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汽車座椅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可調座墊高度和角度的汽車座椅。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發展,汽車已經普遍成為出行的交通工具,汽車座椅作為汽車的必要結構,不斷地發展,現有汽車座椅存在以下缺點I.座墊高度與角度的手動調節是通過四連桿機構實現,手動調節的方式費時費力。2.座墊高度與角度的自動調節是通過電機驅動四連桿機構實現,由于增設電機, 大大增加了座椅的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本申請人針對上述現有缺點,提供另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的汽車座椅。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汽車座椅,包括頭枕、靠背、座墊,座墊的底部裝置上蓋板,上蓋板與下蓋板卡接,于下蓋板上設有沿橫向貫穿的第一連桿與第二連桿,第一連桿上裝置壓板,壓板與升降機構連接;于所述下蓋板上還裝置一角度調節機構。其進一步技術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機構包括一氣撐桿,氣撐桿的一端與壓板抵接,氣撐桿的另一端連接套筒支架,套筒支架與滑動機構連接;所述角度調節機構包括一角度調節旋鈕,角度調節旋鈕與豎向支桿的一端連接,豎向支桿的另一端與上蓋板抵接;所述壓板位于第一連桿的中部。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體積小,成本低,操作簡便,可以根據不同乘客的需要來調節座墊的上下垂直高度及座墊橫傾角度,提高乘客的舒適性。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左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局部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局部立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至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頭枕I、靠背2、座墊7,靠背2上還設有第一靠背調節按鈕3與第二靠背調節按鈕4,座墊7的底部裝置上蓋板17如圖3所示,所述上蓋板17與下蓋板15卡接,如圖4所示,在上蓋板17與下蓋板15上設有沿橫向貫穿的第一連桿12與第二連桿18 (圖4中上蓋板17未不出),第一連桿12的兩端穿過側護板5與手柄6連接,第二連桿18的兩端也與側護板5連接;在第一連桿12上裝置壓板12-1,壓板12-1與升降機構連接;如圖2至圖4所示,升降機構包括一氣撐桿16,氣撐桿16的一端與壓板12-1抵接,氣撐桿16的另一端連接套筒支架8,套筒支架8的端部向外伸出四根支架8-1分別與滑動機構連接。如圖4所示,滑動機構包括與支架8-1連接的滑桿19,滑桿19置于滑軌11內,滑軌11內還通過緊固件10將滑軌固定在車身底板上。于滑桿19還固接一固定板20,固 定板20與拉桿9連接。如圖3、圖4所示,于下蓋板15上還裝置一角度調節機構。角度調節機構包括一角度調節旋鈕13,角度調節旋鈕13與豎向支桿14的一端螺紋連接,豎向支桿14的另一端與上蓋板17抵接。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如下當需要調節座墊6的高度時,通過扳轉扳手6,扳手6帶動第一連桿12轉動,使位于第一連桿12中部的壓板12-1與氣撐桿16的一端抵接,使氣撐桿16處于可調節狀態,使座椅可以實現上下高度調節。當需要調節座墊7的角度時,通過旋轉角度調節旋鈕13,使豎向支桿14向上伸出抵住座墊7底部的上蓋板17,繼續旋轉角度調節按鈕13,豎向支桿14頂起上蓋板17,由于上蓋板17可沿第一連桿12及第二連桿18轉動,由此使上蓋板17處一傾斜角度,從而實現了座墊角度的調節。本實用新型中氣撐桿為市售商品,如上海杜朗傳動技術有限公司,上述滑動機構為已有公知技術。以上描述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不是對實用新型的限定,本實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圍參見權利要求,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權利要求1.一種汽車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頭枕(I)、靠背(2)、座墊(5),所述座墊(5)的底部裝置上蓋板(17),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蓋板(17)與下蓋板(15)卡接,于下蓋板(15)上設有沿橫向貫穿的第一連桿(12)與第二連桿(18),所述第一連桿(12)上裝置壓板(12-1 ),壓板(12-1)與升降機構連接;于所述下蓋板(15)上還裝置一角度調節機構。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汽車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機構包括一氣撐桿(16),氣撐桿(16)的一端與壓板(12-1)抵接,氣撐桿(16)的另一端連接套筒支架(8),套筒支架(8)與滑動機構連接。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汽車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調節機構包括一角度調節旋鈕(13),角度調節旋鈕(13)與豎向支桿(14)的一端連接,豎向支桿(14)的另一端與上蓋板(17)抵接。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汽車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壓板(12-1)位于第一連桿(12)的中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座椅,包括頭枕、靠背、座墊,座墊的底部裝置上蓋板,上蓋板與下蓋板卡接,于下蓋板上設有沿橫向貫穿的第一連桿與第二連桿,第一連桿上裝置壓板,壓板與升降機構連接;于所述下蓋板上還裝置一角度調節機構。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體積小,成本低,操作簡便,可以根據不同乘客的需要來調節座墊的上下垂直高度及座墊橫傾角度,提高乘客的舒適性。
文檔編號B60N2/16GK202686005SQ201220342569
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6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6日
發明者雷雨成, 付小標 申請人:無錫同捷汽車設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