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近海漂浮式通信中繼塔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4130783閱讀:205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近海漂浮式通信中繼塔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海上無線通信中繼設備,尤其涉及一種用于近海航行的船舶與船舶間、船舶與陸地間無線通信的近海漂浮式通信中繼塔。
背景技術
我國地處太平洋西岸,近海海洋產業水域面積300多萬平方千米,海岸線長達I. 8 萬千米,面積超過500平方米的島嶼有6500多個,我國從事海洋行業的從業員約為400多萬人。但長期以來海洋自然災害和海難事故時有發生,無線電通信是船舶在海上唯一的通信聯絡保障手段。海上無線電通信與海上從業人員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息息相關。近海海域航道由于距離基站較遠,信號衰落嚴重,部分區域屬于弱信號區或覆蓋盲區,無線通信質量差。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這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近海漂浮式通信中繼塔,目的是能穩定漂浮在海面上,為近海航行的船舶與船舶間、船舶與陸地間無線通信提供可靠中繼。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提出了一種近海漂浮式通信中繼塔,由下述結構構成蝶狀圓盤,在蝶狀圓盤的中心設有第二段立柱,第二段立柱的頂部與第一段空心圓柱的底部連接,第二段立柱的底部與第三段鋼筋混凝土圓柱連接,第一段空心圓柱的頂部設有接收與發射天線。
所述的第一段空心圓柱為空心鋼筋混凝土結構,高為5米,直徑為O. 4米,第一段空心圓柱的頂部與第二段立柱的底部直徑相同,第二段立柱為實心圓柱,蝶狀圓盤以第二段立柱為軸轉動。
所述的第一段空心圓柱的下部安裝蓄電池、通信電子線路和通信控制器,在第一段空心圓柱的下部側壁上設有兩個可開啟和關閉的活動門。
所述的第三段鋼筋混凝土圓柱的底部設有錨繩固定環,錨繩固定環使用尼龍錨繩與鋼筋混凝土錨連接,第三段鋼筋混凝土圓柱的直徑大于第二段立柱的直徑。
所述的蝶狀圓盤邊緣等距離分布3-8個三角形缺口。
距蝶狀圓盤中心O. 2米的位置設置三個等距分布的直徑為O. I米的圓孔,孔壁為抗老化聚烯烴塑料管。
蝶狀圓盤采用硬質聚氨酯泡沫材料填充,外層采用纖維強化塑料進行覆蓋。
蝶狀圓盤上外表面覆蓋太陽能電池板。
第二段立柱的頂部設有圓環擋板,第二段立柱與蝶狀圓盤的高度相同。
蝶狀圓盤直徑為6米,蝶狀圓盤中心處高2米,外邊沿高I米;三角形缺口的底邊長I米,聞I米。
本發明的優點效果可穩定漂浮于海面上,為近海航行的船舶與船舶間、船舶與陸地間的無線通信提供可靠的中繼。


圖I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蝶狀圓盤的俯視圖。
圖中1、接收與發射天線;2、第一段空心圓柱;3、活動門;4、圓孔;5、圓環擋板; 6、三角形缺口 ;7、蝶狀圓盤;8、第三段鋼筋混凝土圓柱;9、第二段立柱;10、錨繩固定環。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所示本發明近海漂浮式通信中繼塔,由下述結構構成蝶狀圓盤7,在蝶狀圓盤7的中心設有第二段立柱9,第二段立柱9的頂部與第一段空心圓柱2的底部連接,第二段立柱9的底部與第三段鋼筋混凝土圓柱8連接,第一段空心圓柱2的頂部設有接收與發射天線I。第一段空心圓柱2為空心鋼筋混凝土結構,高為5米,直徑為O. 4米,第一段空心圓柱2的頂部與第二段立柱的底部直徑相同,第二段立柱為實心圓柱,蝶狀圓盤7以第二段立柱9為軸轉動。第一段空心圓柱2的下部安裝裝蓄電池、通信電子線路和通信控制器,在第一段空心圓柱2的下部側壁上設有兩個可開啟和關閉的活動門3。第三段鋼筋混凝土圓柱8的底部設有錨繩固定環10,錨繩固定環10使用尼龍錨繩與鋼筋混凝土錨連接,第三段鋼筋混凝土圓柱8的直徑大于第二段立柱的直徑。
蝶狀圓盤7邊緣等距離分布3-8個三角形缺口 6,最佳為6個;距蝶狀圓盤7中心O.2米的位置設置三個等距分布的直徑為O. I米的圓孔4,孔壁為抗老化聚烯烴塑料管;蝶狀圓盤7采用硬質聚氨酯泡沫材料填充,外層采用纖維強化塑料進行覆蓋;蝶狀圓盤7上外表面覆蓋太陽能電池板。
第二段立柱9的頂部設有圓環擋板5,第二段立柱9與蝶狀圓盤7的高度相同。
蝶狀圓盤7直徑為6米,蝶狀圓盤7中心處高2米,外邊沿高I米;三角形缺口的底邊長I米,高I米。
權利要求
1.近海漂浮式通信中繼塔,其特征在于由下述結構構成蝶狀圓盤,在蝶狀圓盤的中心設有第二段立柱,第二段立柱的頂部與第一段空心圓柱的底部連接,第二段立柱的底部與第三段鋼筋混凝土圓柱連接,第一段空心圓柱的頂部設有接收與發射天線。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近海漂浮式通信中繼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段空心圓柱為空心鋼筋混凝土結構,高為5米,直徑為0. 4米,第一段空心圓柱的頂部與第二段立柱的底部直徑相同,第二段立柱為實心圓柱,蝶狀圓盤以第二段立柱為軸轉動。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近海漂浮式通信中繼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段空心圓柱的下部安裝裝蓄電池、通信電子線路和通信控制器,在第一段空心圓柱的下部側壁上設有兩個可開啟和關閉的活動門。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近海漂浮式通信中繼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段鋼筋混凝土圓柱的底部設有錨繩固定環,錨繩固定環使用尼龍錨繩與鋼筋混凝土錨連接,第三段鋼筋混凝土圓柱的直徑大于第二段立柱的直徑。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近海漂浮式通信中繼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蝶狀圓盤邊緣等距離分布3-8個三角形缺口。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近海漂浮式通信中繼塔,其特征在于距蝶狀圓盤中心0.2米的位置設置三個等距分布的直徑為0. I米的圓孔,孔壁為抗老化聚烯烴塑料管。
7.根據權利要求1、5或6所述的近海漂浮式通信中繼塔,其特征在于蝶狀圓盤采用硬質聚氨酯泡沫材料填充,外層采用纖維強化塑料進行覆蓋。
8.根據權利要求1、5或6所述的近海漂浮式通信中繼塔,其特征在于蝶狀圓盤上外表面覆蓋太陽能電池板。
9.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近海漂浮式通信中繼塔,其特征在于第二段立柱的頂部設有圓環擋板,第二段立柱與蝶狀圓盤的高度相同。
10.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近海漂浮式通信中繼塔,其特征在于蝶狀圓盤直徑為6米,蝶狀圓盤中心處高2米,外邊沿高I米;三角形缺口的底邊長I米,高I米。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海上無線通信中繼設備,尤其涉及一種用于近海航行的船舶與船舶間、船舶與陸地間無線通信的近海漂浮式通信中繼塔。由下述結構構成蝶狀圓盤,在蝶狀圓盤的中心設有第二段立柱,第二段立柱的頂部與第一段空心圓柱的底部連接,第二段立柱的底部與第三段鋼筋混凝土圓柱連接,第一段空心圓柱的頂部設有接收與發射天線。本發明的優點效果可穩定漂浮于海面上,為近海航行的船舶與船舶間、船舶與陸地間的無線通信提供可靠的中繼。
文檔編號B63B35/44GK102975823SQ20121058927
公開日2013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9日
發明者崔麗菊, 肖志東, 肖玄同, 鮑曉利 申請人:沈陽玄同科技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