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程防偷報警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遠程防偷報警器,包括殼體,殼體的后端設有遮擋板;殼體內固定安裝伺報電機,活動安裝活動套;伺報電機的輸出軸上安裝滾珠絲杠;活動套的前端位于殼體外,活動套的后端設有擋板;活動套內安裝鎖舌和彈簧,鎖舌的前端伸出活動套外,鎖舌的后端設有定位蓋;彈簧的前端與定位蓋接觸,彈簧的后端與擋板接觸;滾珠絲杠的前端位于活動套內,活動套與殼體之間安裝引導裝置;殼體內安裝控制器,控制器通過導線與伺報電機連接。本發明可實現無論車輪與電動鎖的位置關系如何,都可直接鎖車,而無須車主調整車輪的位置。真正體現出電動鎖方便快捷的優點。從而,可解決現在技術存在的問題。
【專利說明】遠程防偷報警器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遠程防偷報警器。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電動車鎖在使用過程中存在以下不足:鎖車時,電動鎖的鎖舌經常會受車輪輻條的阻擋在而無法插入兩副條之間,從則,無法將摩托車鎖定。出現上述情況時,車主需要在停車后,仔細調整車輪的位置,確保鎖舌伸出后可插入輻條之間,從而,使得操作更加繁瑣,失去了電動鎖使用方便、操作快捷的意義。而且,一旦鎖舌受車輪輻條阻擋,會對電動鎖的電機造成損害,直接影響電機的使用壽命。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遠程防偷報警器,它可實現無論車輪與電動鎖的位置關系如何,都可直接鎖車,而無須車主調整車輪的位置。真正體現出電動鎖方便快捷的優點。從而,可解決現在技術存在的問題。
[0004]本發明為實現上述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遠程防偷報警器,包括殼體,殼體的后端設有遮擋板;殼體內固定安裝伺報電機,活動安裝活動套;伺報電機的輸出軸上安裝滾珠絲杠;活動套的前端位于殼體外,活動套的后端設有擋板;活動套內安裝鎖舌和彈簧,鎖舌的前端伸出活動套外,鎖舌的后端設有定位蓋;彈簧的前端與定位蓋接觸,彈簧的后端與擋板接觸;滾珠絲杠的前端位于活動套內,并且,滾珠絲杠與擋板螺紋連接;活動套與殼體之間安裝引導裝置;殼體內安裝控制器,控制器通過導線與伺報電機連接。
[0005]為了進一步實現本發明的目的,還可以采用以下技術方案:所述引導裝置由引導槽和定位凸臺構成;殼體的內壁上沿殼體軸線方向開設引導槽,活動套的外周設有定位凸臺,定位凸臺與引導槽配合。所述殼體的前部內側設有環形凸臺;活動套的外周設有定位沿;定位沿與環形凸臺配合。所述控制器位于伺報電機與遮擋板之間。所述滾珠絲杠的外周設有后擋板,后擋板位于活動套外,擋板的后端設有后擋塊,后擋塊與后擋板對應。所述滾珠絲杠的外周設有前擋板,前擋板位于活動套內;擋板的內壁設有前擋塊,前擋塊與前擋板對應。所述殼體的外周活動安裝車鎖墊板,車鎖墊板上安裝外夾板;殼體的外周安裝兩根U型桿,兩根U型桿位于車鎖墊板的兩側,兩根U型桿分別與內夾板連接,內夾板與外夾板配合能使殼體固定于摩托車上。
[0006]本發明的優點在于:它的鎖舌由活動套和鎖舌構成,鎖舌可相對活動套伸縮。若鎖舌伸出后鎖舌觸到車輪輻條,鎖舌會在輻條的阻擋作用下收入活動套內;一旦有盜車者移動摩托車時,車輪必然轉動,鎖舌可彈出,插入輻條之間,將車輪鎖定。另外,控制器位于殼體內。伺報電機通過控制器為其供電,可有效防止盜車者無法控制電動鎖的電機反轉解鎖,防盜安全性更高。本發明還具有結構簡潔緊湊、制造成本低廉和使用簡便的優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0007]圖1是本發明所述遠程防偷報警器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沿圖1的A-A線剖視結構示意圖;圖3是沿圖2的B-B線剖視放大結構示意圖。
[0008]附圖標記:1殼體2活動套3鎖舌4遮擋板5擋板6定位蓋7伺報電機8控制器9輸出軸10滾珠絲杠11后擋板12前擋板13后擋塊14前擋塊15引導槽16定位凸臺17定位沿18彈簧19活動套限位凸臺20活動套通孔21環形凸臺22殼體通孔23內夾板24U型桿25外夾板26車鎖墊板27減振器28螺母。
【具體實施方式】
[0009]本發明所述的遠程防偷報警器,包括殼體I。如圖2所示,殼體I的后端設有遮擋板4。殼體I內固定安裝伺報電機7,活動安裝活動套2。活動套2僅能沿殼體I往復直線運動。伺報電機7的輸出軸9上安裝滾珠絲杠10。活動套2的前端位于殼體I外,活動套
2的后端設有擋板5。活動套2內安裝鎖舌3和彈簧18。鎖舌3的前端伸出活動套2外,鎖舌3的后端設有定位蓋6。彈簧18的前端與定位蓋6接觸,彈簧18的后端與擋板5接觸。彈簧18為鎖舌3提供預緊力。滾珠絲杠10的前端位于活動套2內,并且,滾珠絲杠10與擋板5螺紋連接。活動套2與殼體I之間安裝引導裝置,引導裝置防止活動套2相對殼體I轉動。殼體I內安裝控制器8,控制器8通過導線與伺報電機7連接。活動套2和鎖舌3連接構成鎖舌。
[0010]安裝時,將殼體I與摩托車的減振器27連接固定,使鎖舌3朝向車輪方向。將控制器8的導線由遮擋板4內引出,與摩托車電瓶連接。
[0011]鎖車時,用遙控器向控制器8發出指令。控制器8通過導線對伺報電機7供電,使滾珠絲杠10正轉,滾珠絲杠10與擋板5配合,驅動活動套2沿殼體I向外移動。若鎖舌位于輻條之間,鎖舌3和活動套2可插入輻條之間將車輪直接鎖定;若鎖舌恰巧頂到輻條上,鎖舌3會在輻條的阻擋下收縮入活動套2內,同時壓縮彈簧18,待有人移動摩托車時,車輪轉動,輻條與鎖舌3分離后,鎖舌3在彈簧18的作用下瞬間插入兩輻條間將車輪鎖定。整個鎖車過程,車主無須動手調整車輪,只需點擊遙控器開關。
[0012]如圖2所示,所述引導裝置可由引導槽15和定位凸臺16構成。殼體I的內壁上沿殼體I軸線方向開設引導槽15。活動套2的外周設有定位凸臺16,定位凸臺16與引導槽15配合。所述的引導裝置也可以是導桿和滑套構成,滑套與活動套2連接,導桿與殼體I連接,滑套與導桿滑動配合。
[0013]為防止活動套2由殼體I內脫出,同時提高活動套2的抗彎能力。如圖2所示,所述殼體I的前部內側設有環形凸臺21。活動套2的外周設有定位沿17。定位沿17與環形凸臺21配合,可限定活動套2伸出的距離。
[0014]為有效保護控制器8,防止盜車者對控制器8進行非法操作,如圖2所示,所述控制器8位于伺報電機7與遮擋板4之間。
[0015]為防止擋板5移至滾珠絲杠10后部時,擋板5與滾珠絲杠10之間抱死。如圖2所示,所述滾珠絲杠10的外周設有后擋板11。后擋板11位于活動套2外。擋板5的后端設有后擋塊13,后擋塊13與后擋板11對應。當擋板5移至滾珠絲杠10后部時,后擋塊13和后擋板11配合限位。
[0016]為防止擋板5移至滾珠絲杠10前端時,擋板5與滾珠絲杠10之間抱死。所述滾珠絲杠10的外周設有前擋板12,前擋板12位于活動套2內。擋板5的內壁設有前擋塊14,前擋塊14與前擋板12對應。當擋板5移至滾珠絲杠10前部時,前擋塊14和前擋板12配合限位。
[0017]如圖1所示,所述殼體I的外周活動安裝車鎖墊板26,車鎖墊板26上安裝外夾板25。殼體I的外周安裝兩根U型桿24,兩根U型桿24位于車鎖墊板26的兩側,兩根U型桿24分別與內夾板23連接,內夾板23與外夾板25配合能使殼體I固定于摩托車上。為拆裝方便,U型桿24與內夾板23通過螺母28連接固定。具體安裝時,先將螺母28取下,使U型桿24與內夾板23分離;再如圖1所示,將車鎖墊板26與殼體I配合,并將兩根U型桿24套于殼體I的外周;最后,將外夾板25和內夾板23分別扣合于減振器27外周,并將螺母28與U型桿24連接固定。殼體I通過內夾板23和外夾板25夾緊固定于減振器27上。
[0018]本發明未詳盡描述的部分均為公知技術。
【權利要求】
1.遠程防偷報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殼體(1),殼體(I)的后端設有遮擋板(4);殼體(O內安裝伺報電機(7)和活動套(2);伺報電機(7)的輸出軸(9)上安裝滾珠絲杠(10);活動套(2)的前端位于殼體(I)外,活動套(2)的后端設有擋板(5);活動套(2)內安裝鎖舌(3)和彈簧(18),鎖舌(3)的前端伸出活動套(2)外,鎖舌(3)的后端設有定位蓋(6);彈簧(18)的前端與定位蓋(6)接觸,彈簧(18)的后端與擋板(5)接觸;滾珠絲杠(10)的前端位于活動套(2)內,并且,滾珠絲杠(10)與擋板(5)螺紋連接;活動套(2)與殼體(I)之間安裝引導裝置;殼體(I)內安裝控制器(8),控制器(8)通過導線與伺報電機(7)連接;其中引導裝置由引導槽(15)和定位凸臺(16)構成;殼體(I)的內壁上開設引導槽(15),活動套(2)的外周設有定位凸臺(16),定位凸臺(16)與引導槽(15)配合;所述殼體(I)的前部內側設有環形凸臺(21);活動套(2)的外周設有定位沿(17);定位沿(17)與環形凸臺(21)配入口 ο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遠程防偷報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8)位于伺報電機(7)與遮擋板(4)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遠程防偷報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滾珠絲杠(10)的外周設有后擋板(11),后擋板(11)位于活動套(2)外,擋板(5)的后端設有后擋塊(13),后擋塊(13)與后擋板(11)對應。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遠程防偷報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滾珠絲杠(10)的外周設有前擋板(12),前擋板(12)位于活動套(2)內;擋板(5)的內壁設有前擋塊(14),前擋塊(14)與前擋板(12)對應。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遠程防偷報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I)的外周活動安裝車鎖墊板(26),車鎖墊板(26)上安裝外夾板(25);殼體(I)的外周安裝兩根U型桿(24),兩根U型桿(24)位于車鎖墊板(26)的兩側,兩根U型桿(24)分別與內夾板(23)連接,內夾板(23)與外夾板(25)配合能使殼體(I)固定于摩托車上。
【文檔編號】B62H5/00GK103847834SQ201210502696
【公開日】2014年6月1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3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30日
【發明者】王鵬 申請人:王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