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重型自卸貨車防漏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貨車配件,尤其是一種重型自卸貨車的防漏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各地城市建設也蒸蒸日上,由建筑帶來的淤土量很大,必須通過運輸車輛運至特定地點作統一處理,而常用的運輸車輛就是重型自卸貨車。這種重型自卸貨車通常能夠實現淤土的自動傾倒,因此貨車的后攔板上部是鉸接在車廂上側攔板上方,后攔板下部只借助配件如搖手連接,傾倒淤土前手動解除。然而,由于后攔板的底邊和兩側邊與車廂的側攔板、底面之間存在一定的空隙。因此,貨車在運輸過程中常常出現滴漏現象,造成城市道路污染,破壞了城市的環境,給城市環境衛生帶來了一定的壓力。為此,本申請人已研制了一些解決方案,如授權公告號為CN201856824U的中國專利公開的一種建筑渣土運輸車輛防漏裝置,又如授權公告號為CN202480944U的中國專利公開的一種重型自卸貨車防溢漏裝置,通過設置長條形的防漏裝置,即設置在中間的底板和兩側的側板,底板和側板的截面 形狀呈直角三角形,從而減小車廂的后欄板與車廂其他攔板之間的縫隙的大小,防止淤土的泄漏。然而,由于防漏裝置和后攔板均為剛性,且兩者之間仍然存在縫隙,在運輸過程中,如發生貨車的顛簸等,都會造成淤土從后攔板和防漏裝置的縫隙中掉落,防漏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重型自卸貨車防漏裝置,結構簡單,成本低,防漏效果好,有助于營造良好的城市道路環境。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重型自卸貨車防漏裝置,包括位于中間的橫向的底板和連接在所述底板兩側縱向的側板,所述底板固定在貨車車廂尾端底面,所述側板固定在所述車廂尾端側攔板內側,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靠近所述車廂的后攔板的一面向內凹形成有橫向延伸的第一卡槽,所述側板靠近所述后攔板的一面
向內凹形成有縱向延伸的第二卡槽,所述第--^槽和第二卡槽內嵌設橡膠條,所述橡膠條
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的高度。優選的,所述底板和側板均呈截面為中空的直角三角形的長條。進一步地,所述底板的一條直角邊靠近后攔板,另一條直角邊與所述底面固定;所述側板的一條直角邊靠近后攔板,另一條直角邊與所述側攔板固定。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通過在底板和側板上嵌入橡膠條,當運輸時,通過搖手等將后攔板的下部與車廂連接,擠壓橡膠條,將橡膠條高出的部分壓至與底板和側板上的卡槽齊平,由此不僅減少了車廂后攔板與其他攔板、底面之間的縫隙,而且由于橡膠條為柔性,固定后攔板時會將其壓緊,后攔板和車廂其他攔板、底面之間相對位置的固定,更利于后攔板和車廂其他攔板、底面之間縫隙的減小,從而更好的防止車廂內的淤土從縫隙掉落,起到很好的防漏功能。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防漏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防漏裝置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參見圖1和圖2,一種重型自卸貨車防漏裝置,包括位于中間的底板I和連接在底板I兩側的兩個側板2。底板I和側板2均呈截面為中空的直角三角形的長條,優選的由鋼板制成。底板I呈水平延伸,側板2與底板I垂直并且兩個側板2同向延伸。底板I的長度略小于車廂3的后攔板長度,側板2的高度略小于車廂3的后攔板的高度。底板I和側板2連接的位置設置有倒角,并且底板I和側板2的倒角呈互余關系。防漏裝置固定在車廂3尾端,其中底板I的一條直角邊靠近后攔板,另一條直角邊與車廂3的底面31固定;每個側板2的斜面朝向車廂內部,一條直角邊靠近后攔板,另一條直角邊與車廂3的側攔板32固定。底板I靠近后攔板的直角邊所在平面向內凹形成有橫向延伸的第一^^槽11,側板2靠近后攔板的直角邊所在平面向內凹形成有縱向延伸的第二卡槽21。第一卡槽11和第二卡槽21內嵌設有橡膠條 4。橡膠條4可以為分體也可以為一體。橡膠條4的高度大于第一^^槽11和第二卡槽21的高度,由此,當將橡膠條4嵌入到上述兩個卡槽內時,橡膠條4高出卡槽。當運輸時,通過搖手等將后攔板的下部與車廂3連接,擠壓橡膠條4,由此將橡膠條4高出的部分壓至與卡槽齊平。由此不僅減少了車廂后攔板與其他攔板、底面之間的縫隙,而且由于橡膠條4為柔性,固定后攔板時會將其壓緊,后攔板和車廂其他攔板、底面之間相對位置的固定,更利于后攔板和車廂其他攔板、底面之間縫隙的減小,從而更好的防止車廂3內的淤土從縫隙掉落,起到很好的防漏功能。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前提下,還可以做出多種變形和改進,這也應該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重型自卸貨車防漏裝置,包括位于中間的橫向的底板(I)和連接在所述底板(I)兩側縱向的側板(2),所述底板(I)固定在貨車車廂(3)尾端底面(31),所述側板(2)固定在所述車廂(3)尾端側攔板(32)內側,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I)靠近所述車廂(3)的后攔板的一面向內凹形成有橫向延伸的第一卡槽(11),所述側板(2)靠近所述后攔板的一面向內凹形成有縱向延伸的第二卡槽(21),所述第—^槽(11)和第二卡槽(21)內嵌設橡膠條(4),所述橡膠條(4)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卡槽(11)和第二卡槽(21)的高度。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自卸貨車防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I)和側板(2)均呈截面為中空的直角三角形的長條。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重型自卸貨車防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I)的一條直角邊靠近后攔板,另一條直角邊與所述底面(31)固定;所述側板(2)的一條直角邊靠近后攔板,另一條直角邊與 所述側攔板(32)固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重型自卸貨車防漏裝置,包括位于中間的橫向的底板和連接在所述底板兩側縱向的側板,所述底板固定在貨車車廂尾端底面,所述側板固定在所述車廂尾端側攔板內側,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靠近所述車廂的后攔板的一面向內凹形成有橫向延伸的第一卡槽,所述側板靠近所述后攔板的一面向內凹形成有縱向延伸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內嵌設橡膠條,所述橡膠條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的高度。當運輸時,通過搖手等將后攔板的下部與車廂連接,擠壓橡膠條,將橡膠條高出的部分壓至與底板和側板上的卡槽齊平,更利于后攔板和車廂其他攔板、底面之間縫隙的減小,從而更好的防止車廂內的淤土從縫隙掉落,起到很好的防漏功能。
文檔編號B62D33/023GK203158091SQ20132017243
公開日2013年8月28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8日 優先權日2013年4月8日
發明者林山 申請人: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