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一種管體走線結構及自行車座管,主要應用于管體及自行車。
背景技術:
1、近年來自行車因可以作為代步工具、休閑工具或運動工具使用,因此被不同需求的使用者所廣泛接受,而自行車各組件的開發也越來越多樣化和功能化,例如剎車、變速等功能組件,甚至提供了導航設備、記錄騎乘狀態的監測儀表及警示燈號等電子組件。而這些功能組件及電子組件通常在操作端與作用端之間需布設不同的鋼索線、管線、訊號線或電力線等線材,才能有效產生功能及作用。然而,不論剎車、變速或電子組件的線材如何沿著手把、豎管或坐管等管體的外部施設,如果未經整理收束,則會造成走線膨松、散亂及外露的狀況,不僅會破壞整車觀感,也可能因該等線材不慎勾到異物而引發安全問題。
2、以后置警示燈為例,由于座墊下方設置向后照射的后置警示燈時,其高度可以提供后方車輛最佳的觀注視野,因此目前大部分的后置警示燈主要安裝在座墊組的坐管頂端、且位于座墊下方的位置上。然而現有的座墊組為了便于插接及滿足不同身高騎乘的需求,通常會以座墊組的坐管插設于車架豎管的作法來進行安裝與高度調整。
3、承前所述,以線材在管體上透過外部走線的方式來布設,不僅容易造成走線膨松、散亂等影響管體整車觀感的情況,也使其存在因外部異物勾到該等線材而引發危險的狀況。而為了解決前述管體外部走線的問題,業界采用在管體周緣兩端開孔,讓線材能以內部走線方式,在穿經貫孔進入管體內部、再進入車架連接該后置警示燈與電池或馬達,其雖然可以解決雜亂、觀感等問題,但在管體上進行孔的加工,反而遭致破壞管的強度,且雨水等會從穿孔進入滲水,發生銹蝕問題,如此只會減損管體的受力強度、甚至造成管體在使用過程中斷裂的安全性問題,有待進一步改良。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管體走線結構及自行車座管,其能有效限制及保護線材,且不會破壞管體的外部美觀,同時可避免異物勾到線材,大幅提升使用的安全性;其次,其能減損對管體的二次加工,以確保管體的受力強度,不致造成管體在使用過程中斷裂,提升其實用性,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
2、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管體走線結構,其由一管體所構成,該管體具有同軸心的一外周壁面及一內周壁面,該管體于該內周壁面形成有一向軸心延伸的加厚部,該管體的該外周壁面對應該加厚部形成有一沿軸線延伸的走線槽,該管體的該走線槽深度大于相對供布設的一線材的直徑,該管體的該走線槽兩側內壁形成向外收束的內斜面,該走線槽具有一頸縮開口,該頸縮開口小于該線材的直徑。
3、本實用新型采用又一技術方案:一種自行車座管,其由一管體及一安裝于該管體的接頭所組成;所述管體設有如上所述的管體走線結構,該接頭具有一插接段,該接頭可利用該插接段選擇性插接于該管體頂端,且該接頭具有一掛部,供選擇性鎖設一后置警示燈,使得該后置警示燈可與該線材電氣連接。
4、優選的,該管體的該外周壁面于鄰近頂端處形成有一道限位刻線,以限制該管體的插入深度。
5、優選的,該管體的該走線槽在超出該限位刻線的部分形成有一擴槽部,以便于該線材彎折及走線穿出。
6、優選的,該管體的該外周壁面在該限位刻線下方形成有至少一溝槽,該溝槽內套入一o型圈,以二次防范該線材外露于該管體。
7、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透過前述技術手段的展現,管體走線結構及其應用之自行車座管利用該管體的該走線槽來布設一線材,使該線材不會外露該管體,且避免該線材任意脫出,從而能有效限制及保護該線材,且不會破壞該管體的外部美觀,同時可避免異物勾到該線材,能減損對該管體的二次加工,以確保該管體的受力強度,不致造成該管體在使用過程中斷裂,大幅提升使用的安全性,提升其實用性,有效提高其附加價值,增進其經濟效益。
8、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1.一種管體走線結構,其由一管體所構成,其特征在于:該管體具有同軸心的一外周壁面及一內周壁面,該管體于該內周壁面形成有一向軸心延伸的加厚部,該管體的該外周壁面對應該加厚部形成有一沿軸線延伸的走線槽,該管體的該走線槽深度大于相對供布設的一線材的直徑,該管體的該走線槽兩側內壁形成向外收束的內斜面,該走線槽具有一頸縮開口,該頸縮開口小于該線材的直徑。
2.一種自行車座管,其由一管體及一安裝于該管體的接頭所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體設有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管體走線結構,該接頭具有一插接段,該接頭可利用該插接段選擇性插接于該管體頂端,且該接頭具有一掛部,供選擇性鎖設一后置警示燈,使得該后置警示燈可與該線材電氣連接。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車座管,其特征在于:該管體的該外周壁面于鄰近頂端處形成有一道限位刻線,以限制該管體的插入深度。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車座管,其特征在于:該管體的該走線槽在超出該限位刻線的部分形成有一擴槽部,以便于該線材彎折及走線穿出。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車座管,其特征在于:該管體的該外周壁面在該限位刻線下方形成有至少一溝槽,該溝槽內套入一o型圈,以二次防范該線材外露于該管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