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新型螺旋輸送機軸承密封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軸承體,尤其是一種用于螺旋輸送機上的軸承密封裝置。
背景技術:
螺旋輸送機是一種沒有撓性牽引構件的輸送機。它依靠帶有螺旋葉片的軸在封閉的料槽中旋轉而推動物料運行。普通螺旋輸送機是由一個頭節、一個尾節和若干個中間節組成,每節一般長2-3m。料槽為U形截面,各節間用螺栓連接(見圖1)。螺旋輸送機在輸送物料時在吊軸承處物料易受阻,易形成物料滯留,只要軸承體結構中軸與軸承間存在著運行間隙,細微的物料就會擠入軸承體內造成密封失效,從而使潤滑失效,最后導致軸承損壞,受軸承體尺寸的限制,在有效的空間內,現有技術的軸承體密封問題還無有效的根治手段。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顯著提高軸承體密封效果的,并能當軸承箱內一旦進入粉塵能實現自動報警的一種新型螺旋輸送機軸承密封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新型螺旋輸送機軸承密封裝置含軸承的內圈內孔配在軸上,軸承的內圈分別由軸肩與軸用卡子定位,軸承的外圈配在軸承箱的臺階孔內,軸承外圈的另一側面由軸承箱蓋孔臺階面定位,軸承箱蓋通過內六角螺栓固定在軸承箱上構成軸承體,在軸承兩側的軸承體內孔內分別配有骨架油封密封,其特點是在軸承兩側的軸承體內孔內還分別從外側向內依次分布三個環凹槽狀的油密封室、交匯室、氣密室,并在油密封室上設有注油嘴,在交匯室內相對的軸的軸頸上配有O型密封圈,在氣密室上設有壓縮空氣接口,在軸承體兩端內孔內配有羊毛氈,在軸承體兩端側面分別配有磁性石墨擋圈、磁性石墨飛輪,磁性石墨擋圈固定在軸承體兩側端面上,磁性石墨飛輪的內孔緊配在軸上隨軸運轉,在兩磁性石墨飛輪外側面的軸上各固定有一只彈簧;在軸承箱內設有正、負極電流回路導線的一端,導線的另一端引出在軸承體外并連接在進粉報警裝備上。
所述的新型螺旋輸送機軸承密封裝置,其特點是磁性石墨飛輪由圓片形墊圈與雙拋物線型飛輪疊加組合一體構成,其內側面的外周為圓形,外側面的外周為雙拋物線型。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的有益效果1、由于將壓縮空氣引入到軸承體上,并接合兩側的潤滑脂密封,使三者之間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密封體系,密封件中的油室和氣室之間的匯合室,相近于一般設計當中的迷宮式密封,但在穩定的壓縮空氣壓力作用下,使匯合室的氣和油充滿程度很高,配合O型密封圈形成比一般的迷宮式密封具有更好的密封效果,解決了普通螺旋輸送機軸承機械密封問題;2、最外側密封采用一對磁性飛輪密封,將軸向密封改成徑向密封,兩密封件之間完全可以不考慮配合間隙。從而從根本上改變了密封的效果。飛輪外圈設計成雙拋物線型,不論輸送機向哪個方向輸送煤粉,都能將煤粉推離接合面,減小接合面的煤粉壓力;2、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加工方便,安裝和維修工作量都很小,對密封進行少量的調整,就可以使用到輸送不同介質的輸送機中;3、本實用新型顯著地提高了軸承的使用壽命,大大地減少了停機維修時間。經對比試用表明,現有技術在連續運轉的情況下,其使用壽命一般在5個月左右;而本實用新型在連續運轉的情況下,其使用壽命一般12個月左右;4、增加的輸送介質進入到軸承箱后報警裝置,利用煤粉的導電性較空氣要大的原理,建立報警體系,使軸承體能及時地得到維修。
圖1為現有技術使用狀態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圖3為磁性石墨飛輪主視圖;圖4為圖3的仰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如圖2-圖4所示,軸承6的內圈內孔配在軸1上,軸承6的內圈分別由軸肩與軸用卡子15定位,軸承6的外圈配在軸承箱18的臺階孔內,軸承6外圈的另一側面由軸承箱蓋5孔臺階面定位,軸承箱蓋5通過內六角螺栓7固定在軸承箱18上構成軸承體,在軸承6兩側的軸承體內孔內分別配有骨架油封8密封,在軸承6兩側的軸承體內孔內還分別從外側向內依次分布三個環凹槽狀的油密封室2、交匯室3、氣密室4,并在油密封室2上設有注油嘴11,在交匯室3內相對的軸1的軸頸上配有O型密封圈10,在氣密室4上設有壓縮空氣接口9,在軸承體兩端內孔內配有羊毛氈14,在軸承體兩端側面分別配有磁性石墨擋圈12、磁性石墨飛輪13,磁性石墨擋圈12固定在軸承體的兩側端面上,磁性石墨飛輪13的內孔緊配在在軸1上隨軸1運轉,在兩磁性石墨飛輪13外側面的軸1上各固定有一只彈簧,迫使磁性石墨飛輪13與磁性石墨擋圈12始終嚴密結合;磁性石墨飛輪13由圓片形墊圈與雙拋物線型飛輪疊加組合一體構成,其內側面的外周為圓形,外側面的外周為雙拋物線型。在軸承箱18內設有正、負極電流回路導線17的一端,導線17的另一端引出在軸承體外并連接在進粉報警裝備16上。
工作原理1、本設計選用的是自帶密封的推力軸承6,軸承彈夾外側自身帶密封層,并且密封很嚴密,起到自身保護的作用,加上本實用新型在軸承6外側形成兩道密封,使軸承箱18內充滿潤滑脂,萬一當軸承箱18內進粉或其它運送料后,由于煤粉或運行物料同油混和在一起時具有滲透性較差的特點,無法進入到軸承6運行彈道里。加上在軸承箱18兩側面所設的骨架油封8,將軸承箱18內的潤滑脂與外側密封部件的壓縮空氣隔離開,不發生相互滲透,一方面可防止軸承箱18內的潤滑脂滲進到壓縮空氣氣密室4內,堵塞壓縮空氣通道,同時也防止壓縮空氣直接進入到軸承箱18內,造成滲進壓縮空氣氣密室4內的粉塵或其它介質,隨著壓縮空氣一起,進入到軸承箱18內。
2、目前發電廠一般都配備有控制用壓縮空氣,引一路控制用壓縮空氣,作為軸承體密封件的密封介質,壓縮空氣氣密室4內處于兩油室中間,保證兩油室內的潤滑脂進行定位,而不會相互滲透,產生相互污染,另外兩側油密封室2對壓縮空氣也進行了空間限制,防止了壓縮空氣從油密封室2溢出,造成傳送介質飛塵。
3、三道密封室中間一道是利用O型圈10進行密封,主要作用是一方面本身O型圈10就是比較好的密封材料,另外一方面,這個交匯室3處于壓縮空氣密封室4和油密封室2之間,本身的設計作用是將氣和油在這個室內匯合,壓縮空氣施加的壓力和外層煤粉對密封室內潤滑脂形成的壓力在這里形成交匯緩沖層,這部分設計借鑒了一般設計中的迷宮式密封,但密封效果要比直接的迷宮式密封要強。
4、交匯室3外側布置了潤滑脂油密封室2,并在潤滑脂油密封室2加裝了注油嘴11,定期補充密封室的潤滑脂,注油嘴11采用自鎖式,注油時,注油嘴11密封彈子擠下,注油結束后,彈子彈出來,對注油嘴11進行密封。潤滑脂油密封室2的主要功能是直接防止煤粉進入到軸承密封件中,油密封室2內側的壓縮空氣,始終對潤滑脂施加壓力,壓力通過油層傳遞,最終施加到油密封室2密封口,阻止了煤粉的滲透。
5、密封件的最外層是設計的軸承體密封的最關鍵部位,從設計和制造上來看,是這只軸承體唯一與煤粉接觸的關口,在軸承體兩端孔內首先加設了羊毛氈密封14,防止潤滑脂滲出;在軸承體兩端側面分別設置了一對動態密封,由固定在軸承體密封件上的靜態磁性石墨檔圈12和固定在軸1上的動態磁性石墨飛輪13組成,動態磁性石墨飛輪13跟軸1一起轉動,磁性石墨飛輪13內孔同軸1接觸比較嚴密,但可以在軸1的軸向進行移動,從而保證這一對磁性墊圈始終接合嚴密。磁性石墨飛輪13分為兩個部分,一個部分是同靜態磁性石墨墊圈12嚴密接合,阻止煤粉從接合面滲入到軸承體密封中;另一部分是磁性石墨飛輪13外側面設計成雙拋物線型,拋物線型的刃口將進入結合面的煤粉,切入拋料機槽,由于離心力的作用,旋轉拋出結合面,減小接合面的煤粉的壓力。動態磁性石墨飛輪13密封組件,可以采用高磁性材料,使磁性石墨飛輪13兩部分相互吸引,達到密封的效果;也可以在軸1上固定一只彈簧,采用外加彈簧推力的設計,使飛輪與墊圈嚴密結合,均在本實用新型公開的范圍內。
6、當密封件損壞時,為了能及時提醒使用者注意,防止軸承6受到損壞,導致軸承體完全報廢,在軸承箱18內增加了進粉報警裝備16,進粉報警裝備16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利用煤粉的導電性,在軸承箱18內配導線17的正、負極的一端,設立一個電流回路,當軸承箱18里進入煤粉后,兩根導線17的一端正負極之間由于煤粉存在,電流回路導通,使報警裝置實現報警。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螺旋輸送機軸承密封裝置,含軸承(6)的內圈內孔配在軸(1)上,軸承(6)的內圈分別由軸肩與軸用卡子(15)定位,軸承(6)的外圈配在軸承箱(18)的臺階孔內,軸承(6)外圈的另一側面由軸承箱蓋(5)孔臺階面定位,軸承箱蓋(5)通過內六角螺栓(7)固定在軸承箱(18)上構成軸承體,在軸承(6)兩側的軸承體內孔內分別配有骨架油封(8)密封,其特征在于在軸承(6)兩側的軸承體內孔內還分別從外側向內依次分布三個環凹槽狀的油密封室(2)、交匯室(3)、氣密室(4),并在油密封室(2)上設有注油嘴(11),在交匯室(3)內相對的軸(1)的軸頸上配有O型密封圈(10),在氣密室(4)上設有壓縮空氣接口(9),在軸承體兩端內孔內配有羊毛氈(14),在軸承體兩端側面分別配有磁性石墨擋圈(12)、磁性石墨飛輪(13),磁性石墨擋圈(12)固定在軸承體的兩側端面上,磁性石墨飛輪(13)的內孔緊配在軸(1)上隨軸(1)運轉,在兩磁性石墨飛輪(13)外側面的軸(1)上各固定有一只彈簧;在軸承箱(18)內設有正、負極電流回路導線(17)的一端,導線(17)的另一端引出在軸承體外并連接在進粉報警裝備(16)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螺旋輸送機軸承密封裝置,其特征在于磁性石墨飛輪(13)由圓片形墊圈與雙拋物線型飛輪疊加組合一體構成,其內側面的外周為圓形,外側面的外周為雙拋物線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螺旋輸送機軸承密封裝置,其特點是在軸承兩側的軸承體內孔內還分別從外側向內依次分布三個環凹槽狀的油密封室、交匯室、氣密室,并在油密封室上設有注油嘴,在交匯室內相對的軸頸上配有O型密封圈,在氣密室上設有壓縮空氣接口,在軸承體兩端內孔內配有羊毛氈,在軸承體兩端側面分別配有磁性石墨擋圈、磁性石墨飛輪,磁性石墨擋圈固定在軸承體的兩側端面上,磁性石墨飛輪的內孔緊配在軸上隨軸運轉,在兩磁性石墨飛輪外側面的軸上各固定有一只彈簧;在軸承箱內設有進粉報警裝備。本裝置結構簡單,使用壽命長,解決了螺旋輸送機軸承機械密封問題,并能對粉塵進入到軸承箱后實現及時報警,使軸承能得到及時維修。
文檔編號B65G33/00GK2866413SQ20052013417
公開日2007年2月7日 申請日期2005年11月30日 優先權日2005年11月30日
發明者趙峰 申請人:趙峰