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調節傾斜角度的安全座椅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可調節傾斜角度的安全座椅,包括座椅底座、可相對座椅底座沿前后方向滑動的座椅本體,以及設置在座椅底座及座椅本體之間用以將座椅本體鎖定至座椅底座上的傾斜調整機構,傾斜調整機構包括沿前后方向排列的數個卡合部及與卡合部相配合的控制件,卡合部且設置在座椅底座及座椅本體其中之一者上,控制件設置在座椅底座及座椅本體其中之另一者上,控制件包括突伸于座椅底座的前方的操作件、與操作件連接的連接件以及設置于連接件的末端并穿置于卡合部中的卡合件,操作件向外提拉時,連接件帶動卡合件從卡合部中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安全座椅結構簡單,操作便捷,使用壽命長。
【專利說明】可調節傾斜角度的安全座椅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安全座椅,尤其涉及一種可調節傾斜角度的安全座椅。
【背景技術】
[0002]隨著嬰兒載具的廣泛使用,人們對嬰兒載具的功能性要求也越來越高。不僅希望嬰兒載具可使嬰兒在乘坐過程中安全,同時也希望嬰兒載具能使嬰兒乘坐得舒適愜意,而且也希望嬰兒載具在操作使用上更加便利。
[0003]如,現有的安全座椅一般都具有調節傾斜角度的功能以適應嬰兒的不同需求。例如,在座椅的底座兩側設有兩排不同傾斜角度的定位槽,座椅上滑動地設置有兩個鎖定件以與該定位槽相配合,傳統地,在兩個鎖定件中間滑動地設置一按鈕,按鈕的滑動方向與鎖定件的滑動方向大致垂直。按鈕上設有一斜面或斜槽,鎖定件與按鈕的斜面或斜槽相配合,操作按鈕使其滑動,按鈕的滑動通過斜面或斜槽帶動鎖定件垂直滑動,進而帶動鎖定件從定位槽上脫離,而可調整座椅的傾斜位置,釋放按鈕后鎖定件與定位槽的另一位置相配合,從而實現角度的調整。然而,設于兩鎖定件中間的按鈕通過斜面或斜槽同時控制兩鎖定件的移動,會產生較大的摩擦力,操作不方便;而且,對鎖定件和斜面或斜槽的配合要求很高,若斜面或斜槽在長時間使用后發生形變,則按鈕的操作會失效,繼而影響安全座椅的使用壽命;再者,這種結構較復雜,導致制造成本高。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便捷,使用壽命長的安全座椅以克服上述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便捷,使用壽命長的安全座椅。
[0006]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調節傾斜角度的安全座椅,包括座椅底座、可相對所述座椅底座沿前后方向滑動的座椅本體,以及設置在所述座椅底座及所述座椅本體之間用以將所述座椅本體鎖定至所述座椅底座上的傾斜調整機構,所述傾斜調整機構包括沿所述前后方向排列的數個卡合部以及與所述卡合部相配合的控制件,所述卡合部設置在所述座椅底座及所述座椅本體其中之一者上,所述控制件設置在所述座椅底座及所述座椅本體其中之另一者上,所述控制件包括突伸于所述座椅底座的前方的操作件、與所述操作件連接的連接件以及設置于所述連接件的末端并穿置于所述卡合部中的卡合件,所述操作件向外提拉時,所述連接件帶動所述卡合件從所述卡合部中脫離。
[0007]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座椅本體可相對座椅底座滑動,且通過傾斜調整機構可定位于多個不同的傾斜角度,操作方便、適用范圍廣;而且本實用新型的傾斜調整機構的操作件與卡合件之間僅連接有一連接件,結構簡單,成本低廉;連接件與操作件及卡合件為固定連接,操作件的滑動通過連接件直接帶動卡合件,無需斜面或斜槽等其他傳動機構,摩擦力小、使用壽命更長、符合消費者的需求;另外,所述操作件設置于所述座椅本體的前方。使用者不管位于安全座椅的兩側還是前方,均可方便地操作設于座椅本體前方的操作件;當座椅本體傾斜至一定角度、座椅本體的前端向前凸出座椅底座時,操作件也隨著座椅本體向前凸出,更方便操作。
[0008]具體地,所述座椅底座上設有一對滑塊,所述座椅本體上設有一對供所述滑塊滑動的滑槽。
[0009]具體地,所述滑塊的橫截面呈L形或T形以限制所述滑塊從所述滑槽中脫離。
[0010]較佳地,所述卡合部設置于所述滑塊上。
[0011]作為本實用新型一優選實施例,在所述操作件與所述座椅本體之間設有一彈性元件,所述彈性元件驅使所述操作件帶動所述卡合件與所述卡合部相卡合。
[0012]作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優選實施例,在所述卡合件與所述座椅本體之間設有一彈性元件,所述彈性元件驅使所述卡合件與所述卡合部相卡合。
[0013]較佳地,所述座椅本體上設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具有凹槽,所述連接件支撐于所述凹槽之中。
[0014]具體地,在所述卡合件與所述定位部之間設有一彈性元件,所述彈性元件驅使所述卡合件與所述卡合部相卡合。
[0015]較佳地,所述連接件由形變材料制成。
[0016]較佳地,所述連接件呈片狀。
[0017]具體地,所述卡合件從所述卡合部中脫離的脫離方向垂直于所述前后方向,所述定位部包括靠近所述操作件且沿所述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定位部、靠近所述卡合件且沿所述脫離方向延伸的第二定位部,以及連接所述第一定位部及所述第二定位部的彎曲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本實用新型可調節傾斜角度的安全座椅在直立狀態下的立體圖。
[0019]圖2為圖1所示的可調節傾斜角度的安全座椅在平躺狀態下的立體圖。
[0020]圖3為圖1所示的可調節傾斜角度的安全座椅的部分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結合附圖和優選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
[0022]請參考圖1?2,本實用新型的可調節傾斜角度的安全座椅I包括座椅本體10以及座椅底座20,該座椅本體10可相對座椅底座20因不同需求而調整傾斜角度。本實用新型的安全座椅I還包括一傾斜調整機構30 (請參考圖3),以將安全座椅I定位于不同的傾斜角度。下面詳細對本實用新型的安全座椅I進行描述。
[0023]如圖1?3所示,座椅本體10包括供嬰兒乘坐的座位12、位于座位后方以支撐嬰兒背部的靠背14以及設于座位12兩側的扶手16,扶手16的前端設有放置區162,可用于放置玩具或茶杯等。座位12的底面呈向下凸的弧形,且在該底面上設有一對亦呈弧形的滑槽18,滑槽18沿第一方向A (即安全座椅I的前后方向)從座位12前端延伸至座椅12后端,兩滑槽18分別位于座位12的左右兩側,且大致平行。
[0024]座椅底座20的頂面向下凹成弧形,且與座位12的底面相配合。從座椅底座20的頂面向上凸伸一對亦呈弧形的滑塊22,滑塊22容置于滑槽18內。滑塊22沿第二方向B(即安全座椅I的左右方向,亦即下文所及的卡合件的脫離/卡合方向)的橫截面呈L形或T形,滑槽18沿第二方向B的橫截面亦呈相應的L形或T形,以限制滑塊22從滑槽18中脫離。更具體地,第一方向A與第二方向B垂直。藉由滑塊22和滑槽18,座椅本體10可相對座椅底座20沿第一方向A滑動,如圖1所75,座椅本體10處于直立狀態,推動座椅本體10使座椅本體10的滑槽18沿座椅底座20的滑塊22滑動至座椅本體10處于如圖2所示的平躺狀態,或介于直立狀態及平躺狀態之間的任意傾斜狀態,操作方便、適用范圍廣。
[0025]在座椅本體10及座椅底座20之間設有將座椅本體10鎖定至座椅底座20上的傾斜調整機構30。傾斜調整機構30包括數個卡合部32、與卡合部32相配合的卡合件34、設置于座椅本體10的前方且可沿第一方向A滑動的操作件36,以及其兩端分別與卡合件34及操作件36固定連接的連接件38。具體地,卡合部32設置在座椅底座20及座椅本體10其中之一者上,且沿第一方向A排列,卡合件34設置在座椅底座20及座椅本體10其中之另一者上,且可沿第二方向B滑動。在本實施例中,如圖3所示,卡合部32設置于滑塊22上、為橫穿滑塊22的通孔,且沿滑塊22的長度方向,即第一方向A排列。卡合件34相應的設置在座椅本體10上,其選擇性地與數個卡合部32中的一個相卡合而將座椅本體10鎖定至座椅底座20上,而卡合件34與不同位置的卡合部32相卡合則可將座椅本體10定位于不同的傾斜位置。較佳地,兩個滑塊22上均設有卡合部32,兩個卡合件34分別與同側的卡合部32相配合,但兩卡合件34應同時與卡合部32卡合或脫離卡合,而將座椅本體10與座椅底座20鎖定或釋鎖。
[0026]具體地,在兩卡合件34中間的位置設置一操作件36及兩個連接件38。兩個連接件38的前端分別連接至操作件36后端的兩側,而其后端分別與同側的卡合件34連接。在操作件36與座椅本體10之間設有一彈性元件(圖未示),彈性元件驅使操作件36沿第一方向A向后移動而帶動卡合件34與卡合部32相卡合。較佳地,操作件36、連接件38及卡合件34 一體成型。連接件38由可形變材料如塑料制成,由可形變材料制成的連動件38可將操作件36沿第一方向A的滑動轉換成卡合件34沿第二方向的滑動,座椅本體10上設有為連接件38提供滑動路徑的定位部382。具體地,定位部382為一帶有彎道的凹槽或管形通道,連接件38支撐于凹槽之中,包括靠近操作件36且沿第一方向A延伸的第一定位部3822、靠近卡合件34且沿第二方向B延伸的第二定位部3824,以及連通第一定位部3822及第二定位部3824的彎曲部3826。向前拉動操作件36,驅使連接件38沿定位部382的內壁滑動,且在滑動過程中連接件38與定位部382相互作用而發生形變,因此,沿第一方向A滑動的操作件36通過連接件38可帶動卡合件34沿第二方向B滑動,從而實現卡合件34與卡合部32的脫離卡合。相反地,釋放操作件36,彈性元件驅使操作件36向后滑動,通過連接件38帶動卡合件34與卡合部32重新卡合。當然,彈性元件也可設于卡合件34與座椅本體10之間而直接驅動卡合件34與卡合部32相卡合,具體地,彈性元件設于卡合件34與第二定位部3824之間,這里不再詳述。
[0027]操作件36與卡合件34之間僅連接有一連接件38,結構簡單,成本低廉;連接件38與操作件36及卡合件34為固定連接,操作件36的滑動通過連接件38直接帶動卡合件34,無需斜面或斜槽等其他傳動機構,摩擦力小、使用壽命更長。而且,操作件36設于座椅本體10的前端,使用者不管位于安全座椅I的兩側還是前方,均可方便地操作操作件36 ;當座椅本體10傾斜至一定角度、座椅本體10的前端向前凸出座椅底座20時,操作件36也隨著座椅本體10向前移動,更方便操作。
[0028]以上結合最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描述,但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實施例,而應當涵蓋各種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本質進行的修改、等效組合。
【權利要求】
1.一種可調節傾斜角度的安全座椅,包括座椅底座、可相對所述座椅底座沿前后方向滑動的座椅本體,以及設置在所述座椅底座及所述座椅本體之間用以將所述座椅本體鎖定至所述座椅底座上的傾斜調整機構,所述傾斜調整機構包括: 沿所述前后方向排列的數個卡合部,所述卡合部設置在所述座椅底座及所述座椅本體其中之一者上;以及 與所述卡合部相配合的控制件,所述控制件設置在所述座椅底座及所述座椅本體其中之另一者上; 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件包括突伸于所述座椅底座的前方的操作件、與所述操作件連接的連接件以及設置于所述連接件的末端并穿置于所述卡合部中的卡合件,所述操作件向外提拉時,所述連接件帶動所述卡合件從所述卡合部中脫離。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底座上設有一對滑塊,所述座椅本體上設有一對供所述滑塊滑動的滑槽。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塊的橫截面呈L形或T形以限制所述滑塊從所述滑槽中脫離。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設置于所述滑塊上。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操作件與所述座椅本體之間設有一彈性元件,所述彈性元件驅使所述操作件帶動所述卡合件與所述卡合部相卡合。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卡合件與所述座椅本體之間設有一彈性元件,所述彈性元件驅使所述卡合件與所述卡合部相卡合。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本體上設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具有凹槽,所述連接件支撐于所述凹槽之中。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卡合件與所述定位部之間設有一彈性元件,所述彈性元件驅使所述卡合件與所述卡合部相卡合。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件由形變材料制成。
10.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件呈片狀。
11.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件從所述卡合部中脫離的脫離方向垂直于所述前后方向,所述定位部包括靠近所述操作件且沿所述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定位部、靠近所述卡合件且沿所述脫離方向延伸的第二定位部,以及連接所述第一定位部及所述第二定位部的彎曲部。
【文檔編號】B62B9/12GK203543727SQ201320657067
【公開日】2014年4月1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23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日
【發明者】布魯斯·威廉斯, 格雷戈里·S·塞勒斯 申請人:明門香港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