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帶新型保溫簾導軌裝置的集裝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集裝箱,具體涉及對冷凍或冷藏集裝箱以及其它貨載艙室的保溫簾導軌裝置的改進。
當貨物集裝箱或貨載艙室,特別是冷凍集裝箱在運輸過程中,因為所運輸的貨物的要求,需要開動制冷機,甚至需要在箱內沖入氮氣,以保持較低的溫度,防止所運輸的貨物腐爛、變質。但是由于集裝箱在門端的漏氣率較高,所以需要在門端的內側安裝保溫簾,以減小漏氣率。為了方便安裝保溫簾,在安裝保溫簾安裝時,需要在墻壁的四周設置導軌。
為此,現在已經出現了專門用于貨物集裝箱保溫簾的導軌裝置,利用這些裝置確實可以非常簡單、方便的安裝保溫簾,從而保證集裝箱或其它載貨艙室與外界的漏氣率大幅減小。
目前,集裝箱內的保溫簾導軌裝置結構為如
圖13所示,一橫截面帶特殊形狀凹槽的環狀結構,該裝置與集裝箱內壁的連接方式為在集裝箱內壁相應位置設計一圈凹槽,然后把該裝置安裝在凹槽內,其與內壁板之間襯有一層膠帶或橡膠墊,并用鉚釘固定,在該裝置與內壁板的接縫處用密封膠密封。此種結構確實可以有效的固定保溫簾,起到防止冷氣泄露的作用,而且該裝置安裝后內面不高于內壁板,可以防止意外破壞。
但是這種結構也有它的缺點1、該裝置與內壁板之間的密封膠可能由于日曬、水沖刷或受溫度變化的影響等原因而脫落,影響集裝箱的密封效果;2、當該裝置由于受力變形后,鉚釘可能脫落,使水分得以侵入集裝箱的保溫層內,影響保溫效果;3、當該裝置由于受力變形后,其與內壁板、膠帶之間容易產生縫隙,增大漏氣率,影響集裝箱的保溫效果;4、實用該結構資財、人工耗用較多,影響了集裝箱的成本。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帶新型保溫簾導軌裝置的集裝箱,該集裝箱的保溫簾導軌裝置結構簡單,不會出現變形、漏氣等影響保溫效果的問題,同時節約費用。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帶新型保溫簾導軌裝置的集裝箱,包括外皮、內皮、保溫層、鋁地板和門,所述內皮包括設置于集裝箱頂端的后頂角件和分別設置于集裝箱兩個側壁板的兩個后端內側板支撐件,所述門的內側底部設置后門檻,該后頂角件兩端分別連接兩個后端內側板支撐件的一端,兩個后端內側板支撐件的另一端分別與后門檻的兩端連接;所述門內側50~300mm處的內皮凹陷形成保溫簾導軌,所述保溫簾導軌為封閉的環狀結構;所述內皮以及地板連接件保溫簾導軌處的橫截面就是安裝保溫簾用的特殊形狀凹槽。
所述保溫簾導軌在接角處安裝角組合件。
上述角組合件分為兩個側件和中間件;該角組合件組合后其兩個直角邊的外緣橫截面為與保溫簾導軌橫截面相配合的凸起;其斜邊整體為圓滑過渡的曲線,并且該斜邊的橫截面與保溫簾導軌的橫截面形狀相同。
上述角組合件的中間件可以是多塊。
上述保溫簾導軌與集裝箱頂端的后頂角件和集裝箱側壁板的后端內側板支撐件以及集裝箱門的后門檻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生產集裝箱的內壁扳的相應部件的時,就在相應的位置設置了安裝保溫簾的導軌凹槽,所以內壁扳之間以及內壁扳和地板連接件之間用焊接方式連接后,自然的就形成了保溫簾導軌,該導軌與傳統的保溫簾導軌相比就是將原來的導軌和內壁扳兩個部分合為一體,不但增強了導軌和相應部件的強度,減少了冷空氣邪路的途徑,而且減少了密封膠、鉚釘、膠帶等資財的耗用量,減少了工人的工作時間;為生產這種帶保溫簾導軌的集裝箱節約了成本。本實用新型的保溫簾導軌在角部還設計了巧妙的角組合件,巧妙的解決了運用這種技術方案角部無法解決的連接問題;并且結構簡單、安裝方便成本低。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門部主剖視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門部俯剖視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保溫簾導軌連同角組合件安裝保溫簾后的主視圖;圖4是圖3的A-A視圖;圖5是圖4的B-B視圖;圖6是地板連接件在導軌處的橫截面視圖;圖7是后端內側板支撐件在導軌處的橫截面視圖;圖8是后頂角件在導軌處的橫截面視圖;圖9是角組合件組合后安裝在保溫簾導軌上的立體圖;
圖10是角組合件安裝在保溫簾導軌上的主視圖;
圖11是角組合件安裝在保溫簾導軌上的俯視圖;
圖12是角組合件分拆視圖;
圖13是本實用新型以前的門部主剖視圖。
如
圖1、圖2所示,一種帶新型保溫簾導軌裝置的集裝箱,包括外皮1、內皮2、保溫層3、鋁地板4和門6,所述內皮2包括設置于集裝箱頂端的后頂角件11和分別設置于集裝箱兩個側壁板的兩個后端內側板支撐件10,門6的內側底部設置后門檻5,該后頂角件11兩端分別連接兩個后端內側板支撐件10的一端,兩個后端內側板支撐件10的另一端分別與后門檻5的兩端連接,形成后頂角件11、后端內側板支撐件10、后門檻5、后端內側板支撐件10依次連接的封閉結構;門6內側50~300mm處的內皮2凹陷形成保溫簾導軌7;根據該保溫簾導軌7設置的位置不同與集裝箱不同的原有部位連接,若設置于內皮2的門6的下部則與后門檻5的地板連接件連接,若設置于內皮2的側壁則與后端內側板支撐件10連接,若設置于內皮2的頂部則與后頂角件11連接,保溫簾導軌7為封閉的環狀結構。
如圖6、圖7、圖8所示,內皮2保溫簾導軌7處的橫截面就是安裝保溫簾用的特殊形狀凹槽。
如圖9、
圖10、
圖11所示,為了使保溫簾導軌7的角部結合平整圓滑,所以在保溫簾導軌7的四個接角處安裝角組合件8。
如
圖12所示,角組合件8分為兩個側件8a、8b和中間件8c;如圖9所示,該角組合件8組合后其兩個直角邊9a、9b的外緣橫截面為與保溫簾導軌7橫截面相配合的凸起;其斜邊9c整體為圓滑過渡的曲線,這個曲線可以是圓弧,并且該斜邊9c的橫截面與保溫簾導軌7的橫截面形狀相同。
本實施例角組合件8的中間件8c是一塊,也可以是分拆的多塊。
如圖3、圖4、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安裝過程如下先將各個板之間焊接后,再在形成的保溫簾導軌的角部安裝角組合件;在安裝角組合件的時候,先將兩側的側件安裝進去,然后再將中間件安裝定位;最后將保溫簾安裝到整個保溫簾導軌內。
權利要求1.一種帶新型保溫簾導軌裝置的集裝箱,包括外皮(1)、內皮(2)、保溫層(3)、鋁地板(4)和門(6),所述內皮(2)包括設置于集裝箱頂端的后頂角件(11)和分別設置于集裝箱兩個側壁板的兩個后端內側板支撐件(10),所述門(6)的內側底部設置后門檻(5),該后頂角件(11)兩端分別連接兩個后端內側板支撐件(10)的一端,兩個后端內側板支撐件(10)的另一端分別與后門檻(5)的兩端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門(6)內側50~300mm處的內皮(2)凹陷形成保溫簾導軌(7),所述保溫簾導軌(7)為封閉的環狀結構;所述內皮(2)保溫簾導軌(7)處的橫截面就是安裝保溫簾用的特殊形狀凹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新型保溫簾導軌裝置的集裝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溫簾導軌(7)在接角處安裝角組合件(8)。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帶新型保溫簾導軌裝置的集裝箱,其特征在于上述角組合件(8)分為兩個側件(8a、8b)和中間件(8c);該角組合件(8)組合后其兩個直角邊(9a、9b)的外緣橫截面為與保溫簾導軌(7)橫截面相配合的凸起;其斜邊(9c)整體為圓滑過渡的曲線,并且該斜邊(9c)的橫截面與保溫簾導軌(7)的橫截面形狀相同。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帶新型保溫簾導軌裝置的集裝箱,其特征在于上述角組合件(8)的中間件(8c)可以是多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新型保溫簾導軌裝置的集裝箱,其特征在于上述保溫簾導軌(7)與集裝箱頂端的后頂角件(11)和集裝箱側壁板的后端內側板支撐件(10)以及集裝箱門(6)的后門檻(5)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帶新型保溫簾導軌裝置的集裝箱,所述內皮包括設置于集裝箱頂端的后頂角件和分別設置于集裝箱兩個側壁板的兩個后端內側板支撐件,所述門的內側底部設置后門檻,該后頂角件兩端分別連接兩個后端內側板支撐件的一端,兩個后端內側板支撐件的另一端分別與后門檻的兩端連接,所述門內側50~300mm處的內皮凹陷形成保溫簾導軌,所述保溫簾導軌為封閉的環狀結構;所述內皮保溫簾導軌處的橫截面就是安裝保溫簾用的特殊形狀凹槽。本實用新型集裝箱的導軌與傳統的保溫簾導軌相比就是將原來的導軌和內壁板兩個部分合為一體,這樣不但增強了導軌和相應部件的強度,減少了冷空氣邪路的途徑,而且減少了密封膠、鉚釘、膠帶等資財的耗用量,減少了工人的工作時間。
文檔編號B65D90/00GK2570212SQ0127931
公開日2003年9月3日 申請日期2001年12月24日 優先權日2001年12月24日
發明者林潤默 申請人:青島馬士基集裝箱工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