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縫式雙層避震鞍座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中縫式雙層避震鞍座,包括鞍座殼體、鞍座支架和鞍座面層,所述鞍座殼體固定在鞍座支架上,且鞍座殼體位于所述鞍座支架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鞍座殼體為塑膠體,所述鞍座殼體的中部具有左右通透的中縫,所述中縫將所述鞍座殼體分為上層殼體和下層殼體;所述上層殼體的上部殼面上固定有與所述上層殼體面形吻合的鞍座附殼,所述鞍座面層鋪附固定在所述鞍座附殼上。本新型的優點有:結構簡單、外形大方美觀、避震效果好、造價低,裝備容易,安全性強。
【專利說明】 中縫式雙層避震鞍座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騎行車輛【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中縫式雙層避震鞍座。
【背景技術】
[0002]自行車、電動車自行車等均屬于騎行車輛。鞍座是騎行車輛上必不可少的承托部件。為了保證騎行舒適性,鞍座上一般具有避震結構。
[0003]目前,市場上的電動車鞍座是由鞍座殼體、鞍座支撐體、EVA彈性膠球或彈簧構成,鞍座支撐體的下方安裝EVA彈性膠球或彈簧,鞍座支撐體的上部覆蓋上殼,這樣的鞍座中,避震結構主要以EVA彈性膠球或彈簧為主。上述鞍座的壁避震結構存在的缺陷是:EVA彈性膠球和彈簧的安裝工序多,EVA膠球避震效果不佳,EVA膠球硬度要達到一定的要求才能承受人的重量,彈簧安全性不佳,容易夾傷手。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避震鞍座造價高、裝配復雜、避震效果不佳等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外形大方美觀、避震效果好、造價低,裝備容易,安全性強的中縫式雙層避震鞍座。
[0005]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中縫式雙層避震鞍座,包括鞍座殼體、鞍座支架和鞍座面層,所述鞍座殼體固定在鞍座支架上,且鞍座殼體位于所述鞍座支架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鞍座殼體為塑膠體,所述鞍座殼體的中部具有左右通透的中縫,所述中縫將所述鞍座殼體分為上層殼體和下層殼體;所述上層殼體的上部殼面上固定有與所述上層殼體面形吻合的鞍座附殼,所述鞍座面層鋪附固定在所述鞍座附殼上。
[0006]本實用新型還可以采用如下技術措施:
[0007]所述上層殼體與所述下層殼體連接處內側為倒圓角構造。
[0008]所述上層殼體的中部具有向下的凹面。
[0009]所述鞍座面層包括鞍座泡層和鞍座皮層,所述鞍座皮層包覆于所述鞍座泡層之上。
[0010]鞍座附殼通過卡扣與所述鞍座殼體卡接。
[0011]由于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上技術方案,即將鞍座殼體設計為塑膠材質的上下雙層構造,上層殼體與下層殼體之間具有能夠使鞍座殼體具有優良減震效果的左右通透的中縫。此構造令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的優點和積極效果:造型簡約,美觀大方;結構簡單,裝配簡單造價低,且可以避免夾手,安全性強。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分解圖。
[0014]圖中:1、鞍座殼體;1_1、中縫;1_2、上層殼體;1_3、下層殼體;2、鞍座支架;3、鞍座面層;4、鞍座附殼。
【具體實施方式】
[0015]為能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
【發明內容】
、特點及功效,茲例舉以下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0016]請參閱圖1和圖2,一種中縫式雙層避震鞍座,包括鞍座殼體1、鞍座支架2和鞍座面層3。鞍座殼體I為塑膠體,鞍座殼體I的中部具有左右通透的中縫1-1,中縫將鞍座殼體I分為上層殼體1-2和下層殼體1-3,鞍座殼體I為鞍座的主要支撐體。借助上層殼體1-2的懸空狀態來起到減震的效果。本實施例中,上層殼體1-2與所述下層殼體1-3連接處內側為倒圓角構造,令鞍座殼體I在騎行過程中不變形,增加其強度。上層殼體1-2的中部具有向下的凹面,本構造結合人體工程學和塑膠塑性,有利于壓力向下的走向和回彈力的走向。
[0017]鞍座支架2通過螺絲安裝在鞍座殼體I的下部,鞍座支架2用于支持鞍座殼體1,為鞍座與車體之間連接的過渡部件。
[0018]上層殼體的上部殼面上固定有與上層殼體面形吻合的鞍座附殼4,鞍座附殼4與鞍座殼體I通過螺絲固定,本實施例中,鞍座附殼4具有向下凹的圓柱螺絲孔位,鞍座殼體I具有向上凸的圓柱螺絲孔位,兩者固定吻合。鞍座殼體I與鞍座附殼4的中間部位采用六個卡扣來固定,卡扣式安裝簡單方便,吻合具有完美性。
[0019]鞍座面層3設于鞍座附殼4上方,為鞍座的表層坐墊。本實施例中,鞍座面層3包括鞍座泡層和鞍座皮層,鞍座皮層包覆于所述鞍座泡層之上。鞍座面層3鋪附固定在上述鞍座附殼4上,即鞍座泡層鋪附固定在鞍座附殼4的上部殼面之上。
[0020]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雙層一體式鞍座殼體,強度能達到甚至超過歐盟對鞍座的結構強度要求,靜負荷測試標準能可以達到60KG以上(歐盟標準為40KG)。
[0021]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中縫式雙層避震鞍座,包括鞍座殼體(I)、鞍座支架(2)和鞍座面層(3),所述鞍座殼體(I)固定在鞍座支架(2)上,且鞍座殼體(I)位于所述鞍座支架(2)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鞍座殼體(I)為塑膠體,所述鞍座殼體(I)的中部具有左右通透的中縫(1-1),所述中縫(1-1)將所述鞍座殼體(I)分為上層殼體(1-2)和下層殼體(1-3);所述上層殼體(1-2)的上部殼面上固定有與所述上層殼體(1-2)面形吻合的鞍座附殼(5),所述鞍座面層(3)鋪附固定在所述鞍座附殼(4)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縫式雙層避震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層殼體(1-2)與所述下層殼體(1-3)連接處內側為倒圓角構造。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縫式雙層避震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層殼體(1-2)的中部具有向下的凹面。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縫式雙層避震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鞍座面層(3)包括鞍座泡層和鞍座皮層,所述鞍座皮層包覆于所述鞍座泡層之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縫式雙層避震鞍座,其特征在于:鞍座附殼(4)通過卡扣與所述鞍座殼體(I)卡接。
【文檔編號】B62J1/00GK204264325SQ201420687851
【公開日】2015年4月1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17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17日
【發明者】趙武 申請人:天津市祥眾鞍座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