩端固定在凹槽內。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客車座椅用內嵌拉手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內拉手上下設有可插入手的間隙。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客車座椅用內嵌拉手結構,該結構包括座椅靠背和拉手,所述的座椅靠背的背面設有與拉手結構相匹配的凹槽,所述的拉手固定在凹槽內,座椅靠背的背面與拉手外端面平齊。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可減少二次傷害、簡單易行等優點。
文檔編號B60N3/02GK102729872SQ20111009092
公開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11日 優先權日2011年4月11日
發明者湯方杰 申請人:龍海市九龍座椅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