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自行車座椅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行車配件,具體是指一種自行車座椅。
背景技術:
現代社會雖然汽車越來越多,但是作為環保且又能鍛煉身體的交通工具,自行車還是受到很多人的青睞,現有技術中的自行車都是配有用于給騎車者乘坐的自行車座椅的,現有技術中的自行車座椅如附圖I中所示,它包括座椅主體01,這種結構的座椅因為座椅主體01缺乏有效的防護裝置,在實際使用時,常會被灰塵,雨水等污染,然而用戶在騎坐時很少會去擦拭座椅,也沒人會專門攜帶抹布來擦車座,雖然有人會在座椅的彈簧里塞一個抹布,但這種抹布也是暴露在外的,用過幾次或是時間長了,同樣是很臟的,用它們來擦自行車座椅效果也很差,綜上所述,現有技術中的自行車座椅因為缺乏防護裝置很容易弄臟騎坐者的褲子。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不容易弄臟騎坐者的褲子的自行車座椅。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為一種自行車座椅,它包括座椅主體,所述的座椅主體上連接有可以套住座椅主體的防護套。采用上述結構后,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座椅主體上連接有可以套住座椅主體的防護套,當用戶不騎自行車時可以將防護套套住座椅主體,這樣座椅主體不會被灰塵和雨水弄臟了,用戶在騎自行車時將防護套取下,塞入座椅下的彈簧內即可,使用很方便,同時不容易弄臟騎坐者的褲子。作為優選,所述的防護套包括連接帶、防護套主體和彈性套口,連接帶的一端與所述的座椅主體相連,連接帶的另一端與防護套主體相連,防護套主體撐開狀態下內腔的體積大于座椅主體的體積。作為進一步優選,所述的連接帶的一端與所述的座椅主體為可拆式連接。再進一步優選,所述的連接帶的一端與所述的座椅主體為可拆式連接是指連接帶的一端與所述的座椅主體通過按扣連接。按扣式的可拆式連接拆裝更加方便。
圖I是現有技術中自行車座椅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自行車座椅的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01、座椅主體,I、座椅主體,2、防護套,3、連接帶,4、防護套主體,5、彈性套口。
具體實施方式
[0012]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結合附圖2,一種自行車座椅,它包括座椅主體I,所述的座椅主體I上連接有可以套住座椅主體I的防護套2。所述的防護套2包括連接帶3、防護套主體4和彈性套口 5,連接帶3的一端與所述的座椅主體I相連,連接帶3的另一端與防護套主體4相連,防護套主體4撐開狀態下內腔的體積大于座椅主體I的體積。所述的連接帶3的一端與所述的座椅主體I為可拆式連接。所述的連接帶3的一端與所述的座椅主體I為可拆式連接是指連接帶3的一端與所述的座椅主體I通過按扣連接。彈性套口 5與防護套主體4的連接關系和按扣的安裝與屬于常識性問題,此處不再詳述。本實用新型在具體實施時,防護套主體4可以直接采用泳帽,這樣用戶在雨中騎車時可以直接將其取下套在頭上,還可以保護用戶的頭部不被雨水打濕。以上對本實用新型及其實施方式進行了描述,該描述沒有限制性,附圖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之一,實際的結構并不局限于此。總而言之如果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受其啟示,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造宗旨的情況下,不經創造性的設計出與該技術方案相似的結構方式及實施例,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自行車座椅,它包括座椅主體(I),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椅主體(I)上連接有可以套住座椅主體(I)的防護套(2)。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自行車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護套(2)包括連接帶(3)、防護套主體(4)和彈性套口(5),連接帶(3)的一端與所述的座椅主體(I)相連,連接帶(3)的另一端與防護套主體(4)相連,防護套主體(4)撐開狀態下內腔的體積大于座椅主體(I)的體積。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車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連接帶(3)的一端與所述的座椅主體(I)為可拆式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車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連接帶(3)的一端與所述的座椅主體(I)為可拆式連接是指連接帶(3)的一端與所述的座椅主體(I)通過按扣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行車座椅,它包括座椅主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椅主體(1)上連接有可以套住座椅主體(1)的防護套(2)。所述的防護套(2)包括連接帶(3)、防護套主體(4)和彈性套口(5),連接帶(3)的一端與所述的座椅主體(1)相連,連接帶(3)的另一端與防護套主體(4)相連,防護套主體(4)撐開狀態下內腔的體積大于座椅主體(1)的體積。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不容易弄臟騎坐者的褲子的自行車座椅。
文檔編號B62J1/20GK202574472SQ201220228888
公開日2012年12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1日
發明者曾龍 申請人:曾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