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精度航天器的太陽翼布局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航天器領域,具體是一種高精度航天器的太陽翼布局結構,可以應用到具有較高姿態穩定度的航天器。
【背景技術】
[0002]隨著我國航天器向著高精度、高穩定度的方向發展,其搭載的有效載荷對平臺的姿態穩定度要求越來越高,需盡量減小航天器平臺微振動,以提高平臺姿態穩定度。
[0003]航天器微振動的主要來源之一是太陽翼撓性振動。當前航天器平臺采用的基本都是活動太陽翼,與平臺的連接剛度較低,當航天器進行軌道轉移或姿態調整時將產生微振動,從而降低平臺的姿態穩定度。此外,為盡量減小航天器重量,太陽翼基本采用如蜂窩夾層板之類的輕質材料,這進一步加劇了微振動。嚴重的,當太陽翼進出太陽陰影時,由于外熱流變化劇烈,可能會導致太陽翼熱顫振,嚴重降低航天器平臺姿態穩定度。因此,需盡量提高太陽翼與平臺連接剛度,從而減小太陽翼微振動,提高航天器平臺姿態穩定度。
【發明內容】
[0004]針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本發明提供了了一種高精度航天器的太陽翼布局結構,在保證不同姿態模式下航天器能源供給平衡的條件下提高太陽翼與航天器平臺的連接剛度,從而提高平臺姿態穩定度。
[0005]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高精度航天器的太陽翼布局結構,包括頂面太陽翼主板、頂面太陽翼側板、有效載荷、航天器平臺、底面太陽翼、平臺頂板、平臺側板、平臺底板、頂面太陽翼壓緊桿和底面太陽翼壓緊桿;頂面太陽翼主板、頂面太陽翼側板構成頂面太陽翼,通過螺栓固定安裝在平臺頂板上;頂面太陽翼主板與頂面太陽翼側板之間的夾角為120度;航天器平臺的截面為正六邊形,頂面太陽翼主板為矩形,頂面太陽翼側板為三角形,這樣有助于提高頂面太陽翼連接剛度,底面太陽翼安裝在平臺底板底部;在頂面太陽翼主板和頂面太陽翼側板中預埋有頂面太陽翼蜂窩夾層埋件,在平臺頂板中預埋有平臺頂板蜂窩夾層埋件;頂面太陽翼壓緊桿安裝在頂面太陽翼主板、側板及有效載荷之間;底面太陽翼壓緊桿安裝在底面太陽翼及平臺側板之間;這樣有助于增強太陽翼連接剛度,進一步提高航天器平臺姿態穩定度。
[0006]其中,有效載荷安裝于航天器頂板上。
[0007]其中,底面太陽翼為矩形,共有3塊,在航天器發射時分別壓緊安裝在平臺側板上,板間通過鉸鏈連接,在軌后展開并鎖定。
[0008]其中,頂面太陽翼主板、頂面太陽翼側板與平臺頂板均為蜂窩夾層結構,這樣有助于減輕結構重量。
[0009]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
[0010]可有效提高太陽翼與航天器平臺的連接剛度,進而降低太陽翼微振動,提高航天器平臺姿態穩定度,具有構型簡單、連接方便、效果顯著的優點。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一種高精度航天器的太陽翼布局結構的正面結構示意圖。
[0012]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一種高精度航天器的太陽翼布局結構的側面結構示意圖。
[0013]圖3為實施例一種高精度航天器的太陽翼布局結構中航天器頂面太陽翼與平臺頂板連接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以下實施例將有助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進一步理解本發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發明。應當指出的是,對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0015]如圖1-3所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高精度航天器的太陽翼布局結構,包括頂面太陽翼主板1、頂面太陽翼側板2、有效載荷3、航天器平臺4、底面太陽翼5、平臺頂板6、平臺側板7、平臺底板8、頂面太陽翼壓緊桿9和底面太陽翼壓緊桿10;頂面太陽翼主板1、頂面太陽翼側板2構成頂面太陽翼,通過螺栓13固定安裝在平臺頂板6上;頂面太陽翼主板1與頂面太陽翼側板2之間的夾角為120度;航天器平臺4的截面為正六邊形,頂面太陽翼主板1為矩形,頂面太陽翼側板2為三角形,這樣有助于提高頂面太陽翼連接剛度,底面太陽翼5安裝在平臺底板8底部;在頂面太陽翼主板1和頂面太陽翼側板2中預埋有頂面太陽翼蜂窩夾層埋件11,在平臺頂板6中預埋有平臺頂板蜂窩夾層埋件12;頂面太陽翼壓緊桿9安裝在頂面太陽翼主板1、側板2及有效載荷3之間;底面太陽翼壓緊桿10安裝在底面太陽翼5及平臺側板7之間;這樣有助于增強太陽翼連接剛度,進一步提高航天器平臺姿態穩定度。
[0016]有效載荷3安裝于航天器頂板6上。
[0017]底面太陽翼5為矩形,共有3塊,在航天器發射時分別壓緊安裝在平臺側板7上,板間通過鉸鏈連接,在軌后展開并鎖定。
[0018]頂面太陽翼主板1、頂面太陽翼側板2與平臺頂板6均為蜂窩夾層結構,這樣有助于減輕結構重量。
[0019]以上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進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發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權利要求的范圍內做出各種變形或修改,這并不影響本發明的實質內容。
【主權項】
1.一種高精度航天器的太陽翼布局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頂面太陽翼主板、頂面太陽翼側板、有效載荷、航天器平臺、底面太陽翼、平臺頂板、平臺側板、平臺底板、頂面太陽翼壓緊桿和底面太陽翼壓緊桿;頂面太陽翼主板、頂面太陽翼側板構成頂面太陽翼,通過螺栓固定安裝在平臺頂板上;頂面太陽翼主板與頂面太陽翼側板之間的夾角為120度;航天器平臺的截面為正六邊形,頂面太陽翼主板為矩形,頂面太陽翼側板為三角形,底面太陽翼安裝在平臺底板底部;在頂面太陽翼主板和頂面太陽翼側板中預埋有頂面太陽翼蜂窩夾層埋件,在平臺頂板中預埋有平臺頂板蜂窩夾層埋件;頂面太陽翼壓緊桿安裝在頂面太陽翼主板、側板及有效載荷之間;底面太陽翼壓緊桿安裝在底面太陽翼及平臺側板之間。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精度航天器的太陽翼布局結構,其特征在于,有效載荷3安裝于航天器頂板6上。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精度航天器的太陽翼布局結構,其特征在于,底面太陽翼為矩形,共有3塊,在航天器發射時分別壓緊安裝在平臺側板上,板間通過鉸鏈連接,在軌后展開并鎖定。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精度航天器的太陽翼布局結構,其特征在于,頂面太陽翼主板1、頂面太陽翼側板與平臺頂板均為蜂窩夾層結構。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精度航天器的太陽翼布局結構,頂面太陽翼主板、頂面太陽翼側板構成頂面太陽翼,通過螺栓固定安裝在平臺頂板上;頂面太陽翼主板與頂面太陽翼側板之間的夾角為120度;航天器平臺的截面為正六邊形,頂面太陽翼主板為矩形,頂面太陽翼側板為三角形,底面太陽翼安裝在平臺底板底部;在頂面太陽翼主板和頂面太陽翼側板中預埋有頂面太陽翼蜂窩夾層埋件,在平臺頂板中預埋有平臺頂板蜂窩夾層埋件;頂面太陽翼壓緊桿安裝在頂面太陽翼主板、側板及有效載荷之間。本發明可有效提高太陽翼與航天器平臺的連接剛度,進而降低太陽翼微振動,提高航天器平臺姿態穩定度,具有構型簡單、連接方便、效果顯著的優點。
【IPC分類】B64G1/44
【公開號】CN105480437
【申請號】CN201510860794
【發明人】黃帆, 周益倩, 陳昌亞, 陳曉
【申請人】上海衛星工程研究所
【公開日】2016年4月13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