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動多功能修理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汽車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可移動多功能修理車。
【背景技術】
[0002]現如今,汽車主要通過定點的汽車維修站來進行維修保養,但是對于一些已經不能啟動的汽車或者車主需要上門服務的情況,移動式汽車維修應運而生。
[0003]傳統的移動式汽車維修,僅僅是通過人工攜帶必要的工具前往預定地點進行汽車維修,只能進行基礎性的維修,,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汽車維修點的可移動化,整車的保養人需要前往定點維修站,例如汽車4S店等綜合服務站。
[0004]對于移動式修理站,現有對比文件采用移動式修理車的形式進行公開,公開如下:
[0005]現有對比文件1:一種移動式車輛維修及充電站(授權公告號為CN 203876635U),公開了一種采用客車式外框結構,并采用發動機前置方式;車主體的后方為維修區,維修區的兩側設有內側開口的側延殼體,側延殼體底部通過側延傳動裝置與車主體底部框架滑動連接;在維修區的底面連接四個同步舉升氣缸;在車主體的后方設有后車門,后車門下方兩側設有可收縮式引橋;在車主體的底部設有矩形分布的液壓支撐柱。
[0006]此專利存在的弊端為:
[0007]1、發動機前置的客車現在很難找到,技術上和安全上有諸多限制;
[0008]2、維修區設在客車底盤主體上,客車底盤較高,將車輛開到維修區,由于坡度大很容易刮傷底盤,客車車廂寬度根據國家法律規定不能超過2.5米,后部車門兩側邊框最少需要30-40的厚度,后部車門口的實際寬度最多有2.1米左右,車輛寬度一般為1.8-1.9米左右(不含反光鏡),進入如此窄的空間需要高超的操作技術,否則容易發生刮碰;
[0009]3、現在汽車長度在4.8-5.1米,加上前后維修空間長度1.5米再加上駕駛室長度I米,再加上充電站非維修區因為要放置多種維修設備,所需空間較大,非維修區需要長度2-3米,車長要達到10-12米,車輛高度3.5-4米,在城市路段由于路寬和路高限制,客車的行駛區域,拐彎會受到很大限制,稍小一點的路口或街道就無法進入;城市寫字樓的地下停車場因為限高的原因,根本無法進入;
[0010]4、側延殼體占用客車車廂里的空間,實用性差,客車骨架是框架和車皮的密集連接結構,蒙皮起到固定和拉伸繃緊的作用,客車兩側部開寬度太大的側延殼體(長度大約5米,高度大約1.8米),頂蓋開口較大,(大約5米長,2米寬),開口處是活動的,沒有框架和車皮拉伸固定,會影響車輛骨架的強度對車輛安全性和堅固性有較大影響;
[0011 ] 5、如果待修車無法自行開至維修保養平臺時,該專利所公開的維修車沒有辦法將車輛移至維修平臺,則無法開展工作。
【發明內容】
[0012]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可移動多功能修理車。
[0013]本發明為實現上述目的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可移動多功能修理車,包括機動車和安裝在機動車駕駛室后的車架和車廂,所述車廂無底面,所述車架包括兩個相互對稱的左分支車架和右分支車架,呈“凹”形,所述車架和車廂之間設有伸縮升降裝置,所述車廂的兩側設有橫向滑軌,所述伸縮升降裝置的一端安裝在所述橫向滑軌上,能夠在所述橫向滑軌上橫向滑動,所述機動車為無后橋機動車,所述機動車的后輪相互獨立的安裝在左分支車架和右分支車架后端,所述左分支車架和右分支車架的連接處設有可分離左分支車架和右分支車架的第一伸縮機構,所述車廂的內部設有升降機構,所述車廂置于所述車架內側。
[0014]進一步,所述車廂在寬度方向能夠通過設置在車廂頂部或底部的車廂伸縮機構自由伸縮,所述左分支車架和右分支車架通過所述伸縮升降裝置分別與所述車廂的左右兩側面相連,所述伸縮升降裝置與所述橫向滑軌之間設有插扣或固定銷,用來固定安裝在所述橫向滑軌上所述伸縮升降裝置的一端,所述車廂能隨著左分支車架和右分支車架的分離伸縮而在寬度方向進行伸縮。
[0015]進一步,所述車廂底部設有集水盤,集水盤可伸縮,所述集水盤的表面設有過水孔,所述集水盤的底部設有用來儲水的集水箱,所述升降機構置于所述集水板的左右兩側,所述升降機構為單柱舉升機、雙柱舉升機或四柱舉升機。
[0016]進一步,所述升降機構通過固定在所述集水板上的第二伸縮機構與集水盤相連接,所述升降機構通過第二伸縮機構能夠在所述車廂的寬度方向進行伸縮。
[0017]進一步,所述集水板上設有剪式舉升機或液壓伸縮柱。
[0018]進一步,所述左分支車架和右分支車架的后端設有輔助支撐輪,所述支撐輪的數量至少為兩個。
[0019]進一步,所述機動車為客車、廂式貨車、掛車或特種車。
[0020]進一步,所述左分支車架和右分支車架的底部設有支撐腿,所述支撐腿至少設有四組,對稱分布在所述左分支車架和右分支車架底部,所述支撐腿為角度可調的伸縮液壓式支撐腿。
[0021]進一步,所述車廂內部設有洗車機、廢水回收過濾裝置,修理用充氣栗、蓄電池、發電裝置、工具箱,所述車廂的內部和外部均設有監控裝置、照明裝置,集水箱設有出水口連接車廂內廢水回收過濾裝置。
[0022]進一步,所述車廂為帶有廂板的封閉廂體或為無廂板的框架結構。
[0023]本發明的優點在于:
[0024]1.采用無后橋的機動車,使得需維修車輛能夠無障礙進入車架中部,充分利用了機動車車架中部的空間,并且車架和車廂空間形成一體,降低維修車整體重心高度的同時,極大的增加了需維修車輛底盤的離地間隙,方便維修人員進行維修操作,同時也能夠利用維修車的移動,上門維修救援無法行駛的車輛。
[0025]2.車廂、車架和集水盤三者之間可以分離,并且車架、車廂和集水盤、集水盤均可以單獨作為汽車維修平臺使用,具有極大的靈活性和實用性。
【附圖說明】
[0026]圖1本發明內部示意圖。
[0027]圖2本發明側面示意圖。
[0028]圖3本發明俯視圖。
[0029]圖4本發明車架伸縮示意圖。
[0030]圖5本發明集水盤上設有雙柱舉升機示意圖。
[0031 ]圖6本發明集水盤上設置的雙柱舉升機伸展示意圖。
[0032]圖7本發明集水盤上設有四柱舉升機示意圖。
[0033]圖8本發明集水盤上設置的四柱舉升機伸展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4]實施例1
[0035]如圖1,可移動多功能修理車,包括機動車I和安裝在機動車I駕駛室后的車架2和車廂3,所述車廂3無底面,所述車架2包括兩個相互對稱的左分支車架21和右分支車架22,呈“凹”形,所述車架2和車廂3之間在豎直方向設有伸縮升降裝置20,所述車廂3的兩側設有橫向滑軌31,如圖2所示,所述伸縮升降裝置20的一端安裝在所述橫向滑軌31上,能夠在所述橫向滑軌31上橫向滑動,所述機動車I的后輪11為無后橋的機動車,所述機動車I的后輪11相互獨立的安裝在左分支車架21和右分支車架22后端,所述左分支車架21和右分支車架22的連接處設有可分離左分支車架21和右分支車架22的第一伸縮機構4,所述第一伸縮結構4的一側設有能夠使車架2和機動車I駕駛室相連的連接滑軌5,所述連接滑軌5既能夠使車架2與機動車I的駕駛室緊固相連,又能夠保證在第一伸縮機構4分離左分支車架21和右分支車駕22時,使車架2在機動車I的駕駛室后面順利滑動,所述車廂3的內部設有升降機構23,所述車廂3置于所述車架2內側。
[0036]所述車廂3在寬度方向能夠通過設置在車廂3頂部的車廂伸縮機構32自由伸縮,所述左分支車架21和右分支車架22通過所述伸縮升降裝置20分別與所述車廂3的左右兩側面相連,所述伸縮升降裝置20與所述橫向滑軌31之間設有插扣或固定銷,用來固定安裝在所述橫向滑軌31上所述伸縮升降裝置20的一端,車架2通過伸縮升降裝置20將車廂3放至地面上,然后松開固定銷或插扣,將機動車I前移,車廂3在橫向滑軌31的作用下逐漸脫離車架2,成為獨立的維修車間,車廂3與車架2分離后,可以在車架2上的伸縮升降裝置20上安裝具有舉升支撐作用的托架,使車架2也能夠作為具有舉升作用的維修平臺使用,所述車廂伸縮機構32與所述伸縮升降裝置20相配合,使所述車廂3能隨著左分支車架21和右分支車架22的分離伸縮而在寬度方向進行伸縮。
[0037]所述車廂3底部設有集水盤33,集水盤33可伸縮,所述集水盤33的表面設有過水孔,所述集水盤33的底部設有用來儲水的集水箱,在進行洗車操作時,洗車后的廢棄的水可以通過集水盤33進行收集,避免破壞當地環境、引起不必要的糾紛。所述升降機構23置于所述集水盤33的左右兩側,所述升降機構23為雙柱舉升機。
[0038]所述升降機構23通過固定在所述集水盤33上的第二伸縮機構331與集水盤33相連接,所述升降機構23通過第二伸縮機構331能夠在所述車廂3的寬度方向進行伸縮,車廂3和集水盤33之間設有固定銷,用以固定集水盤33保持在車廂3底部,使用時可以拆卸固定銷,將集水盤33從車廂3內脫離。
[0039]所述左分支車架21和右分支車架22的后端設有輔助支撐輪211,所述支撐輪211的數量為兩個。
[0040]所述機動車I為廂式貨車,所述左分支車架21和右分支車架22的底部設有支撐腿24,所述支撐腿24設有四組,對稱分布在所述左分支車架21和右分支車架22底部,所述支撐腿24為角度可調的伸縮液壓式支撐腿,在將左分支車架21和右分支車架22進行分離或固定后,通過支撐腿24的支撐能夠為車架提供更加穩定的結構支撐,所述支撐腿24的支撐部位能夠進行豎直方向的旋轉,在不使用時,可以將其中的伸縮部位收回至車架2底部,并旋轉支撐部位與車架2平行。
[0041]所述車廂3內部設有洗車機、廢水回收過濾裝置,修理用充氣栗、蓄電池、發電裝置、工具箱,所述車廂3的內部和外部均設有監控裝置、照明裝置,在進行修車時,能夠提供必要的輔助工具,集水箱33設有出水口連接車廂內廢水回收過濾裝置,用于廢水的過濾和回收。
[0042]所述車廂3為帶有廂板的封閉廂體或為無廂板的框架結構,車廂既可以采用封閉的廂體又可以采用開放式的無廂板的單純的車體框架,廣泛使用修車時的多種情況。
[0043]實施例2
[0044]如圖5、6,所述集水底盤可有多個類型,位于車廂底部,所述集水盤33的表面設有過水孔,所述集水盤33的底部設有用來儲水的集水箱,在進行洗車操作時,洗車后的廢棄的水可以通過集水盤33進行收集,通過廢水回收過濾裝置過濾回收,循環利用,避免破壞當地環境、引起不必要的糾紛。所述升降機構23置于所述集水盤33的左右兩側,所述升降機構23為雙柱舉升機。所述升降機構23通過固定在所述集水盤33上的第二伸縮機構331與集水盤33相連接,所述第二伸縮機構331能夠在所述集水盤的寬度方向進行伸縮,并帶動集水盤33在相同方向伸縮,所述升降機構23通過第二伸縮機構能夠在所述車廂3的寬度方向進行伸縮。所述集水盤33上還可以設剪式舉升機,用來舉升需維修車輛。其余部分同實施例1。
[0045]實施例3
[0046]集水盤和車廂相連,成為一體,車廂3和集水盤33與車架2分離后,車廂3、集水盤33和升降機構23形成獨立的汽車維修車間,所述升降機構23為四柱舉升機,如圖7、8,所述升降機構23置于所述集水盤33的左右兩側,四柱舉升機上設有可以伸縮的橫向導軌231,所述橫向導軌上設有能夠托舉、支撐汽車的托板2311。所述升降機構23通過固定在所述集水盤33上的第二伸縮機構331與集水盤33相連接。其余部分同實施例1。
[0047]上述實施例只是為了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是在于讓本領域內的普通技術人員能夠了解本發明的內容并據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凡是根據本
【發明內容】
的實質所作出的等效的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可移動多功能修理車,包括機動車和安裝在機動車駕駛室后的車架和車廂,其特征在于:所述車廂無底面,所述車架包括兩個相互對稱的左分支車架和右分支車架,呈“凹”形,所述車架和車廂之間設有伸縮升降裝置,所述車廂的兩側設有橫向滑軌,所述伸縮升降裝置的一端安裝在所述橫向滑軌上,能夠在所述橫向滑軌上橫向滑動,所述機動車為無后橋機動車,所述機動車的后輪相互獨立的安裝在左分支車架和右分支車架后端,所述左分支車架和右分支車架的連接處設有可分離左分支車架和右分支車架的第一伸縮機構,所述車廂的內部設有升降機構,所述車廂置于所述車架內側。2.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動多功能修理車,其特征在于:所述車廂在寬度方向能夠通過設置在車廂頂部或底部的車廂伸縮機構自由伸縮,所述左分支車架和右分支車架通過所述伸縮升降裝置分別與所述車廂的左右兩側面相連,所述伸縮升降裝置與所述橫向滑軌之間設有插扣或固定銷,用來固定安裝在所述橫向滑軌上所述伸縮升降裝置的一端,所述車廂能隨著左分支車架和右分支車架的分離伸縮而在寬度方向進行伸縮。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動多功能修理車,其特征在于:所述車廂底部設有集水盤,所述集水盤可伸縮,述集水盤的表面設有過水孔,所述集水盤的底部設有用來儲水的集水箱,所述升降機構置于所述集水板的左右兩側,所述升降機構為單柱舉升機、雙柱舉升機或四柱舉升機。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可移動多功能修理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機構通過固定在所述集水板上的第二伸縮機構與集水盤相連接,所述升降機構通過第二伸縮機構能夠在所述車廂的寬度方向進行伸縮。5.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可移動多功能修理車,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板上設有剪式舉升機或液壓伸縮柱。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動多功能修理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分支車架和右分支車架的后端設有輔助支撐輪,所述支撐輪的數量至少為兩個。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動多功能修理車,其特征在于:所述機動車為客車、廂式貨車、掛車或特種車。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動多功能修理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分支車架和右分支車架的底部設有支撐腿,所述支撐腿至少設有四組,對稱分布在所述左分支車架和右分支車架底部,所述支撐腿為角度可調的伸縮液壓式支撐腿。9.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可移動多功能修理車,其特征在于:所述車廂內部設有洗車機、廢水回收過濾裝置,修理用充氣栗、蓄電池、發電裝置、工具箱,所述車廂的內部和外部均設有監控裝置、照明裝置,所述集水箱設有出水口連接車廂內廢水回收過濾裝置。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動多功能修理車,其特征在于:所述車廂為帶有廂板的封閉廂體或為無廂板的框架結構。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汽車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可移動多功能修理車。其包括機動車和安裝在機動車駕駛室后的車架和車廂,所述車廂無底面,所述車架包括兩個相互對稱的左分支車架和右分支車架,呈“凹”形,所述車架和車廂之間設有伸縮升降裝置,所述車廂的兩側設有橫向滑軌,所述伸縮升降裝置的一端安裝在所述橫向滑軌上。本發明采用無后橋的機動車,使得需維修車輛能夠無障礙進入車架中部,充分利用了機動車車架中部的空間,并且車架和車廂空間形成一體,降低維修車整體重心高度的同時,極大的增加了需維修車輛底盤的離地間隙,方便維修人員進行維修操作,同時也能夠利用維修車的移動,上門維修救援無法行駛的車輛。
【IPC分類】B60P3/14
【公開號】CN105711474
【申請號】CN201610035205
【發明人】劉政輝
【申請人】劉政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