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扭轉構架式轉向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鐵路貨車轉向架,尤其涉及一種扭轉構架式轉向架,屬于鐵路貨車轉向架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轉向架是鐵路貨車的走行部位,連接鋼軌與車體,起著導向、減振、制動的作用,對鐵路貨車的安全、良好運行至關重要。由于現實中的軌道存在各種不平順、同時轉向架軸重,隨著貨運需求的增長越來越大,兩者的結合不僅引起靜載荷的增加,也加劇了轉向架所受的動載荷沖擊,增加了車輛運行時所受的振動,引起車輛零部件磨損的增加和壽命的縮短。傳統三大件結構轉向架搖枕和側架之間通過常規的懸掛裝置連接,對軌道不平順缺乏適應性,特別是在側架組成、輪對組成、制動裝置均為簧下質量的情況下,在不平順線路運行時動載荷沖擊大;結構松散、抗菱形變形能力不足,蛇行運動臨界速度低,不能很好的滿足運用需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對軌道不平順缺乏適應性,特別是在側架組成、輪對組成、制動裝置均為簧下質量的情況下,在不平順線路運行時動載荷沖擊大,以及結構松散、抗菱形變形能力不足,蛇行運動臨界速度低,不能很好的滿足運用需要的問題;提供一種扭轉構架式轉向架;具有結構簡單、作用靈活、運行沖擊力小、抗菱形變形剛度高、對不平順線路適應性好,運行可靠性、穩定性高,能有效減輕貨車運行時的沖擊力,提聞運行品質,延長部件使用壽命。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扭轉構架式轉向架,包括輪對組成、側架組成、懸掛減振裝置、搖枕組成、制動裝置、軸箱組成。側架組成設于搖枕組成兩端,軸箱組成安裝在輪對組成兩端,懸掛減振裝置安裝在側架組成和軸箱組成之間,制動裝置與側架組成連接;搖枕組成包括搖枕,搖枕的端部為圓筒狀結構,搖枕上設有搖枕襯套,搖枕與搖枕襯套為過盈配合連接;側架組成包括側架,側架的中部設有孔,側架的孔內設有側架襯套,側架與側架襯套過盈配合連接;搖枕襯套的外圓面與側架襯套的內孔配合連接。所述搖枕襯套為外圓錐面,側架襯套為內圓錐孔。所述搖枕端部設有限位座,限位座與搖枕的端部連接;側架上設有限位塊,限位座上設有凸臺,凸臺嵌入側架上的限位塊之間,凸臺與限位塊之間設有間隙。所述限位座通過四個螺栓與搖枕的端部連接,側架通過鑄造或焊接與四個限位塊連接,限位座上設有四個凸臺,側架上設有四個限位塊。四個凸臺限制了側架的轉動角度、 避免轉動角度過大導致側架端部與車輛其他部位干涉,同時限制側架向搖枕外側的移動,避免側架向搖枕外側脫出。所述限位塊上設有螺紋孔,螺紋孔上設有調節螺栓和鎖緊螺母。限位塊、調節螺栓和鎖緊螺栓構成了襯套調節裝置。所述懸掛減振裝置為斜楔式一系懸掛減振裝置,包括兩個彈簧組、兩個斜楔,其中彈簧組與軸箱兩側的彈簧座連接,斜楔通過下部的彈簧承臺與彈簧組連接,斜楔的垂直摩擦面與軸箱的縱向摩擦面配合,斜楔的斜摩擦面與側架上組焊的導框的斜面配合。所述制動裝置采用吊掛式雙側閘瓦制動裝置,吊掛式雙側閘瓦制動裝置包括四個制動梁,八個制動吊座,制動吊座組焊在側架上、且每個側架上設有四個海個制動梁兩端各設有一個閘瓦,四個制動梁通過杠桿系統連接在一起、并懸掛在八個制動吊座上。工作原理所述搖枕端部為圓柱形結構,配有錐形襯套及限位座;側架中部為孔形結構,孔內配有錐形襯套,孔周圍配有限位塊及襯套調整裝置;搖枕和側架通過無間隙的軸孔配合、并配合限位裝置,使側架可以繞搖枕端部在一定角度范圍內轉動,形成可扭轉構架,將傳統轉向架在不平順線路運行時的沖擊轉換為側架的轉動,降低了傳遞到車體的振動沖擊,車輛運行更平穩;搖枕上的限位座和側架上的限位塊組成限位裝置,可以限制側架的轉動角度,避免側架與其他部件發生干涉;側架上的襯套調整裝置可以在不改變軸頸中心距的情況下調整側架襯套的位置,消除襯套在運用中由于磨耗產生的間隙,保持搖枕和側架的緊密配合。能夠很好的適應不平順線路,降低運行時的沖擊;由于采用了錐形襯套,軸孔配合無間隙,解決了傳統三大件式轉向架易發生菱形變形的問題;采用的搖枕側架可扭轉結構,降低了傳遞到車體的振動沖擊,車輛運行更平穩;限位裝置避免側架與其他部件發生干涉;襯套調整裝置消除襯套在運用中由于磨耗產生的間隙,保持搖枕和側架的緊密配合。通過搖枕端部和側架中部的錐形襯套構成軸孔配合,搖枕和側架只能通過軸中心發生轉動,無法發生菱形變形,避免了菱形變形的問題,提高了動力學性能。采用斜楔式一系懸掛減振裝置或單側/雙側利諾爾減振裝置,轉向架的簧下部分僅有輪對組成,簧下質量低,有效降低了運行時的沖擊。采用吊掛式雙側閘瓦制動裝置,閘瓦的數量較傳統結構增加了一倍,提高了了車輛的制動力;吊掛式結構作用靈活,完全避免了制動緩解不良的問題,適應越來越高的貨車的制動力要求。本發明的有益效果I.通過帶限位裝置的可扭轉連接,側架可以圍繞搖枕中心在垂直平面內轉動,降低了不平順線路上運行時的沖擊,改善了動力學性能;側架的轉動具有一定的限制,避免部件間發生干涉。2.搖枕和側架之間通過無間隙的軸孔配合,使兩者在水平面內無法發生菱形變形,避免了傳統三大件式轉向架的菱形變形問題,提高了運行穩定性。3.通過一系懸掛減振裝置,將傳統三大件式轉向架中的簧下部件側架組成調整為簧上部件,顯著降低了簧下質量,降低輪軌動力作用、有效減輕了運動沖擊。4.通過吊掛式雙側閘瓦制動裝置,吊掛式的制動系統保證制動、緩解靈活,增大了轉向架基礎裝置的制動力,同時解決了滑槽式制動裝置由于存在緩解摩擦力而導致的緩解不良問題。
5.本發明對不平順線路適應性好、抗菱剛度高、簧下質量小,實現良好的運行性能,能有效減輕貨車運行時的沖擊力,提高運行品質,延長部件使用壽命;同時,制動力充足,制動緩解靈活,能充分適應制動力高、運行可靠性高的需求。
圖I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的俯視圖;圖3為搖枕側架扭轉裝置的放大示意圖;圖4為圖3中A-A剖面的剖視圖;圖5為減振裝置的放大示意圖;圖中1、輪對組成,2、側架組成,3、懸掛減振裝置,4、搖枕組成,5、制動裝置,6、軸箱組成,11、搖枕,12、側架,13、搖枕襯套,14、側架襯套,15、限位塊,16、調節螺栓,17、鎖緊螺母,18、限位座,19、螺栓,20、彈簧組,21、斜楔,22、軸箱,23、導框,24、制動梁,25、閘瓦,26、制動吊座。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扭轉構架式轉向架,結合圖I至圖5,包括輪對組成I、側架組成2、懸掛減振裝置3、搖枕組成4、制動裝置5、軸箱組成6。側架組成2設于搖枕組成4兩端,軸箱組成6安裝在輪對組成I兩端,懸掛減振裝置3安裝在側架組成2和軸箱組成6之間,制動裝置5與側架組成2連接;搖枕組成4包括搖枕11,搖枕11的端部為圓筒狀結構,搖枕11上設有搖枕襯套13,搖枕11與搖枕襯套13為過盈配合連接;側架組成2包括側架12,側架12的中部設有孔,側架12的孔內設有側架襯套14,側架12與側架襯套14過盈配合連接;搖枕襯套13的外圓面與側架襯套14的內孔配合連接。所述搖枕襯套13為外圓錐面,側架襯套14為內圓錐孔。所述搖枕端部為圓柱形結構,配有錐形襯套及限位座;側架中部為孔形結構,孔內配有錐形襯套,孔周圍配有限位塊及襯套調整裝置;搖枕和側架通過無間隙的軸孔配合,配合限位裝置,使側架可以繞搖枕端部在一定角度范圍內轉動,形成可扭轉構架,能夠很好的適應不平順線路,降低運行時的沖擊;由于采用了錐形襯套,軸孔配合無間隙,解決了傳統三大件式轉向架易發生菱形變形的問題;同時,襯套調整裝置能在不改變軸頸中心距的情況下將側架襯套向內調整,使搖枕襯套和側架襯套之間保持無間隙配合。由于軸孔配合連接,搖枕11和側架12之間在水平面構成剛性的連接,無法發生菱形變形,避免了傳統三大件轉向架的菱形變形現象,提高了車輛的動力學性能;同時,可扭轉結構使側架12可以圍繞搖枕11的中軸線在縱向垂直面內發生轉動,當車輛在不平順線路運行時,線路的起伏轉化為側架12的轉動,避免沖擊直接傳遞到車體,提高了車輛的運行穩定性。所述搖枕11端部設有限位座18,限位座18與搖枕11的端部連接;側架12上設有限位塊15,限位座18上設有凸臺,凸臺嵌入側架12上的限位塊15之間,凸臺與限位塊15之間設有間隙。限位座18通過四個螺栓19與搖枕11的端部連接,側架12通過鑄造或焊接與四 個限位塊15連接,限位座18上設有四個凸臺,側架12上設有四個限位塊15。四個凸臺限制了側架12的轉動角度、避免轉動角度過大導致側架端部與車輛其他部位干涉,同時限制側架12向搖枕11外側的移動,避免側架12向搖枕11外側脫出。所述限位塊15上設有螺紋孔,螺紋孔上設有調節螺栓16和鎖緊螺母17。限位塊15、調節螺栓16和鎖緊螺母17構成了襯套調節裝置。通過調整調節螺栓16,在不改變側架12位置的情況下,將側架襯套14向側架12內部調整,從而消除搖枕襯套13和側架襯套14的間隙,使它們保持無間隙連接,避免了襯套13和襯套14在運用磨耗后產生的間隙影響搖枕11和側架12的連接剛度。側架襯套14調節到位后,擰緊鎖緊螺母17,可以將襯套調整裝置進行鎖定。所述懸掛減振裝置為斜楔式一系懸掛減振裝置,包括兩個彈簧組20、兩個斜楔21,其中彈簧組20與軸箱22兩側的彈簧座連接,斜楔21通過下部的彈簧承臺與彈簧組20連接,斜楔21的垂直摩擦面與軸箱22的縱向摩擦面配合,斜楔21的斜摩擦面與側架12上組焊的導框23的斜面配合。
所述制動裝置5采用吊掛式雙側閘瓦制動裝置,吊掛式雙側閘瓦制動裝置包括四個制動梁24,八個制動吊座26,制動吊座26組焊在側架12上、且每個側架12上設有四個;每個制動梁兩端各設有一個閘瓦25,四個制動梁24通過杠桿系統連接在一起、并懸掛在八個制動吊座26上。上述雖然結合附圖對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進行了描述,但并非對本發明保護范圍的限制,所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明白,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領域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造性勞動即可做出的各種修改或變形仍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以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扭轉構架式轉向架,包括輪對組成、側架組成、懸掛減振裝置、搖枕組成、制動裝置、軸箱組成,其特征是,所述側架組成設于搖枕組成兩端,軸箱組成安裝在輪對組成兩端,懸掛減振裝置安裝在側架組成和軸箱組成之間,制動裝置與側架組成連接;搖枕組成包括搖枕,搖枕的端部為圓筒狀結構,搖枕上設有搖枕襯套,搖枕與搖枕襯套為過盈配合連接;側架組成包括側架,側架的中部設有孔,側架的孔內設有側架襯套,側架與側架襯套過盈配合連接;搖枕襯套的外圓面與側架襯套的內孔配合連接。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扭轉構架式轉向架,其特征是,所述搖枕襯套為外圓錐面,側架襯套為內圓錐孔。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扭轉構架式轉向架,其特征是,所述搖枕端部設有限位座,限位座與搖枕的端部連接;側架上設有限位塊,限位座上設有凸臺,凸臺嵌入側架上的限位塊之間,凸臺與限位塊之間設有間隙。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扭轉構架式轉向架,其特征是,限位座通過四個螺栓與搖枕的端部連接,側架通過鑄造或焊接與四個限位塊連接,限位座上設有四個凸臺,側架上設有四個限位塊。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扭轉構架式轉向架,其特征是,所述限位塊上設有螺紋孔,螺紋孔上設有調節螺栓和鎖緊螺母。
6.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扭轉構架式轉向架,其特征是,所述懸掛減振裝置為斜楔式一系懸掛減振裝置,包括兩個彈簧組、兩個斜楔,其中彈簧組與軸箱兩側的彈簧座連接,斜楔通過下部的彈簧承臺與彈簧組連接,斜楔的垂直摩擦面與軸箱的縱向摩擦面配合,斜楔的斜摩擦面與側架上組焊的導框的斜面配合。
7.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扭轉構架式轉向架,其特征是,所述制動裝置采用吊掛式雙側閘瓦制動裝置,吊掛式雙側閘瓦制動裝置包括四個制動梁,八個制動吊座,制動吊座組焊在側架上、且每個側架上設有四個;每個制動梁兩端各設有一個閘瓦,四個制動梁通過杠桿系統連接在一起、并懸掛在八個制動吊座上。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扭轉構架式轉向架,包括輪對組成、側架組成、懸掛減振裝置、搖枕組成、制動裝置、軸箱組成,側架組成設于搖枕組成兩端,軸箱組成安裝在輪對組成兩端,懸掛減振裝置安裝在側架組成和軸箱組成之間,制動裝置與側架組成連接;搖枕組成包括搖枕,搖枕的端部為圓筒狀結構,搖枕上設有搖枕襯套,搖枕與搖枕襯套為過盈配合連接;側架組成包括側架,側架的中部設有孔,側架的孔內設有側架襯套,側架與側架襯套過盈配合連接;搖枕襯套的外圓面與側架襯套的內孔配合連接;具有結構簡單、運行沖擊力小、抗菱形變形剛度高、對不平順線路適應性好,運行可靠性、穩定性高,能有效減輕貨車運行時的沖擊力,提高運行品質,延長部件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B61F5/00GK102632901SQ20121013578
公開日2012年8月15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4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4日
發明者劉寅華, 楊文朋, 段連祥, 翟鵬軍 申請人:濟南軌道交通裝備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