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獨輪自行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交通用具的技術改進,具體涉及一種獨輪自行車。
二背景技術:
自行車是一種簡單、易行、普通、方便、經濟、環保的交通工具。它雖然經過近上百年的革新換代,總體看各具特色,而且大多款式采用鏈傳動的結構,使用性能各有缺陷并不
理相
三、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提高現有自行車的使用性能,提供一種省力、快速,結構簡單的獨輪自行車,其解決的主要技術方案是車架與前叉為鉸鏈連接,前叉的上端裝有車把,下端裝有安全輪,車架的后上端裝有車痤,車架下面裝有驅動輪,驅動輪中心位置裝有傳動裝置,傳動裝置由內外軸承、行星齒輪架、行星齒輪、中心針輪、固定針輪、驅動輪軸、中軸、單向離合器、曲柄、腳踏、手動操縱桿、連接桿和減震器互相連接組成,行星齒輪架外面固定著傳動裝置防護蓋。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操作簡單,與傳統結構的鏈傳動自行車相比具有更省力,更快速,更輕松的特點。
四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作詳細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傳動裝置剖面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傳動輪系結構示意圖。圖中1.驅動輪2.安全輪3.前叉4.車架5.車把6.手動操縱桿7.連接桿8.減震器9.車座10.曲柄11.腳踏12.傳動裝置13.驅動輪軸14.外軸承15.內軸承16.中軸17.行星齒輪架18.中心針輪19.固定針輪20.行星齒輪21.單向離合器。
五具體實施方式
由
圖1 3所示的一種獨輪自行車,是將車架(4)與前叉(3)構成鉸鏈連接,前叉的上端裝有車把(5),下端裝有安全輪(2),車架的后上端裝有車痤(9),車架下面裝有驅動輪(I),驅動輪中心位置裝有傳動裝置(12),傳動裝置由內軸承(15)、外軸承(14)、行星齒輪架(17)、行星齒輪(20)、中心針輪(18)、固定針輪(19)、驅動輪軸(13)、中軸(16)、單向離合器(21)、曲柄(10)、腳踏(11)、手動操縱桿(6)、連接桿(7)和減震器(8)互相連接組成,行星齒輪架外面固定著傳動裝置防護蓋。使用時,騎車者坐在車座(9)上,兩腳踏著腳踏(11),兩手扶著車把(5),只要提腳下踩就有動力矩推動前行。當腳上提時,套在腳上的腳踏(11)也跟著上行,此時曲柄(10)繞著中軸(16)轉動,單向離合器(21)反向脫離,中軸不動。當腳踏被下踏時,單向離合器自鎖,動力傳給中軸,當中軸順時針轉動時,帶動行星齒輪架(17)和行星齒輪(20) —起轉動,因行星齒輪(20)與中心針輪(18)和固定針輪
(19)嚙合,所以當行星輪(20)延著固定針輪(19)轉動時,驅動輪軸(13)轉動后就可帶動驅動輪(I)滾動前行。只要騎車人的兩腳不停地上下運動著,獨輪自行車就能繼續前行。若在前行的過程中上坡時,騎車者的行程速度開始降低,腳踏的速度也隨著相應地降低,此時,騎車者只要保持減少后腳踏頻率,同時,用力拉回手動操縱桿(6),即可增加動力矩,實現變速,而且變速后的動力距更大,效率更高,它與現有自行車相比具有更省力、更快速、更高效、更輕松的特點。
權利要求1.獨輪自行車,其特征是車架(4)與前叉(3)為鉸鏈連接,前叉的上端裝有車把(5),下端裝有安全輪(2),車架的后上端裝有車痤(9),車架下面裝有驅動輪(I),驅動輪中心位置裝有傳動裝置(1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獨輪自行車,其特征是傳動裝置(12)由內軸承(15)、外軸承(14)、行星齒輪架(17)、行星齒輪(20)、中心針輪(18)、固定針輪(19)、驅動輪軸(13)、中軸(16)、單向離合器(21)、曲柄(10)、腳踏(11)、手動操縱桿(6)、連接桿(7)和減震器(8)互相連接組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獨輪自行車,其結構是將車架與前叉構成鉸鏈連接,前叉的上端裝有車把,下端裝有安全輪,車架的后上端裝有車痤,車架下面裝有驅動輪,驅動輪中心位置裝有傳動裝置,傳動裝置由內外軸承、行星齒輪架、行星齒輪、中心針輪、固定針輪、驅動輪軸、中軸、單向離合器、曲柄、腳踏、手動操縱桿、連接桿和減震器互相連接組成,行星齒輪架外面固定著傳動裝置防護蓋。
文檔編號B62M11/02GK202863639SQ20122054796
公開日2013年4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17日
發明者胡文彬 申請人:胡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