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自行車燈卡固結構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4077866閱讀:217來源:國知局
一種自行車燈卡固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自行車燈卡固結構,包括燈體、結合組件和卡制組件,其中所述燈體包括一燈殼和一電池座;所述結合組件具有一固定座和一滑座;所述卡制組件包括一卡制件和一彈性件,所述卡制件的兩端分別設有一頭部和一桿部,所述桿部插接在所述結合部的穿孔內,所述卡制件的頭部外露于所述結合部,所述彈性件套設在所述卡制件的桿部上,所述彈性件的一端頂抵于所述結合部的穿孔的孔緣,另一端與所述卡制件的頭部相抵頂,所述滑座推抵所述卡制件的頭部,所述桿部在所述穿孔內位移并與所述電池座的卡合部相卡合。本實用新型可有效卡固電池座于燈殼內,借以防止騎乘過程造成電池座滑落而發生危險。
【專利說明】一種自行車燈卡固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行車燈卡固結構,特別是指一種當將車燈固定在燈座上時能同時卡固電池座的自行車燈卡固結構。
【背景技術】
[0002]自行車運動在今日愈來愈普及,且愈來愈多騎乘者會利用夜間進行騎乘,為了提高夜間騎乘自行車之安全性,騎乘者通常會裝設自行車燈于自行車上,用以進行照明并作為警示功用,而長時間騎乘下往往需要時常更換電池以利持續之照明,故燈體通常設置一方便使用者裝卸之電池,但在騎乘時往往會因為過度的震動而造成自行車燈電池裝置滑落而造成騎乘之危險性。
[0003]為改善上述之缺失,請參閱美國專利第5378553號“電池裝置卡扣結構”,其包括一燈殼、一電池盒及一結合座,所述燈殼內設置一制動片,所述制動片頂面設有一凸塊,且電池盒底面設有一凹槽,當電池盒插入燈殼時會壓抵制動片往下,而當電池盒完全插入時,制動片之凸塊會卡入電池盒之凹槽限位,以防止電池盒脫落,此外,制動片底面另設有一凸柱系可與結合座頂抵,進一步強化卡合效果。
[0004]然而,上述之卡固結構雖可提供電池盒之卡固,但所述制動片在長期使用下容易失去彈抵之功效,且上述卡固結構僅由凸塊與凹槽對應卡合,除卡固力道不足外,凸塊長期使用會造成磨損,故長時間試用下,仍會造成電池盒之滑落。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之不足,提供一種自行車燈卡固結構,可有效卡固電池座于燈殼內,借以防止騎乘過程造成電池座滑落而發生危險。
[0006]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7]一種自行車燈卡固結構,包括:
[0008]一燈體,所述燈體包括一燈殼和一電池座,所述燈殼的底面具有一結合部,且所述燈殼在相鄰于底面的一側凹設有一容置槽,所述電池座裝設于所述容置槽內,且所述結合部的一端設有一穿孔,所述穿孔與所述容置槽相連通,所述電池座設有一適配于所述穿孔的卡合部;
[0009]一結合組件,所述結合組件具有一固定座和一滑座,所述滑座組設于所述固定座的頂面,所述燈殼的結合部與所述滑座滑動相連接;
[0010]一卡制組件,所述卡制組件包括一卡制件和一彈性件,所述卡制件的兩端分別設有一頭部和一桿部,所述桿部插接在所述結合部的穿孔內,所述卡制件的頭部外露于所述結合部,所述彈性件套設在所述卡制件的桿部上,所述彈性件的一端抵在所述結合部的穿孔的孔緣,彈性件的另一端與所述卡制件的頭部相抵靠,所述滑座推抵在所述卡制件的頭部,所述桿部在所述穿孔內位移并與所述電池座的卡合部相卡合。
[0011 ] 在另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燈殼的結合部對應所述滑座的一側向內凹設有一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底面對應于所述穿孔的位置上設有一內凹的第一階槽,所述第一階槽的槽底面進一步凹設有一第二階槽,所述第二階槽與所述第一階槽相連通,所述穿孔貫穿所述第二階槽的槽底面并與所述容置槽相連通,所述卡制組件設置在所述凹槽內,所述彈性件的一端抵頂在所述第二階槽的槽底面。
[0012]在另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電池座的卡合部設有一對應于所述結合部的穿孔的定位孔,裝設在所述凹槽內的所述卡制件的頭部設有一斜抵面,所述滑座推抵所述卡制件的頭部的斜抵面,所述卡制件的桿部插入所述結合部的穿孔并與所述卡合部的定位孔相卡
口 ο
[0013]在另一較佳實施例中,還包括一蓋體,所述蓋體封蓋所述結合部的凹槽,所述蓋體設有一對應于所述卡制件的頭部的開口,所述卡制件的頭部的斜抵面外露于所述蓋體的開口 ;在所述蓋體對應凹槽的一側,且于所述開口的周緣延伸有一翼部,在所述卡制件的頭部和桿部之間設有一凸緣,所述翼部在插入所述開口時圍抵所述凸緣。
[0014]在另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燈殼的容置槽的槽壁上開設有一與所述電池座的卡合部相對應的結合槽,所述結合槽與所述容置槽相連通并且所述結合槽與所述結合部的穿孔相對應。
[0015]在另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燈殼的結合部的底面的兩側分別朝兩側凸伸出一滑軌,所述滑座設有一與所述結合部相對應的結合平面和分別由所述結合平面兩側延伸出來的二鉤壁,兩鉤壁與所述結合平面形成一滑槽,所述滑槽與所述滑軌相對應,所述滑座的結合平面推抵所述卡制件從而使其與所述電池座的卡合部相卡合。
[0016]在另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結合部設有穿孔的相反端凹設有一定位槽,所述結合平面相對電池座的一端延伸有一彈片和一與所述定位槽相對應的凸塊,所述彈片向下帶動所述凸塊嵌卡入所述定位槽內以卡固。
[0017]在另一較佳實施例中,還設有一螺固件,所述螺固件設置在所述滑座的彈片的相反側,用以將滑座鎖設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滑座底面凸伸有一鉤塊,所述固定座開設有一與所述鉤塊相對應的限位孔,所述鉤塊穿設在所述限位孔內勾卡接合并可在所述限位孔內位移擺動。
[001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9]1、通過在燈體下方設置結合組件和卡制組件,可以有效的將電池座卡固在所述燈殼內,借以防止騎乘過程中電池座滑落而發生危險。
[0020]2、通過設置蓋體以及蓋體上的翼部,結合卡制件上頭部與桿部之間的凸緣,以引導卡制件沿翼部的內壁面朝穿孔方向移動,動作順暢,結構嚴謹。
[0021]3、通過在結合組件和滑座之間設置鉤塊和限位孔,使滑座能夠以螺固件為軸心在限位孔的孔型內位移擺動,提高使用的靈活性。
[0022]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但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自行車燈卡固結構不局限于實施例。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3]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4]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燈體脫離結合組件的立體結構示意圖。[0025]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0026]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燈殼的局部剖視圖。
[0027]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組裝動作的局部示意圖之一。
[0028]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組裝動作的局部示意圖之二。
[0029]圖7是本實用新型的組裝動作的局部示意圖之三。
[0030]圖8是本實用新型裝設在自行車手把上的示意圖。
[0031]圖9是本實用新型的滑座相對固定座擺動的動作示意圖。
[0032]符號說明:燈體10,燈殼1,結合部11,穿孔111,凹槽112,第一階槽113,第二階槽114,滑軌115,定位槽116,容置槽12,結合槽121,電池座2,卡合部21,定位孔211,結合組件20,固定座3,先為空31,樞接部32,結合螺桿33,樞軸34,滑座4,結合平面41,鉤壁42,滑槽421,彈片43,凸塊44,鉤塊45,樞接部46,卡制組件5,卡制件51,頭部511,斜抵面5111,桿部512,凸緣513,彈性件52,蓋體6,開口 61,翼部62,螺固件7。
【具體實施方式】
[0033]實施例,參見圖1至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自行車燈卡固結構,是用以固定自行車燈于自行車上并同時卡固電池裝置,其包括一燈體10、一結合組件20和一卡制組件5,其中,所述燈體10包括一燈殼I和一電池座2,所述燈殼I的底面具有一結合部11,且燈殼I在相鄰于底面的一側凹設有一容置槽12,所述電池座2容設于所述燈殼I的容置槽12內,所述結合部11設有一穿孔111與所述容置槽12相連通,所述電池座2設有一適配于所述穿孔111的卡合部21,所述結合組件20具有一固定座和一滑座4,所述滑座4組設于所述固定座3的頂面,且燈殼I的結合部11與滑座4滑動相連接,所述卡制組件5組設于所述燈殼I的結合部11,所述卡制組件5包括一^^制`件51和一彈性件52,所述卡制件51兩端分別設有一頭部511和一桿部512,所述桿部512插組于結合部11的穿孔111,且所述卡制件51的頭部外露于結合部U,而所述彈性件52套設卡制件51的桿部512,并且其一端、頂在所述結合部11穿孔111的孔緣,另一端則與所述卡制件51的頭部511相抵靠,所述滑座4推抵在卡制件51的頭部511使桿部512穿過結合部11的穿孔111,再與電池座2的卡合部21相卡合。
[0034]當將燈體10安裝在結合組件20上時,所述燈殼I的結合部11滑設并卡固于滑座4上,所述滑座4的一端推抵卡制件51的的頭部511使卡制件51的桿部512穿過結合部11的穿孔111,再與電池座2的卡合部21相卡合,以固定并防止電池座2自燈殼I滑落;而當拆卸燈體10脫離結合組件20時,所述燈殼I的結合部11自滑座4脫離,同時所述卡制件51借由彈性件52的回復力推抵隨即彈出并解除與電池座2卡合部21的卡合。
[0035]參見圖3至圖4所示,所述燈殼I的結合部11對應滑座4的一側向內凹設有一凹槽112,在所述凹槽112的槽底面位于穿孔111的位置設置有一內凹的第一階槽113,所述第一階槽113的槽底面進一步凹設一第二階槽114,所述第二階槽114與第一階槽113相連通,所述穿孔111貫穿第二階槽114槽底面并與容置槽12相連通,而卡制組件設置在所述凹槽內,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卡制件51于頭部511與桿部512之間另設有一凸緣513,而彈性件52的一端抵頂于第二階槽114的槽底面,另一端則與所述卡制件51的凸緣513相抵,借此,所述卡制件51可經由凸緣513推抵彈性件52蓄力,另外,如圖3并參閱圖5和圖7所示,所述電池座2的卡合部21設有一與所述結合部11的穿孔111相對應的定位孔211,所述卡制件51的頭部511設有一斜抵面5111,當燈殼I的結合部11滑設進入滑座4時,滑座4的前緣推抵卡制件51的頭部511的斜抵面5111,使所述卡制件51的桿部512朝結合部11的穿孔111位移,再與電池座2的卡合部21的定位孔211相卡合,使電池座2穩定地卡固在燈殼I的容置槽12內。
[0036]參閱圖2和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包括一蓋體6封蓋結合部11的凹槽112,而所述蓋體6對應卡制件51的頭部511設有一開口 61,使卡制件51頭部511的斜抵面5111外露于蓋體6的開口 61,此外,所述蓋體6對應凹槽112的一側,于所述開口 61周緣延伸有一翼部62,所述翼部62于卡制件51插入開口 61時圍抵卡制件51的凸緣513,以引導卡制件51沿翼部62的內部面朝穿孔111方向移動(本實用新型中,蓋體6的翼部61的形態成Π字形,并對應抵于卡制件51的凸緣513的外側限位,使卡制件51的頭部511不會任意偏轉)。另外,請參閱圖4,所述燈殼I于容置槽12槽壁對應電池座2的卡合部21另開設一結合槽121,所述結合槽121是與容置槽12相通并對應結合部11的穿孔111,借此,電池座2的卡合部21可容設于結合槽121內限位。
[0037]請參閱圖2和圖3所示,所述燈殼I的結合部11底面兩側分別朝兩側凸伸出一滑軌115,所述滑座4包括一對應結合部11的結合平面41和二個分別由結合平面41兩側延伸的鉤壁42,且各鉤壁42與結合平面41形成有一滑槽421對應結合部11滑軌115的滑設,所述滑座4的結合平面41推抵卡制件51與電池座2的卡合部21相卡合,另外,燈殼I的結合部11于穿孔111的相反側設有一定位槽116,所述滑座4結合平面41相對電池座2的一端延伸有一彈片43,所述彈片43可往下壓動并彈性復回,所述彈片43頂部對應所述結合部11的定位槽116設有一凸塊44,所述凸塊44設有一斜面,使凸塊44可滑底進入所述定位槽116內卡固限位,借以防止燈體10滑動。
[0038]請參閱圖5至圖7所示,卡制件51的頭部511的斜抵面5111由彈性件52彈抵而凸伸出蓋體6的開口 61,當燈殼I的結合部11組設于滑座4時,滑座4的一端推抵卡制件51的頭部511的斜抵面5111朝燈殼I的結合槽121方向移動,使卡制件51的桿部512穿過結合部11的穿孔111進入結合槽121,再與電池座2的卡合部21的定位孔211卡合,故當燈體10組設于滑座4時,卡制件51借由滑座4的結合平面41的抵頂而穩固的將電池座固定于容置槽12內,同時,彈片43的凸塊44卡設于結合部11的定位槽116將燈體10卡固在滑座4上;而使用者可按壓彈片43使凸塊44脫離定位槽116,進而將燈體10自滑座4拆卸,同時卡制件51會因彈性件52的彈抵復位。
[0039]請參閱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包括有一螺固件7由滑座4對應彈片43的相反側,將滑座4鎖設于固定座3,另外,所述滑座4底面凸伸有一鉤塊45,而所述固定座3對應鉤塊45則開設有益先為空31,所述滑座4及固定座3分別設置一凹凸對應的樞接部46、32,并經由所述螺固件7相互鎖設,而滑座4的鉤塊45穿過固定座3的先為空31內勾卡接合,使滑座4可以螺固件7為軸心在限位孔31形成的范圍內相對固定座3偏轉(如圖9所示),此外,所述固定座3具有一結合螺桿33由一樞軸34樞設于固定座3底部,用以將固定座3緊束于一自行車手把100上(如圖8所示)。
[0040]上述實施例僅用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自行車燈卡固結構,但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實施例,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落入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自行車燈卡固結構,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燈體,所述燈體包括一燈殼和一電池座,所述燈殼的底面具有一結合部,且所述燈殼在相鄰于底面的一側凹設有一容置槽,所述電池座裝設于所述容置槽內,且所述結合部的一端設有一穿孔,所述穿孔與所述容置槽相連通,所述電池座設有一適配于所述穿孔的卡合部; 一結合組件,所述結合組件具有一固定座和一滑座,所述滑座組設于所述固定座的頂面,所述燈殼的結合部與所述滑座滑動相連接; 一卡制組件,所述卡制組件包括一卡制件和一彈性件,所述卡制件的兩端分別設有一頭部和一桿部,所述桿部插接在所述結合部的穿孔內,所述卡制件的頭部外露于所述結合部,所述彈性件套設在所述卡制件的桿部上,所述彈性件的一端抵在所述結合部的穿孔的孔緣,彈性件的另一端與所述卡制件的頭部相抵靠,所述滑座推抵在所述卡制件的頭部,所述桿部在所述穿孔內位移并與所述電池座的卡合部相卡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行車燈卡固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燈殼的結合部對應所述滑座的一側向內凹設有一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底面對應于所述穿孔的位置上設有一內凹的第一階槽,所述第一階槽的槽底面進一步凹設有一第二階槽,所述第二階槽與所述第一階槽相連通,所述穿孔貫穿所述第二階槽的槽底面并與所述容置槽相連通,所述卡制組件設置在所述凹槽內,所述彈性件的一端抵頂在所述第二階槽的槽底面。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自行車燈卡固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池座的卡合部設有一對應于所述結合部的穿孔的定位孔,裝設在所述凹槽內的所述卡制件的頭部設有一斜抵面,所述滑座推抵所述卡制件的頭部的斜抵面,所述卡制件的桿部插入所述結合部的穿孔并與所述卡合部的定 位孔相卡合。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自行車燈卡固結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蓋體,所述蓋體封蓋所述結合部的凹槽,所述蓋體設有一對應于所述卡制件的頭部的開口,所述卡制件的頭部的斜抵面外露于所述蓋體的開口 ;在所述蓋體對應凹槽的一側,且于所述開口的周緣延伸有一翼部,在所述卡制件的頭部和桿部之間設有一凸緣,所述翼部在插入所述開口時圍抵所述凸緣。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行車燈卡固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燈殼的容置槽的槽壁上開設有一與所述電池座的卡合部相對應的結合槽,所述結合槽與所述容置槽相連通并且所述結合槽與所述結合部的穿孔相對應。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行車燈卡固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燈殼的結合部的底面的兩側分別朝兩側凸伸出一滑軌,所述滑座設有一與所述結合部相對應的結合平面和分別由所述結合平面兩側延伸出來的二鉤壁,兩鉤壁與所述結合平面形成一滑槽,所述滑槽與所述滑軌相對應,所述滑座的結合平面推抵所述卡制件從而使其與所述電池座的卡合部相卡合。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自行車燈卡固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結合部設有穿孔的相反端凹設有一定位槽,所述結合平面相對電池座的一端延伸有一彈片和一與所述定位槽相對應的凸塊,所述彈片向下帶動所述凸塊嵌卡入所述定位槽內以卡固。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自行車燈卡固結構,其特征在于:還設有一螺固件,所述螺固件設置在所述滑座的彈片的相反側,用以將滑座鎖設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滑座底面凸伸有一鉤塊,所述固定座開設有一與所述鉤塊相對應的限位孔,所述鉤塊穿設在所述限位孔內勾卡接合并可在所述 限位孔內位移擺動。
【文檔編號】B62J6/00GK203666849SQ201320764141
【公開日】2014年6月25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7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27日
【發明者】李文嵩 申請人:漳浦桂宏工業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